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而不辍
一但有一天,他们发现,哎呀,他们都把女子压迫得很厉害了,怎么这女人还是一个接一个的冒出头来,他们允许了吗?他们答应了吗?
看来是以前对女人的压迫还不够多,这才能够让女人们出头。
吕雉要说不敬佩武则天的勇气是假的,可同时她也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以后呢?以后的女人们该怎么走那条路?
非常残酷的一个现实摆在吕雉的眼前,全天下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男性,出了一个女皇帝是有一定的意义,但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女性一直被男人们压迫的现实问题。
一个人很难去改变整个天下,比起当一个女皇帝,难道不是想方设法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让她们团结一致,不再由男人糊弄,慢慢的改变整个天下的不公更好?
想到这里,吕雉的目光已然落在薄姬身上,她想知道,薄姬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
薄姬自然注意到吕雉扫过来的目光,然而薄姬的视线何尝不是落在了吕雉身后的刘邦身上,好些话能当着刘邦的面说吗?
“陛下认为,若是让天下女子知道,只要她们有功于国就能封侯拜相,那会如何?”吕雉明白,也正是因为明白,她不介意让薄姬知道刘邦现在最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朕可是封了女侯的人。”刘邦在意吗?不,完全不在意,就如同当他知道吕雉会临朝称制,还会杀了戚姬他们母子并不以为意一样,他在意的是大汉的江山。因为在意,他只要稳定大汉的江山,至于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他并不在意。
吕雉如果认为用女人可以帮他达到这个目的,刘邦早就已经表明态度了,不管吕雉用什么样的办法,他只要一个结果。
“妾会出面。”吕雉要的就是刘邦这句话,刘邦的视线越过了吕雉,落在薄姬身上。他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吕雉的胸襟气魄,实非常人可比,他也得甘拜下风。
薄姬在听到这句话时,像是完全放心了,既然刘邦不在意过程,只在意结果,一切好说。
“叮咚”,屏蔽已取消。温馨提醒:关于女帝种种实施限制,女帝的一切执行杜绝性传播,无论是文字或者语言,都不能透露关于女帝的任何信息。
隋唐看着黑掉的天幕,更听不到任何声音,郁闷得行,这时候突然天幕再次亮起,沈悠的身影也出现了。然而这温馨提醒,别说各朝代的人愣住了,沈悠也没反应过来。啊,这是啥意思?啊,不管了。继续。
【想要改变女性的地位,只单靠几l个人根本不可能,我们所知道的武则天时期的女性政治家,除了他们自家的女性外,就一个上官婉儿,我们总说武则天在不断的提高女性的地位,而且招揽人才,但我们也发现,在武则天提拔的人才里面,多以男性为主,女性太少了。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本来武则天以女性的身份登上皇帝的位子,不是生下了李家的儿子,忠于她的人只怕会更少。】
【那么也就说,武则天因为种种的限制,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她虽然登上皇位,却也只是让自己突破层层的限制而已,并没有能力带领所有的女人也冲破这些压迫。所以在她之后,没有任何的悬念,男人开启对女人的清洗。政治的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男人和男人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对于女人们企图要求和他们平齐时,他们不能接受,便开始不断的想方设法打压,把女人的生存空间牢牢的限制住。】
【平等的觉醒,单纯只是女人们觉醒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只是在朝堂上个别的女人拥有相对平等的地位,这些远远不足以改变女人的处境。须得由底层而起,让女人们清楚的知道,我们女人活着,并不需要完全依靠男人。种田耕地,织布做衣,各行各业里,我们女性都应该用行动向他们证明,我们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本来我们就可以,只是男人们总喜欢有意无意的忽略我们女性的付出,只为了达到压迫我们女性,让我们依附于他们之下。】
别的人就不用说了,吕雉想起自己,在那些年里,她靠过刘邦吗?
不,她没有,她是完全靠自己撑起了家里,里里外外,无一处不是她凭自己的本事撑下来的。
像她这样的女人少吗?并不少。
对,与其一个人站在最高处,不如让女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她们各自的价值,好让她们知道,在对国对家的贡献时,女人从来不逊于男人。她们本来就有资格要求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
这一刻,吕雉知道了自己要怎么做,想改刘邦不会介意大汉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只一点,大汉依然是刘家的天下即可。
对于隋唐而言,他们并不清楚唯一的女皇帝姓甚名谁,但这一段总结的话述对他们来说,不,应该说是对所有的女性们来说,是极大的震撼。当然,武则天的名字,李家的媳妇什么的,依然屏蔽。比起刚刚什么都听不见,看不见,已然友好很多了。
只是对于男人们而言,尤其是那一向看不起女人的人,万万是不喜欢听到这样的一番话的。
于武周时期的武曌而言,她听着沈悠指出她推行种种的限制,心下轻轻一叹,有些事她其实也很无奈好吧。本来她坐上皇位就已经极不容易,不是她不想,而是她的时间不足以让她去改变整个天下女子的局面。
【一个人能做的事从来都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华夏才会一直努力团结,对外也好,对敌也罢,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同样的道理也适应于我们女性,唯有我们一致同心,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尊重,平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用行动证明,对于家国天下而言,女子从来不是男人们以为的无所作为之人。】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单纯只是男人的天下,我们女人对这个天下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保家卫国也好,发展一国经济农业也罢,
从来都该有我们的参与付出。没有人有资格因为性别而歧视我们。当然,
对于那些总想不劳而获的人,我们一向鄙视,这想必也并非只有女性,男人里头软饭硬吃的也不在少数对吧!】
对,相当的对。不是所有人都想依靠别人而活的,很多人更喜欢依靠自己在这个世道生存,立足。要真因为那小部分的人把一船的人都打翻,就不单单是性别原因了,而是人的惰性。谁敢说自己没有惰性呢?不过是控制住或者控制不住罢了!
【自太平公主被杀后,大唐的内宫里再也没有一个能像先前的朝代那样,来一个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际的女政治家,就李隆基纯纯就是恶心人坏了,糟老头子竟然做得出抢儿媳的事儿。我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讲杨贵妃。】
【是的,这位杨贵妃作为李隆基后期最宠爱的妃嫔,千百年来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硬是把大唐的衰亡都扣到她的头上。呸!杨贵妃参过政吗?人家嫁了个青年才俊,是谁硬把她抢走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对她和李隆基关系的最大美化,“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知道的得以为她和李隆基是如何的情深。咱们将心比心的想想,要是你本来嫁了一个青年才俊,对你温柔体贴,突然你公公看上了你的美貌,不管不顾的要纳你入宫,你能对那么一个糟老头子欢喜得要死?更别说最后李隆基为了平息众怒,干脆利落的把杨贵妃推出来,杀她以平众将之怒。】
这一番传递的信息简直不要太多,哪怕是从来不在意什么寡妇不寡妇的刘邦也瞠目结舌。他自问够百无禁/忌的了,可他也绝对做不出抢儿子媳妇的事儿来。
这李隆基是个什么玩意?
别说刘邦了,谁听了不觉得恶心坏了。
李世民不可置信的转头问:“我是不是听错,李隆基抢儿媳为妃?”
这会儿李世民还跟长孙皇后在一块,长孙皇后受到的震撼不亚于李世民,终是点了点头,表示没听错,她也是听到了!
“哈,有人道我抢弟媳也就算了,毕竟是假的,结果他倒好,竟然干出这样不要脸的事来!稚奴,把稚奴给我抱过来。”李世民气不打一处来,无二话,立刻,马上,他要把小名稚奴的李治揍一顿。
“陛下。”长孙皇后何许人也,自知李世民话中何意。
将来承继李世民天下的人是李治,不用说,李隆基肯定就是李治的后人,李隆基不知道是谁生的,那都没有关系,他打不着李隆基,至少他可以先揍李治,谁让他教不好儿孙的?
长孙皇后无奈提醒道:“稚奴还不满周岁,再者,以后的事如何能怪得到稚奴的头上。”!
第221章 黄道婆
可不是吗?要是李世民非不讲理,他该第一时间把自己解决了。
那不仅是李治的儿孙,何尝不是李世民的儿孙?
长孙皇后话没有说出来,意思是毫不掩饰,无声的询问李世民。李世民岂能看不出来长孙皇后之意。一时语塞,他要胡闹吗?他要吗?
不得已,李世民只能咽下心中那口恶气。
可是对于武周一朝来说,李隆基竟然干出这样的事,在听到的第一时间李隆基差点都要跪下了!不,不,那怎么可能,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糊涂的事来。
武曌听着半眯起了眼睛,饶是她没有听到自己相关的点滴,不知后世是如何的评价于她,然后面听到沈悠提及女子该如何才能真正的不会被男人打压下去,武曌心情是相当的复杂。闻李隆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武曌最在意的必须是李隆基竟然抢儿媳为妃,果真是天底下的女人都死光了吗?竟然让他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不满是肯定有的,能做出这种事的皇帝,得是昏愦到什么地步了。
一旁都知道李隆基之名的宫人们不确定的问:“陛下,要不要传?”
传的谁,不必说得太明白,武曌心里相当的清楚着。
“不必。”传来干什么呢?杀了李隆基?有这样的必要吗?从天幕出现的这一刻开始,好些事都会变得不一样了,如今这武周朝堂上人心各异,各有各的算计,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也就罢了,每个人都会觉得他们身边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是他们应该要解决的对象。
可是,当有些答案揭晓了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李隆基,她的孙儿!看得出来他对她的不满,可惜生杀大权握在她的手里,无论李隆基有多少的不满,都只能藏着,在她的面前恭敬有加。接下来,他还得想方设法求得她的庇护呢。
武曌想要拭目以待,看看李隆基该怎么迎接各方为难。
唐玄宗时刚刚嫁入寿王府的杨玉环听到这话,满目都是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她要怎么办,她要怎么办才能改变这样的命运?
【诗人们歌颂的是爱情,是他们心中以为的爱情,却很难想像作为一个女子,生死不由己,任人摆布何其可怜又可悲。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人生。可叹本来好好的一个寿王妃杨玉环,却被李隆基一己私欲,最后更是被世人扣上一顶亡大唐之盛世的红颜祸水的名号。再一次鄙夷一群男人。怎么着,开元盛世是李隆基的功劳,安史之乱就是杨玉环害的了?】
【也不想想李隆基在抢杨玉环之前都干了什么事,一日杀三子,谁能有他这样狠?这样的人松懈朝堂,宠幸于奸臣,是杨玉环能左右的?难道在开元之时李隆基身边就没有女人了?别功劳都算不到女人的头上,一但王朝出了什么祸事就会怪到女人头上。当权的是女人吗?明明是你们男人掌握了所有的权利,凭什么把过错推到压根没有资格触碰权利的女人头上?自己犯糊涂非要把错推给人,有胆子做没胆子承认?要是你们男人真那么看不起女人,好说,登基也别纳女人啊,最好三尺之内别让女人近身,难道这样你们就能成圣人?】
吕雉莞尔一笑,刘邦的脸都黑透了,骂道:“一个个也敢自称是男人,敢做不敢当像什么样?瞧瞧后世的人怎么笑话他们。”
刘邦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从来不把问题扣到女人的头上,他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完全由他来决定的,和任何人都没有干系。
哼,不是一个男人无能之极,才会拼了命的踩女人?这么样的男人,趁早别活了!丢人。
刘彻自问也是坦荡之人,敢做敢当,断然不会把自己的过错归到别人的头上。至于后人如何,他也是管不了许多的。
但眼下,刘彻出声道:“朕要用可用之人,你们不要让朕觉得你们不可用。”
处处为难女子什么的,并不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
【不想提李隆基这糟心的玩意,果断跳过杨贵妃。其实古往今来我们从来不缺自强不息的女性,唐朝有名的女诗人不少,至宋朝也都还有,但我接下来要讲的却是宋末元初时一个并不记载于正史,却传颂至今的奇女子,黄道婆。大家肯定奇怪了,没有记载于正史却流传甚广,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卒后琼、沪两地乡民均立祠奉祀。这才为人所知,至今不忘。】
衣被天下?女纺织技术家?这不就是衣裳的手艺吗?
不过,谁能说衣裳不重要。看看他们一个个穿的,哪里像是不重要的样子?
可一个对世人做出如此贡献的人,竟然没有被记载入正史之内,反而只在民间流传甚广,怎么回事?宋朝那么些人到了最后竟然黑心到如此地步?直接要抹杀全天下的女性不成?
真真是越无用的皇帝,越无用的王朝越是不能容人!宋朝,宋朝,怎么就那么让人咬牙切齿?
无数人脑中闪过这样的念头,终是沉住气听下去。
【黄道婆生卒年不详,既然正史没有相关记载,大家伙都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资料有所猜测,海南省志中有记载,黄道婆为原松江府乌泥泾人,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万分庆幸我们历史悠久,因此正史编纂之外还有地方志,正史没有记载的,可是地方志记录在册,也得以让我们知道,原来在这样一个地方曾经出现过一个出类拔萃,为人造福的人。黄道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是有地方志,哪怕她为我们贡献巨大,我们也不会知道她的存在。所以我们华夏人民多是感恩图报之人。于他们有大恩的人,哪怕史书没有记载在案,人民会记得,人们会传颂。绝不会让这样一个人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不知怎么的,听着这样的内容,让人心下沉甸甸。
朴素的人们最是可贵,也最是知足,明明他们所求的并不多,却不知为何,总有太多的人想要无视他们,践踏他们。
【说起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授纺织技艺,一是革新棉纺织工具,三是推广棉花种植。工艺是在不断进步的,也并不是打从一开始就很好,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造,这才能够进步。偏偏在古代的时候,会手艺的人并不受人推崇,甚至还会被人瞧不起。想想那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亏得我们的手工艺还能发展得那么的好,也是不容易。】
听着沈悠惋惜无比的一番话,怎么说呢?确实挺让人伤感的。
免不得各朝代的人就开始反省了,是不是他们的方式确实有问题,否则怎么会被后世嫌弃?
秦始皇低下头想啊想,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他其实没有必要只取一样,反而可以选择双管齐下。
治国是需要人才的不假,但手艺高超,能够推进国家发展,为百姓带来便利的人也该给予奖励,唯有如此才会让人不断的进步。青云路不能只设定一条,而是要多布置几条。
摩擦着食指,秦始皇脑子飞转。
吕雉在这个时候提醒道:“陛下知道妾让人安排的好些武器做出的效果都极是不错吗?”
刘邦眼睛亮了,不过刘邦提醒道:“朕比较想知道的是,我们能做出来的武器,别人那里有没有?”
“妾以为陛下该一清一楚才是。”吕雉才不蠢,断然不可能事事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天工开物》一书看得见的人不要太多,吕雉手下的人能做得出来,别的人未必就做不出来。异姓王们既然都已经知道刘邦必是容不得他们的,他们要是不捉紧时间把武器研究出来,是要等着刘邦将他们一网打尽吗?
同理,刘邦不会只让人做武器。该让人打听的必然已经让人去打听。
各国诸侯到底有没有比他们更厉害的武器,刘邦自己有数就行。
刘邦没能忍住瞥过吕雉,可惜吕雉背对着他,他实在是看不见吕雉的反应,干脆走了过去,一把将棋盘搅了道:“行了行了,别下了,下来下去不就那样。说正事儿。”
正事儿?他们之间有什么正事必须得看着彼此聊吗?刘邦倒是愿意看她这张老脸了?!
第222章 棉花
吕雉内心嫌弃无比,面上不动声色,“陛下请吩咐。”
一旁的薄姬已然自觉站了起来,她岂敢在刘邦站着的时候坐着。
刘邦倒不怎么在意薄姬的态度,他这会儿看似是要跟吕雉讨主意,实际想要干什么,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
“皇后不觉得我们该先下手为强?”刘邦开门见山,薄姬低头垂目,一句话都不敢接。刘邦说的先下手为强,要对付的到底是哪一个人,薄姬心里有些拿不准,更是不敢听进去。
“但凭陛下吩咐。”吕雉倒也干脆,多余的主意不出,刘邦要是想让吕家的人出手,刘邦但凡认为吕家人有能力解决问题,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吕家对刘邦意味着什么,如果说从前的吕雉未必完全清楚,天幕说了关于她的事情之后,吕雉已然心知肚明。权利,地位,这是吕雉和吕家立足的根本,可以说,没有这些,刘邦能够轻易将她和吕家舍弃,吕雉岂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上一篇:宿敌竹马竟成我道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