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 第48章

作者:拉面土豆丝 标签: 欢喜冤家 近水楼台 青梅竹马 市井生活 现代情感

想起来了。

其实她也有过这个念头来着,但她没行动,没参与。

她甚至还单枪匹马去诘问了那几个干坏事儿的臭男生,威胁他们:我是目击证人,今晚放学之前你们不把那书干干净净原原本本地放回闻辽桌上,我就去找老师告状。我说到做到。

张若瑶说完转身出了男厕所。

她不知道闻辽看见了。

不仅如此,闻辽还看见那些男生是怎么在张若瑶走后慌慌张张爬上厕所棚顶,把他的书拿下来的。

那时候太小,他和张若瑶还不熟,但张若瑶嫉恶如仇又智慧勇敢的正面形象算是在他心里立住了,像根挺拔的钉子一样。

张若瑶哼笑说:“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我的。你说我娇气,一肚子坏水,还高高在上。”

闻辽说没错啊,娇气也是你,有坏心眼也是你,高高在上也是你。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父母的爱,无限又永恒,而是当你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了解、认识这个人,接纳她的全部,爱才会无坚不摧,历久弥新。

张若瑶甩开闻辽的手,说他啖以甘言,说起情话一套一套。

闻辽举起手,比了一个1。

“不爱听算了,我再说最后一句。”

他目光铮然坚定,语气却温柔和缓:“你想过吗?我们俩已经是这个世界上彼此相知最久的人了,张若瑶。”

第42章 卌二轮回的答案

普天同庆!

刘紫君同学高考结束了!

张若瑶一直觉得刘紫君的学生身份存在感并不强,刘紫君对学习和学校的一切事务都不上心,只有高考前的冲刺的这短短几十天,她才从刘紫君身上品味出了一点点每个经历过高中生活的人都熟悉的、苦哈哈的、循规蹈矩的学生气。

现在考试结束了。这股气息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紫君又飞了。

她心情好,连带着对待刘卫勇的态度都好了不少,刘卫勇说晚上出去吃个饭,刘紫君其实原打算晚上和班里同学一起出去逛夜市的,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下来,把同学的邀约推了。

刘卫勇换上了新鞋,刘紫君也把手机里的app都下载回来,在点评软件她收藏的饭店里挑了个贵的,父女俩高高兴兴一派和谐出了门。

吃饭时有一段小插曲。在饭店,遇到了刘卫勇的一朋友,随口寒暄了几句,对方随口问刘紫君,闺女考得怎么样呀?心里有没有数啊?刘紫君也就随口答,说考得一般,可能也就四百分。

这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刘卫勇坐下吃了几口东西,斟酌再斟酌,怯怯地提出建议,他觉得刘紫君可以复读一年。他看到了刘紫君高考前这几十天的努力,觉得孩子终于开窍了,虽然开得有点晚,但没关系,咱们可以重来一年。如果复读一年始终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来年肯定能考得更好。

刘紫君不乐意了,撂下筷子跟刘卫勇说:“从小到大你也没在意过我的学习,现在看到我的改变,你就希望我改变得更多,爸,你很贪心,也很不知足,你根本不在意我复读一年会面临多么的心理压力,反正这种不确定性也不需要你承担,你轻飘飘一句话就移动了我们原本设置的目标,这对我公平吗?你别忘了,一开始,你说我只要能继续读书就行。”

刘卫勇这一口饭噎在嘴里,咽不下去。

他和张若瑶抱怨。张若瑶说,你不要跟我讲,你直接跟她讲呀,你又不敢,你虽然是他爹,但你不敢惹她。

刘紫君说:“我不抗拒复读,但前提是,我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别人越是逼我干什么,我就越不想干什么。”

在张若瑶看来,刘紫君正处在十八岁分离个体化的重要阶段,她在进行一场自主权保卫战,所以告诉刘卫勇,你别管了,你也管不了,紫君很有主见,确保大方向上没有偏差,其他的让她自己做决定就行了。

张若瑶问刘紫君,想要什么毕业礼物?

闻辽也说,算我一份,你姐给你多少预算,我可以再给你加一倍。

刘紫君说,我不想买东西,我想出去玩!

张若瑶把事往闻辽身上揽,说闻辽去的地方多,让刘紫君跟闻辽讨论去。当晚就讨论出结果了,刘紫君发了个网上分享的攻略给张若瑶,她要去高原!她要去西藏!

张若瑶随手一翻,这些年好像关于西藏旅行的词条都是#自由#或#勇敢#,她挺支持的。以前她怕刘紫君小小年纪丧失生活希冀,如今看来,情况不算严峻,刘紫君尚有余力捕捉生活里的仪式感,那

就能抓住一点是一点。

她叮嘱刘紫君,去可以,但要做好全面准备,小心高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却是,这趟旅程刘紫君一点事儿都没有,反观张若瑶,狼狈得很。俩人还没到拉萨,火车路过那曲的时候,她下了一趟车,就有了强烈反应,头疼得快要炸开,险些原地栽倒。

她一边吸氧,一边发微信骂闻辽,都怪他,人家都说平时不锻炼的人高原反应会轻,是他带她在城市里骑行了半年,肺活量升上去了。

信号太差,消息一直转圈圈,发不出去,等到了拉萨,收到了闻辽的回复:“少赖我,你骑车那强度也叫锻炼?天下第一懒,不催你动你就不动。”

张若瑶知道闻辽没那意思,但这个表述有问题,她偏就很邪恶地想歪了,想起上次她坐在他腰上,没几下累了,俯身趴在他胸口喘口气儿,闻辽抚着她的背,亲她发顶,亲她眉角,很是无奈,告诉她下次还是别逞能了。这不上不下地折磨死人。

想到这里,飞快晃几下脑袋,啪一下把手机屏幕扣了过去。

刘紫君问姐你咋了,还难受吗?

张若瑶说哦,没事,心魔。

-

刘紫君提前做了详实的旅行攻略。

托刘紫君的福,这是张若瑶接手寿衣店以来小十年里第一次长途旅行,第一次有人帮她看店,替她干活,她能痛痛快快地玩,心无旁骛地看风景。

刘紫君点名要住民宿客栈,要非常有风情的那种,最好要有火塘,一群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聚在一起聊天。

张若瑶听了在心里暗暗说,到底还是十八岁。

闻辽回复,ok,他来安排,他之前在拉萨住过大半年,知道哪里符合刘紫君的要求。然后又给张若瑶发消息说,现在是暑假,都是学生去旅行,人非常多,叮嘱她注意安全,更不要跑跳,不舒服就去诊所。

张若瑶循着地址,带刘紫君去闻辽的咖啡店坐了坐。

拉萨有太多装潢精心的咖啡店和酒吧了,游客多的地方这些都是标配,没什么特别,张若瑶没打算告诉闻辽的,是刘紫君拍了个照片发过去,不一会儿闻辽就的消息就来了,来阴阳怪气的,说张若瑶,你干嘛,验我资啊?

张若瑶回,我就是来观察观察你到底各路花里胡哨的产业到底赚不赚钱。

“观察到什么了?”

张若瑶说,观察到店员换班时间,观察到翻台率,观察到桌旁插座坏了一个,手机充不进去电。

刚说完不到两分钟,就有店员端着两块儿巴斯克过来道歉,说不好意思女士,要不您换个位置?

张若瑶把充电器重新插上,打字跟闻辽说,其实她还观察到了自己的变化,她从前不会在任何一家店的经营状况上留心,现在不一样了,她不管是出去吃饭还是买东西,竟然都会时不时留意,在心里暗自计算这家店这门生意利润薄厚。

路上和司机闲聊,她问的也是,旅行社给司机的工资固定否?淡旺季有无差别?

闻辽发来语音,他在另一边笑得不行,警告张若瑶:“可不行哈,寻找生活乐趣可以,你不能有当资本家的愿望。”

张若瑶翻了个白眼。她知道闻辽明白她想表达的,他就是故意嘴欠。

“老实说,你这家咖啡店真的还盈利吗?”

闻辽说看吧,该来的总是要来,就知道你要兴师问罪。

他说:“我坦白讲,不赚钱,淡季时可能房租都出不来。一年下来,勉强收支平衡。”

这已经不容易啦!

“那你还干?”

“等合同到期吧。我接过来的时候合同还剩四年,好在我投入不多,抽身容易。”

闻辽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开始对我的事业感兴趣。”

张若瑶难得说两句好听话,说,我不是对你正在做的事感兴趣,我是对你感兴趣。

闻辽说天呐!张若瑶!你感动死我了!

从大学期间开始连续创业的经历给他带来更完善的资源网络和更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但闻辽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相比之下,更强悍旺盛的韧性和恢复力是他所需要,也是他最希望保持的。

他说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刚回到荣城,为什么只是简单做了几天行业调查就敢莽撞地闯入殡葬行业?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原因就是,他还是挺相信自己的。

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呢?

闻辽至今仍觉得是冥冥之中有指引,他在大马路边上远远见到张若瑶第一眼,第一个念头是,怎么会这么巧?第二个念头随之而来,他就知道他这趟回来,再走不了了。

你别不信,真的神奇。

......

张若瑶和闻辽你一言我一语聊天,中间插几句七拐八扯的生意经,刘紫君把两块儿蛋糕全吃了,还给自己找理由,说要多补充糖分,这样才能抵御高原反应。

张若瑶放下手机,忽然想起来,问刘紫君,诶,季桥考得怎么样?

刘紫君说,不知道,他们没有联系,季桥仍然将自己完全封闭着。他可能会出国吧,她也不清楚。但她有预感,她和季桥的友情断掉了,他们永远也不能回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我为我丢失了一个好朋友而遗憾,也为我们没来得及上升的爱情缅怀。”

刘紫君老神在在地揣起手来。

张若瑶端杯子,跟她干杯,说:“大学里还有很有优秀的男孩子。你爸估计不支持你大学谈恋爱,没关系,老姐支持你。”

刘紫君点点头。

这一点她倒是不怀疑啦,优秀有趣的人到处都是。

还记得她在泰山山顶上碰到的那个问她要不要拍照的男孩子吗?他们后来在下山路上又相遇了,聊了几句,还加了微信。男孩是大二在读,那天是陪同学爬泰山,在那之前他已经一个人打卡过十次登顶的成就。他那天其实看到刘紫君身上背着相机了,但他又实在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不刻意的话题。

后来刘紫君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早上,男孩给她发了一张日出照片,这是加上微信一个月以来他第一次给她发消息,很有分寸。恭喜她,开启人生新阶段。

刘紫君放大那滚滚云海,金色的光均匀铺撒。她问,这是泰山?不太像啊。

男孩回,不,这是黄山。我趁周末特种兵来了。

刘紫君说哦,我还没去过黄山呢。

男孩说,有机会一起。

刘紫君没有把这些分享给张若瑶,她告诉张若瑶:“我希望季桥早点好起来,往前走。不管我们以后还会不会是朋友。”

张若瑶点点头:“会的。”

“前半句还是后半句?”

张若瑶说:“都是,都会。”

他会好起来。

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会以新的姿态,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对你笑笑,很多伤痛,就此不再被提起。

-

张若瑶的高反在来到西藏的第三天逐渐消失。

然后他们开始了提前计划好的行程。

后来想想,如果要在这些行程里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张若瑶会有两个答案。

答案之一,是她去了布达拉宫对面的邮局。

上一篇:不止玫瑰有爱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