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48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吃过早饭,沈宁送裴长青和孩子们出门。

唐钜赶车,带着三个孩子去成家上课,顺路也接送裴长青。

不过今儿小珍珠说要在成家住几日,到时候和成奶奶他们一起过来。

成家堡毕竟有两三百年的积累,不管兵书武器的都不少,珍珠就跟小老鼠掉进米缸一样。

阿年原本对习武没太大兴趣,这几天去成家读书却对兵书兵法产生了兴趣。

这一学就觉得兵法很有用,便主动学,给成二爷和成三爷喜得不行,成三爷更是推了应酬专门教几个孩子,终于体会一把教到心仪学生的乐趣。

成三爷是个会哄孩子的,勾得几个孩子很乐意住下。

小珍珠摆手:“娘,我们就住几天,你别太想我们呀。”

沈宁笑道:“行,我就小小地想,你们玩得开心一些呀,要是不开心就回家。”

小珍珠:“那怎可能呢?成家堡可好玩儿了,对吧,阿年,宝儿?”

小鹤年点头,除了三伯娘有点阴阳怪气。

不过显然珍珠没注意。

宝儿很响亮地回答:“可好玩儿啦!”

必须无条件附和姐姐,否则姐姐不带他玩儿呢?

裴长青一直牵着沈宁的手,见三个孩子跟她道完别这才松开上车。

沈宁挥挥手,目送马车远去,视线收回来恰好看到麦掌柜过来。

两人寒暄两句,沈宁:“有个小生意想跟麦掌柜说说。”

麦掌柜又拱手为那日没去聚会道歉,听闻有小生意,笑道:“那麦某和老康又要跟着沈老板发财了。”

沈宁请他进屋聊。

两人刚进门,靳老板就从后面小跑过来。

他跑得气喘吁吁的,“沈老板、老麦,早呀,吃了吗?”

两人都说吃过了。

麦掌柜揶揄道:“靳老板这是盯着我还是盯着沈老板呐?”

可怕他俩单独说话有好事不带他了。

靳老板装作不知麦掌柜的揶揄,笑嘻嘻道:“我来沈老板这边瞅瞅,看看怎么安排座位,安排几桌,额外预备几桌合适。”

其实早就商量过的,他就是过来凑热闹的。

沈宁请他们一起入内,前面铺子正在装潢,他们就去作坊院儿的正房说话,那里是作坊的会客室。

沈宁让石榴上枸杞菊花茶来。

靳老板跟石榴道谢,既然这是沈老板的小姑子,不是丫头,自然要尊重。

他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一堆开口松子来,请他们一起磕。

这开口松子还是沈宁给他出的主意呢,深受客人们欢迎。

沈宁笑道:“回头等瓜子大面积铺开,靳老板就能随时嗑瓜子啦。”

靳老板有幸尝过沈宁送的五香瓜子,“甚是期待呀。”

沈宁和麦掌柜说羊毛生意也不避着靳老板。

大家都熟悉了,感情不错,而且靳老板别看有些八卦,却懂分寸。

麦掌柜跟康老板从沈宁这里进红席,在成阳县、四海府、平安县、桃源县等地的客栈、酒楼、杂货铺售卖,平时销量稳定,每到婚嫁旺季便销量暴增。

他又说动康老板跟成家镖局合作将红席卖往北方,比当地更畅销,更是卖到北边草原去。

麦掌柜跟着分了不少银钱,拿出一部分返利给裴父奖励编匠们,很受裴父好评,恨不得把所有红席都给他留着。

麦掌柜虽然只是杨家的一个大掌柜,可他本身有异于常人的生意嗅觉和眼光,又不拘泥于蝇头小利,也舍得下本钱维护客户关系,对手下员工也极好。

麦掌柜的人缘是顶不错的。

沈宁和靳老板都非常欣赏他,靳老板私下里没少跟沈宁吐槽杨老板人不咋滴命却好,竟然能得麦掌柜这样忠心还能干的大掌柜。

他就没这样的好命,嫉妒。

沈宁也觉得有这样一个总经理,杨老板应该很省心。

沈宁:“麦掌柜,能不能运些羊毛、毛毡回来?”

北边的游牧民族日常牧马放羊,盛产羊毛,他们纺织技术一般,但是会压毛毡。

毛毡可以当褥子铺在床上炕上或者地上,富有弹性,还能保暖,比棉花更适合做垫子,冬天是很好的御寒品。

还有羊毛,运回来加工柔化以后纺成毛线,也能织毛毯、衣物、帽子手套什么的。

羊毛织的毛衣毛裤更贴身保暖。

里面的衣物不贴身,外面甭管穿几层,穿多厚,冬日里都冷飕飕的。

不信问问那些宽袍大袖的士人们,冬天是真不爱出门,在家也得抱着炭炉,是真的拿不出手来。

以前这边不进他们的羊毛,更喜欢直接交换皮子,做成大毛衣服。

现在她不是公开了编织技术么,以后肯定越来越多的人会编织,那毛线的需求自然激增。

再者多跟游牧民族买羊毛,让他们尝到甜头,用羊毛、马匹换茶叶、丝绸,遇到荒年还能适量换粮食、盐糖。

只要不饿肚子,没人喜欢打仗,小部落也不会跟着大部落南下劫掠。

毕竟南下意味着开战,开战就有死亡。

谁也不想死。

麦掌柜眼睛清亮,其实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他怕和蔺家生意冲突。

蔺承君之前在北地待了半年多,除了跟军中做吃食生意还跟草原民族做买卖。

草原民族就那些出产,马匹、牛羊、肉奶毛什么的。

若是蔺承君那边儿已经有羊毛、毛毡生意,他们再进货,那就没多大意思。

沈宁解释道:“蔺老板生意大,不会面面俱到,目前没有把羊毛生意做到南直隶来。”

蔺承君家的生意很大,种类也多,他去北地经营了牛油锅福气面之后自然也有羊毛一类的生意,不过主要集中在西北、京城一带,并没有运到南直隶范围。

她虽然可以请他帮忙,但是他现在全部精力在白糖和茶叶上,她也不想打扰。

自己羊毛需求量不大,也没必要千里迢迢劳烦他手下的掌柜,找麦掌柜和康老板就更合适。

麦掌柜嗨一声,高兴道:“既如此,那我和老康倒是可以试试。”

他和老康亲如兄弟,老康是他的退路。

将来若是离开杨家,他要么去和老康搭伙儿,要么在老康的支持下自己做生意。

靳老板一副八卦的样子,“老麦,我先头儿怎么听着你和老杨要散伙?啧啧,要我说啊,老杨可衬不起你,任人唯亲,以前偏信舅子,现在偏信杨四,他这是不信任你呀。”

沈宁平日里忙,很少听人家八卦,闻言关切地看向麦掌柜。

麦掌柜笑道:“沈老板莫要听靳老板说笑,杨老板生意大自然需要更多人手,我负责成阳县这边儿,他们也各有生意,互不干扰。”

虽然素日里有龃龉,可这是人杨家的生意,杨老板没少他工钱,人愿意把生意给舅子还是弟弟还是儿子的,那是人家的事儿。

他没必要不爽。

靳老板:“老麦就是好脾气。不如你来我这里?我年纪大了,儿子瞅着不那么顶用,你来我让你说了算。”

麦掌柜笑而不语,并不接茬儿。

即使离开杨家,他也不可能再给人当大掌柜啦。

没有那个交情,自然不必再受制于人。

靳老板仗着他好脾气,就跟沈宁吐槽杨老板。

其实也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老板和员工惺惺相惜、患难与共,但是能同艰苦不能同富贵,随着生意做大老板也变得多疑那一套。

杨老板是生意人,年轻时候也很有魄力,能吃苦肯干大。

麦掌柜家贫,家里老人又相继生病,花费颇大,他虽然有点读书天分却只能为生活奔命。

杨老板发掘了他,将他带在身边,从伙计到二掌柜再到大掌柜,两人合作多年,也结下深厚情谊。

麦掌柜感恩杨老板的提携,全心全意为东家考虑筹谋,可杨老板生性多疑,生怕麦掌柜不忠,表面捧麦掌柜为大掌柜,让家人处处尊重他,又暗搓搓搞小动作,派自己的舅兄、庶弟、从弟等人跟麦掌柜扯皮竞争,他再从中做明事理的好老板。

一次两次,麦掌柜不怀疑,次数一多,不用证据也就知道怎么回事。

感情是经不起消耗的,麦掌柜虽然还忠心,可感情上却也没那么亲密,自然是要找退路的。

只是他生性纯良,老板不主动踢他,他不会先行离开。

毕竟虽然杨老板不那么信任他,却也没害他,至于工钱,他拿的也是大掌柜份额,虽然说好的分红没兑现,可他一开始也没抱太大期待,倒是也没多少失望,反正他和老康在别处赚了钱,也不在意杨家这边儿。

他想的是等杨老板退了,生意交给儿子,他也就名正言顺退出。

当然,靳老板跟沈宁说的八卦不是麦掌柜讲的,他从不说杨家一个不字,靳老板都是在一些聚会听人家说的。

杨家舅兄、杨老板的兄弟以及儿子们,平时在成阳县可不低调,有些更是青楼、赌场的常客。

他们对麦掌柜不尊重,那八卦还有不满天飞的?

靳老板“嘎巴”捏开一个松子儿扔进嘴里,对沈宁啧啧道:“沈老板,不是我喜欢说人是非哈,杨老板也忒不讲究,一把年纪好几个妾室还不知足,又纳了俩姊妹花儿,啧啧,他又没有人陈老爷的体格子,瞅着就有些虚,也不怕累着。”

沈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靳老板就自觉跟她很熟悉,是自己人,喜欢跟她说各家的八卦。

要不说这男人八卦起来没女人什么事儿呢。

麦掌柜咳嗽一声,不过也是白咳嗽,靳老板又不会顾忌他。

“陈老爷大病了一场,现在都说要惜身养生呢,也不睡小老婆了,杨老板还没到那个年纪,瞅着就一副肾虚的样子,我瞅着呀早晚也得不行,他家又是舅兄又是兄弟儿子的,斗得跟乌眼鸡一样,老麦你还是早做打算。”

若对面不是靳老板,而是他媳妇儿严氏,沈宁会两眼冒光地问问斗的细节,可眼前是靳老板。

算了算了。

她在合作伙伴面前有形象包袱。

不过沈宁虽然没有巴拉巴拉地问细节,但是她眼睛随着靳老板的八卦时而更亮一下,这就给了靳老板莫大的鼓励,说得很是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