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沈宁亲自接待他们,笑道:“这是一晚上没睡吧?怎的这样急?”
阮荷花笑道:“不妨事,我今儿在骡车上溜溜睡了一天呢。”
也就她和裴大伯大伯娘忙,其他人收到信儿顶多准备一下行李卷,睡不着那是激动的。
沈宁让二蛋和石榴给他们安排住处,男的住前院儿,女的住后院儿。
地方不够就让木匠做高低床。
张氏又把高进升、裴金子喊来,加上香蒲几个给新来的少年们做紧急培训。
不是培训怎么干活儿,他们都在家里作坊做惯了活儿的,主要培训如何适应县城作坊的节奏,如何应付日常遇到的情况。
若是有人故意接近打探作坊消息该怎么应对,如果有人想收买他们偷方子该怎么办,如果有矛盾和困难该怎么办。
另外就是工作之余也要加强学习,识字、算术缺一不可。
沈宁又跟阮荷花聊聊,给她吃颗定心丸,再听听她的想法。
阮荷花本就敬重沈宁,当初第一时间跟着学做豆腐赚钱,后来也是作坊主力,现在能来县城做管事自然骄傲得很。
她昨晚下半夜从娘家回来都激动得睡不着,跟男人嘀咕了一宿呢。
她按捺着激动,把原本不好意思说的话也说出来,“阿宁,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没文化的庄户人,平时很少说感情外放的话,诸如激动、失望等等词汇,那是鲜少说的。
肉麻。
沈宁笑了笑,“嫂子,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做好的。”
阮荷花就拿出一个自己装订的本子,上面写着他们从家里带来哪些工具,还需要额外置办哪些。
沈宁简单看了看,上面有字有拼音,书面整洁,不像有些人写得黑乎乎一坨。
她点点头,又教了阮荷花两招,无非就是怎么鼓励员工,怎么引导他们良性竞争,奖罚分明等等。
这些都是沈宁在村作坊做的,阮荷花日常瞅着也留心琢磨,这会儿再听沈宁说说其中的道理,就越发有信心。
一连几日,作坊里都忙碌得很。
沈宁又带着张氏、二蛋、石榴和香蒲去参加了一次老板们的聚会。
只要沈宁来县里,他们必然邀她聚会,大家开个交流会,聊聊厨艺美食。
聚会一般在八方酒楼和好运来酒楼,靳老板杨老板等人轮流做东。
席间除了聊厨艺美食,还会聊聊本县的情况以及南直隶等外地见闻,若是谁家有了什么困难或者麻烦也可以说出来,大家帮忙出谋划策、施以援手什么的。
有那么点商会雏形的意思。
不过这一次沈宁比较忙,没有留饭,聊一会儿就邀请众人参加铺子开张暖房宴。
“这一次会拿新糖跟大家见面,新糖比以前的黄砂糖更甜,更纯,没有一丝苦涩味儿。”
众人一听就眼睛冒光,新糖?!!
如果有更甜更纯的糖,那甜口菜和点心、甜羹是不是就更好吃,更好卖?
即便不是做餐饮的老板,那也是爱吃的,能有新菜出来他们当然也受益。
“沈老板,我有个朋友也想参加。”
“沈老板,还有我舅兄,他从平安县过来……”
“还有……”
一干人都纷纷给自家亲朋要位子,想参加沈宁的暖房宴。
沈宁估算了一下作坊可摆酒的位置,届时还得邀请县衙众人,那就得分出层次,人多不好掌控。
她笑道:“诸位不要急,因着这铺子是知县大人做主租给我的,所以暖房宴首先得邀请县尊大人夫妇,届时宾客不会很多,只邀请我们成阳县街面上的诸位老板即可,至于其他老板们,咱们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
众人一听县尊大人会去,俱是肃然起敬。
沈老板厉害啊!
虽然裴长青和沈宁现在算朝廷的传奉官,可两人低调,又没有摆架子,且自来传奉官在皇帝跟前吃香,在民间没多少存在感,尤其与自己无关的行当,众人自然没多少感觉,也不把他们夫妻当成官员,还把沈宁当他们自己人。
对他们来说知县大人会参加沈宁的宴席,那就是很大的面子,很了不起。
他们一般人可请不来呢。
“那是不好请太多人。”
他们又觉得这种情况下沈老板邀请自己,那岂不是自己很有面子?
瞬间爽到了。
靳老板立刻想承办沈宁的宴席,厨子、食材、餐具、桌椅等他一力包办。
以往沈宁家有重要宴席,什么宴请知府大人、钦差大人的,靳老板就想包办,可麦掌柜也是个人精,总撺掇杨老板和他一起承办。
不让他独领风骚。
今儿麦掌柜和杨老板都没来,来的是杨四爷,杨老板的庶弟,这人是个笑面虎,私下里对沈老板颇为轻视。
靳老板不爽,却也窃喜,他要压过杨老板了不是?
他跟沈宁说了自己的意思,“沈老板,你可得用咱自己家的厨子呀,新菜我照旧给你分成。”
沈宁笑起来,“这一次没有什么新菜,全用家常菜即可,当然,酒席还得贵楼承办。”
除了主桌个别新菜需要她自己做,其他的就请酒楼大厨代劳。
说厨艺,大厨自然比她强不知道多少,她的优势不在厨艺,而在利用现代知识做出目前没有的食材。
靳老板很高兴,“沈老板放心,我保管安排得妥妥的。”
沈宁:“这一次靳老板可不能再跟我客气,我们要明算账。”
以往靳老板去豆腐村摆美食摊儿或者帮沈宁做席面招待贵客死活不肯收钱,非说他跟着沈宁赚了钱和名儿,还得贵人夸赞,不能收她一文钱。
靳老板立刻道:“好说好说,这个咱们年底对账的时候再说啦。”
他才不和沈宁计较这点呢,能帮沈老板做席面那可是他的荣幸。
不说别的,就说他跟沈宁学的那些新菜,跟沈宁合作的牛油锅方便面以及酱料生意,还有各种食材,他都不少赚。
沈老板又不是天天办酒席,只有重大场合才会办,他能费几个钱?
坚决出钱出力出人!
沈宁没见着麦掌柜,忍不住问靳老板,她有点事儿想跟麦掌柜谈。
靳老板扭头瞅瞅那边儿和人高谈阔论的杨四叔,小声道:“杨老板飘啦,有些昏啦,老麦被杨家人排挤啦。”
沈宁瞅着他不算大的眼睛露出兴奋的光芒,麦掌柜被排挤,你兴奋个啥劲儿哟?
麦掌柜这情况沈宁也能理解,老板和CEO、皇帝与丞相,那关系是差不多的,此消彼长嘛。
都是又要倚重又怕对方势大,尤其自己年长需要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就更复杂。
既如此她私下里给麦掌柜送个帖子,若是不方便不来赴宴也没关系,反正他们是合作商,也不在这一时。
靳老板看沈宁对麦掌柜如此上心,心里颇酸溜溜的,感觉麦掌柜受到了重视。
他一点时间都没耽误,立刻喊酒楼掌柜过来和沈宁对菜单,提前准备各项食材。
沈宁拿出提前预备的单子,笑道:“劳烦掌柜了,不用铺张,家常菜就好。”
很多酒席上的肥鸡大鸭子最后都没人吃,浪费在那里,沈宁必是不肯的。
她家现在吃饭也是有鱼有肉有菜就好,并不追求多稀罕的食材。
摆酒自然也按照她的规矩来。
笑话她寒酸?
皇帝都觉得家常菜不错呢。
谢相爷和萧先生都说吃饭就吃个原汁原味,不要过度追求花哨的厨艺呢。
本朝建国初期,太祖皇帝也是讲究朴素的,可立国百年,勋贵大族、豪富世家们自然越来越讲排场、追求奢侈享受,那些以他们为榜样的官宦、商户自然也皆如此。
即便成阳县的老板们摆酒也喜欢讲究个排场、面子,食材必须丰盛,最好有别家没有的,必得吃不完剩下许多等等。
沈宁可不管这一套。
多少百姓还吃不饱饭呢,别人“朱门酒肉臭”她管不着,自家是不行的。
靳老板还是觉得菜单过于朴素,寻思自己给添上诸多山珍海味,帮沈老板撑场面。
沈宁一秒识破他,似笑非笑,“靳老板,咱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己作坊卖什么就上什么,四海府的海鲜便宜也可以上,其他的就算了。”
什么虫草燕窝雪蛤鹿茸的,她可不感冒。
不过海货还是可以的,毕竟四海府离着近,酒楼定期进货也有优惠价。
靳老板哈哈笑起来,“沈老板说的是,就得这样。”
他可不明着否定沈老板,这是他的财神娘!
沈宁和靳老板商量好菜式,又亲自去了一趟县衙,给曾知县和知县太太几个送了请帖。
曾知县当即表示会携太太赴宴,跟成阳县商户们话话家常什么的。
至于三班六房的熟人,不用单独下帖子,喊一声就行。
他们大多要值班,也不可能尽去。
给成家的帖子由小珍珠几个带去。
沈宁也给高里正写了信,让他和裴父裴母一起过来。
封建社会么,摆酒请客也是要分身份地位的。
到时候知县会在堂屋由丁教谕、裴长青、成三爷几个作陪,知县太太就有教谕太太、成老太太、以及裴母等人在东间作陪。
高里正去东厢招待陆裕等县衙书吏差役,众老板们就在西厢由宋福瑞几个作陪。
各种身份泾渭分明,绝不混淆,避免客人不适。
沈宁请的人并不多,不过防着他们带人来,还得多预备几桌。
她也没忘记让二蛋去给麦掌柜送信,约他得空一叙。
一大早高三郎带着书信和运输队回村,沈宁和裴长青又对了一遍要请的客人,他如今在县学读书,自然要请教谕教导诸人,若是有相熟的同学也可以请来。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