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6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析户分家村里会分一块宅基地,这个不需要花钱买,但是以后可以随房屋买卖,每年也要给朝廷缴纳一点税,按照户帖上的房几间缴纳。

析户分家,宅基地一般会给三间正房和两三间厢房再加上院门院墙的面积,方便以后添丁进口再盖新屋。

如果地段偏僻,面积也会大一些,五间正房的面积也不成问题。

要是在村里面房屋密集的地方,也可能比常规宅基地还小,比如没有盖厢房的地方。

毕竟如今村里户数多,没有绝户的话很难回收宅基地。

宅基地可以继承,也可以随房屋买卖,只有绝户才会被里正收回重新分配。

沈宁家一共有三处可选。

村中两户人家中间有一处空地,位置不大,只能盖两间正房,院子也狭小。

鸽子笼,沈宁不喜欢,裴长青更不喜欢。

再就是村后头,那边位置倒是大点,可以盖三四间正房,院子也可以圈大点。

只是里正家在那边养猪,还在那里堆猪粪,一年四季都挺臭的。

沈宁也给排除了,谁喜欢整天闻臭猪粪味儿?

最后一处就是村南头,只是前面人家都开了菜园子,她家就不能挨着村里盖房子,得单独一户。

“就是老谭家那个草屋子旁边。”小鹤年给沈宁比划了一下。

沈宁一听,眼睛一亮,“就这里吧,你们爹也喜欢这里。”

她自家人够热闹,没必要和左邻右舍热闹,住那边正好。

这个选择倒是出乎高里正意外,不少人不喜欢这种地方,觉得太孤单且不安全,没有热乎气儿,风水上不好,不够人丁兴旺。

高里正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笑着说好,那里可以盖大院子,“你们圈一块五间正房的位置也不成问题的。”

说完他拿出村里的田地册,把沈宁选的宅基地写上,又笑道:“你们现在分家正当好时候,再过段日子,村里没有宅基地,以后分家盖房子就得盖在自家地头了。”

要么就买地盖,反正没有免费的宅基地分了。

至于是真的没有还是怎么的,那就只有他知道了,普通人没资格知道。

田氏忍了又忍,最后没忍住,对沈宁道:“二郎媳妇,你选宅基地不问问二郎啊?”

你一个女人出来跟里正谈事儿就不对,你还自己拿主意了。

你咋主意恁大呢?

不等沈宁说什么,小鹤年脆声道:“田伯娘,我爹说了,我们家以后我娘当家。”

田氏脸色瞬间难看得很。

女人当家?

你说什么胡话!

第22章 夫妻同心 等着看她住地窨子

沈宁笑了笑,没再回应田氏,而是跟高里正说谭家房子的事儿。

她明儿去找谭家赁房子住,也跟村里说一声。

高里正笑道:“这个没问题,只要谭家肯赁,你们只管去住。”

办完正事,沈宁跟里正再三道谢,便领着小鹤年告辞离去。

田氏不情愿地给沈宁母子送出门,回来就见俩弟妹也跑来打听消息,说沈氏居然要去租谭家的屋子,挺能耐的。

田氏:“说大话罢了。谭婆子那势利眼儿,能租给她才怪呢。她要能租到房子,我田字倒过来写。”

她厌烦弟妹过来打探别人分家的消息,也不满公爹给沈宁免钱,在她看来家里的钱就是大房的钱,就是她儿子的钱。

在沈宁和吴秀娥之间她是站吴秀娥的,无条件站,无关谁对谁错,也无关她们是什么人呢,就跟她们身份有关。

吴秀娥爹和男人都是童生,她公爹是里正,她们就是一伙儿的。

沈氏是个泼妇,泼妇能有什么好东西?

她擎等着看沈宁笑话。

沈宁心情极好。

离开高里正家的时候天儿倒是放晴了,但是也到了日落时分,光线昏暗。

母子俩说说笑笑着往家走,惹得路上下地回来的女人汉子们纷纷侧目。

“裴家那泼妇咋这么开心?”

“你不知道?分家啦。”

“分家了?”

“你们别说,那沈氏长得怪俊的哈,笑起来真好看。”

“那肯定比童生娘子俊多了,要不她能总说弟媳妇不好?哈哈哈哈。”

几个得空就要嚼咕别人的汉子和女人肆无忌惮地笑起来。

日子苦,能看别人家热闹就让他们觉得开心。

裴长青正坐在西厢门口的长板凳上透气,手里拄着根棍儿,手也试着捏捏自己的腿。

不知道媳妇儿去里正家顺利不。

小珍珠蹭到他跟前,试探着也在板凳上坐下,还看了裴长青一眼。

娘在跟前爹对她和小鹤年就和气些,娘不在他的眼神就有点严肃。

裴长青瞥了她一眼,没吭声。

小珍珠就当他同意了,便往他跟前蹭了蹭,靠着他坐。

这时候小鹤年蹬蹬跑进来,沈宁紧随其后。

他把新户帖拿给裴长青看,“爹,你看,你是户主。”

裴长青下意识接过去翻开看看。

小珍珠也挤着看。

裴长青被她小揪揪上支楞巴翘的头发扎得下巴发痒,便侧了侧头,“你识字么?”

就过来看?

小珍珠仰头瞅他,“爹,咱俩都不识字,谁也别笑话谁。”

裴长青:“……”

小鹤年看看他俩,爹刚才看户帖的样子可不像是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和识字的人看到文字的反应是不同的。

正屋的裴端和吴秀娥一直在生气。

一个躺在床上生气,一个坐在桌前对着钱箱子抹泪儿。

东厢的裴成业更是恨不得冲出去把裴鹤年撕碎,认识几个字了不起?

我认识更多!

你最好别来柳家洼读书,否则有你受的!

晚上各人又嚼了把煮烂的豆子充饥,等彻底看不清就上床睡觉。

虽然还没有搬出去,但是已经分家成功,俩孩子激动得有点失眠。

不只是他们高兴,沈宁和裴长青也夜聊了半宿。

他们憧憬着分家以后的日子,盖什么样的屋子,怎么施展手段赚钱,去城里买几个铺子收租,多久才能过富足安稳的生活……

第二日天还是有点阴,飘着毛毛细雨。

家里除了裴父,大家都起得晚了些。

裴父是个闲不住的人。

他每天都去看那五亩水稻,即便已经分给两个儿子,在他心里那也还是自家的。

水多他得留意放水排涝,水少就得开沟浅灌,灌浆时期还要晒田等等。

反正伺候几亩稻田比有些人养孩子还精心。

裴母起来也晚了,眼睛都红肿着。

她为大儿子嫌弃自己难过心酸得哭,又为老二和老二媳妇肯要自己庆幸得哭,更为即将搬出去不用再看老大媳妇儿的脸色高兴得哭。

她还怕东间大儿媳听见,用被子捂着嘴哭,眼泪倒是痛痛快快地流了个畅快。

老头子知道她哭,也没出声安慰,倒是用粗糙的大手在她背上摩挲了半天。

今儿老二媳妇要去镇上找老谭家商量租房子的事儿,她得赶紧做饭。

昨晚儿已经把豆子泡好,直接熬豆子蒸粟米就好。

沈宁今儿除了去找老谭家租房子,还要买铁锅和棉絮。

公婆分开他们那套被褥就不够用了。

公爹的意思被子给婆婆,让她带着珍珠和鹤年睡,他以后铺草垫子盖褥子就行。

沈宁想的是买几斤棉花,让婆婆把他们的被褥拆洗重新缝一缝,从棉被里揭一层棉絮给公爹絮在褥子里,新棉花就絮在棉被里让婆婆和俩崽儿盖。

她和裴长青的被褥也需要重新絮,现在里面都是蒲绒、芦花、鸡毛什么的,不暖和,冬天纯靠裴二郎火力大顶着。

不过现在还不冷,被褥能对付盖,过段时间再絮他们的也不迟。

她和裴长青算了算钱。

之前吴家赔偿了两吊钱,她卖了半石麦子得了两百多文,今儿分家得了差不多十一两碎银子外加几吊钱。

分个家他们从一贫如洗变成小有家产了呢。

虽然不多,可能确保他们刚分家的日子不会太苦。

她把钱放在一个尺长的箱子里,因没有锁头就放在床里面让裴长青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