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二蔫巴媳妇儿隐约觉得和自己嚼舌头有关,怕裴二郎打上门来赶紧借着最后天光下地去了。
她虽然喜欢暗搓搓搞事儿,却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闹,没那个魄力。
张氏听说以后拍拍胸口,对婆婆道:“娘,二郎真是立起来了!”
大伯娘:“凡事要占理,不占理咋说都没用。”
张氏知道婆婆点她不等人家沈氏开口就想合伙儿做豆腐的事儿,脸一热,笑道:“娘,我知道的。”
赵氏却稀奇得不行,童生怕裴二郎?咋那么怪呢?
她却半点不心虚,并不觉得裴端兄弟吵架跟自己有关。
可甭管怎么说,被裴端这么一闹,众人被吓得不轻。
还好有惊无险。
结果就是原本没那么积极的,现在刷拉拉地都跑来报名了。
那些家里还没开始忙秋收的,打算明儿开始先紧着晌午热乎的功夫摔土坯砖,晒个七八天就能交货。
家里能挤出劳力的这会儿也跑来裴长青家宅基地上帮忙刨土。
太阳落山到彻底黢黑还能干个时辰呢。
吭哧吭哧,特别卖力,只要裴长青不说,他们能给掘地三尺,保管到位。
有这些人帮忙刨地,宅基地肉眼可见的大变样。
刨地、松土、捡石头、拉土、垫高、夯土。
这是彻底打好地基之前的主要流程。
宅基地这边的事儿小鹤年和小珍珠全然不晓得,因为他们下午也可忙了。
真让高里正说着了。
过几天桃源县有个什么山会还是商会的,这几日过去的商贩就多,他们车拉驴驮的,甚至还有挑担子推车的,都要去赶那盛会额外赚点钱。
有个爱侃大山的行脚商喝了一碗豆浆却说了一大车的话,半真半假地跟俩孩子吹牛他这一趟干好了冬天可以歇着,再赚就是纯攒。
可给俩崽儿羡慕得不轻。
等他走后,小珍珠还意犹未尽呢,“那个伯伯真厉害。”
小鹤年举起小拇指用拇指掐了一小节,又比了比整个巴掌,“实际这么点,吹牛这么大。”
说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就喝一碗豆浆。
摆明就是没啥钱的。
小珍珠就咯咯笑。
也有大方的,有个骑驴的商贩喝了一大碗豆腐花,还买了三个小米煎饼,甚至问他们有没有鸡蛋、细面饼子啥的。
也有舍不得花钱却着实饿了要吃喝的,挺能计较。
其中一个货郎不要豆浆,吃一碗豆腐脑和三个小米煎饼当饭,最后还喝了一碗豆腐脑里的水解渴。
他和俩孩子掰扯,“你俩太黑了,豆腐脑三文一碗太贵,小米煎饼才两文一个呢。豆腐脑也得两文一碗才行。”
小珍珠当即就后悔了,呀,为什么不三文一个小米煎饼?
他们没经验,亏了!
之前两文卖了好几个煎饼呢。
小鹤年:“好吧,你可以给我八文,但是你得给我两根针。”
货郎不同意,“那不行,针是铁的,可贵呢,我这一根针都要两文钱呢。”
一根针当然不需要两文钱,一般妇女们会用鸡毛或者鸡蛋换,反正不会花钱买。
在城里三文钱可以买两根大一些的缝衣针。
但是乡下孩子又不会懂。
小鹤年:“那你给我七文,再给我两根大一些的针,一根缝被子的一根缝衣服的。”
缝被子的针要长一些,缝普通衣服的短一些就成。
家里原本有几根针的,分家的时候一个没看住不见了。
肯定是被大伯娘偷偷拿走了。
搬家以后娘和奶要缝点东西都不方便了。
现在正好换两根。
货郎笑道:“你这小子倒是会划价,成吧。”
小鹤年看到货郎的匣子里还有红绿色的绳子和线,就想给小珍珠买根红头绳。
平时他俩都是用奶拧的棉绳扎头发,棉绳用采来的槐米或者草叶子染色,他戴还行,珍珠戴着不鲜亮。
小珍珠想要,想了想又不想要,还是攒钱买肉肉吧!
想享受红烧肉就焖米饭!
抠门儿小气的货郎看俩孩子在那里精打细算的样子破天荒大方了一回,“算了,你们给我装一碗豆浆,我送你三尺红头绳。”
三尺可是三文呢。
小鹤年笑道:“谢谢你,你肯定会生意兴隆的。”
说完他让小珍珠赶紧帮忙装豆浆。
待那货郎挑着担子离去以后,俩孩子发现旁边停了两辆马车。
马车很宽大,还带着围了青布的车厢。
讲究!
这是有钱人。
小鹤年立刻眼睛一亮。
以前碰到的马车都是木框子车厢,没有围布,这布看着比他们家穿的衣服还好很多,像小姑父和小姑的衣服。
后车传来慈祥的老奶奶声音,“哎,可怜见儿的,这般小的孩子就要在路边叫卖。”
随着她这一声叹息,一个穿着青布夹袄盘头插银簪子的嬷嬷从车上下来,腿脚轻快地上前递给小鹤年一串钱。
小鹤年认真地瞅着她,“老奶奶,您要买什么?”
嬷嬷眼神里混着怜悯和鄙视,声音有些冷淡,“我们老太太可怜你,让你不要卖了,拿了钱家去吧。”
小鹤年微微蹙眉。
小珍珠用胳膊拐他,催他接钱。
小鹤年:“您要是不买东西就算了。”
嬷嬷有些不耐,“你这个孩子,怎么不识好歹呢?那行吧,我把你这些吃食都包圆儿了。”
小珍珠:“你们在这里吃吗?”
她拿干净的碗要给对方盛豆浆和豆腐脑。
下午他们特意拎了一瓦罐清水过来洗碗。
嬷嬷眼中闪过一丝嫌弃,实际老太太就是心善,最喜欢怜贫惜弱,看不得老迈之人和小孩子受苦。
这家大人也真是狡猾,竟然让小孩子在路边摆摊儿,这和乞讨有什么区别?
要是只给钱不买东西,只怕他们拿了钱会继续卖,那就伤了老太太的心。
不如把他们的吃食连同瓦罐瓦盆的都买了,走一段直接丢沟里就是。
小珍珠看她神情也感觉不对了,她虽然略有点迟钝,但是又不傻。
这人不是诚心买。
小鹤年:“贵人看不上我们乡下粗陋简单的吃食,还是尽快赶路吧。”
这时候车里老太太掀开帘子悄悄看过来,清了清嗓子,“我确实有些饿,你且买些吃食来。”
那嬷嬷脸上有些挂不住,招手让随车的仆从送来俩竹筒和一个水囊,又掏出一块帕子,“我买八个饼子,两碗豆浆,两碗豆花。”
小珍珠笑道:“好嘞。”
她小手非常利索,用勺子往水囊里装豆浆都不会洒出来,这看得马车上的老太太很是惊讶。
这丫头,倒是个利索的。
再细看模样,虽然穿得寒酸,长得瘦弱,可眼神清亮,衣服干净,手指甲也整齐干净得很。
如此聪明伶俐,倒是可以给孙女当个贴身丫头,教导几年跟小姐贴心,以后可以当陪嫁大丫鬟。
那小子也顶好,瞅着就早慧,眉眼清朗,脑瓜子灵活,是个读书的料。
可以给孙儿当个书童,以后随着孙儿去赶考,也能跟着出去做官。
老太太招手让跟车的婆子上前,耳语两句。
那婆子上前跟那嬷嬷耳语两句。
嬷嬷眼中闪过惊讶和厌恶之色,小小姐和小少爷的随从怎么能从这些泥腿子中间选?
要选也是选他们这些家生子啊。
她自然要阳奉阴违的了。
小鹤年算好账,一口报出来,“一共26文。”
嬷嬷自己还没算清楚呢,她没文化,但是在老太太身边也学了眉眼高低,会算日常账目。
她在心里一个个掰指头还没掰完呢。
车里的老太太越发惊异,这孩子居然会算数,真是了不得。
她更看好了。
小鹤年原本算数没这么快,这些天不是跟着“冥府”一游被判官改造过的爹娘么,爹娘时常私下里嘀嘀咕咕算账,盖房子需要什么材料多少钱,卖豆腐、买棉花等等。
小珍珠听了就算了,小鹤年却是暗暗留意。
不经意就学了一些。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