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鲤
随后,太子被魁梧健硕的黑衣男人如老鹰拎小鸡般,提着衣领,将他拎上了城楼。
城内满的守卫,看见太子被贼人捉住,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举着武器,装模作样地提防着。
上了城门。
一人放出信号,随后由远及近,传来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紧接着万人兵马抵达。
城内守卫面如死灰,已经绝望。
城内百姓纷纷跪下,大声求饶。
赶来的人马中,有几人登上城门,两个铛铛铛地敲锣,三个掏出铜喇叭。
待锣声结束,求饶的百姓已停下,疑惑地看向城门口,这时拿三个铜喇叭的,开始异口同声地宣传——“裴家军不屠城、不抢民、不欺负百姓;怒焰军劫富济贫,抢豪绅,送百姓。”
“豪绅投降,缴纳减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粮;军官投降;升官发财;士兵投降,双倍军饷。”
“裴家军不屠城、不抢民、不欺负百姓;怒焰军劫富济贫,抢豪绅,送百姓。”
“豪绅投降,缴纳减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粮;军官投降;升官发财;士兵投降,增加军饷。”
“……”
百姓怔住,紧接着狂喜,大喊,“投降!”“投降!”“投降!”“投降!”
城内一些豪绅听见,也焦急地找管家去接触新的青天老爷,主动投降,尽量再砍砍价,万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被抢光了家产。
田子宁见此一幕,心有感触——难怪裴家军和怒焰军势如破竹,原来如此!这才是受百姓爱戴,得豪绅支持的队伍!
他突然觉得……北燕……可能真要亡了!
第590章
谐音……也太不合适了
与百姓们的立刻倒戈不同,守城官兵们依旧举着武器,时刻提防,原因不言而喻。
守城军官眼尖地看见了刚刚有一面之缘地“兵士”,心中感慨万千——半个时辰前,他欢欣鼓舞,还说要备下酒菜,让那兵士讲讲到底如何大捷。
谁知半个时辰后却发现,空欢喜一场。
那兵士辛唐,看见了守城军官的复杂眼神,嘿嘿一笑,之后凑了过去,“将军,你酒菜备好了吗?回头我给你讲讲。”
守城军官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辛唐再次嘿嘿一笑,“别这么大火气嘛,铁打的百姓、流水的朝廷,难道咱们开天辟地就是北燕国人?北燕国才开朝多少年?那昏君什么德行,不是人尽皆知?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更何况咱们小老百姓?那昏君把安国公全家逼死了,咱们还巴巴地效忠,岂不是和昏君是一种德行?”
“……”军官沉默。
是的,历代安国公都以忠孝闻名,当今皇帝却逼死了安国公全家,确实……太昏庸了。
又是一阵铜锣声,百姓们默契地平息声音,向城门楼顶看去。
确切地说,是看向正中央,拎着太子的黑衣男子。
抛开其拎着太子,单说黑衣男子,众人都能看出此人为首领,因为他身上有股子舍我其谁的气魄。
然而,这黑衣男子却未向百姓发话,而是缓缓转过头,似笑非笑地看向太子,“尊贵的太子殿下,你难道不认识我了?”
太子一愣,眼神惊恐地看向男子,同时疯狂搜寻记忆,“本宫……不记得你……”
突然,声音一顿,猛地睁大双眼!
他知道了,这人是……
“裴……今……”
名字还没说完,就见一记铁拳砸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他的嘴上。
太子只感觉被巨石砸面,甚至连疼痛都感觉不到,整个脸和下巴,麻木火热,紧接着一阵咳嗽,生生将门牙吐了出来。
——这一拳,其门牙,一个不留全部打落。
太子惊恐地看着男子,因为身体被绑,错愕地摇着头,失控的嘴巴含糊不清地喊着什么。
裴今宴听不清太子说什么,也没兴趣听,只笑容狰狞,“听说你喜欢明妆,想得到明妆?”
说完,放开太子,后退半步,紧接着抬腿狠狠一踢。
一声惨叫,太子生生被踢飞,落在三尺远,淡金色的下袍摆,也逐渐染了血色。
众人大吃一惊。
太子已经疼得昏厥,裴今宴上前将其再次拎起,“你还煽动昏君,逼我娶顾翎羽?”
说着,一拳砸在太子面门,太子连喊都没喊出来,便开始五窍流血,双眼翻白。
“她,能配得上我?”又是一拳,这一次,太子的面骨全部塌陷,五官成了一团肉泥,看不清容貌。
“你,能配得上明妆?”最后一拳,太子的袍摆下,逐渐有污物流出,人死了。
城门楼内,挤满了百姓和守城官兵;城门楼外,是密密麻麻的怒焰军兵马,但如此人山人海,愣了死寂一片,无人出声。
裴今宴把太子尸体随意往城门楼下一扔,随意在隐藏着鲜血的黑衣上擦了擦拳头,对着身旁某人,一伸手。
那人立刻上前,把铜喇叭递了过来。
裴今宴迈开长腿,一只脚踩在城门楼的凹壁上,举起喇叭,轻蔑道,“守城官兵们听好,咱们都是老百姓,老百姓不为难老百姓。现在你们有三个选择:
一,和我们怒焰军打,为你们太子报仇。
二,带着太子的尸体从北门出去,回京述职。不过我善意提醒你们,昏君会迁怒你们,哪怕不现在杀,以后你们也活不了。
三,加入怒焰军,当然,你们要是嫌怒焰军名声不好,去投靠裴家军也行。你们放心,昏君拿不到阵亡名单,也拿不到叛变名单,所以他分不清谁叛变、谁阵亡,也不会拿你们家人怎样。”
瞬间,守城官兵们也没了冷静,议论纷纷、沸腾一片。
也许百姓们还心存幻想,但当兵的都知道,北燕国的兵已经打空,再招不来人了,以后也是打死一个少一个。
人越来越少,敌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他们战死,只是迟早的事!
北燕国没希望了!
如今见怒焰军这般气势,突然觉得,也许怒焰军和裴家军能赢呢?
城门之下,那守城军官僵硬地转过头,看向辛唐,结结巴巴道,“兄……兄弟……那黑衣壮士……是何身份?”
辛唐嘿嘿一笑,“是我们怒焰军的首领呀!”
军官倒吸一口冷气,“果然非池中物!”
辛唐挤了挤眼睛,“将军你投靠我们首领罢,大不了你欠我的酒,我不要了,反请你一次酒,顺便给你讲讲我家首领的厉害之处。这么说吧,我跟首领两年多,就没见首领打过败仗。你们那叛变的左相,见到我们首领,都客客气气地喊一声大哥。”
军官再次震惊!
辛唐,“而且刚刚我们喊的口号,你听见了吧?我们真这么做的,无论我们去哪,百姓们都支持我们。不信的话,一会攻打榆州城的人回来,你去问问,榆州城,我们就留了三千人,剩下帮忙的都是百姓。
百姓一听说北燕军队要打过去,可气坏了,齐齐跑到县衙门门口,抗议他们要做怒焰人,不北燕人……诶,才发现,怒焰和北燕,名字还有点缘分。”
“……”军官都懵了——大军压境,不剑拔弩张就不错,这叛军还这么贫嘴?和他想象中的叛军不一样啊。
军官看向其他叛军,却发现众人皆是精神抖擞、一身正气,哪像叛军?明明比他们朝廷正规军还像正规军!
这也是当时他们冒充北燕军进城门时,他未怀疑的主要原因!
如果非说这群人,哪个最像叛军土匪,那……也只有他们的首领了。
军官问,“你们首领,尊姓大名?”
“姓于,叫于春。”
“……”军官默念了下那名字,终于相信了刚刚怒焰军首领所说,自己也是百姓的话。
如果不是普通百姓,谁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字?谐音……也太不合适了。
就这样,全城上到军官、下到百姓,齐齐投向怒焰军!
第591章
你是不是,还挺不甘心的?
北燕国太子殒命,所携带军队,除一部分战死,另一部分全部投靠怒焰军的消息,一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北燕都城的明德帝,与南燕都城的雍合帝(武王)知晓,皆震惊,提起警惕。
北燕一方,能人紧缺,名将名臣大量叛逃,实力衰落自不用说。
南燕一方,雍合帝虽占据江南鱼米之乡、纳税重镇,兵强马壮,但内部却有数不清的细作!
裴家军和怒焰军南下攻打,或者刚开打没多久、或者开打一阵子,城门定被人莫名其妙开启,最后大军攻入城内,发生惨烈巷战。
而南燕军队多是朝廷正规军,虽然经验丰富,但缺少一些魄力和血性,坦白地说便是怕死。
裴家军和怒焰军中,吸收了大量被逼得走投无路的起义军,这些人好容易有了好日子,而且未来大概率有更好的日子,都冲劲儿十足。
裴家军里,裴家旧部自不用说,只要想起裴今宴将军全家被昏君逼死,他们就恨不得吃昏君的肉、喝昏君的血!自勇猛直前。
而后来归顺的正规军,见叛军和裴家旧部都这么勇猛,也不怕死的冲锋陷阵,生怕军功被其他人夺了去。
所以裴家军和怒焰军两支队伍,犹如饿鬼一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此外,两军还有一个原则:对北燕的官员将领,以诏安为主。诏安后,一切待遇与原军相同,可谓待遇优厚。
对南燕的官员将领,只在开打之前随意诏安一下,若那时有人愿投靠,可去开城门,或者城门提前打开的第一时间冲出去、举白旗。
但如果待破城巷战后再投降,便与敌军一样待遇:赶尽杀绝、一个不留!人头成为裴家军和怒焰军的军功标志。
正是因此,
北燕国的官员将士,早就对昏君心寒、未来绝望,想找机会投靠裴家军和怒焰军。
南燕国的官员将士,则是惶惶不安,因为敌军战无不胜,十次攻城有八次城门提前被细作开启!
上面想尽办法抓细作,却抓不到,军心大乱,仗还怎么打?大家哪有心思打仗?都在思考城门什么时候被打开,细作到底在哪里。
甚至于,没开打便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