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陨落
古人们听了沉默,烧炭不通风会中毒,烧炭通风又会跑热气,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哪有这个挥霍本钱。
而有实力烧炭,且不心疼这点物资的贵族们则松了一口气,“原来只需要勤通风就行,还以为以后都不能用炭炉呢。”
至于舍弃炭炉取暖,别闹,知道冬天多冷吗,他们只是贵族,不是不怕冻的铁人。
【还有明火也是同理,一个不慎可能会造成火灾,到时候真要起火,只会损失更重。】
【且林木资源需要时间生长,只砍不种会导致未来人无木可用,这也是我们现在不提倡明火的一大原因。】姜叶道。
“后世居然没木可用了。”诸朝古人们还是第一次知道后世资源匮乏。
在这之前,从后世人不缺衣物他们就能看出后世比他们富足,他们还以为后世各方面都会强于他们,却没想到并不是这样。
不过也是,他们是他们的后人,现在他们要是把树砍光,后世怎么可能还有树,到时候只怕现种都来不及。
“要不咱们以后少砍点树?”有人试着提议。
“不砍树咱们日子怎么过?咱们要做的应该是多种树,只有这样,咱们和后世人都能好。”又有人道。
“陛下,咱们朝廷要不要带头种树?”长孙无忌等贞观朝臣提议道。
天幕面向天下人,想必到时一定有少砍树和种树的人,可是民间力量和朝廷没法比。
“下令吧,以后尽量多种树,咱们现在的树比之秦汉时期就少了许多,可朕没想到后世居然到了没树可用的地步。”李世民叹息,后世林木情况越发严重。
所以就算后世不再是唐朝,他也想做点事情。
诸如李世民这类有责任心的明君,或多或少都下令,让人多种树。
嬴政和刘彻也发出政令,虽然他们不算大众意义上的明君,可他们知道自己身为帝王的责任,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知道肯定得做点什么。
相比之下,昏君有的根本没看到危机,如秦二世胡亥之流,“不是说后世才林木匮乏吗,我们林木现在又不匮乏,未来距离我们还远得很呢,操什么心。”
而有的就算知道问题严重性也没想改变,如隋末隋炀帝杨广冷笑,“未来江山易主,朕凭什么为后来人做嫁衣!”
下令多种树的嬴政和杨坚丝毫不知道自己儿子态度,他们还想着这样做,能让自己的大秦/大隋更稳固。
而诸朝百姓们对于朝廷这项政令接受良好,毕竟这能惠及他们古人。
至于没有这项政令的朝代,只能依靠民间力量。
【理完古人们如何保暖的,我们就能看出棉花的优点,比起木棉、芦花、柳絮来,棉花更厚实保暖;比起皮毛来,棉花更易获得和轻便;还有炭火等工具,棉花更便捷和安全。】
就像汤婆子、炭火、明火取暖等东西,不能随时移动,还有隐患风险,棉花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听姜叶这么说,有人忍不住道:“难道棉花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吗?”
而这么好的东西,真的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拥有的吗?
总之,棉花优点越多,普通百姓就越觉得自己离棉花越远,这让他们心慌不安。
江雪看到这条评论正色:【当然,棉花也是有缺点的,棉花最大缺点就是易燃,棉花不能和火源近距离接触,要不然会迅速着火,不慎会危及人的生命。】
“怕火正常,衣服要是不怕火才奇怪呢。”古人们对此接受良好。
【除了易燃问题外,棉花重要的还有生长环境和水源需求。】姜叶道。
【棉花喜热,温暖干燥的地方长势好,偏冷地方可能会产量不佳,还有水源,棉花生长需要很多水,对于缺水地区,并不适合种棉花。】
“原来如此,还以为棉花哪里都能随便种呢。”知道自己所在地区不适合种棉花,古人们心里失落。
而温暖干燥又有水源的地区古人则眼前一亮,“我们这里适合种棉花!”
嬴政抿唇,“这样的地形朕有,所以棉花呢?”
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算是体会了。③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等标注来源于网络。②广幅布历史记载出现在汉武帝晚期,这里提前到中年。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宋代出现的词,秦朝时还未出现。】
第五章
“没想到陛下让我们种的棉花是好东西。。”明初,朱元璋治下的百姓们心态改观。
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用。的少税、免税的利诱,以及和百姓耕地绑定的强制规定。
在天幕之前,百姓们执行归执行,积极性却没多高,因为他们不像朱元璋清楚棉花是个宝。
可是现在被天幕点出棉花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性一下提升上来。
元朝也有棉花踪迹,虽然元朝不是很懂华夏文化,但对棉花推广很重视,棉花也是从元朝开始扬名。
越往前的朝代棉花踪迹越难寻,比如秦朝和汉初,关于棉花的地名和古名嬴政一个都没听过,而刘邦和吕雉也差不多。
尤其是汉初,刘邦只能让人把天幕所言记下来,心里有些遗憾,“有些事只能看后来者了。”
以他和秦始皇相当的年纪,有心也无力。
吕雉执政时期,汉朝已经有点起色,吕雉思索过后,把寻棉任务交给自己女儿鲁元。
鲁元诧异,“母后,这事不交给弟弟吗?”
对此吕雉轻笑,“母后只信任你,不信任你弟弟。”
儿子可没女儿听话,在天幕出现之前,因为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刘盈跟她唱反调她只能忍下,可是现在,她想看看别的可能。
天幕到来对她是好是坏,就让她拭目以待。
汉武帝时期及之后朝代棉花踪迹会好找许多,这给予古代百姓们很大信心。
“有了棉花我们冬天就能暖和了。”百姓们憧憬道。
“可是棉花织成的布怎么保暖呢?”有经验丰富的绣娘们疑惑。
棉花织成棉布,顶多比麻布厚,保暖感觉还不够。
“把棉花塞进夹层里面啊。”后面朝代的百姓们要是得知古人疑惑,肯定会这样回答。
可惜他们之间不相通,没法互通有无。
【大家好不好奇棉花是怎么做成成品的?我们带大家看看好不好。】这时,姜叶和江雪笑着问道。
刚知道棉花,不知道该怎么用棉花的古人们惊喜,“好奇,我们当然好奇!”
“后世子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之前养蚕缫丝也是。”
看到大家刷屏“好奇”,姜叶手向后一挥,操控身后屏幕播放棉花采摘视频。
同时江雪指挥幕后工作人员们把棉花系列工具搬到台上。
只见屏幕切换,镜头俯拍下,是一望无际、种植整齐,成熟的大片棉田。
成熟的棉花枝干呈褐黑色,雪白的棉花彻底绽放,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
先前姜叶给观众们看棉花图片,只有一株,让人看清楚的同时也少了震撼。
现在这点被补上。
就在这时,棉花旁来了一个钢铁巨物,在镜头仰拍下堪称遮天蔽日。
只见钢铁巨物从棉田上方穿过,瞬间大片棉田的棉花变得光秃,只留少许白点尚挂枝头。
诸朝古人们吓了一大跳,“那东西是什么?它把棉花吃了吗?”
“那是,未来的机关术?!”嬴政震惊,然后看向在朝堂任职的墨家人。
墨家人却顾不上帝王,神色如痴如醉的看着屏幕内容,“如不出所料,这是后世用来收棉的机关术,可它究竟是怎么操控和动起来的?”
就在他们准备看的更仔细,深究原理之际,姜叶手滑,【抱歉,放了机器采棉的视频,我要给大家看的是这个,人工采摘棉花。】
视屏转换,依旧是大片成熟棉田,只是这次没了机器,而是换成很多女工有序走在棉田。
只见她们两指一掐,就把雪白的棉花花瓣摘下,放进她们随身袋子里,脚下随着采摘向前推进。
这一刻,诸朝墨家传人们心里别提多失落。
还有帝王们,虽然人工采摘棉花也好看,但还是没有机关术采棉让他们感兴趣。
“原来那真是采棉的机关术,后世得拥有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把那种庞然大物派去采棉?”
“要是给朕一个采棉机关术多好,朕能把匈奴人头当地犁!”刘彻发出想要的呐喊。
至于机器是不是采棉的,这不重要,庞大体型摆在那,匈奴血肉之躯怎么抗衡。
“陛下,臣也想要!”霍去病激动,没有将军不喜欢战争利器,至于那个是不是武器,没关系,他有自己的使用方法。
“去病,别闹。”卫青声音沉稳。
“舅舅,我不相信你不心动!”霍去病相信自己舅舅跟自己心是一样的。
“身为将军,我当然见之心喜,可是我更清楚那不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东西。。”卫青声音低沉,有一丝微不可闻的失落。
他喜欢钢铁巨兽吗,当然喜欢,可是他们能得到吗?卫青很清醒。
“没事,我们可以做出属于我们的钢铁巨兽,只是我们的钢铁巨兽可不是用来收棉花,当然,以后数量要是多了,收棉花也行。”
说完刘彻情绪激昂的看向墨家官员们。
墨家官员们欲哭无泪,“陛下,臣等不知原理,仿造不出来啊。”
“那是你们需要解决的事情,朕只看结果,当然朕也不为难你们,会给你们足够时间。”刘彻虽然任性,却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弄出来的东西。。
“以前朕只把目光放在战马上,没想到行军打仗还能使用别的武器。”刘彻眯眸。
战马的培养时间需要时间,可是钢铁巨兽只要吃透原理,以大汉现在的矿产存储,完全可以量产。
“虽然那个机关兽只是用来收棉花,但哪怕让朕上,朕也不敢与之争锋。”李世民面色沉重。
他很自信自己的实力,可越是这样,越能看清彼此差距。
“陛下,让臣等来,臣等也不敢上啊。”贞观朝的武将们恍惚道。
他们也算身经百战的老将,以前自认什么阵仗没见过,结果这后世阵仗他们真没见过。
“来人,让工部官员们尽力钻研机关术。”李世民下旨。
“那是机关术,真的假的?!”朱元璋看到庞大的棉花收割机很不敢置信。
这是工业和机关术能达到的程度?
在这之前,朱元璋心里最为重视的莫过于农,在他心里吃饱穿暖是最要紧的事,其他都是次要。
工业不像农业受重视,却也不像商业被打压,在朱元璋心里地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