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181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贾瑚和贾珠正因错过了击退贼人遗憾,问两个兄弟:“可有见着小贼长什么模样?”

  贾琏和贾琮都摇头,至于探春和黛玉更是不知道。

  贾赦、贾政和林如海第二日方回,梳洗之后又急急往朝中去,早出晚归,甚至时常轮到值夜。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谁都不知圣上会对此事如何处置。

  甄家三太太亲自带了儿媳,并许多礼物诚心来荣国府致谢。

  甄家的大太太从去年就一直断断续续病着,总不见好,这回被事情一激,当下就卧病下不来床,甄家二房在外任上躲过一劫,而今京城里是三太太做主。

  王夫人今日也来了,虽然两家离着不远,史苗还真是许久不曾见过她了。

  史苗见王夫人整个人都透着木然,一板一眼的,像是很标准的儿媳机器。

  如此一来,甄家三太太显得很热络:“真是骇人,人都打到家中来了,还好有你们家过来帮忙。”

  史苗笑道:“她们在家中也是被吓得不轻,咱们两家在一处,家中男人不在,彼此照应也是应当的。”

  甄家三太太又说:“明儿等安定了,必定要带着我们家小辈来给老太太磕头。”

  史苗想见见甄宝玉,可黛玉近来都住这边,又时常往这边来,她可不想闹出什么摔玉的绯闻来。

  于是连忙找了个由头:“近来恐有风波,虽然咱们两家近,还是小心为上。”

  甄家三太太深以为然,一脸信服:“老太太说得是,都听您的。”

  ……

  对于淑妃娘娘一行人的处置,圣上不说,大臣们不敢问。

  这老皇帝实力演绎了一波君心难测,搞得一京城的官员都快神经衰弱了。

  两个儿媳问史苗今年过年的安排,请她拿个主意。

  史苗看着庭院里光秃秃的树枝:“也不必多预备了,往后京城中,大约少不了丧事。”

  谁不是这么想的呢?前儿听说甄家都预备起素服了。

  天冷的好处,就是尸首放久了也不会发臭。

  史苗想起来那个风华绝代的淑妃娘娘,恐怕早已经归西了。

  皇帝陛下肯定会给大家一个体面的死法。

  按理说遇到儿子背叛,外戚萌生反心,有些人会一蹶不振,有人反而因此生了斗志。

  老皇帝显然是后者,没准还有长寿基因,和某位十全老人一样,眼看着还能待机很久。

  果然宫里给的消息,淑妃娘娘因寒症过世,其子一片孝心,侍疾染病身亡。

  知道内情的大臣暗里还赞圣上仁慈,起码给所有人都留了体面。

  宫里颁布圣旨,要有百日的国丧,京城各家的年都是冷冷清清过的,半点不闻丝竹之声,连惯常的各家吃年饭,也一并免了。

  黛玉的生日,也只能悄悄的和姊妹们一起过。

  这一年的恩科春闱,也不如早前热闹,大约少了斗文赌酒,各方学子唱和,等到新一轮的状元探花游街,都与前几回差了许多。

  林如海等人也到了外任之时。

  经由先前的变故,谁也不知道将来前程在何处?

  贾赦先得了点消息,赶紧回来告诉史苗:“妹夫差使定了,开封旁边的县,也算个不差的地方。”

  还好,不是个不毛之地,也算文风蔚然,史苗像在自我安慰一般:

  “都是这样一步步上来的。”

  不过贾政就没那么好的差使了,贾赦蹙着眉头:“宫里的意思还是让二弟去工部办事。”

  原著里贾政好歹还是个五品工部员外郎。

  而今的贾政差使,说白了就是工部最末流的办事员。

  皇帝陛下容不下一家子出两个人。

  就连史家,现如今也暂避锋芒。

  贾政经过那件事,也不奢求,只说还能留在京中尽孝,聊以宽慰自己。

  荣国府众人虽舍不得,但也说不出将黛玉留下陪老太太这种话。

  黛玉也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命根子,正如史苗所言,孩子跟着父母长大,才是最好的。

  送别那日,史苗领着贾家四兄弟并贾探春都送出城去。

  几个孩子着实哭了一回,到家中仍是不歇。

  好在经过先前的波折,一切似乎都顺利起来,林如海上任知县是个能办事的官,故而他到任上的情形比预料的好上许多。

  一家子来信说已经安顿下来,贾敏见那边也似姑苏文风盛行,预备兴办义学。

  贾敏的信来了几次,她们出去的第二年,白琪向史苗请辞:

  “太太,先前得了姑奶奶的来信,我想带着湘湘往开封走一趟。”

  史苗答应得很干脆:“去吧!倘若我再年轻几岁,也同你们一起去。”

  白琪去年就想走了,也是为荣国府的哥儿姐儿挑到了好先生,这才选择上路。

  史苗亲自点了妥当人跟着去。

  白家母女动身没几日,荣国府府上忽然收到金陵宁国府的消息。

  贾敬又要娶妻了。

  史苗懒得看信,问大儿媳周氏:“敬大爷那边又看上了哪家姑娘?”

  周氏便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了。

  原是金陵一个七品小官之女,今年只得十七岁。

  史苗心里暗自唾弃,贾敬这年纪,都够当人爹了!

  史苗当即就提出反对:“我看不成,未免太年轻了,比珍哥儿媳妇还小。”

  可是史苗又不是贾敬最顶头的长辈,她说什么,在宁国府并不顶用。

  两人便都默契的不谈这个话题,史苗又问两个儿媳:“先前听你们说过一嘴,隔壁甄家又想送谁进宫来着?”

  史苗这也属于明知故问了,甄家想送进宫里的,肯定就是元春。

  二儿媳道:“就是生在大年初一那个,三房的大姑娘……我瞧着……”

  关氏说着叹了气:“这样一个姑娘送进宫,也太苦了。”

  皇帝这个年岁,真拿去充盈后宫,简直叫人看不下去!

  况且甄家那边送去也不是正经走当娘娘的路子,而是进去当女史,往后的路更难说。

  史苗盘着手中那串菩提子,眼皮有点沉:

  “甄家宫里有个娘娘,总比独独把姑娘送进去有把握,所以才想着一试,先前留着姑娘,兴许也想着押宝,而今姑娘年岁等不了几年,才定了计策。”

  现如今甄家里面有人牵线尚且艰难,原著里的贾元春自己在宫中那么多年,肯定熬得很辛苦。

  等荣国府那边再得知元春的消息,人已经被进宫去了。

  不知元春小姑娘在进宫前,经历了多少事关家族兴盛的洗脑。

  徒有一声长叹。

  甄家三太太却是对荣国府热络,这回过来带了宝贝金孙甄宝玉。

  甄宝玉穿着织锦红带金的衣裳,唇红齿白,要是再圆润点,和年画上的福娃娃也差不了多少。

  果然长得十分讨喜,脖子上挂着通灵宝玉的璎珞,上来就给史苗磕头。

  “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一偏头,丫鬟绿柚上前给甄宝玉送上表礼。

  甄宝玉看见她长得标志可人,年岁不大,看美人的心思却不小,眼睛直勾勾盯着看。

  嘴儿也甜:“多谢姐姐。”

  还好这孩子知道不是自家,没胆子大到上手去摸。

  绿袖被看得不舒服,蹙了蹙眉,回身就站到屏风后。

  甄家三太太笑:“我们两家住得这么近,早该经常往来了。”

  “哥儿姐儿们忙着读书,平日里倒是不得闲。”史苗见甄宝玉,忽然画风一转:“你家哥儿如今读了哪些书?”

  史苗可不想甄宝玉惦记上荣国府,毕竟人家是神瑛侍者转世,史苗怕自家承受不住这份业力。

  所以史苗尽可能减少两边交集,专门捡着甄宝玉不喜欢的东西问。

  甄家三太太连忙自谦道:“他身子弱,如今学了些字,不敢和府上相比。”

  史苗也笑道:“哪里的话,咱们都是读书人家,那些穷苦人家没条件,我问这个,不过希望哥儿多多珍惜能读书的机会啊!”

  甄家三太太连忙换了一个话题:“老太太家三姑娘如何不见,上回她见衣裳上花样子好看,还和我讨花样子呢!”

  听见祖母提到荣国府的三姑娘,甄宝玉小小一个,眼睛都亮了。

  史苗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冷笑,脸上却无懈可击:

  “她今日有功课,年岁小写得慢,学好了才出来。”

第131章

  史苗自己在京城命妇圈混了这么多年,甄家三太太那点心思一看就明白。

  也不单甄家,大部分人家都一样,若家里有个儿女的,看见年岁差不多的姑娘小子,就会动了婚配心思。

  甄家三奶奶问探春,肯定也有考量的意思。

  这一世甄家的宝玉和贾家的探春不是兄妹,从年岁上,婚配是相当的。

  自家姑娘还小小的就明目张胆被惦记上,史苗心里膈应。

  好在甄家三太太也识趣,没继续再问,史苗也不提孩子的事,只问甄家其他人如何。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