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谁让你的确犯事儿了呢?
裴长青让裴大柱几个照实说。
裴大柱几个是不会撒谎的,也不敢跟官爷撒谎,如实汇报。
“打坏了四个坛子,扯坏了三张草席,打坏一个晾白菜的架子,其他……没什么了。”
陆典史看看他们,看看裴长青,“没有了吗?放心吧,不管打坏什么都让他们照价赔偿。”
裴大柱几个赶紧摆手说没了。
他们打破一个混混的头,顾千里踹得于光差点吐血,打的马明下巴乌青还磕破了舌头和嘴唇,如今还肿着,说话吃饭都疼。
他们还搜了马明和几个混混的钱,官爷不会让他们还回来吧?
昨晚上他们把那个钱给沈宁,沈宁说过年买两头猪炖上三大锅,让来帮忙的人都吃块肉喝碗肉汤。
大家伙儿看看寒酸的作坊草棚子和学习班草棚子,纷纷表示过年自家都会买肉的,这个钱攒着来年盖房子,争取让孩子们有像样的学舍。
陆典史看他们那老实巴交的样子,笑了笑,提笔写上打碎四坛子麻酱鸡蛋,剔除完好的鸡蛋,损坏的须赔二两银,打破三张红席作价930文,打倒一个仓房儿作价一两银,打伤几个村民药费诊费一两银。
一共四两九钱三分银。
裴大柱等人这些日子跟着二蛋他们学习,也认识简单的字。
看着原本没有五十文的东西现在变成将近五两,他们都惊呆了。
这……还是官爷会。
陆典史这样,裴长青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陆典史用印,然后商量明儿去府衙的事儿。
裴大柱几个搓着手,有些紧张道:“三爷,我们记了口供,还用去吗?”
陆典史笑道:“你和张大力去就行,不用怕,去了不一定上堂,可能就是问几句话。”
裴大柱有些犹豫,这去一趟儿得多少钱呀,县衙给报账还是马明他们出呀?
要是二郎出,那他们还是别去了,反正话都记在口供里了,也不用非得他们再说一遍。
而且他们也真害怕上堂。
刚才在二堂,曾大人都没公开审理,就是审问于光马明,对他们非常和气,也不用跪,就站在一边儿回答问题,他们都紧张地腿肚子打哆嗦。
主要是去了府衙,感觉能昏过去。
裴长青看了裴大柱几人一眼,“大哥,不用担心,一切有陆典史,你们就当跟着去见世面,游玩一番。”
见裴长青这样说,裴大柱和张大力就不说什么了。
因为明天还得准备一下,陆典史跟裴长青约好上午出发的时间便先散了。
裴长青带着裴大柱、张本力,还有裴大根、裴大民一起来的,他们直接回城北院儿。
傍晚那会儿沈宁他们轻车简从,比裴长青一行人步行到得早一些,沿途去拜访了靳老板。
靳老板留他们吃了晚饭。
时间比较匆忙,而且晚上酒楼饭馆都忙,沈宁制止他去请其他老板和麦掌柜的意思。
她没说案子的事儿,一是不想靳老板跟着担心,二是牵扯府衙官吏在结案前还是先别宣扬。
靳老板给小珍珠和小鹤年好一个稀罕。
他孩子都大了,已经过了最可爱的年纪,自打六七岁就在讨人嫌的路上一去不返。
如今大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纪,却还一副不定心的样子。
他别提多羡慕沈宁家这俩乖巧懂事的娃儿了,一个活泼可爱,一个稳重会读书。
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他给俩孩子收拾了好多点心、果干、干果等路上吃,还一人给俩小银稞子当见面礼。
一个银稞子有一钱银子。
俩孩子很认真地推辞,推辞不掉便道谢收起来。
顾千里给他们送到酒楼门口就去溜达,查看当地治安、百姓状况,等沈宁他们要离开的时候他恰好啃个煎饼果子逛一圈回来。
沈宁和俩孩子上车,顾千里赶车去城北。
靳老板瞅了一眼顾千里,立刻断定这不是普通人。
我的沈老板哎,你可真是能耐啊,这又是哪里找的厉害人儿啊?
瞅着跟成二爷成三爷他们一个路数呢?
沈宁他们一路去往城北院儿。
高里正也在这里。
陶启明、高三郎等人早就能独立拉货,高里正就轻松许多。
这两天他没回村,一直在这边人跟张氏理账。
原本他想雇个账房先生,但是最便宜也得一个月二两银,他合计一下又舍不得。
以前自己绊绊磕磕也能记账,就算有点错误回头阿宁也能帮忙对过来。
反正只要发货收钱没错,记错的话问题不大,对账就能对出来。
也得亏他们几天一理账,不会攒上几个月,否则可就麻烦呢。
现在他直接让二丫虎头给算账,如果回到沈宁那里没有什么错误,那他就奖励一人十文钱。
加上买点心糖果的,一个月两百文搞定。
而张氏的账本是她带着香蒲、大丫、铁头几个算的,等她和高里正对账没有错误,也奖励孩子们。
二丫还要负责给米粉作坊的哥哥叔叔们上课,让他们学拼音识字、数字算术等,一天天的也都有很大进步。
如今拼音都熟练的,数字算术也入门了。
至少算工钱不用缠着大丫二丫帮忙了。
小珍珠跳下马车,哒哒地就往院子里跑,“大伯娘、大丫二丫姐姐……”等跑进二院,小珍珠也把这里的人喊了一遍。
众人赶紧出屋,接着沈宁和小鹤年,高兴地打招呼。
沈宁笑道:“你们在这里冷不?”
高进升和裴金子、裴铁梁几个纷纷笑着说不冷,有火炕,比在家里暖和多了。
现在他们揉面、捶粉、压粉、煮粉都在屋里,天天都热火朝天的,一点都不冷。
张氏挽着沈宁的胳膊,“是过来看看还是有事儿?”
高里正神色紧张,“阿宁,家里发生啥事儿了?”
作坊那么忙,要是没事儿阿宁不会随便过来。
沈宁笑道:“没啥大事,进屋说。”
小珍珠很懂事地招呼大丫等女孩子去厢房说悄悄话,小鹤年则和虎头铁头等男孩子去他们屋参观。
沈宁让虎头去隔壁请蔺家留下的管事儿过来。
蔺承君之前留了四个人在这里,后来俩大厨学会做牛油火锅底料和油炸面以后就回淮州了。
如今这里还有俩人,之前负责和淮安接洽,帮他往府城送东西送信什么的,也从高里正这里进货往府城发,诸如麻酱鸡蛋、变蛋等,现在米粉也从这里发,委托曹二爷的船给送到淮州府去。
她有事去淮州,必须跟蔺承君的人联系,这是他之前再三强调的。
他说不管他和沈老板的关系,还是他和阿年珍珠的关系,她家有事儿去府城,都得住他家。
听说沈老板有请,方管事立刻赶过来。
他去过豆腐村两次,沈宁认识他。
简单招呼过,沈宁请他落座,把家里发生的事儿跟他们说了一下。
她说得简单,高里正、张氏却听得很是紧张。
方管事是见过世面的,忍不住佩服沈宁,“沈老板不愧女中豪杰,遇事不慌,有担当。”
沈宁笑道:“你们可别捧我,不是我不慌,是族人和村里人都护着我,我有底气。”
她把裴大柱几个好一顿夸,让张氏倍有面子。
她听说裴大柱冲在前头,也没受伤,松口气的同时也挺骄傲,还得谦虚两句,“撇开童生不说,他和二郎就是最亲的堂兄弟,他不冲谁冲呢?”
沈宁笑道:“一会儿他们就来了,大嫂你替我好好谢谢大哥。”
张氏哈哈笑道:“那可美的他了。”
天天在家瞅着男人嫌烦,有日子不见又挺想。
方管事:“沈老板,明儿我就回府城,亲自跟我们大掌柜汇报此事。”
沈宁:“不急,等二郎回来问问他们哪天去府城,咱们一起去。”
方管事便回去收拾。
锁头娘和蒜头奶在外面问:“沈娘子,要不要烫脚呀?我给你们打水。”
沈宁道了谢,“劳烦你们烧水了,放锅里,一会儿我们自己拎就行。”
这里好几口锅,烧的水足够用的。
少年们不那么讲究,直接用煮粉的水洗脚洗头洗澡。
也许跟淘米水有一样的功效,倒是给他们洗得滑溜溜、白净净的。
没一会儿裴长青几个就回来了。
沈宁问道:“你们吃饭没?”
裴长青:“没呢,陆典史要请我们吃饭,我寻思明儿要去府城,就不耽误他回家了。”
蒜头奶听见立刻问吃米粉还是煎饼。
他们在这里以粗粮和米粉为主,粗粮不加麦粉的话不好发酵,基本不做发面馒头,都是吃煎饼的。
裴长青:“米粉吧,省事些。”
米粉是现成的,煎饼还得弄浆子。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