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8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小孩挨个看一遍后知后觉:“是要再加一间屋子吗?怎么才能加一间屋子?”

薛二哥:“换房!”

刘丽娘怕他听不懂:“再租个房子或者买个房子。”

话音落下,薛理回来,小孩气得拿头撞他:“你又骗我!”

薛理拉住他的小胳膊:“我何时骗过你?”

小孩气红了眼睛,“你说——加床就是加房子,为何不告诉我要换房子?”

薛理:“你的小脑瓜想不到加床是加房子还怪我?你把十五加十四算成二十八,是不是也要怪我?”

小孩无言以对,越想越觉得他句句在理,可是也越觉得不应当是这样:“——你就看我小欺负我!我也会长大,你也会变老!”

薛理好笑,还威胁上了:“那就等你长大再说吧。”说完去洗漱。小孩跑去店里,隔着灶台一脸委屈地看着他姐。

林知了:“饿了?”

小孩心累,阿姐怎么还不如坏姐夫了解他,“你没有看到姐夫欺负我啊?”

薛瑜:“你可以欺负回去。”

小孩反问:“你送我去学堂啊?”

薛瑜噎了一下。

林知了灵机一动,问小姑子想不想去学堂。薛瑜被她问愣住。薛二哥从后院进来,数落林知了别想一出是一出,学堂不收女子。

林知了:“鱼儿这个年龄束起头发分不出男女。再说,小鸽子每月一贯钱,她给先生两贯便是。”

薛瑜意识到她什么意思吓得连连点头,她哥平日里布置的功课已经让她吃力,到了学堂岂不是要累死。

林知了有点可惜:“那不去就不去吧。”

小孩望着几人,还有人记得他吗。

薛理记得:“林飞奴,过来!”

小孩习惯性应一声,到院里想起他还在生气,故作凶狠:“叫我干嘛?”

薛理:“洗漱!饭后我出去一趟,你去不去?”

小孩一听可以出去玩,立刻洗脸刷牙。

这几日比前些天生意好,薛理等客人少了才带着小孩用饭。随后他把小孩带走,还带了一本他用线缝的书直奔书局。

到书局门外碰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袁家小公子。这位小公子本能想躲,随即想起他以后不用去书院,薛理不再是他的先生又停下,得知薛理找书局管事,就陪薛理进去。

薛理:“你认识他?”

袁小公子:“这个书局其实——”

薛理了然:“我懂了。进去吧。”

与此同时,林知了的店门外来了一对夫妻,男女都和薛大哥和陈文君年龄相仿。女子指着门匾:“写的什么?”

“林娘子的店。”男子回答。

女子问:“姓林啊?那怎么有人说这家店丽娘占大头啊?我们要进去吗?”

第58章 烤鸭酱

二人进去, 薛二哥迎上来招呼:“吃面还是——”看清来人顿时呆若木鸡。

刘丽娘见状想数落他,抬眼一看也惊呆了。

林知了看到他俩这样本想问怎么了,原身的记忆助她想起这对男女是刘丽娘的哥嫂。林知了无奈地在心里感叹,“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林知了戳一下刘丽娘, 她回过神就有些无措。林知了提醒二哥先请人坐下。薛二哥本能叫他们去后院, 毕竟店里不是待客的地方。林知了在他转身之际对刘家哥嫂说:“那边有几张空位, 随便坐。”

这句话令薛二哥想起自从薛理出事刘家人就跟消失了一样。即便此刻带着点心登门,薛二哥也不想礼数周全好好招待。

薛二哥请二人在店里坐下,林知了便问:“吃饭了吗?”

这个时辰村里还没做饭, 但刘丽娘的兄嫂用过了。这对夫妻笑容满面地应一声, 林知了依然叫二哥盛两碗豆腐干笋骨头汤,一副主人家做派。

要说进门前夫妻二人还有些侥幸, 此刻见着林知了指哪儿薛二哥去哪儿, 二人信了另一番说辞——这家店是林家帮林家姑娘开的。

刘丽娘不知如何面对突然出现的哥嫂,林知了叫她先做面。刘丽娘微微叹了一口气,稳住心神给客人做面。

随着刘丽娘把面越拉越长, 她哥嫂的眼睛越来越大,面被扔到锅里,发出轻微的声响传到她哥嫂耳朵里仿佛剧震。

夫妻二人清楚地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的刘丽娘不会做面食。刘家也很少做面食,刘丽娘的嫂子甚至不会和面。薛家人应该也不会做拉面,否则刘丽娘不可能嫁到薛家一年多才学会。想必是林知了教的。

薛理和林蜻蜓定亲后,刘家找人打听过她和林家的情况, 端的怕她欺负刘丽娘。所以刘家知道林家经常给大酒店送山泉水做的豆腐。林家祖辈见多识广,他们养大的林知了会拉面不足为奇。

刘丽娘的哥嫂没有想过既然林知了是跟林家人学的,林家为何不自己干。自然是“士农工商”商人在末位。林家做豆腐也是农户,只因豆腐坊在村里, 属于家庭作坊。换了商户再想换回来就难了。

何况林家门道多,如今大姑娘嫁的是知县妻弟何愁无钱可用。

过了两炷香,最后一份饼卖完,拉面还剩几份,林知了等人还没用饭,又估计薛理和小鸽子在外面转一圈回来饿了可以吃饭团,林知了叫二哥上窗板吃面。

薛二哥把几块窗板安好就把休息的牌子放出去,因夜里孩子哭而起晚的街坊尴尬:“卖完了啊?”

林知了记得他,薛二哥接生的孕妇的相公:“饼没了。里脊还有,面和饭团还有几份,骨头汤和粥还剩很多。”

这位街坊拿着盆进来:“给我盛三碗粥。”

林知了:“不如豆腐干笋汤补身体。要是你妻子没什么胃口,我就盛粥。”

这位街坊没胃口,潜意识认为妻子跟他一样,还不习惯家里多个孩子,以至于一时间忘了他妻子日日奶孩子需要进补,“那就换成骨头汤。”看到里脊很想吃,“再给我炸两份里脊。”

薛瑜往锅底下放一把稻草瞬间着了起来——稻草是找周嫂子买的,正是为了用在这个时候。

林知了把里脊炸好放盘中,街坊付了钱就说:“回头再把盘子给你。”

“晌午也无妨。”林知了把最后一点里脊扔到油锅里复炸一遍盛出来给小姑子,“喝粥吃这个。”

薛瑜对油炸里脊百吃不厌,只要给她这个,喝汤还是喝粥对她而言并无不同。

刘丽娘和薛二哥习惯了,是以眼皮都没动一下。可是他们的样子落到刘家哥嫂眼中便是这家店轮不到刘丽娘指手画脚。

薛二哥把碗筷放到后院回来,林知了又从荷包里拿几文钱叫他去街上看看。刘丽娘把荷包递出去,薛二哥接过去。

林知了收拾灶台,叫二嫂去陪她哥嫂。刘丽娘的嫂子闻言放下汤匙:“你们先忙。”

她要这样说林知了可就不客气了。灶台上用乱的东西归置好,林知了叫二嫂拉拉面,在刘家哥嫂旁边饭桌上用迟来的早饭。

自从这个店经常有人排队,巷口就多了很多小商小贩。蒋、梁等人意识到人气越旺店里生意越好,从未想过驱赶他们,反倒方便了住在里面的街坊。薛二哥到巷口就买到一个大西瓜。

薛二哥从侧门进院把瓜洗了,拿着刀到店里,刘家大哥说他不渴。林知了叫二哥先用饭。

薛理拿着饴糖进门就看到四个人吃饭两个人看着。薛理不由得看向小舅子,什么情况啊。

小孩噔噔噔跑到林知了身边,林知了吓一跳:“你——怎么这么快?”

薛理把饴糖放碗里,到妹妹对面坐下,只因林知了身边的位子被他小舅子抢先占去,“管事是个爽快人,我说明来意后三句话没说完他就答应下来。”

此言不假,但也不是全部真相。袁家小公子感激薛理用心教他,虽然他不管生意,也知道一旦薛理的考题热卖,定有很多人慕名找他家书局进货印刷,所以只要一成辛苦费。

管事得知薛理是薛探花,他家小公子的恩师,认为不应该再收一成盈利。可是他见薛理应下来,他跟钱又没有仇,很快拟定契约签了字。

薛理先前真不知道书局背后东家姓袁。原本想着袁小公子要是贴钱为他印刷就找别家。当他听到袁小公子在商言商,薛理自然不用犹豫,是以前后一炷香这事就妥了。

薛理发现那对男女很是眼熟,他看向林知了,你家亲戚啊。

刘丽娘尴尬地轻咳一声。

薛理恍然大悟:“刘家哥嫂?”说着话起身,“抱歉,我离家太久,险些忘了。”

刘丽娘的兄长赶忙起身还礼。薛理请他坐下,注意到灶台上的瓜,他把瓜切开,又切成小块放入盘中。刘丽娘的哥嫂婉拒,薛理叫他拿两块尝尝。

小鸽子看看嗦了一半的饴糖又看看西瓜很是纠结。

薛理把西瓜放到林知了手边就把小舅子拽到薛瑜对面,“吃完糖再吃瓜。”

林知了:“怎么又给他买糖?”

薛理:“你每日给他五文钱,我不给他买他自己也会买。”

小孩得意地点头。

薛理气笑了:“是夸你吗?”见妹妹朝他看过来,“灶台上还有。”

薛瑜安心喝粥。

林知了估计她弟没心思用饭就问薛理饿不饿。薛理去盛一碗汤。几人吃好,林知了和薛理带着两个小的去后院刷锅洗碗准备做红烧肉。

刘丽娘和薛二哥留在店里招呼刘家哥嫂。

约莫一炷香,林知了才把院里收拾干净,刘丽娘和薛二哥先后进来。林知了下意识朝二人身后看去,令她意外的是空无一人:“走了?”

刘丽娘点头。

薛理从薛瑜房中出来:“只是来探望你和二哥?”

莫说薛理和林知了不信,就是薛瑜也不信。刘丽娘:“我也觉着我哥嫂有事。可是他俩说听说我搬到城里过来看认认门。”

林知了:“你哥才知道我们搬到城里?”

刘丽娘摇头:“弟妹是不是忘了我爹是杀羊的屠户?他就是没空进城,城里人也会去村里找他。城里人不提咱们的店天天晌午排队买饼买肉,不提三弟帮万松书院的学生考上秀才,也会跟他聊你把皮冻的做法公布出去。跟我爹相熟的羊肉贩子都知道我夫家姓薛。”说起这事,刘丽娘也有些难为情,“以前我爹逢人就说,说三弟。”

林知了:“显摆他女婿的弟弟是探花?”

刘丽娘点头。

林知了:“那就是出了什么事不得不来找你。要是这样,我们静观其变吧。”

刘丽娘心烦,在她最需要娘家人的时候无人上门,如今在城里站稳脚跟,娘家人跟从深山里才出来一样,不知道年前那些日子她经历过什么,只关心她的近况。

薛二哥:“弟妹,我们好像不能静观其变。离中秋月圆不到一个月,我们不能不去吧?”举起手里的点心,“街坊四邻应当都看见了。”

刘丽娘神色慌乱,很是着急地问:“弟妹,怎么办?”

林知了:“怕什么。记住你们只是在我店里做事,还没有二哥以前在济世堂赚得多就行了。”

刘丽娘:“我娘能信吗?”

林知了:“他们不敢找官府打听店主是谁。你娘看不到文书不信也得信。二嫂,放心吧。你要是闲着没事就看看酱。”

前些日子刚一看到有人在巷口卖红烧肉,林知了就感觉油炸里脊肉也会被人做出来。那人要是再做出面饼,推着小车在路边卖,她的客人定会因此锐减。

恰好天气越发炎热,适合做馒头曲,林知了就想做甜面酱。不过林知了不太记得具体做法,只是前世很早以前在老家看到过老家人做黄豆酱时,她好奇烤鸭用的甜面酱怎么做,听老家人提过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