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刘盈一边喊着“我就敢”,一边跑得没了影子。
刘邦每日都来拜见父亲,还没看见父亲,就听见里面的嘈杂声。
他忙拐个弯,在墙角躲了一会儿,再假装什么事都不知道地走进去,免得父亲让他教训刘盈。
那刘盈会借口自己需要教训他,又推迟出游时间。
他不准刘盈乱跑,刘盈偏要离家出走;他让刘盈巡视天下,刘盈就抱着门柱不肯挪窝。
这逆子,天生反骨,非要和他反着来。
离开前,刘盈把能招惹的人都招惹了一遍,告知他们自己要去巡视中原,顺便收受了许多贿赂。
刘邦盘坐在椅子上,见刘盈搬回来一大堆财物,领头指挥的还是各家小孩,深吸了一口气。
家贼难防啊。
咦,那个跟在盈儿身边摇头晃脑吹箫的红头绳小孩是谁?怎么还有配乐?
张良道:“是周勃家第二子,周亚夫。盈儿特别喜爱他。”
刘邦多看了周亚夫几眼,也觉得这个圆滚滚红头绳小孩长得特别喜气,很讨人喜爱,便夸赞道:“很有他父亲的模样。”
刘邦见张良没听懂,补充道:“很有当初他父亲治丧时吹箫的模样。”
张良嘴角下撇,差点没掩饰住嫌弃的神色。
陛下,你倒不必和我解释得这么详细。这会让我对大汉的未来失去信心。
“阿父,我要出发啦!”
“快滚!”
刘盈和他的大毛驴乘坐着豪华大马车,终于离开了栎阳城,开始了他代天子巡视天下的旅程。
吕雉则已经从长沙国乘船加紧脚步返回,好替刘邦干活。
刘盈给“实关中”和“察举制”起了这么大的架子,要做的事太多了。
刘盈此人,离家途中是别想逮着他干活的,只能累一累可怜的老母亲了。
吕雉正努力教导萧谨政务。她相信自己的现在,就是萧谨的未来。
儿子当太子都不想干活,难道当皇帝后,儿子还能变得勤奋吗?
不可能!
“天下万民好不容易才有了几日轻松日子过,可不能因为皇帝的惫懒而再生祸端。”吕雉忧夫忧子,忧国忧民,“你要多做事,还要劝盈儿别大兴兵事。”
萧谨实话实说:“多做事容易,劝太子别大兴兵事,难。”
吕雉捧心。
她知道难啊。现在还有个萧何能压制住刘盈,以后萧何去了,还有谁能让刘盈放弃穷兵黩武?
信儿?肥儿?
这两人只会助纣为虐!
吕雉决定这次回京后,好好选一选能留到下一代的臣子中的老成持重之人。
首先,她要把壮壮教育好。
吕雉带着愁苦之心回家,刘盈已经来到了后世著名宫斗剧摄影地,未央宫。
未央宫初具气派,但当然不如刘盈前世记忆里的故宫来得精致。
刘盈考虑要不要用朱砂把墙漆成红色,被未央宫设计师萧何否决。
刘盈见萧何根本没打算听他意见,只能作罢。
“记得挖下水道,免得后世千年后,后世子孙笑话大汉的萧相国不会挖下水道,导致长安城内涝厉害。”
刘盈和萧何商议以未央宫为中央,修建长安城的时候,笑话萧何道。
萧何冷哼一声,回家就苦苦钻研刘盈从梦中抄来的大兴城图纸。
就算是现学城池规划,他也是信手拈来!
“梦中上课别松懈,早日通关,好得到下一个副本的知识。”萧何叮嘱刘盈。
刘盈不耐烦地摆手,前往了下一座城邑。
他离开时,检查了一下召平的种植基地,顺便顺走了召平的瓜。
召平看着在瓜田里肆虐的太子和驴,对蒙毅道:“你不是说太子成长了?”
蒙毅兜着手,面无表情道:“难道太子不是更高更壮了?”
召平道:“就只长个子?”
蒙毅道:“还能破匈奴,兴察举。”
召平窥见蒙毅面无表情下隐隐的自豪神色,忍笑。
看来自己这友人,短时间是不可能去给先帝守陵了。
无论是蒙毅还是蒙恬,他们燃起的事业心都挺热烈的。
自己是不是也该再多努力一些?
召平看着在瓜田里戴着瓜帽啃瓜的太子和驴,露出慈祥的微笑。
“我走啦!”
刘盈运着瓜,离开了还未建成的长安城。
咸阳的庶民听闻太子出游,特意带着酒肉来犒劳刘盈。
刘盈和他们喝了一日浊酒,才晃悠悠离开。
咸阳的庶民特别开心。
“嗯……我想想去哪……去什么洛阳,没意思,南下吧。”
刘盈看了一眼阿父给他的计划路线,把图丢一边,下令众人南下。
“走,去拜祭老长沙王去!”
刘邦早就知道刘盈不会听从指挥,吩咐了保护刘盈出游的侍卫,一切听刘盈的。
于是一行人掉转马头,换了目的地。
刘邦得知消息,骂了一句“果然是逆子”,就懒得再关心刘盈做什么了。
只有和儿子擦肩而过的吕雉气得捶胸顿足。
既然你想去南边,那去年为何要推脱?!
第136章 景异却又曾相识
刘盈出巡的队伍, 加仆从护卫共有两千人。
沿路城邑都会给刘盈供给吃穿用度,这两千人自然是养得起的,但刘盈就是抠门,南下的路上, 他陆陆续续送回了几百有各种技艺, 可以让他过得很舒服的仆从。
身为太子宫大管家, 宋昌劝说:“太子尊贵之躯, 巡游天下怎能没有仆从?昔日秦始皇游历天下, 随从者数万……”
宋昌话未说完, 就被刘盈打断。
刘盈吊着眼角, 尾音上扬:“所以他二世而亡了啊。”
宋昌语塞。
把吃白饭的人赶回栎阳, 刘盈又在路上边走边练兵,跟不上的也送回去。
等到了南阳郡的时候, 刘盈的队伍已经精简到了一千人。
南阳郡守准备的是两千人的吃食,见太子麾下只有一千人, 还以为太子遇袭, 吓得立刻要披甲。
“我只是为了一人能吃两人的食物,把没本事的人都赶回去了。”刘盈安抚道。
南阳郡守哭笑不得。
他虽不是什么有名气, 能封爵的将领, 也是跟随刘邦多年的老汉将。比起一些身为降将的高官,他对刘盈的本性还更熟悉一些。
大汉的老将们, 都单方面很熟悉刘盈。刘盈的存在感太高了。
他们十分不理解,为什么敌人和后来的将领居然不了解太子。
太子还需要了解吗?他从来把自己是什么人都写在了脸上。
“若太子需要更多的食物, 提前告知我一声便是。”曾经的泥腿子汉将, 被文书腌入味后,用词也变温文尔雅了。
刘盈笑话道:“南阳都快被阿父和项羽打烂了,这才休养生息几年?快别说大话了。”
刘盈知道南阳郡守不是说大话。
真要拿出四千人的粮草, 身为一个大郡,当然凑得出来。
南阳郡守也知道刘盈的话中真正的含义。
太子心善,见不得加重庶民负担而已。
南阳郡守便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言,只悉心照顾太子。
南阳郡守身边的下属看见郡守和太子相谈甚欢,战战兢兢。
郡守不是说,和太子没有交情吗?
南阳郡守回家后一想,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怎么就胆子这么大,一副和太子很熟稔的模样?
刘盈收起智障光环,结束了套话。
南阳郡守虽没什么才干,但品行不错,没有过多干涉庶民的生活,所以南阳的秩序恢复得不错。
如曹参在齐国所做的那样,在生产力低下时,对休养生息而言,一位有本事有抱负的地方官,可能不如一位鲁钝但心善的地方官。
刘盈在南阳郡小住了几日,检查南阳郡守的工作。
他只工作半日。剩下半日,南阳郡守自己要工作,他则躺在府邸的走廊地板上,借着白日的光看书。
刘盈翻看的是叔孙通整理的孟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