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 第82章

作者:行而不辍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古代幻想 轻松 玄幻仙侠

第178章 难逃厄运

  可不是吗?阴皇后是想要邓绥死的人,邓绥竟然还赦免她的亲属,还把人的家财还了五百余万,果然人强大到了一定地步,根本不把那弱小的人放在眼里。放了人反而可以达到一定安定天下的效果,何乐不为。

  【她是开创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临朝称制明确自称“朕”。“朕”字自始皇陛下二十六年被定为至尊之称以来,汉代沿用不改,以迄于清。其实基本上临朝称制的太后都自称为“朕”,当年的吕雉亦如此,到邓绥这儿,她也一样。对于天灾人祸,邓绥不信鬼神之说,也是让她可以凭一颗大无畏之心,一往直前,管你水灾也好,旱灾也罢,有灾就救济,说什么上天因她是女子而降下天灾,统统都是鬼话,她便不信,她就证明给天下人看,她一介女子临朝称制,没有什么不可以。】

  已经坐在皇帝身后的邓绥听到这番话,欣慰的笑了,谁说不是?鬼神之说,不过是男人用来欺骗百姓,统治天下的手段。

  这样的手段,合用时可以一用,不合用时自当弃之不用。于她而言,人人想凭她是女子的身份来攻击她,想说她没有资格代理朝政。

  她没有资格,谁有?

  满朝的大臣,谁敢说他们可以做得比她更好,能够解决大汉面临的危机?

  就算有人敢,邓绥也绝不会相信他们。

  【细数邓绥的功绩,政治上,她约束外戚,戒饬宗族,一方面杜绝了自汉以来,随着太后得势而鸡犬升天的局面,可惜纵然如此,邓家也难逃厄运;天灾之下,她轻徭薄税,施行仁政,令百姓可以在灾中重建家园,度过难关;平反冤狱,减免刑罚,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汉公正严明,以令民心归向;她还利用宦官,抵制世家。这一点,对当时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样一个先例一开,宦官和世族相斗,也造成了东汉最有名的党锢之祸,最终把东汉推向覆灭。】

  前面听着夸人的话,谁心情能不好。

  邓绥在听到家族难逃前朝的诸多规律,家族难逃厄运时,何尝不为之心惊肉跳。突然之间沈悠话锋一转,东汉覆灭什么的,哪个皇帝听了不傻眼了,难以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经济上,邓绥下令赈济灾区,复苏经济,使民得到安养休息;她还以身作则,削减膳食,整治贪腐,起到榜样的效果;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那是不管水灾还是旱灾,都能应对,也只有这样的作法,才能让百姓撑过那天灾人祸。】

  【文化上,邓绥举办学堂,普及教育,她可是第一个无论男/女、富贫、贵贱,都想令之受教育的人,这样的思想对当时来说是何等的开明、先进;且为了矫正脱漏和错误的文字,她任用许慎等五十余人,促成了世界第一部 字典《说文解字》的诞生,这对文化的发展更是起到推动的意义。】

  【科技上,邓绥任用纸圣蔡伦改过造纸术,对后世是何等深远的意义,那可是纸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被广泛运用的书写材料,岂能不感谢邓绥的先见之明?更别说这浑天仪

  和地动仪,

  哪怕我们现在科技发达,

  依然没能做出张衡当年所制的地动仪,但在两千多年前,在邓绥的支持下,张衡做到了;还有打造中尚方弩机,弩弓都知道,这可是在军事上广泛运用,可以改变军事格局的武器。哎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邓绥这脑子,太超前,太有先见之明了。】

  嗯,听着沈悠说到这儿,没把邓绥的功绩细数下来还没发现,现在这么一听,嘶,非同凡响!

  【最能展示一国强势的军事,之前提到过的征服北虏,灭海盗,还有驻军西域,平定羌乱,以及西南夷。毕竟东汉那时候天灾不断,谁瞅着不觉得这是大好的机会可以作乱,结果一个个全让大汉给收拾。】

  【这样的一个邓绥,得了臣子们的肯定,那一句“兴灭国,继绝世”正是出自当时的刘毅之口。可惜,传奇的邓绥于汉安帝永宁二年去世。在位二十年的邓绥,享年四十一岁,谥“和熹皇后”。后世视邓绥为历代临朝太后的典范,哪怕是武则天这位女皇,也是效法邓绥从权之制,从而一步一步走向九五至尊之位。】

  啊,才四十一岁?秦始皇觉得自己死得太早,结果突然听见邓绥一个能干的女人死得比他还早?嗯,好生惋惜。

  【当然,邓绥也不是全然无过,先前提到过,她任用宦官,对东汉后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但有一说一,就如同一把利刃,伤人或者伤己,难道不是在于执刃者?没有本事的人就只能自伤其身?】

  没错,这话相当的有道理。

  【还有邓绥一直不肯归政于汉安帝,为此不惜在大殿上命人扑杀进言的郎中杜根,甚至就连邓绥的堂兄邓康也屡屡上书劝邓绥崇公抑私,意思也是让邓绥赶紧归政。可惜邓绥强势无比,压根没有听从。反倒是邓康因此害怕,托病不敢上朝。邓绥倒是好心,派了宫婢前去问候,结果这邓康竟然对这位婢女挑刺,大骂婢女无礼。得,婢女回去一通告状,邓康是装病且出言不逊,邓绥即下令免去邓康的官职,遣送土地,并除去他的宗籍。】

  好生强势的女人呢,怎么感觉比之吕雉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雉敢当堂打杀大臣吗?

  那是不曾。

  就算这样,吕家都没个好结果,邓家?

  【强势如邓绥,寸步不让。在邓绥去后,汉安帝亲政之后,也让朝中大臣明白了,为什么邓绥一直不肯还政。东汉的外戚们,别管是凭真本事立足朝廷的也好,被人凭关系提拔的也罢,结局都相当悲惨,邓家也不可避免。随着邓绥一死,汉安帝竟然下令处置邓氏一族,或废为庶人,或贬至偏远地区,或逼迫自杀。】

  【到最后,眼见汉安帝信任皇后、乳母、外戚、宦官,行内宠之道,大肆残杀贤臣,以至于东汉政局混乱,奸佞乱党横生。从前那些反对邓绥临朝的人,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邓绥不肯还政,根本是因为汉安帝无能,不成器!】

  邓绥万万没有想到,她辛苦撑起的大汉江山,最后竟然叫汉安帝给毁了?她的家族,她的亲人,竟然也死在那么一个小人手里

  。

  汉安帝叫什么名字来着?

  【好在,天下眼明心亮者不计其数,朝臣百姓,皆认为邓氏忠孝为国为民,不该落得如此下场,汉安帝最终有所觉悟,安葬邓骘于北邙,邓绥的兄弟们都得以回到洛阳。】

  【随着汉顺帝刘保继位,这位曾得邓绥恩训的皇帝,即下诏恢复邓氏内外宗亲的朝见,如同邓绥在世时一般,同时授予邓氏子侄十二人为郎中。只能说,邓家着实也不容易。】

  可不是吗?邓绥在世时并没有大肆任用外戚,更没有让邓家借她的势横行霸道,可邓家却落得这样的结局,如何不让人心寒。

  纵然后世有人为邓家平反,那些死去的人还能复活?

  邓绥心情并没有好转,她考虑的是,她该怎么把这一位汉安帝弄出来呢?

  啊,对了,天幕说过,她是因为察觉汉安帝的人品不行,因此才不肯还政,也就说,她只要坚持自己的判断,但凡觉得谁的品性不适合当这个皇帝,她且废了就是。

  【封建皇朝那么以皇帝为尊,事事都得以皇帝为准,以至于无数忠臣良将惨死,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所以,碰上一个好皇帝,一个敬畏生命,并非视人命如蝼蚁的皇帝极其难得。只能说,运气好碰上秦始皇和李世民那样的皇帝,三世修来的福分。碰上不讲理的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利在他们手里,管你是不是为了江山天下好,不遂他意就杀杀杀!难怪世族大家们得抱团,由人掌握生死的滋味可太难受了。】

  【君臣之间的平衡一直都有人在努力寻找,然而彼时都不乐意对方控制住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死,那就争吧,斗吧。可惜的是,到了元明清后,帝王专/制到达顶峰,臣子的生死是真正在皇帝一念之间。清朝就更过分了,臣,那是臣吗?那是奴才,全天下的人都是他们皇家的奴才,这就更恶心了。】

  ???大臣是奴才?这确定是认真的吗?

  纵观各朝,没有哪一个君臣不为之震惊不可思议的。一瞬间真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是,这怎么能把大臣当成奴才呢?

  那可是和你一起治天下的人,都成了奴才,那不是只要求他们对你伏首称臣就行了?

  如此一来,一个个臣子还需要再读书识字吗?还得有治国之才吗?不是都听你皇帝发号施令就行了?

  【嗯,咳咳咳,我什么都没有说,你们也什么都没有听见。】沈悠顺口的一句话,一瞬间又意识到不该说了,赶紧挥挥手表示啥也没有说。

  不是,这种事他们做得,还不许人说得?谁规定的?!

第179章 班昭

  沈悠拍掌道:【邓绥内容就到此为止了,既说了邓绥,就不得不提一提她的老师兼闺蜜班昭。班昭,字惠班,又名姬。一代女文豪,史学家,政治家。提起她,必须想起她的兄长班固,还有世称班定远的班超。班家个个都是牛人,在不同的领域绽放独属于他们的光彩,也让后世推崇无比。但,班昭最让后世女子所批判的莫过于,她写出了一本开启封建男权社会先河的《女诫》。】

  ???《女诫》什么的,东汉前的人听得一懵,那是个什么,怎么会让女子们批判。

  【说起《女诫》就得说说这内容了,对,那是对女子的道德规范,共有七章,是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总结来说就是我们所知的二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强调男尊女卑思想和强调顺从。有兴趣的可以读读这些内容。怎么说呢?在《女诫》成书后的近两千多年里,人人以《女诫》要求着女性,所以《女诫》在古代是女子教育的楷模。因为班昭的影响力,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人人觉得女子就该像班昭《女诫》所要求的活着。】

  沈悠亮出《女诫》的内容,各朝未知《女诫》者都纷纷查看起来,沈悠的声音显得低沉的道:【二从,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呵呵,班昭可真是坑害女子的佼佼者。维新派人士叶瀚曾跟学生们宣讲,“中国之《女诫》、《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对幼稚之人而更自屈于幼稚,对卑屈之人而更自守其卑屈,则中国女子之人格甚可想见矣。”】

  【是的,就拿《女诫》中的第一章卑弱来说,书中内容翻译过来,女子自出生多月后,就让她躺在床下,以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我并不是认为学习织布这样的技能有什么问题,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像班昭这样的奇女子,大文豪,她依然将女子定义为只该织布的人。在孩子刚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规定了一个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她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得出的结论?明明她在班固去后,为班固继续修箸《汉书》。在她看来,女子生来就该学着以织布为重?】

  班昭脸上阵阵发青,她要怎么解释后人的质问,尤其是同为女子们的质问?

  【而且,让女子躺在床下,以示她的卑弱,地位低下。呸,我们女子怎么就只配睡在床下,地位低下了?身为女子都轻贱女子,认定了女子低下,能怪男人们看不起女人吗?枉她还是教导过邓绥这位的老师,亏得邓绥没有吸收她这些乱七八糟的认定男尊女卑的想法,否则能有“兴灭国,继绝世”的和熹皇后。】

  【正因如此我就想不明白了,班昭一个作为亲眼见证女子能力本事的人,怎么能写出这样教导女子卑弱,事事以男人为主,女子就该围着男人转,为男人操持家务,孝顺父母的话来。在她看来,女子还是人吗?她这上面写的分明是要求女人一生为男人婆家而活,不该有自己的思想。还晚睡早起劳作,不嫌早晚劳苦,

  面容端庄品行端正,

  以夫君清静自重,

  做不到就怪不得女子没有好名声?我怎么看着都是对女子的压迫?在对女子这般苛责要求时,男人呢?难道一个家只需要女人,不需要男人吗?那还嫁人干什么?找个祖宗伺候着?还得让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各朝女人听到这里,都回答了一句,可不是找个祖宗伺候着。嫁人,嫁人啊,若是嫁得不好,那就是一个火坑。能把她们一辈子都毁了。

  【正因为这样类似的内容,1907年时,当时的才女何震则贬斥班昭为“女子之大贼”也。虽然《女诫》是有传班昭为自家女眷或约束于东汉妃嫔们所作,不算是针对天下女子。却因为班昭之才令天下闻之,以至于《女诫》流传甚广,最后更是传承下来,成为一代一代压迫女性的读物。我倒是想知道,若是邓绥知道班昭开创书面男尊女卑先河近两千年的正是这书,她会不会允许班昭的这本《女诫》流传下来?】

  被点名的邓绥听着拧起眉头,影响竟然那么大吗?她是知道此书的,但在宫中的情况,怎么说呢?此书对东汉内宫的意义是好的。

  教导妃嫔公主们书,本意是让她们恭顺些,毕竟一个个都不安分的结果是为大汉带来诸多不好的影响。

  “去请班大家过来。”邓绥已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被提及的班昭,她们不曾料到这本书的影响也就罢了,既然知道,断然没有放任不管的道理。

  这世上对女子已经有够多的要求了,不需要她们身为女子的火上浇油。比起教女人如何顺从男人,一步一步的成为所谓男人的知己,陪衬,邓绥更愿意是教着女子们如何自强不息,如何才能在这个世间屹立不倒更重要。

  【有人会说,我这么把班昭的《女诫》说成对女子的压迫,也不想想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环境是什么?班昭活了七十余岁,除了生年不能确定,大概就是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逝于汉安帝元初七年。她是历经了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汉安帝六代帝王,所以她是饱读史书的人,为此也是希望写下这样一本书预防重新出现外戚专权跋扈的现象。】

  哦?这想法倒是不错,就是

  【别的先不论,咱们就说班昭做到了?先说说班昭的生平经历。班昭十四岁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但丈夫早逝,汉和帝赏识其才,许其供职宫中,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就一点,和她在《女诫》中所写的女子不出家门不理外事,符合吗?】

  符合个屁。

  【不仅如此,班昭的兄长班固著写《汉书》,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就谢世了。汉和帝下诏昭到东观藏书阁将《汉书》续写完成。按她在《女诫》一书中所定的内容,这是她该干的事?且在邓绥临朝称制后,特许班昭参与朝事。班昭为政勤奋,邓绥非常满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班昭拒绝了吗?说好的夫死从子呢,她倒是积极的从政,没让儿子自己争名争利,她帮儿子争官争位。】

  【而且《汉书》刚出世

  时,

  许多人读不懂,

  同郡马融便打拜伏在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这时候班昭记得起来自己的《女诫》写了什么?她这么在外头凭自己的文识才干,活出自己的精彩,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才能让她写出《女诫》这样一本把女子困在方寸之间,事事以男人为重的书?】

  别说沈悠想不明白了,同样想不明白的人不要太多。

  饶是邓绥作为最不符合《女诫》要求的代表人,听闻《女诫》竟然在此后荼毒女子长达近两千年,心中所受到的震撼不亚于任何人。沈悠言语中的厌恶,更是不断的提醒着邓绥,有些她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实则不然。

  班昭此时真是不好极了,她怎么能想到她这本书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有人就想问了,班昭在当时说一套做一套,就没有人指出来吗?还真有。哪怕班昭得皇帝看重,最后更是成为宫中后妃的老师,人称“大家”,最后更是直接处于权利的中心,左右着当时临朝称制的邓绥。但她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代表人物当属班昭的小姑子曹丰生。】

  一听有人抗议班昭的操作,来精神的女子们不在少数。

  【据说曹丰生亦有才惠,曾为书评述《女诫》,以为“辞有可观”。可惜她的著作并没有流传下来。也对,班昭写出的《女诫》明确提出男尊女卑的思想,要求女人对男人得顺从,恭敬,这简直不要太符合男人们愿望,他们会反对,会让这样的书消失?反过来,反驳这种种思想的人,不用说,肯定不是自己人,必须不能够让这样的书传下来。】

  【但是,班昭可是说过,绝对顺从丈夫的,她丈夫是死了,那就绝对顺从婆婆小姑。看看,连她小姑都看不下去她的作为,直接写文章反驳她了。班昭她听了吗?完全没有。所以,班昭是拿着自己完全不遵守的规矩要求别人。她连以身作则都作不到,却为此坑害了近两千年无数的女性。自《女诫》问世后,男人要求女子们一定要按《女诫》上所写的绝对顺从男人,就这一条,她让多少女人没了活路?因为班昭的才学和修养,她逐渐成为了东汉女性崇拜的典范,对后世的影响近两千年来只有与日俱增,从来没有减少过。】

  【我之前就说过,女子们不仅要面对男人对她们的压迫,就算同样是女子,也有太多的女子用着不同的方式不断的压迫着女子。哪怕她的本意并不是这样,事实上,当她对女子提出要求时,男人只会在这个基础上将她们的要求无限放大。】!

第180章 荀灌

  谁都能听得出沈悠言语间的愤怒,男人欺压女人也就算了,最让人寒心的肯定是女人也在欺压女人。

  本来女子就已经很苦了,还要被人雪上加霜,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但是,写下《女诫》的班昭在无数女子眼中是罪人,同样班昭也是我们华夏古代第一位能够进入修撰“二十四史”行列的女史学家,对完成《汉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班昭写了十几年,才终于把这本《汉书》续写完,她在其中付出多少心血,倾注多少精力,当我们现在读《汉书》时,对她是充满敬意的。感谢她为了《汉书》的付出,如果没有她,或许我们看不到这一本完整的史家巨作。】

  前面沈悠是骂班昭写下的《女诫》不假,可是,同样也不能抹去班昭的功劳。

  【班昭的才学,是连当时的皇帝都极为赞许的,而她与班超、班固兄妹情深。班固早逝,她便为班固继续帮他把未完成的史书巨作《汉书》写完。班超镇守西域,年迈之时思念故土,上书请求回国,班昭也上疏汉和帝,请让兄长告老返乡,一份奏书写得情真意切,也让汉和帝为之感动,召班超回国,允他还乡。有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班昭写下的奏疏,我放在这儿。】

  沈悠将奏疏挂上来,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虽然刚刚我在骂班昭自己写出了《女诫》这样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的书,自己却完全没有做到,但我庆幸于她没有做到,否则怎么会有《汉书》的完成?又怎么会有一代文史家班昭流传后世?班昭的成就是我们无法忽略的,我们敬重于她在那样的时代下,凭自己的才学让人看到,从而可以参与编修《汉书》,让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并非不如男。而且,她对我们邓绥是起到助力的作用的,她没有站在朝堂之上,没有和那些男人们光明正大的斗,可是她却站在邓绥的身后,为邓绥管理天下出谋划策,让邓绥不至于那么孤单。因此,班昭喜丧时,邓绥身穿素服表示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以示对她的感谢和肯定。在最后,我依然想不明白,班昭怎么就能写出《女诫》这样的内容来呢?】

  别说沈悠了,听着班昭的作为,她既不是那传统的女性,做不到三从四德,她还参与朝政,可以说,她在《女诫》中不让女人去做的事,她其实都做了。这真是,让人不知如何评价。

  【历史有许多未解之谜,人性本来就是很复杂的,这世上就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我们要骂写出《女诫》一书,被男人们利用,坑惨了数千年女性的班昭,同样也敬重那一个为兄续写出史书巨作《汉书》的班昭。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谁呢?东汉时的太后专政那是真不少,到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时,以才名而扬天下的女子更是不少,如蔡文姬,如年近八荀开课授业的宣文君,她们都算是相对流传甚广的才女,我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个以十三龄,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救得阖家性命,一城将士性命的姑娘荀灌。】

  十三龄,是十三岁是吧,突围求援救一城将士性命

  ?带人突了多少人围?有那么厉害的吗?

  【一听这个荀姓,多少人想到了三国时鼎鼎大名的家鼎-荀氏。荀彧、荀攸,一个个都是顶顶高人。荀灌正是荀彧的五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