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53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锁头娘用猪油给炒了个虾酱鸡蛋做浇头。

这里一群半大小子和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沈宁和高里正说让他们吃饱,隔几天也吃次肉。

张氏觉得一顿把肉吃完不划算,不如把肥肉熬成猪油,瘦肉炒成肉丁。

大冷天也不会坏,吃饭每人分一勺。

一天分两次,比吃一顿之后就清汤咸菜好。

吃过饭,裴长青和高里正又去和裴金子高进升等人聊一会儿,关心一下他们,也解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这些少年很好地遵守了裴长青和瓦匠队的卫生规矩,勤洗澡洗头,不随地小便,屋内整洁,没有跳蚤虱子。

小鹤年对虎头铁头道:“哥,我晚上和你们一起睡。”

裴金子笑道:“阿年,跟小叔我一起睡吧。”

虎头立刻附耳对小鹤年道:“别答应,小叔喜欢在被窝放屁。”

小鹤年:“……”

小珍珠也要跟大丫二丫姐她们睡,可以说悄悄话。

她很激动,原本娘说要等爹考举人才能去府城,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嘿嘿。

第二日吃过早饭,他们去和陆典史等人会合。

顾千里全程不发表任何意见,却又很自然地跟上,仿佛真是沈宁和俩孩子的保镖。

陆典史一眼就注意到人群中的顾千里,不是因为长得俊,而是那股凌厉的气势。

让他一眼看到同类,此人绝对比他杀人多。

他笑道:“二郎,这就是一招制服俩差役的顾壮士吧?”

报案的时候裴长青只说顾千里是萧先生派来的护卫,并没有提其他的。

如果顾千里想说,自己可以说。

顾千里却什么也没说,真当自己是护卫,只是朝陆典史拱手。

陆典史虽然不知道顾千里这号人物,但是断定对方不俗,自然不敢托大,对顾千里很是客气。

他还特意认识了一下小珍珠和小鹤年,夸道:“小小年纪,就能陪着爹娘办大事,长大必定有出息。”

俩孩子也规规矩矩地给他行礼问好,叫陆伯伯。

陆典史很高兴,“我家也有几个孩子,回头给你们介绍,一起玩儿。”

小珍珠笑道:“好呀。”

小鹤年玩的兴趣不大,更要读书,如果只是谢肃那种贪玩的孩子,他是不感冒的。

不过他也很场面儿地说了一句“好的。”

小小年纪很会掩藏自己的心思。

众人一起出发去城南渡口。

陆典史早就打发差役来说过,虽然曹二爷不在,管事也给单独安排了一条船。

今儿是个大晴天,水面上金光粼粼,货船分来去两条航道有条不紊地行驶。

他们由北往南顺流而下,夜里也没在成安县靠岸歇息,直接驶往淮洲府。

成阳县距离淮州不到180里,坐船一天一夜第二日便抵达淮州渡口。

陆典史原本想邀请裴长青和沈宁一行人去他大哥家暂住,不过沈宁早就跟他说去蔺家借住,他就同意。

两拨人分开,陆典史带人去府衙,先跟通判推官们沟通一下,再求见知府或者同知,有需要会传裴长青几个过去问话。

沈宁裴长青跟着方管事去蔺承君的宅子。

蔺承君未婚,嫌大家庭烦的时候就会去自己的宅子住。

他的宅子三进带跨院,君高升的大掌柜二掌柜也住在这里,另外有厨娘、婆子和小厮等人。

他们一到,小厮立马跑去给大掌柜送信。

大掌柜是孤儿,八岁开始给六岁的蔺承君当书童,小蔺承君给他起名叫蔺杰。

他和另外一名书童陪着蔺承君一起长大。

在蔺承君决定弃文从商以后他就成了君高升的大掌柜,这一当十年过去了。

他对蔺承君忠心耿耿,也对蔺承君的好恶了如指掌。

蔺承君欣赏沈老板,他就把沈老板当贵客,接到信儿放下手头的活儿亲自回来接待。

沈宁虽然之前没见过大掌柜,但是没少听蔺承君、淮安以及方管事说,也算如雷贯耳。

蔺杰相貌普通,性子沉稳,气质温润,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他朝着小珍珠好小鹤年笑道:“你俩肯定是珍珠和阿年了?怎么没带宝儿一同来玩?”

他收过淮安几封信,上面除了写沈宁教的新菜式,大部分都是小珍珠、小鹤年、小少爷以及宝儿、学习班孩子们的趣事儿。

蔺杰看得很是欢喜,时常盼着淮安来信。

不曾想现在见到真人了。

小珍珠笑道:“大掌柜伯伯,阿恒回京了,宝儿也回家找他爹娘了,我和阿年想来府城看看。”

蔺杰笑道:“那吃完饭让方管事陪着你们好好逛逛,那些点心铺子、茶楼、戏楼、庙街什么的,都去看看。”

这么聊几句,大家瞬间热络起来,小珍珠尤其自来熟,跟蔺大掌柜好像老朋友般自在。

蔺杰跟孩子们打完招呼,又和沈宁裴长青说正事儿。

沈宁和裴长青说明来意。

蔺杰当即就有了决断,“两位放心,等会儿我就拿公子的名帖去拜会詹通判,届时请他照应一二。”

钟典吏跟钟尧说蔺家和沈氏只是生意合作关系,他压根儿不知道两人相处细节,也不知道蔺承君对沈宁的欣赏和重视,更不知道蔺承君曾经在豆腐村住过。

自然也想不到蔺家会为沈宁出头。

厨下送来饭食,蔺杰怕他们吃得不自在,便请他们自便,他带人去收拾院子。

他和二掌柜住西跨院,东跨院是公子招待关系亲近亲朋的地方。

虽然公子不在,可屋子是每天通风打扫的,没有任何异味儿。

他让婆子们换上干净被褥,安排沈宁和裴长青住东跨院正房,裴大柱张本力和顾千里几个住厢房。

他拿了名帖,临出门又让方管事安排两辆马车,随时供沈老板和裴二郎他们出门用。

钟典吏前儿连夜坐船昨儿傍晚抵达淮州,直奔钟尧金屋藏娇的地方,顾不得其他直接把事儿说了。

钟尧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说什么,有些不敢相信,“马明和于光被人打一顿,捆起来送去了县衙?”

听着怎么那么不可思议?

他忽而非常愤怒,拍案而起,“荒唐,小小作坊竟然敢藐视朝廷差役,这是想……”

“叔,陆裕肯定会大做文章的!你快想想办法。”

钟尧:“你不说他们不会管的?”

钟典吏:“谁也没想到沈氏家里竟然住着个练家子,穿劲装着皮靴,瞅着……不像普通人,倒像个武将。”他声音越来越低。

钟尧也悚然一惊,:“武将?她家如何会有武将?”

钟典吏:“可能是萧先生安排的?叔,现在不是怀疑的时候,先去找汪通判把马明和于光的后路拿住吧,得把咱摘出来。”

钟尧把指头摁得嘎巴响,直到再也摁不出响动,这才道:“你带俩人去马明和鹅于光家,我去找汪通判。”

汪通判也没在家,他在其中一个外室那里。

钟尧前去拜访,开门见山直接把责任推给了陆典史和曾知县,“他俩野心不小,居然包庇殴打囚禁府衙差役的裴二郎和沈氏!”

汪通判比钟尧听到消息时还不可思议,即便马明和于光有些跋扈嚣张,可能没先出示公文就冲进去,可从来没人敢殴打他们然后捆起来送官的啊!

这是什么操作?

是曾知县暗中指使的?

难不成……

汪通判眼皮猛地一跳,曾知县想升做通判,故意跟自己做对?

他绝对不能给曾义秀留下把柄!!!

“快,你立刻去找马明和于光的家人,让他们把嘴巴闭紧,等陆裕送他俩回来之后即刻让家属过来探监。”

探监除了送衣物吃食,最重要的就是递情报,让俩人明白家人的处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为了应对明天可能的状况,他决定找借口把知府和同知给支出去!

今年冬天比往年冷,淮州都下了大雪,很多百姓不适应这样的天气,有冻死冻伤的。

知府和同知大人不得下去体察民情,刷好感么?

这可关系着评级!

只要知府和同知不在,甭管陆裕怎么蹦跶,他也有办法对付。

第126章 结案 好巧,原来是你

在汪通判的运作下,陆典史押送马明等人来到府衙的时候,谷同知去下面受灾严重的村子巡查了。

刘知府没去,他偶感风寒,在后衙求医问诊吃药养病。

闭门谢客。

前衙的公务交给几位通判和推官代理。

日常刘知府也不总处理公务,很多都是同知通判代理的,他只负责最后签字,也因此,淮州府的通判权力特别大。

陆典史没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知府、同知不在,那这事儿就只能找通判。

公文是汪通判签发的,就得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