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 第52章

作者:桃籽儿 标签: 宫廷侯爵 朝堂之上 古代言情

  ……却是把话挑破了。

  她终于被逼至墙角,心底倦意更甚却还不得不让人停船靠岸,屏退左右独自上前跪拜,复垂首曰:“……臣女叩见陛下。”

  卫钦一身黛色常服立于河畔负手注视她良久,梦落孤篷绿芜萋萋,江南的春日也终究是过去了,俄而方才摆手道:“四小姐请起。”

  她便依言起了身,此后又无话可同眼前这位天下之主去说,过去在骊山猎场和先国公灵堂上仅有的两面之缘已渐次模糊消退,她只依稀感到他比数年前更为深沉内敛,脸色亦更苍白憔悴。

  “六朝故地繁华一梦,区区百年便成旧迹,想来长安也无非如是,终有一日要沦为一座荒城……”

  他却当先开了口,语气平静得像只是随口与她闲谈。

  “四小姐更喜欢哪一处?——西都还是台城?”

  她心如止水,面对一国之君也不惊不惧,只是丧却了过去小心斟酌仔细计算的良习,只从心说:“都不喜欢。”

  转头直视他的眼睛,她的语气更凉了些:“凡帝宫所在之处,臣女皆避之不及。”

  这话放肆得令天子身旁近臣怒而厉喝一声“大胆”,声音在雾气萦绕的河面上飘出很远,卫钦却只对左右之人摆摆手、接着淡淡笑应一声“是么”,神情和煦之余又显出几分怅然。

  “我也一样……”他低声应答,却竟并未以“朕”自称,“……都不喜欢。”

  水声潺潺杨柳依依,清风过时其声簌簌,宋疏妍的一颗心是空的,好像无论听到什么都不会再起波澜了。

  “身在东宫时总一心向往帝位,如今果真遂愿才知此负之重,或许我本非帝王之才,也或许只是未能遇上对的时机……”

  他像是并不在意她之所想,只顾自喃喃自语。

  “帝宫不是好去处……我曾亲眼在其中看见人心鬼蜮生死相斗,也曾亲手送一些人上路……那里太高也太冷,会把人变得不像人……”

  她字字听着,眼里又见台城斑驳的宫墙,许多东西都在伴随岁月剥落,最后剩下的好像无非只是一抔黄土。

  “四小姐可曾见过贻之么?”

  出神间忽而听到那人的名字,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原来她并非心如铁石再无波澜,只要事涉那人便会立刻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他乃先国公方贺之子,后为先帝贬为颍川侯,于公乃我心腹之臣,于私更似至交手足……”

  卫钦并未察觉她那一瞬的异样,黯淡的双眼远望宁静的水波,声音也如雾气般潮湿迷离。

  “他战死于西北关内,率一万之兵与十万突厥铁骑周旋相抗,终而杀敌五万有余、护得关内十几万百姓周全,如今却埋骨沙场未能归乡,连一具完整的尸首都难以寻回……”

  “他的父亲亦是为我而死,过去十数年皆为保我储位而逆先帝之意与钟氏相持,最后一杯毒酒自戕而定大事……”

  “还有他的姐姐,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他的叔伯……”

  “……很多很多人,数不尽的人。”

  卫钦在叹息,而宋疏妍的心已鲜血淋漓。

  “所以朕不能走……”

  他的语气忽而一变,那个象征无上权力的自称也终于在这一刻出现,似乎正在显示他的内心是何等痛苦又坚决。

  “朕要守在这里……直到守不住的那天。”

  “朕要驱胡虏出中原、护百姓争太平,要向先帝证明朕可以做好这个皇帝——朕不能让这一路上忠烈而亡的人们寒心……”

  说到此处他唇色更青、似是胸痹之症又犯,他身边的臣子高呼“陛下”匆匆上前,他却一手捂住胸口一手将他们挥退,只再次低头看向她。

  “朕需要宋氏……”

  他毫不掩饰字字坦诚,语气急迫又沉郁。

  “南渡或已迫在眉睫,金陵便是最后的选择……朕过去的腹心已然不复存在,可这天下却终归要人去救……”

  “四小姐……你与宋氏,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天子最后一字落下时河面上起了更浓的雾,烟雨楼阁皆不可见,令人仿佛与世隔绝。

  那一刻宋疏妍耳边响起许多故人的声音,外祖母的教诲尤其清晰,告诉她人生一世大多不过浮萍草芥、能守得安稳太平已是万般不易,既非生来坐拥无限权财便不必担那千钧之重,遑论自保从来不是错处、而是如她这般的寻常弱质赖以维系的生存之道。

  而下一刻……又想起他。

  他在玉皇山的春树下轻轻拥抱她,在她耳边寥寥几句提及他的父亲,他说人生一世孰不畏死、委屈却总难免要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只要向前走一步便会多许多人因这一步而受益,是以不必计较得失衡量利弊,只要一意向前走。

  ……他没有说空话。

  他像他的父亲一样砥节奉公恪尽职守,为社稷与百姓不惜徇国忘身视死如归,每一言每一行都与外祖母对她的教导截然不同,可又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她称之为谬误。

  她的眼前同样划过许多纷乱的光影,譬如颍川城中铺天盖地的大雪和处处高悬的丧幡,譬如灵堂之上空空如也的棺椁和一排排或新或旧的衣冠,譬如南归途中昏倒在路旁的妇孺和裹住老翁的草席,譬如金陵城外看不到头的长队和青溪两岸暂未休止的笙歌……

  ……那么多,那么多。

  她忽而不知应当如何去答,或许此前一生都是渺小软弱胆怯自利,命运却偏偏教她在商州落雪的山道上与这世上最无私心之人相逢,他亲自弯腰手沾污泥为素昧平生的过客抬起沉重的车辕,从此便在她心底种下一段无妄的因果。

  “朕深知婚姻大事本应关乎两心,亦曾因此害了一个女子一生……”

  卫钦再次开了口,言语染上回忆难解的遗憾和伤痛。

  “若卿终愿入宫为后,朕自当以君臣之礼相待,此后天下复定海晏河清,亦必有你与宋氏一份功勋。”

  “宋小姐,朕再问你一次……”

  “……你可愿助朕渡河么?”

  雾气不散水波不兴,宋疏妍的眼底已有泪光闪动,过去那个劝她独自渡江的男子已然渐行渐远,而眼下她狭小的孤舟却又为渡河之人所求。

  他说过,此船若她独坐、向前便是碧波万顷,而若改为与人同乘、便恐铁锁横江无路可行——她那时依言独自走了,却眼睁睁看他凭一己之力去渡天下人,最终沉入江心葬身鱼腹、未能为他自己留下哪怕一点值得称道的东西。

  ——那么她呢?

  如果再做一次选择……她还愿意一人独赏那浮光跃金的万顷碧波么?

  “臣女只有这一条船……”

  她终是在雾气迷蒙间这样回答,一切便都在那一刻尘埃落定。

  “……却大抵去不得所谓更好些的地方了。”

第87章

  归家时父亲早已在房中等她。

  宋疏妍对此毫不意外, 毕竟早在离家前便察觉对方神情有异,只不料天子竟在如此时局之下亲至金陵,而父亲也早已在她和三姐姐之间做出了选择。

  她大约也没有什么怨恨了, 既见生死大劫跌宕悲喜,再回头看他们父女之间的种种纠葛便只觉得是小打小闹, 说到底也不过就是缘分浅薄, 好像谁也怨憎不得。

  她对他欠了欠身、随后便欲折进里间休息,他却又开口叫住了她:“疏妍——”

  “疏妍”。

  这一声总算不似去岁在彬蔚堂上拉扯时一般冷厉,却也终归显得生疏,她停步回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又见他挥手命房中仆役一一退去;坠儿和崔妈妈皆看向她、眼底各自有些不安, 她点点头示意她们无妨, 房门闭合后屋内终于只剩他们父女二人相对而立。

  “……见过陛下了?”

  宋澹当先开了口,神情在试探之余更隐隐显出几分愧疚, 宋疏妍看了有些想笑、最后却又觉得不必, 于是只对他点了点头。

  “好……”他又沉吟起来,好像自己也感到难以启齿,“……那, 那你可应下了?”

  这话实在有些好笑,仿佛她还另有什么选择似的, 淡淡的讥诮终于在那一刻流于眉梢眼角, 她反问他:“父亲不是早已做好决定了么?还是若女儿不应,便可由三姐姐代为受难呢?”

  轻飘飘的话语是刀子,刺伤的是谁却不好说,宋澹拢于袖中的手微微收紧, 看向幺女的目光也是越发复杂难测。

  “疏妍……”他又沉沉叹息,“你不明白……”

  “国之将崩天下离乱, 我宋氏终归不能独善其身,助天家南渡是我们唯一可走的路,为父并不像你以为的那般措置裕如……”

  “天子久病龙体违和,如今膝下就只有一个宫婢所生的庶出皇子,待他日陛下……他便是这天下的新主。”

  “届时他才几岁?……九岁?十岁?……十二?十三?”

  “幼弱如斯何以主政?自唯有太后垂帘才可安定朝局……”

  宋澹深吸一口气,那一刻不是谁的父亲谁的讐敌,而是江南第一望族的主君,是朝堂清流半壁的支柱。

  “你姐姐能坐稳那个位置么?”

  “她太幼稚也太愚钝、至今都是一副顽固荒唐的孩子脾气,如此何以堪为一国之后幼主之母?又如何能手握权柄在御座之上与群臣周旋?”

  “可疏妍……你不一样。”

  “你很聪明、也善藏锋,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也懂得顺势而为借力打力……你能放下很多东西,同样,也能拿起很多东西……”

  他紧紧看着幺女的眼睛,此前近二十年他都没有这样看过她,仿佛要一路看到她心底,再把自己所思所虑一口气不由分说全灌进去。

  “我知道你恨我……”

  他退后了一步,神情间亦闪过一丝狼狈。

  “你恨我过去狠心将你抛下,恨我害了你母亲又在她去后令乔家二老寒心……你以为我忘了你也忘了她,更偏心你继母和她所出的孩子们……”

  “你是对的……但也不对。”

  “为父从来没有选择,只是一路都被推着向前走……总有一日你会明白这世间诸事皆非‘对错’二字所能衡量,时运面前人人都是傀儡,事事也都情非得已……”

  “我不盼能得你谅解,也不指望能在几日之间解开这些陈年的心结……只盼你能看在自己还姓宋的份上、看在你赴边从军生死未卜的二哥哥的份上……应了此事。”

  “宋氏永远都是你的靠山,他日前朝后宫互为一体、为父必倾尽所有护你周全,只要宋氏在一日你便能在那至尊之位上坐一日,万民朝拜享誉后世,亦可令你九泉之下的母亲释怀欣慰……”

  ……他从未对她说过这么多的话。

  一字字一句句、恳切得像是恨不得要将心剖出来给她看,让她知晓他这些年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酸辛、又在隐蔽处对她这个女儿有多少歉疚挂念。

  ……多么逼真啊。

  几乎就要骗过她了。

  可——

  “‘欣慰’……”

  她喃喃自语,眼中笑意已是越来越浓。

  “父亲当真如此想么?……以为这世上的母亲会乐见亲生骨肉在此时入宫以命作赌?”

  “那何不将此殊荣赠予三姐姐呢?她的母亲尚在人世,亲迎此喜应是更为‘欣慰’吧?”

  “哦,不行……因为三姐姐‘幼稚愚钝’、‘顽固荒唐’、‘孩子脾气’——我呢?我是‘聪明善藏’、‘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只有我去才好。”

  “可为何我不能如她一般养成一副‘孩子脾气’?”

  “是因为那样不好么?”

  “还是……父亲以为我不喜似那般肆无忌惮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