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62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咱这素鸡几文一斤,人家那干果动辄几十文、上百文甚至一百多文一斤。

看看人家,好像花的和咱不是一种钱似的,咋就那么大方,那么有钱?

除了山楂、梨子、红枣这些,别的她们都不认识叫啥,没见过没吃过。

这一碟子就得大几十文吧?

这一桌得小二两银子吧?

这么一想,她们顿时不敢吃了,只捏着几颗小小的松子慢慢剥,静静听旁边桌上说话。

她们是真佩服二婶儿啊,面对那么多大老板,一点都不紧张,更不害怕,谈笑风生的。

沈宁他们已经聊到火锅上了,毕竟天冷以后,甭管家里还是酒楼饭馆都离不开暖锅子。

沈宁颇为遗憾道:“没有辣椒,真是少一美味。”

众人纷纷追问:“沈娘子,辣椒是何物?”

沈宁故作惊讶,“怎么,诸位老板没听过?我娘家是桃源人,那边儿靠着大运河,城里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我小时候听人说了不少新鲜东西,有些一直没见着,还寻思诸位老板见多识广,兴许知道呢。”

她不能只指望萧先生,得发动尽可能多的人,让他们发动自己的人脉去寻找这些可能已经从新大陆传过来但是隐匿在边边角角的食材。

不是说有六人定律么,兴许这藏在犄角旮旯的食材也也遵循这个定律呢?

她告诉靳老板等人,他们再扩散给他们各地的朋友,朋友再扩散,兴许几次之后就扩散到那食材旁边儿了呢?

恰好有人就认识,然后他们不就有口福了么?

众人又纷纷问辣椒是什么,什么样、什么味道等等。

沈宁一通科普,嘴上说“可能、大概、我也不确定,是这个样子吧”,实际说得明明白白,让人看到辣椒、花生、葵花什么的必须一眼就能认出。

沈宁这么一说,曹二爷:“沈娘子这么说,我似乎对此有印象。”

众人唰视线盯上他,“二爷,当真?哪里看到的,可能搞来种子?”

曹二爷却又记不清了,隐隐约约好像见过沈宁说的那个辣椒,但是又不确定哪里见的了。

毕竟早些年他在漕帮当船工的时候也跑遍了大江南北,去过很多地方。

当然,也可能人都有从众心理,且会修改自己的记忆,他未必就是见过。

聊了一会儿辣椒等不存在的新食材,靳老板又把话题拉回火锅上,跟沈宁请教怎么满足他老爹的口味。

沈宁觉得这种吃素却重口的人不少见,其实他不是真的吃素,他只是吃腻了肉的味道和口感,甚至觉得肉有臭味儿,实际他依然迷恋脂肪和糖带来的满足感。

不吃肉,那就吃油咯,高油也是高脂肪。

反正重口基本都要脂肪满足,淡口的讲究鲜美那就是谷氨酸满足。

有些人即便不吃素,只要大油加辣,哪怕没有大鱼大肉,只是一碗碳水诸如面条米粉粉丝的他都能满足。

靳老爹八成是这种。

而富家翁不少都是这种口味,服务好他们一样有大把银钱赚。

沈宁:“其实可以给他们炒重油锅底。”

用重油锅底涮锅子、做冒菜、烫菜什么的,他们都喜欢,现代的方便面他们都喜欢,但是直接油炸的糍粑、南瓜饼、麻团之类的他们又嫌弃油腻。

“沈娘子,不如后厨指点指点?”全福楼的孙老板提议。

全福楼以前是孙二掌柜负责进货,后来大掌柜、老板就出面了。

这次听说豆腐娘子过来,孙老板就亲自跑过来。

沈宁也没拒绝,正好炒一些底料,晚上招待蔺老板。

人家大老远过来,也是很有合作诚意的,自然要招待好。

若是她自己招待,没有这个条件儿,在靳老板这里就方便很多。

正好她可以把这个火锅底料的方子教给靳老板,很适合他们酒楼冬天生意。

靳老板的酒楼不愧是老牌酒楼,存的香料就是齐全,花椒、八角、桂皮、茴香这些基本的都有,其他香叶、白豆蔻、肉蔻、白果、砂仁、草果等也有。

沈宁报了一连串香料的名字,这可是她的拿手好戏,前世拍视频特意背的,每次随口就来,显得专业又轻松。

有些靳老板这里没有。

孙老板:“丁香、包茅我那里有。”

常老板:“茱萸我有。”

张老板:“千里香我有。”

他们赶紧打发人去取。

沈宁又要了牛油、植物油、豆豉、豆瓣酱、蔗糖、葱姜蒜等配料。

现代炒重口火锅底料基本都是重庆火锅配方,重油重辣。

没有辣椒,但是茱萸、花椒、胡椒可以代替一下,而且香料多,可以压住茱萸的苦味儿,又能突出它的辣味儿。

当然,这个辣味儿没有辣椒那么纯粹直接,但是也不会辣得舌头疼。

好吃肯定好吃,唯一的缺点就是贵,毕竟这时候香料贵,只有家境不错的人能吃。

火锅底料看似什么香料都有,也是讲究配方的,因为香料不但有自己的味道,不同的香料还会发生作用,中和掉某种香料的味道或者突出某种味道。

如果分量不同,熬出来的底料味道肯定不同。

普通人舌头粗,很多时候尝不出,但是那些吃惯精致佳肴的一吃就有区别。

沈宁也没称重,而是直接用手抓。

现在她整天配腐乳的配料,不可能每天都称重,特意准备几个不同容量的木勺子。

做多了她也会用手掂量一下,看看自己一捧是多少,一把是多少,一捏又是多少。

对于一个大厨来说,手指就是秤,适量在心中。

众老板和几位厨子都盯着沈宁,看她热锅烧油,熬化牛油,下葱姜蒜炸出香气捞出,然后下蔗糖豆豉翻炒,再加豆瓣酱小火翻炒,后面开始加各种香料的时候他们眼睛便花了。

他们就看着沈宁那只白皙纤长的手灵活地不断抓取各种香料丢进锅里。

滋啦啦。

滚开的热油里不断散发出各种香气,让他们口水不断跟着分泌。

真的,他们从来没敢这么大手笔地用香料,你说这不一样味道的香料,有的麻有的辣有的苦有的酸有的涩,你就这么都丢进去?

这得啥味儿呀?

这还能吃吗?

“咕嘟嘟”小火滚油,香料翻腾。

顶上那一层金黄的牛油让人垂涎欲滴。

沈宁给他们解释,“这些香料会去除牛油的腥气,只保留浓厚的醇香,即便涮素菜也会很香,如果单纯喜欢吃素又不是必须斋戒的食客会很喜欢的。”

靳老爹并不是真的持戒信徒,也不需要强制茹素,他只是自己吃腻歪了大鱼大肉想吃素而已。

没看他鸡蛋、猪油、油豆腐塞肉都吃么?

那这牛油底料的火锅他肯定喜欢。

牛油尤其美味,且没有那股若有似无的臭味,而且高温熬煮也更稳定,作为老油会沉淀出更浓郁的香气。

这是最好的火锅油脂。

沈宁告诉他们底料得焖个时辰,等傍晚再吃正好。

“啊哈哈,我来了,我来了,听说豆腐娘子来了,专门给我做好吃的呐?哎呀呀,感谢感谢,十分感谢。”靳老爹挺着大肚腩,身形却尚算灵活地快步进了后厨。

靳老板立刻迎上去扶着他,给他介绍沈宁。

靳老爹个子不太高,但是皮肤白,又生得富态,人也爱笑,整一个慈眉善目。

“沈娘子,久仰久仰,多谢你的素鸡,可给我吃服了,每天必吃。”

沈宁笑着跟老爷子见礼,瞅着他这富态的体型有些犯愁,你都这体型了,也确实应该吃素,就是一边吃素一边还追求高脂肪高热量就不应该了。

这么下去可瘦不下来。

靳老爹搓着白胖的手,鼻子翕动,香呀,满屋子的香气,太香了。

关键还不是单一的香,而是富有层次和变化的香。

单单闻着就让他食欲大增。

“那个,沈娘子,这是做了甚好吃的?可否让我先尝尝?”

靳老板忙道:“爹,沈娘子给我们做的暖锅子底料,还没好呢,晚上再吃。”

靳老爹有些等不及,不过他也是老饕,知道火候对食材的重要,也只得等。

过午大厨们要忙,晌午他们就自己张罗饭菜吃。

靳老爹亲切地询问沈宁想吃什么,什么海参鲍鱼的报了好几种昂贵的食材。

沈宁笑道:“下午蔺老板就到了,晚上还要吃锅子,这会儿咱们简单吃个面如何?”

众人都说好。

常老板自告奋勇,“那我来献丑,给沈老板和大家伙儿做个炸酱面?”

他也想在沈宁面前露露脸。

他是中低档馆子,老板就是厨师,最拿手就是家常菜和各种面食。

炸酱的时候沈宁提醒他,“常老板,可以放点萝卜干。”

萝卜干吃起来韧性劲道,跟吃小肉脆骨差不多,不管放在鸡蛋酱还是肉酱里,都能提升酱料的口感。

常老板眼睛一亮,加点萝卜干,显得酱料多,而且解腻、口感好,客人心里都会更满意。

果然,众人吃面的时候发现加了萝卜干的炸酱面确实味道更丰富,口感也更分明。

有人就喜欢吃萝卜干那嘎吱嘎吱的又韧又脆的口感。

曹二爷忍不住问道:“沈老板,你是如何知道这么多烹调秘诀的?”

沈宁笑起来,“曹掌柜,这算什么秘诀呀,不过是我们家贫,舍不得吃肉就多加咸菜罢了。”

她丝毫不怕人家说自己寒酸,毕竟豆腐娘子就是贫寒出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