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59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看得出来,隔壁何昌逸的情况,比他好不到哪去。

  听得出孙子说得是真心话,沈继川稍感放心,但还是仔细嘱咐道。

  “晚上什么都别想,早点睡,要不然,白天做事的时候,容易精神不济,你要记住,朝廷的事都事关重大,越是忙,越是不能出错,吃好睡好很重要。”

  沈卓点头,就是心中有些无奈,因为他固然可以做到心无旁骛的早点睡,可是睡着后是个什么情况,就由不得他控制了。

  时不时的做上一场莫名其妙的梦,让他挣脱不得,早上起床后,不仅感受不到充足的休息过后的神清气爽,还觉得心累,需要花段时间将那些与现实不搭边的内容,全都清理出脑海。

第五十九章

  当天晚上, 沈卓再次做了一场,这次的梦中,他梦到的就有诸山府大疫一事。

  梦中的他还在青山书院中读书,梦中的那场疫情没能像现在这样, 只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彻底控制住。

  甚至连所有需对瞒报疫情一案负责的官员, 都已受到相应的处置, 朝廷新派去的主政官员们正在诸山府处理后续恢复民生的事宜。

  沈卓之所以知道这些,既有门下省消息灵通的原因,也有新派去的主政官员中, 有门下省放出去的一位同僚的缘故。

  可是在沈卓的梦中,这时的他刚听说诸山府大疫的事, 疫情失控, 传播到诸山府外,才引起重视。

  可是由大商家与大族控制的药材价格飞涨,大夫奇缺,朝廷根本无力控制局面, 只能派官兵将重疫区诸山府围住, 任疫区中人生死听天由命。

  导致大批的染疫百姓丧命,还有许多诸山府一带的人, 都拼了命想要逃离,使得局面变得非常严峻。

  青山州虽距离西南区域路途遥远,也如临大敌的增强守卫,生恐有疫区人偷跑过来。

  可是祸不单行, 当年秋收时节,大安的几处重要产粮区域传来遭受蝗灾, 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 寸草不生。

  柳先生跟他们提起诸山大疫已导致十室九空的惨况, 还提到乱局将至时,悲愤而又无奈的无声抹眼泪时的一幕。

  提及遭遇蝗灾的区域粮食绝收,朝廷却没有能力救助遭遇蝗灾的百姓时的绝望,都让沈卓在梦醒之后,仍觉心中酸涩悲痛不已。

  睡不着,沈卓只好起床,坐在床前,就着晨曦尚不明亮的光芒拿起笔,给青山书院中的几位对他照顾有加的先生们写信。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与现实情况不同,却又显得真实无比的梦境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他的梦中,还是现实中的柳先生等人,都是在悉心教育学生的同时,还会忧国忧民的真正饱学之士。

  虽然门下省中的许多事都涉机密,不能对外说,但是诸如朝廷在接到诸山大疫的消息后,迅速做出的反应,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面的安排,都能说。

  在夏汛将至时,要求各地官府做出的一些预防措施,也都可以说,还可以教给青山书院中的学子,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处理实务。

  那位毫不掩饰自己的用人风格,只会空谈的人,文采再怎么出众,都只会被打发到礼部学道。

  那位愿意重用的是会办事,办得好事的人,锦绣文章做得再怎么才华横溢,都不及一份整理得不出一点纰漏的数据文书来得有用。

  给几位先生讲了下自己在京中过得虽繁忙,却很充实的生活日常,又从不同角度,分别讲了下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与感悟后,沈卓的情绪才彻底平复下来。

  他很庆幸自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这个充满欣欣向荣的大安,而不是生活在梦中那个混乱无道,局势变得越来越来乱,让人越来越感到惶恐无力,乃至是绝望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他的亲人也没有遭遇那些不幸,而是都好好的活在他的身边。

  祖父母每天都会关心他的吃喝与生活状态,表姐与情投意合之人婚姻幸福,现已怀有身孕,表姐夫没有遭遇无辜惨死的厄运,顺利成为工部匠吏,收入很不错。

  梦中那些充满不祥的经历,让沈卓更加珍惜自己现有的这些看着很平凡的一切,更享受现在这虽然累,心里却很踏实,没有允斥着无尽的悲伤、痛苦、遗憾与无奈的生活。

  正当沈卓还在想,要以什么方式提醒朝廷,河原省及其周边今岁有发生蝗灾的危机时,门下省就率先接到相关消息的奏报。

  接到农务司驻地官员的奏报,近两年气侯较为干旱的河原省发现大片蝗虫卵,河原省及其附近省府今岁夏末秋初都有发生大规模蝗灾的危机。

  朝堂上的众大臣都焦急不已,认为这是上天的警告,要求皇上要赶紧举行祭祀,反省己过,祈求上苍的宽恕。

  轮值做朝堂奏对记录的沈卓闻言,下意识看向站在殿首一侧的太子,不出意外的在其嘴角看一抹略显嘲讽的讥笑。

  正宁帝也对此不以为然,要是上天和先祖真能显灵,早就将他这个在天坛与宗庙祭祀时,将女儿正式封为太子的皇帝给劈死了,哪里还有现在?

  “不久之后,就该举行秋收祭祀,礼部的确要提前准备起来,感谢上天赐下土豆和玉米两种高产作物,让我们大安的百姓可以稍解温饱之忧,至于你们说的蝗灾,朕已派人就近调了大批的鸡鸭鹅过去,不久之后,应当就有好消息传来。”

  大臣们闻言,有些不明状况,他们说的是蝗灾之患,皇上却说什么鸡鸭鹅,这算什么?

  “陛下,幸得祖宗庇佑,才会让此次的蝗灾提前现出踪迹,我们应当要提前重视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与鸡鸭鹅有什么关系?”

  正宁帝心说,这件事要不是太子早有准备,要求农务司的官员组织人手在蝗虫喜欢产卵的区域仔细巡视,才能提前发现这场蝗灾,谁保佑都没用。

  心中腹诽的同时,正宁帝口中却是义正言辞的训斥道。

  “连朕都知道,鸡鸭鹅可以消灭蝗虫与蝗虫卵,你们这些朝廷栋梁却都如此不关心农事,实在愧对先贤的教导。”

  罢朝后,正宁帝才难掩担忧的问道。

  “皇儿,真的没有问题吗?要不咱们一边出动那些鸡鸭鹅,一边举行祭祀?要不然,要是那些鸡鸭鹅没将蝗虫消灭干净,他们又以此为由,说朕不敬上天了。”

  祭祀是件大事,正宁帝虽然不像之前的皇帝般,为给自己留名造势,动辄就要去什么泰山封禅,或是去哪里祭圣。

  但是必要的祭天、祭宗庙、祭祖陵等,正宁帝一般还是不会推辞,虽然不少时候会让人代劳。

  毕竟这里面牵涉到政治意义太大,连何殊也不敢说要取消这些传统祭祀活动。

  想到自己在接到消息后,其实也是做了两手准备,除了派出鸡鸭鹅大军除隐患,一边安排可能要面临蝗灾危机的地方官府做好灭蝗、驱蝗准备。

  “连河原在内的几省近几年的养殖业发展的都不错,这次能出动的鸡鸭鹅数量庞大,应该清除大半,剩下的肯定还有,但也是难成气侯,等到秋收祭祀大典上,父皇别忘了感谢一下上天与先祖的保佑便是。”

  正宁帝闻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皇儿说得对,就这么办吧。”

  爷俩迅速达成共识,让隐约听到些内容的汪林抽抽嘴角,他对这种场景也算是相当适应了。

  谁能想到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在百姓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其实都是人设,私下里是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可是他身为皇帝身边表面上最受宠幸的大太监,则过着丝毫不敢行差踏错,就差将忠心听话写在脑门上的日子。

  在人前的风光地位,在人后的权势,都远不及先帝身边的大内监。

  可他竟然还没什么抱怨,因为这种日子其实过得还挺舒心,只需好好完成分内工作,不用担心随时会掉脑袋,成为被朝臣们视为眼中钉的权宦,输了就是下场凄惨,难得好死。

  因级别不低,收入很不错,他不仅可以跟前朝官员们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退休后的生老病死也会由朝廷负责出钱,能得善终。

  朝廷大臣们被皇上训斥他们不懂农事后,回去就派人找来鸡鸭鹅,还收集来蝗虫之类的虫子做实验。

  然后他们惊讶发现,一只鸡每天能吃好几十,一只鸭能吃一两百,都是吃虫子的高手。

  接到消息,得知他们所在区域,将要面临蝗灾威胁的百姓们也没想到,随着消息抵达被送到的,还有陆续从附近各地被运到的大批鸡鸭鹅。

  而这招这也确实有效,每天吃到撑的鸡鸭鹅们在消灭蝗虫的时候,也在飞快长个,吃得也更多。

  大量蝗虫刚要长成,或是还来不及长成,就被提前吃掉,根本来不及形成规模,就被眼尖嘴利的鸡鸭鹅给吃得所剩无几。

  等到一两个月后,本该是蝗虫正式长成,同时也是庄稼将要进入??收割阶段的时候,少量的蝗虫根本无法成灾,就被百姓们合力消灭。

  朝廷接到消息,庆幸这场蝗灾没有给大安造成粮食减产的危机的同时,也忍不住在心里疑惑,朝廷从前几年开始,鼓励各地发展养殖。

  从前两年起,甚至还鼓励一些地方在山野荒地种草发展养殖,莫不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

  要不然,这一切怎么都这么巧?要不是河原及周围都是重点养殖鸡鸭鹅的区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调集到数以万计的鸡鸭鹅。

  而何殊正在为东宫出钱买下的那些灭蝗大军感到头痛,那些本就长成,或是快要长成的鸡鸭鹅,在吃了一两个月的蝗虫后,都长得十分肥壮。

  可是没了蝗虫当食物,她可养不起那些吃货,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将它们都出手,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河原当地卖了一部分给心有余悸的百姓后,剩下的仍有许多。

  送了一部分给当地灭蝗有功的官员们做福利之余,何殊又让人送一部分进京,做成烤鸡烤鸭烤大鹅,发给朝廷官员们作福利。

  正宁十一年的秋收祭祀大典上,这些真正的灭蝗功臣,则成为祭祀品中最为突出的存在,让跟着参加祭祀的文武官员们看着心情都有些复杂。

第六十章

  沈祖母接过大孙子带回卤鸡烤鸭腌鹅三件套, 不赞成的嗔怪道。

  “买一样就行,一下买这么多做什么?家里就这么多人,你去隔壁把小何、小左叫过来一起吃吧。”

  沈卓也没想到朝廷竟然还有这种发福利的方式,首次拎着这些包裹着油纸的鸡鸭鹅, 一路招摇过市的回家, 心里还真有些难以适应, 不大自在的背着手回道。

  “不用,这是门下省统一发放的福利,昌逸兄那边也有, 他们估计也要找人帮忙吃,才不会浪费。”

  知道这是朝廷免费发放的, 沈祖母瞬间露出格外灿烂的笑容。

  “唉哟, 在朝廷当官的待遇竟然这么好啊,竟然还发这些好东西,你爷在衙门里当了一辈子的文书,也没这个福分。”

  听到自己被拉踩的沈继川在一旁不服气的开口道。

  “这能一样?卓哥儿是在朝廷当官, 我只是在县衙当吏, 岂止是我,连那些府尊、县令大人也没这福分。”

  听到动静的吴水芹出来接过三件套, 有些惊讶的说道。

  “哟,这份量可真沉!”

  沈卓点点头,“听说这些都是从河原省送上京的,前两个月吃蝗虫吃得多, 都长得特别肥壮。”

  据在御书房赶上尝鲜的同僚说,味道也特别好, 不过他自己还没亲口吃过, 沈卓并不确认。

  吴水芹闻言, 顿时眼睛一亮,立刻觉得手上的三件套更具意义。

  “原来这就是为朝廷立下灭蝗大功的鸡鸭鹅?我去买菜的时候听人议论过,说是朝廷在河原省那边出动上百万的鸡鸭鹅,满山遍野的灭蝗虫,没想我们竟然也能沾卓哥儿的光,尝尝这些鸡鸭鹅的味。”

  听到夸张的‘上百万’,沈卓不由得失笑,仅这不到十万只的样子,就让那位愁得到处送,要是多达上百万,估计朝野上下的官吏们都得往家拎福利,而且是活着带毛的。

  据说为了卤烤这批发放给官员们的福利,已经非常费功夫,把京城中新开的几家熟食铺子都忙得昼夜不歇火,各种香味弥漫全京城。

  虽然能有机会得到三件套的人数有限,大多数人都只能得到一样,还有一小部分能得两样,门下省属于特殊照顾。

  沈卓怎么也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干脆利索的灭蝗,或者说是解决蝗灾的方式。

  曾给无数百姓带去巨大威胁,让历朝历代的朝廷无计可施的蝗灾,就这么还没来得及发威,就被消灭。

  同样的灾难,在不同的人面前,用不同的方式处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

  这让沈卓无比深刻的意识到,什么叫做人定胜天。

  他自己肯定做不到,因为他知道,换了他在那位的位置上,且不说会不会想到要结合一些历史记录,提前在干旱区域布置人手提前观察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示警。

  就算可以像这般提前发现,他能做的也有限,根本想不到这种让人闻所未闻,但又确实有效的方式灭蝗。

  即便他并没有忽视农事,看过的相关书籍中,也曾提到鸡鸭鹅吃虫、吃蝗虫。

  而宫里的正宁帝在连吃几天的鸡鸭鹅后,哪怕是换着花样吃,也感到有些受不了。

  “皇儿,你那卖卤味、烤鸭、炖大鹅的店,都已经让人开起咿嘩来了,送出去这么多,剩下的再卖段时间,就能消耗掉,你干嘛还让宫里吃,我最近一个月都不想再看到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