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钮祜禄氏日常 第188章

作者:田甲申 标签: 穿越重生

  想着想着,她又想起了自己原来的父母,再想着想着,她突然默念起一句话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珍珍怀着这感叹,走入了慈宁宫。

  太后一直坐在慈宁宫大佛堂里为太皇太后诵经,几位公主和攸宁都跪在她身后陪着诵念。

  德妃刚巧从太皇太后养病的东偏殿出来,朝她招招手,带着她往慈宁宫后的院落走去。

  “大格格说你且和她住一个屋子,旁的没什么,你就晚上多劝大格格吃点东西。她上回生孩子难产,身体还虚。”

  嘴里说着别人虚的德妃自己却猛地咳嗽起来,她扶着门框咳到脸色发紫,猛吸一口气才缓了过来。

  珍珍担忧地替她抚着后背问:“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有点不舒服,没什么大事,别担心了。”

  她把珍珍推进攸宁的屋子,转身合上门,拉她到里间嘱咐她:“白日里就别出去了,如果有……”

  她深吸一口气,才把话说下去:“如果有什么大事,大格格会派人来通知你,只许认大格格身边和我身边的人知道了吗?”

  珍珍点头,问:“姐姐,宫里很乱吗?”

  德妃揉揉额头,微微颔首算是默认。

  “很乱,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有。”她闭着眼靠在珍珍肩头说,“我还记得宫里上次这样的时候,是孝昭皇后大丧……”

  她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握了握珍珍的手,“看好大格格,看好皇太后,别让我担心你。”

  珍珍举起四根手指郑重向姐姐发誓,德妃如同小时候那样捏了下她的鼻尖,又问:“有带些书或者别的吗?白日里在屋子会有些闷。”

  珍珍说有,德妃这才放心匆匆离去。

  待姐姐走后,珍珍从自己带的包袱深处拿出自己准备的书。

  封皮已经被阿灵阿嘱咐文桐拆去,翻开内页赫然写着:大清律例刑律诉讼之一越诉讼。

  她掏出一只炭笔搭着一叠纸飞速地翻看起来,边看又时不时在纸上写下笔记。

  阿灵阿不是想改吗?男人可以打仗,而她这个前律师也可以有事做。

  …

  在所有人都屏息而行的日子中,岳乐的遗体在十日后运至京城。

  是日是正月初九,京师暴雪,乃去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康熙自己虽然不能亲临,但派出了最高规格:在京自亲王以下五品官以上所有人都前往安定门迎接。

  此外他还特意派了两位皇子代表他穿孝前去迎灵,一个是国家未来的储君太子胤礽,另一个就是爱新觉罗宗室下一任的宗长大阿哥胤褆。

  大学士傅达礼和理藩院尚书阿灵阿在灵柩抵达前一日,受康熙特谕主持迎灵。

  暴雪遮蔽了朝阳,上千人齐集在了永定门前静静等候。

  尚书中说:安定厥邦。安定门,是京师的面北正门户。

  京师九门其他八门都供奉关帝,唯独它供奉真武大帝。

  因为出兵走德胜,收兵走安定。明清京师三百年来从北方征战回归军队,无论是胜是败,都会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香火中看见回家的路。

  丧主安王家的儿女子孙今日在安王妃赫舍里氏跪在迎灵队伍的第一排,安王近亲加上安王在正蓝旗下的属人,浩浩荡荡百余人口人披麻戴孝,哭声不断。

  安王妃更是坚持不批雨衣不撑伞,一定要暴露在风雪中迎接夫君来归。

  在安王府人旁边,则按照身份高低依次而站。最前面的自然是“爱新觉罗们”,太子站了头一个,他旁边是大阿哥,随后是康熙的两个兄弟裕王和恭王,接着是铁帽子王家以及诸贝勒贝子们。

  第二排则是朝中重臣和皇亲国戚,他们站的位置基本就能看出朝廷此时的派系格局。

  太子身后自然都是索家的人,以及太子的几位老师。大阿哥身后毋庸置疑就是纳兰家两兄弟。

  明珠目下身上并无官职,他也不是正蓝旗安王家的属人,自然是不用来。

  两波大头完了,接着就是墙头草和无党派人士们。这其中就包括阿灵阿和傅达礼,按着官职,傅达礼是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应该排在第三,他身旁应该站着兵部尚书,不过阿灵阿硬是腆着脸插了进去。

  兵部尚书知道他福晋是傅达礼的堂妹,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让到了一边。

  在风雪中,阿灵阿悄悄问傅达礼:“经文看得如何了?可是有线索?”

  傅达礼说:“尚未,你那些拿回家去看的,珍珍可是有瞧过,她说什么了?”

  傅达礼看阿灵阿摇了摇头,给了他一个安慰。

  “没事,待我回去再仔细瞧瞧,总能瞧出破绽来,何况还有容若和揆叙呢。”

  阿灵阿点点头。

  他其实不是真那么担心,这桩事历史上是白纸黑字写下来的,桑结嘉措干的这个李代桃僵的事跑不掉。

  现在只是康熙要一份证据,这样他才好名正言顺地发上谕谴责桑结嘉措,废掉假大喇嘛,扶植哲布尊丹巴上位。

  阿灵阿想的是,要真找不出破绽,他就是伪造也给他造一份出来,反正桑结嘉措肯定比他更心虚,只要他心里发慌自乱阵脚,后面就都是康熙和朝廷的手段。

  他心里琢磨着坏主意,忽然一阵猛烈的寒风倒灌进他的口鼻,周围其他体弱的大臣更是接连打起了喷嚏。

  京城去岁入冬以来迟迟不曾下雪,都说瑞雪兆丰年,不下雪怎么样都不算好兆头。

  阿灵阿轻声感叹:“早不下雪晚不下雪,偏偏落在今天,唉。”

  傅达礼也跟着感慨了一声:“定是老天爷知晓安王今日回来,忍不住伤感吧。”

  有这个想法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原本肃穆的人群中先是有人低泣,接着哭声就越来越响亮。

  太子今天寅时就从宫中出发来到这永定门,迎灵的时候所有人都是等在寒风中,谁都没有例外,就是太子也一样。

  可今天又格外的冷,太子此时早已是手脚冰凉,脸被冷风吹得像是要裂开,此时再听着这此起彼伏的鬼哭狼嚎,心里头早就不耐烦到了极点。

  他低声问身后的太监:“不是说很早就从卢沟桥外出发了吗,怎么还没到?内务府人怎么办事的。”

  本在几米开外的太子奶公凌普见状,立即快步走到太子身边,悄声说:“太子爷,您且忍耐一会儿,马上就来了,您瞧瞧,隔壁的大阿哥站得是纹丝未动。”

  胤礽往旁边瞥了一眼,果然,大阿哥这个莽夫站得跟棵树似的,动都不动一下,好像那水在脸上的不是寒风而是春风一般。

  胤礽无奈,只能勉强振作起精神,并在心里痛骂噶尔丹,还有这一切的源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土谢图汗部首领察珲多尔济。

  太子自然知道皇阿玛看重蒙古,虽然那里蛮荒贫瘠寸草不生,但怎么样都是满蒙一家,算后院自家的事情。

  但喀尔喀在两千里以外,本来和大清还挺直腰杆不愿称臣,现在被噶尔丹揍趴下了就拖家带口来要饭,还哭着闹着要大清千里出兵给他们打仗。

  这叫什么?这叫打秋风!

  太子在想,自己总要在所谓大战前和皇阿玛好好谈一谈。

  作者有话要说: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来自朱自清《背影》。番外计划会有二珍回现代。

  2.太子的想法是当时朝议时很多人的想法。康熙出兵外蒙当时朝议不是完全同意,因为喀尔喀太远,内附以后对清朝损耗很大,噶尔丹主要的地盘都在现在的新疆,很多人建议康熙议和把外蒙和噶尔丹划一划了事。同理当年乾隆打大小和卓。

  开疆拓土是很需要勇气、毅力和能力以及那么一丁点运气的事,历朝历代皆如是。

第188章

  太子胤礽在风雪中眯了眯眼睛,独自分析起了现在的局势。

  皇阿玛志向远大,不想只做守成之君。如今借着喀尔喀投降,他正谋算着以此为契机把整个漠北蒙古也编成一个个臣服的扎萨克旗,这样下来漠南漠西漠北所有蒙古之地就会尽数收入大清麾下。

  想到这里,胤礽缩在衣袖里的手悄悄打了个响指。

  事,的确是好事。皇阿玛是雄主是明君,祖宗基业要守,还得做个祖宗给后辈开拓出点基业。

  但前些日子他旁听朝议,又听出点别的意思来。皇阿玛的野心应该不止于漠北,或许这打完准噶尔还要再出兵甘州、凉州,再深入天山直达大山腹地。

  这打算就让身为太子的胤礽心里直犯嘀咕了。

  保喀尔喀打准噶尔尚且要耗费千万两白银和千万石粮草,天山西部比漠北更远,国库耗得起吗?

  还有就是将领,这回开战前就找了一圈没将军,只能派七老八十的岳乐去。这不,岳乐直接就挂在那了。

  风雪更大了,一些雪花飘在了胤礽的眉毛上,他想伸手去抹,可看见身边依然一动不动大阿哥硬生生忍了下来。

  他微微张开嘴,在寂寞地等待中朝寒天慢慢吐出一口气,眼前飘起一阵白雾迷蒙着他的双眼。

  双眼迷蒙,可太子的心却透亮。

  其实眼下最重要的是寻找新的将领代替老将,大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连个宗室大将军都挑不出的时候。

  但怎么找,要找谁,就不那么好办了。

  他的余光所及是和他争了十来年的大阿哥胤褆,胤礽小时候知道自己是皇阿玛独一无二的嫡子,是尊贵无双的太子。那时候胤褆养在宫外,他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对手。

  等到大阿哥回宫进书房,他才知道还有这么个大哥,无论外貌、能力还是母家都不比他差。

  他将口中的这口热气吐得更多了一些,眼前的雾气也更明显。

  作为弟弟,他不是不愿意兄长立功。可作为太子,他不愿不和他一条心的皇子立下大功。

  上回河工大案,明珠隐退可索家也折了进去,换来老四家的两个亲眷占据中枢。明珠的儿子虽然现在官位不如他们爹,但都升至要位,看着前途大好。

  纳兰容若进书房做皇子师傅的前夜,皇阿玛找他说了许久的话,话里话外就是告诉他:太子是小君,就要容得下群臣,要能结善众人,要能收服众人。

  可他也真想把皇阿玛拉来瞧一瞧、看一看,就看看这安定门外的站法,众臣把他当回事了吗?

  太子又想起了索额图,要是有别的选,他也不想选索额图。可至少目下只有索额图是真心在为他考虑,而旁人谁心里没有个二主?

  皇阿玛自以为选的傅达礼和阿灵阿很中立、很忠心吗?他胤礽倒是想瞧一瞧,若哪天他和老四有了龌龊,傅达礼和阿灵阿会站在哪边。

  祸起萧墙,他这个太子迟早有一天困在皇阿玛喜欢的这张亲戚大网里出不来。

  此时,负责前去同送灵队伍接洽的人飞奔回来,嘴里喊着:“来了,人来了!”

  哭声戛然而止,永定门外的气氛一时肃穆起来。

  没一会儿,扶安王灵柩回京的大队终于是出现在了众人的跟前。

  带头的是一队岳乐的亲兵,每个人手里都举着一丈高的白幡。而后是八个岳乐一手提拔起来的上级军官,他们肩上扛着一口巨大的黑漆棺材,棺材上铺着正蓝旗的旗帜,棺材里安放的正是岳乐的遗体。

  胤礽定了定神,挥去自己刚刚心头缠绕的事端,第一个喊了一声:“王叔好走啊!”

  他未必喊得不真心,至少喊出来的时候是真的为安王的离去而难过。

  在他“真情实感”地带动下,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哭了起来。

  阿灵阿站在他的斜后方,刚好可以看见太子从神游到突然爆发的全过程。

  他暗暗在心中夸赞一句:到底是康熙爷的儿子,大场面前该拿捏住的分寸一点也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