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现在他也不再跟大哥大嫂计较那点儿,大哥在城里张罗,三弟负责发货进货,他负责在家处理村中事务。
沈宁这里有事儿,他也主动张罗。
钱记账,回头从应酬费里出。
应酬费是沈宁跟高里正商量好的,他们在城里跟官府、商家应酬,她这里跟客商的应酬,都可以报账。
按说钦差是自家的事儿,不用作坊报账。
可高里正觉得钦差这么长脸的事儿,哪能不算作坊的事儿?依着他要算全村的事儿,因为全村跟着长脸得好处啊。
这种无形的好处摸不着,却能看得见。
你村里来了钦差,县里都高看,四外村都尊重,村里交税、说亲、办事都顺利。
哪哪儿都沾光!
晌午裴母做个丝瓜鸡蛋虾仁汤,再摊煎饼给大家伙儿简单吃一顿,等着晚上吃席。
周边村子很快从豆腐村得了信儿,知道要来钦差队伍,立刻拔菜的、捉鸡的、要么抱上织的布匹、挑上编织的篓子筐子,又来牌坊这里赶集了。
豆腐村的妇女孩子们也趁机过来看看有没有自己急需的。
而周边大户打上次刘知府过来就知道钦差的事儿,全都算着日子呢,今儿也纷纷上门送米面油、各种肉鱼菜品。
柳大爷也打发管事说会送几个厨子带着炊具食材什么的来帮忙。
沈宁推辞不过,便让人把留下的人和食材等都记账,以后还人情。
原本她寻思像刘知府他们那么多人,村里就招待了,可一想这一次钦差和宫嬷嬷他们还带了来学艺的小太监和宫女,那就说不好多少人了。
也确实需要外援。
正忙着,东边儿烟尘滚滚,来了好大一些人。
牌坊下小集市上的人远远瞅着立刻飞奔去告诉沈宁:“沈娘子,东边儿县里来了好些人,估摸着是来你家的。”
沈宁寻思应该是陆裕和曾知县他们来迎接钦差的,便叫上裴长青一起出去。
小鹤年和谢恒几个也跟着出去了。
沈宁和裴长青去了路边等候,一看,哦豁,真是来了好些人。
他们骑快马的、骑骡子骑驴的,还有坐车的、步行的。
为首的是县衙开路的差役,后面是陆裕陪着曾知县,同行的有……看样子是县学的教谕以及学生。
沈宁跟士绅、县学没什么来往,裴长青修县衙的时候也去修过县学,加上他营造、算学很好,县学教谕还特意跟他聊过。
谢恒跟县学就很熟了,他还带着小鹤年、小珍珠他们逛过县学。
他们还跟县学的程先生讨论过算术、珠算等。
谢恒拉着小鹤年:“走,看看程先生来了没?”
很快陆裕和曾知县到了跟前,下马。
沈宁和裴长青等人立刻上前拜见。
曾知县笑道:“钦差估计快到龙庙镇了,二郎和沈娘子与我们一同迎迎?”
沈宁哪有不说好的?
裴长青说他回去套车,俩有眼力见儿的差役已经将马让了出来。
这马也不是县衙的,是士绅借的。
沈宁和裴长青也看到后面靳老板等人了。
县中不少士绅跟着来了,还有靳老板、麦掌柜、陈老爷、霍老爷子等大商户,倒是没见谭秀三人。
他们竟然赶了一个车队,拉着好些搭棚子的物事,以及一车车木柴,一篓子一篓子的食材等等。
没时间寒暄,只匆匆打个招呼。
靳老板等人摆手笑道:“沈老板、裴二郎,你们只管去迎接钦差大人,我们在牌坊这里支锅灶摆酒席,帮你们摆酒招待钦差大人。”
靳老板原本想自家帮沈宁办这酒席,可哪里瞒得过麦掌柜呢,很快其他饭馆也参与进来,纷纷表示要一起出力。
豆腐村偏僻,路远,不好办酒席,那他们就去帮沈老板办啊。
还能亏待了钦差不成?
他们就来了。
他们决定帮沈老板和裴二郎在家里摆酒席招待钦差等贵客,再在家门口摆美食摊儿招待其他人。
顺便打打成阳县酒楼饭馆的名声。
沈宁等一行人就往西去迎钦差,以示尊重。
谢恒问小鹤年:“你想去吗?”
小鹤年:“师兄用不用去?”
谢恒笑道:“我跟钦差请示过先行一步,他同意的。”
小鹤年:“人多又乱,那咱还是在家等吧。”
那么多人,钦差自然顾不得他们,有爹娘去就好啦。
谢恒:“珍珠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小鹤年非常淡定道:“八成和宋家兄弟打起来了。”
谢恒:“?”
想了想,是珍珠能干的事儿。
她可不惯着谁,也不讲究什么亲戚,若是惹到她跟前她先揍一顿再说的。
谢肃都挨揍,更不用说宋家兄弟了。
反正珍珠吃不了亏,谢恒和小鹤年也不担心,顾自回家看书了。
他俩一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恨不得找个安静没人的地方去聊天看书才好呢。
沈宁和裴长青一行人刚到镇上就看到一大群人等在那里,其中有柳大爷、禚老板、宋母等人,禚元杰也在后面蹦高高跟他们打招呼,没看到宋福瑞一家和珍珠阿鹏。
因为有知县在,他们也不敢贸然上前,只在路边行礼见过大人。
曾知县摆摆手,让众人免礼,简单训示几句,又道:“钦差路过此地尔等不必惊慌,更不要围观堵路,都不要耽误营生,各自忙去吧。”
话虽如此,大家伙儿却不肯就散了,而是加入了迎接队伍。
沈宁还想找找珍珠他们,却也没看着,按理说闺女接了宝儿就该回家的。
很快听见锣鼓开道的声音,钦差到了!
沈宁也就收敛心神专心迎接钦差了,闺女有阿鹏呢,自然不会有事儿。
顶多就是别人有事儿,那……回头再说。
钦差一行人自不是一路上吹吹打打的,也是进了龙庙镇听闻差役探报知县等人前来迎接才摆起仪仗。
原本依着卫司正,想快到豆腐村再摆仪仗的。
这一次依然是顾千里、韩方带队护送,桃源许知县也带着他的人随行,而钦差队伍浩浩荡荡看着得有数十人。
沈宁看得两眼一黑,这么多人?
他们村可招待不下啊。
幸亏有靳老板等人来帮忙,否则自家真是要麻爪呢。
就不知道他们呆几天,这些学徒有没有餐补。
顾千里看到裴长青和沈宁二人,朝他们举起马鞭示意,笑了笑,回转马头告知钦差一声。
卫司正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世代簪缨,到了他这一代虽然官运不畅,可在文坛依然拥有一席之地。
皇帝就钦点他为国子监司正。
这一趟能出来纯粹是萧先生举荐,拜托他试试裴长青,再帮他看看裴鹤年,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指导云云。
萧先生是个洒脱却又靠谱的人,他不会随便拜托人,而他看上的人必然有独到之处。
卫司正就动了心。
他寻思萧先生都有一个好弟子,又为太子师,若是这个裴鹤年真当聪慧绝伦,倒不如……自己收为弟子?
这世上良师固然难得,可心的弟子也不常有啊。
听闻顾千里的话,他也不摆谱儿,直接就让停车,撩起车帘下车跟众人见见。
成阳县的学子们激动得已经没法保持安静,下意识就往前凑,都想跟他请教学问,请他指点一二。
尤其那些处于瓶颈的,若是得名师指点,很可能就突破瓶颈直接再上一个台阶!
“卫先生,卫先生!”众学生们激动地呼喊着。
曾知县早就下马迎上去,闻言皱眉。
陆裕立刻摆手,低喝:“肃静,不得喧哗!”
陆裕以典史文职执掌县衙治安缉盗等职责,却没有读书人的文气,反而自带冷肃气势,立刻就镇住那帮学子,场面瞬间安静。
曾知县就示意裴长青、沈宁一起上前见过钦差。
众人只见卫先生相貌儒雅俊秀,留着漂亮的胡须,看不出具体年纪,活脱脱就是正经书里走出来的美男子。
镇上围观的百姓纷纷夸道:
“钦差好相貌!”
“美丈夫!”
虽然曾知县、陆裕都仪表堂堂,可跟卫先生的气质不能比。
裴长青虽然生得俊朗,但是他至今没留胡须,又不做士绅派头,顶多就是俊朗后生,还不足以被人追捧美丈夫。
时人以卫先生、萧先生这种为美。
卫先生已经习惯被人夸好样貌了,他有能与之匹配的才华和身份,自然也不怕人家夸他美姿容什么的。
我确实美嘛,他们夸得没错。
卫先生心说。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