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而不辍
【魏徵也不傻,李密这样完全没有用他的意思,赞着他的计策好却束之高阁,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可是魏徵还是想做最后努力。眼见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瓦岗势头不错,只要好好运作,未必不能夺得天下。不错,魏徵是极有野心的人。】
【大业十四年,李密与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几次交手,王世充皆败于李密,这个时候,魏徵却对李密的长史郑题提醒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兵将也死伤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们打。”】
【魏徵想出的这么一个主意好吗?必须是好的,这主意李世民不就用来对付窦建德了?而且是一用一个准。可是架不住李密没有眼光,他手下的人也是一般无二,听着魏徵的主意,郑颈很是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好主意成了老生常谈?正所谓计不在老,有用就好!
这李密脑子是不是浆糊做的,收了那么一个糊涂长史,连好坏都不懂?还敢嫌弃人家计老?自来的兵法谁不是翻来覆去的用,说来说去也不过是那么些计,还能玩出花儿来?
两军对阵,本就是拼的勇气,后方,还有谁的脑子好使。怎么的,好主意不听,那不是自寻死路?
长脑子的君臣们都对
李密手下的人嗤之以鼻,同时也认定李密必不可能有什么大发展。
【这可把魏徵气得不轻,反驳道:“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最终魏徵也是看明白了,他的主意再好,这些人听不进去,他又能如何?最终只能拂袖而去。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李密这一伙人,哪怕如今看着形势大好,终是难成大事。】
【不久,王世充果然大败李密等部,正好这个时候大唐建国,李密领着人归顺大唐。不过虽然李密是归顺了大唐,架不住他的地盘现在不在他手里,而是由李密的部将徐世動占据着。李密归顺大唐,徐世動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才好,毕竟这地盘不少,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大唐对于徐世動作为李密的部下,实际占着那么多的地盘,要说没有一点想法定是骗人的。魏徵看出了,当即毛遂自荐,请求前往安抚劝归徐世動。】
【大唐方面怎么可能不答应,立刻授其为秘书孙,赶赴黎阳。魏徵既毛遂自荐,也是想要在大唐那儿表现一二的,在赶路的时候,魏徵作诗一首名《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从此诗也可以看出,魏徵对归入大唐是怀揣希望,认为自己可以大有作为。】
【请大家欣赏一下《出关》:“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正是怀揣希望,魏徵立刻与徐世動去信,属意纵横之说的魏徵,没有意外的说服徐世動归顺了。当魏徵志得意满的准备给大唐报喜时,不想却被人一锅端了】
第93章 挖坑得积极
听到被人一锅端什么的,正在欣赏魏徵诗作的人们都一顿,转变那么快的吗?
【窦建德领兵攻来,李神通不敌于窦建德,一败再败,然后,李神通被俘,没有意外,魏征和徐世動,刚刚要归顺大唐的人,也成为了窦建德的俘虏。】
………一个刚刚作了《述怀》一诗的魏徵,还劝了一个手握重兵的人,正打算归于大唐,大有作为,结果那一番激动的心情愣是没有平复下来,却突然被人打断,试问魏徵此刻到底是怎么样的心情。
秦始皇摇了摇头,窦建德其人,倒也算半个枭雄,魏徵落他手里,嗯,都已经看中大唐的人,被突然的意外所打断,成为了窦建德的人,也是不容易。就是不知道魏徵落在窦建德手里,有没有好好为窦建德谋划。
【从魏徵的《述怀》一诗中不难看出,魏徵已经看中大唐,突然的变故打乱魏徵的计划,偏窦建德还将他任为起居舍人。所谓起居舍人,是为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这就是一个离皇帝最近的人,也是最好监督皇帝的人。】
【魏徵自然不是那不识好歹的人,纵然落于窦建德之手非他所愿,窦建德让他成为起居舍人,他在窦建德手下,总不能无所作为,如此又如何对得起窦建德。只是可惜,窦建德跟李密差不多,他们认同魏徵是人才,却将之束之高阁,或许根本没有打算真正用上。前面提到窦建德救援王世充时,却没有关于魏徵的记载,未知是窦建德不用,又或者是魏徵早已料见败势,未出良策。】
【武德四年,窦建德被生擒,魏徵终于再一次归唐。这一回不得不说是我们二凤遗漏了,竟然生生错过魏徵这样的人才,让太子李建成抢到手里。】
李世民!!!他遗漏了吗?他是没来得及好吧。再说了,他手里的人太多,多得已经让人忌惮无比。太子李建成闻魏徵之名,亲自请魏徵担任太子洗马,李世民能跟李建成当面锣,对面鼓的说,魏徵是我看中的,太子哥你另寻他人。这不是挑事?
那会儿刚打了一场胜仗的李世民要是敢那么做,就会有人参他目中无人,恃功自傲,李世民能做这样的事?
【也不能说遗漏吧,毕竟太子始终是太子,那会儿的二凤肯定没有弑兄夺位之心,能兄友弟恭,不过是一个人而已,如何就给不得。】沈悠补上一句,李世民认可无比。
【只是让二凤也没有想到的是,魏徵此人
落在李建成手里,真就比以前太子手下的人都要强得多。魏徵很清楚二凤和李建成之间存在的差距,二凤军功赫赫,偏偏这是立国之根本,多少武将对二凤心悦诚服自不必说,反观李建成虽为太子,安定后勤有他的份,功劳比起李世民来说差得太远,这样下去李建成这个太子之位还能坐稳?】
【武德五年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勾结突厥犯山东,魏徵即向李建成提议,请出兵讨伐刘黑闼。李建成听从魏徵建议,最后将刘黑闼擒斩,得以平定山东。可是此时的天下几乎已经大定,李世民所立的功劳,就算李建成再努力去平定剩下的各路诸侯,都来不及了。】
【眼看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越来越烈,魏徵向李建成进言,杀李世民以绝后患。】
!!!这个,这个魏徵的主意不是说不好,恰恰相反,这个主意相当的好,确实是永绝后患。但是,魏徵给太子李建成出了这个主意,那是完全把自己的后路给堵了,可真行!
【据传闻,未知真假,在李建成给李世民下毒的时候,魏徵就在城外挖坑,等的就是二凤断气给他埋了!】
!!!这,真是够狠的啊!
把人杀了不说,还要埋了,这是杀了不说,更要毁尸灭迹!
行,这魏徵做事挺周全的!
已经归于李世民手下的魏徵提起陈年旧事,这面上有些僵硬自不必说,旁边好些人看着他的目光都在无声的谴责。魏徵也太狠了,要不是因为他们陛下福大命大,怕是早就死在魏徵的手里。
亏得李世民在事后竟然还留魏徵一命,更让魏徵站在他们之上,哼,越想越是让人觉得可气!
【二凤或许对兄弟还有一丝信任,总想着一母同胞,他们岂能兄弟相残。他想得好,身边的人却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这也是二凤能死里逃生的原因。】
【而确定兄弟之情也不能阻止他们相互之间对于皇位的势在必得,李世民也就明白了,他们兄弟之间只能你死我活。魏徵在这期间究竟给李建成出了多少主意让李建成如何永绝后患不知。李世民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果断要人的性命。】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魏徵被擒,李世民一开始是问罪,问的正是魏徵为何要挑拨他们兄弟感情,更出主意让李建成杀他。魏徵直言不讳,但凡李建成听了他的话,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李世民所杀的下场。】
【诚然,魏徵出的主意极不利于李世民,甚至是要李世民的命,但站在魏徵的角度,他忠心耿耿为李建成谋划出主意,无非是要助李建成成就大业,魏徵可有失职不忠之处?既然是没有的,那又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尽责而杀了他呢?李世民不杀魏徵是爱才,未偿没有借魏徵以安自家死去的兄长旧部之心。】
【虽说太子李建成没在战场上打过几回仗,但因为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多年掌管内政,辅助于李渊定天下,在他的手下,人才如李世民身边那么多是没有,却不代表没有忠于他的人。李建成已死,天下安定也就成了李世民最先考虑的问题。】
【没有了名正言顺的太子,眼下的大唐,将来的大唐,都将是李世民的。从前发生的种种,无论是开心或者不开心的,都显得无关紧要。这就是作为一个帝王该有的胸襟气度和见识。】
秦始皇对此认同的点头。不错,天下都将是他的,不就是一个立场不同,却也是忠心为主谋划的臣子而已,在其位则谋其政,理所当然。杀那么一个人能泄愤吗?
真正做主的人李世民都杀了,一个魏徵留着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又何必再赶尽杀绝?
与其杀了徒增憎恨,倒不如把人留下来,若是魏徵能像对待李建成那样忠于李世民,李世民完全可以用之。反之,这样的人依然顾念旧主,无家国天下,不能审时度势,就怪不得李世民手下无情。
给了魏徵机会后,因为魏徵不忠或做出有损于国之大事的李世民,天下谁人能够再道李世民的不是?
嗯,秦始皇一下子就想通其中的关键,很是以为李世民饶过魏徵一事,干得相当漂亮。
刘邦眼睛亮闪闪,李世民这胸襟是有的。正主都死了,一个只剩了嘴皮的人,杀了他,不过是让天下多了一个死人罢了,留他活着,却是一颗上佳收拢人心的好棋子,就得要魏徵活着。
杨坚听着,不得不感慨年轻的李世民却已经懂得权衡利弊,为此早早做出了最利于自己,也利于大唐的选择。大唐,怪不得能在李世民的手里绽放出无人能比的光芒。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很快擢升魏徵为谏言大夫,随后命魏徵前往河北安抚李建
成、李元吉的旧部,并且许魏徵便宜行事之权。咱们的二凤,实在是让人不服都不行!便宜行事之权,这字面上的意思够清楚了
,这可是对一个刚刚归附的旧臣。魏徵跟了那么多的人,有哪一个有二凤的胸襟气度,还能大大方方给他便宜行事之权?这能不让魏徵对他死心塌地?】
魏徵!!!最终重重点头,没错,李世民能不杀他,又对他委以重任,他确实是从那一刻开始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心下更是打定主意,从今往后一定要辅佐李世民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驭下之道,李世民用得炉火纯青。
【感激的魏徵理所当然得好好表现,无论让他前往安抚李建成、李元吉的旧部,是李世民试探之意,又或是李世民想见识他的本事,魏徵都知道,他要在新的大唐里立足,就必须做出成绩来。而这一路前往河北,到磁州的时候,恰好碰到押送李建成这位隐太子的东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的囚车前往长安。】
【看到这些人,魏徵和副使李桐客说:“我们动身前刚得到诏命,前东宫、齐王府的旧人都一律赦免不问其罪。现在又把李思行等押送京师。如此行径,天下人怎么能相信大唐下达的诏令?自然,我们奉命前往安抚山东,又怎么能让山东的人相信我们安抚之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了国家大利,哪怕最后朝廷问责,也应该要放了李思行他们。况且,朝廷许我们便宜行事之权,这是对我们以国士相待,我们岂能不以国士相报?魏徵者,知轻重也。】
第94章 善谏
不错,确实如此,朝廷都下达了命令,哪有不按诏令行事的道理。
魏徵既肩负招抚东宫齐王旧臣的命令行事,碰上了,若是不把这些人救下,他此番前往河北再想招抚谁,谁能相信他?
魏徵要放了李思行他们,不仅是为了大唐,也是为了之后行事。不错不错,魏徵此人确实不错。秦始皇连连赞许,很是以为李世民手里得了这样一个人才,实在难得。
而刘邦对此就有别的想法了,附逆之人可杀可不杀,得看态度,魏徵此举,嗯,为了暂时的局面着想,确实要放,但事后嘛……
【作为副使的那一位李桐客很是认同,当即放了李思行等人,并立刻上书呈报李世民,李世民一看这份奏疏那是非常高兴,很是以为魏徵为大才也。不出意外,有了李思行他们的事,魏徵再去招抚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也就容易得多了。有了功,在李世民继皇帝位后,即被封为钜鹿县男。】
【算是出师首捷的魏徵又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更准确的说,当时的大唐朝堂是怎么样的情况。登基之后的两个月,李世民召集文武百官,共议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为什么李世民要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寻找到一条可以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
【可是,辩论刚开始,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产生了。原因,还是跟人有关,也跟权有关。了解隋唐历史的都应该对一个词耳熟能详,世族。再了解一点的便该知道五姓七望。什么是五姓七望,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这些名门显赫的家族,都是自汉晋以来,各族在朝中担任高官者甚多,也跟当时的取才之道息息相关,几百年发展下来,他们人丁兴旺,土地众多,加之人才辈出,因此也就成为一方代表。说句相当不客气的话,当时的五姓七望,那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皇帝想娶他们家的女儿,他们可未必看得上!】
秦始皇听着一愣,这情况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好?
各家竟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嗯,好像,应该,秦始皇也该想想自己,他灭了六国,六国的那些贵族,他们把他放在眼里了?当他是一回事了?
明显是没有的。
嗯,后世,大概,也不是没有可能遇到同样的情况。
再
说了,六国的贵族哪怕不把他放在眼里,那也怕他,怎么样也不敢明着甩脸子给他看,多少跟李世民的情况有所区别的对吧!
是的,秦始皇就是努力想要告诉自己,他这个皇帝其实也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刘邦倒是对所谓的世族没有多少想法,主要是这天下的人都差不多死光了,剩下的这些相对还是挺聪明的,不会不长眼的招惹刘邦。
又或者,他们并不认为现在需要和刘邦撕破脸,因此暂时得捧着。
要说对世族有所体会的人,必须得是杨坚,杨坚自己就是世族出身,他比谁都更了解世族里的人。每一个,他们都存了什么样的心。
【如果说世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依然不能让大家知道当时世族的势力有多大,用一句话来吧,铁打的世族,流水的皇帝。这总该明白了吧。皇帝再怎么换,世族他们就在这儿,纹丝不动。】
此话一出,多少人变了脸,包括被提起的正主李世民这么一位皇帝,心情都是相当的差。世族势大,哪怕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人都得避之锋芒,这是对的吗?
对才怪!
【可是大唐朝里的世族多吗?多的!唐高祖能迅速得天下,就是因为他善待前朝的官员,那些个世族们出身的人,他是一个个都厚待着,从前是什么官位,现在就是什么官位。到李世民上台了,这些人还在。因此,朝堂之上就有了很明显的派别,如以山东士族的官员,其中以封德彝为代表的一派。他们对于李世民的雄心壮志,怎么说呢?要知道其实各地的农民起义反的是什么,不就是他们这些世族的垄断?他们兼并土地,导致百姓无田可耕,揭竿而起的百姓们要对付的就是他们,他们能觉得百姓们都是好的?】
【利益冲突的时候,士族们断然不可能认为百姓们的作为是好的,让他们自我反省就更不可能了。对于李世民想要天下大治,他们认定人心是坏的,应该继续实施高压政策。听起来是不是想到秦朝了?秦朝一直以法治天下,不能说不好,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要一直绷着,绷着,结果这越绷越紧,越紧越绷,然后嘭的一下就断了。】
秦始皇!!!他太绷了吗?
【而以魏徵为代表的一派呢?前面我提到过,魏徵少时吃过苦头,还出家当过道士,他是从百姓里走出去的人,他比那些世族大家的人更了解百姓的苦,知道百姓为什么反。毕竟,他可是也参加过反隋的人,现在讨论天
下如何大治,就必须考虑底层那些百姓。各地的起义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完全停止,那就不能不考虑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各地安静下来。】
【魏徵提出的意见是,大乱之后人心思治,这种情况下,不宜再推行高压政策,否则只会让天下再一次陷入动/乱之中。况且,魏徵提出,人心思安,百姓们并不喜欢打仗,也不喜欢作乱,可是没有了吃,没有了穿,没有了住,就会让百姓们揭竿而起。】
秦始皇听着若有所思,人心思治也思安吗?百姓其实根本不想打仗,也不想闹事吗?只是因为没有办法,他们才不得不揭竿而起,因此,这种时候他应该用什么办法安定大秦?
这一刻,秦始皇瞪大了眼睛看着天幕,这些事他从前没有借鉴的机会,有了天幕,天幕会告诉他,告诉他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百姓安稳下来。
【其实如何让天下大治,历史已经给了答案。魏徵反驳封德彝举例,商汤灭夏,周武亡纣,其后皆有太平盛世,岂有大乱之后,民心皆坏的道理。李世民听进了魏徵等人的建议,以静为本,与民休养。魏徵多次劝谏李世民停止兵事,轻徭薄赋,布德施惠。】
秦始皇听到这里,目光扫下方的臣子,这些话,这些话,没有一个人向他进言过。
魏徵这样的人,能洞察天下势,知安天下的根本。这些,这些他也可以,他也能想出适合大秦安稳的办法。现在,一切都来得及。
刘邦表示,这都是同道中人,看他不就如此吗?
【李世民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要天下大治,须得以民为本。君民一体,休戚相关。以百姓心为心,事事以百姓为重,天下焉能不安?因此,在碰到事事以百姓为重,不断强调百姓安则天下安的魏徵,李世民是欢喜的。】
【同样,魏徵感受到李世民以百姓为重的为君之道,何尝不惊喜雀跃。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听到这个数据,是不是觉得惊人?历朝历代,谁能比之魏徵?自然,也必须问上一问,谁能比之唐太/宗?】
【自来进谏之人,有多少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的?当然,魏徵最后能有一个好结果,既因李世民之故,也是因为李世民的身边更多是那些忠良之士,如长孙皇后。这个之
前在讲李世民的时候提过了,在此就不重复了。】
【既提魏徵谏言众多,就不能不细细提一提魏徵向李世民进谏的话。贞观元年,魏徵被擢升为尚书左丞,太/宗对于突厥之患自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因此下令征兵。封德彝上奏出主意,认为中男虽不到十八岁,其中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一并征发。】
【李世民细细一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同意了,敕令传出,魏徵反对,不肯签署,如是往返四次,李世民能不生气,立刻召魏徵入宫,非让魏徵给个说法不可。敕令往返四次皇帝都没能如愿下发,这里头看到了什么?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权利是受到约束的。怎么说这是好是不好呢?纵观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诚然,那是分了宰相的权不假,但在李世民这里,他也并非只想到分丞相的权,对自己这个皇帝,李世民也是给自己上了一道锁的。】
【三省六部制,好吧,先把唐朝中央的这个官制给大家说一说,免得大家都不太了解这皇帝的敕令都下去了,怎么还能被驳回。李世民一个皇帝怎么被驳得都没办法,只能把驳他的人找过来,跟人好好理论?看这情况,要是没能把魏徵说服,这样的敕令可能还是发不出去。感觉咱们太/宗这皇帝当得好像还不如朱元璋?咱们太/宗有那么憋屈的吗?】
上一篇:宿敌竹马竟成我道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