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74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若我为帝,定再约法三章,兴文景之治!”

  刘盈每到一处,就许诺免一年徭役赋税。粮草充足的刘盈的军队,对沿路村庄所剩不多的糠麸丝毫不取。

  就凭借着这些豪族看不懂的小恩小惠,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空口保证,刘盈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相迎,人人唯恐刘盈不为帝。

  刘盈恍然。

  曾经他与阿父一同进入关中。同样的举措,同样的情景。

  或许那时的他还年幼,或许那时承担所有期盼的是他的父亲,刘盈虽激动自豪,感触却不深。

  至少没有深到脸上许久没有笑容的程度。

  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阿父肩上的压力。

  刘盈骑在马上,可以轻易看清站在地上的人那蕴含了太多的期盼,以至于五官都扭曲了的脸庞。

  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多卑微,多天真。

  可这时的人,除了将希望寄托在“圣君”身上,还能做什么?

  已经长大的刘盈,早已经明了“汉圣宗圣皇帝”这个谥号庙号有多不合规矩。

  中原文化总是含蓄的,汉人王朝即使再期盼圣君,除非追封先祖,否则不会用“圣”来作为庙号。

  而评价皇帝一生的“谥号”,也没有一个人能担得单独一个“圣”字。

  至于复字的谥号,那便已经泛滥,不值一提。

  是不是啊,文武大圣皇帝?你是不是更希望自己叫唐文帝?

  刘盈失去了笑容很久,今日又笑了起来。

  后世的汉人王朝如何,与自己何干?

  后世汉人王朝遵循的规矩,就是老祖宗做过的事。

  我是汉人的老祖宗!第二任的大汉皇帝!

  这两个“圣”字,我要定了!

  “没错,我完全配得上两个圣字。”刘盈经过许多日的三省吾身,自得颔首,“为免不孝子乱来,等当了皇帝我就把庙号和谥号定下来!”

  “啊?你说什么?”被曹操放走,没去更近的孙策军中,北上来寻刘盈的诸葛亮傻眼,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刘盈道:“等我回去登基后,就和阿父阿母和伯父叔父们说,我要把庙号谥号定下来,就叫‘汉圣宗圣皇帝’!”

  诸葛亮深呼吸。

  “张盈啊。”

  “嗯?”

  “刘盈啊。”

  “叫你老祖宗作甚?”

  “大汉的第一位太子殿下啊。”

  “在在在,有屁快放。”

  后悔赶来为刘盈掌管后勤,好让刘盈轻松一些的诸葛亮哭丧着脸:“对萧相国好一点。高祖陛下或许不会在意,但萧相国真的会被你气死。”

  刘盈犹豫了一瞬,坚定了本心:“你放心,经过我这么多年的折磨,他能承受得住。”

  诸葛亮双手捂脸。

  袁绍只剩下邺城,曹操只剩下许县的好消息,都不能缓解他痛苦的心情了。

  刘盈刚刚说的是“折磨”吧?他真的好有自知之明啊。

  诸葛亮不知道该对刘盈在汉初的臣子深表同情,还是该对刘盈现在包括自己在内的下属深表同情。

  “你在这里的庙号谥号别乱来,你就是太祖高皇帝!开国君王必须是太祖高皇帝!”

  “好啦,我知道。真奇怪啊,为什么都是太祖高皇帝,只有我阿父是汉高祖?其他人的简称都是‘太祖’?”

  “我哪知道。现在没有那么多开国皇帝。你想好王朝的名字了吗?”

  “想好了,就‘宋’!”

  诸葛亮详细问了是哪个“宋”字后,困惑不解:“你冒充留侯后人,定国号为‘韩’都很正常,为什么是‘宋’?‘宋’和你没有关系啊。而且诸侯中的宋国也不是什么好国家。”

  韩?大韩朝吗?

  刘盈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第一次被诸葛亮造成了暴击伤害。

  啊,可怜的韩国,可怜的张伯父。

  某个不要脸的家伙,偷了“高丽”的国名,害得人家已经被大隋和大唐皇帝改名为“高丽”的高句丽只能用老名字就罢了,怎么连“韩”都偷?“韩”和你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把“韩国”这个名字还给我们老祖宗啊!

  刘盈抹了一把脸。对不起,他拒绝。

  “我就是宋太祖了。因为要押韵。”

  诸葛亮完全听不懂刘盈在说什么,可刘盈只会神秘地笑着卖关子,不再回答。

  真可恶啊!

  诸葛亮抓心挠肝,彻夜未眠,挂了两个好大的黑眼圈。

  刘盈到处宣扬诸葛亮是因为劳累过度才这样,并在诸葛亮脑袋上挂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故。

  诸葛亮:“……”真是谢谢你的大缺大德了啊,我并不想累死!

  诸葛亮对刘盈竖起了两个中指。

  刘盈的坏毛病,他有样学样。

  刘盈笑得前俯后仰。等把这个记忆送给平行世界的三国真实人物,一定会很有趣。

  哈哈哈哈,快通关了,迫不及待啊。

  【系统,以后的副本都变成长副本了?】

  【不,此次为特殊副本,恭贺宿主帝望终于即将破零。以后副本形式与以前一样,只是历史中的短暂剪影。】

  刘盈笑着躲避诸葛亮的剑鞘。

  他就知道,这次副本不对劲。

  就刷这一次,他再也不想刷长副本了。即使他能分清现实和梦境。

  【这次副本的奖励也很特殊吧?】

  【副本奖励,就是副本本身。此次副本,未向宿主屏蔽任何数据。】

  “真抠门。”刘盈嘀咕,把诸葛亮按在地上十字固定。

  弱冠的诸葛亮,如他十三四岁时一样,发出凄厉的惨叫。

  赵云路过。赵云捂着耳朵躲开。

  明知道打不过,非要屡战屡败,孔明啊……唉。

  赵云涌出慈祥的愁绪。

第216章 这场景令人怀念

  袁绍和曹操都以为自己能支撑好几年。

  楚汉之争都打了四年, 他们有两个人呢。

  刘盈只能说,项羽好歹是他阿父惺惺相惜的宿敌,哪怕项羽是个只擅长破坏、不在乎重建的霸王,那不是后世人随随便便能自比的。

  对啊, 你们有两个各自为政、势均力敌、彼此不信任、互相拖后腿的人呢。

  “项羽是灭秦的英雄, 即使他很暴虐, 世上也有许多人为他心折, 愿意为他赴死。袁绍和曹操是旧汉的官吏, 既不能挽旧汉与倾颓, 也不能救万民于水火, 更没有推倒旧汉腐朽大梁的胆气。”刘盈对袁绍和曹操派来劝和的使臣, 笑得十分无奈,“寄生在腐朽王朝上而生的王朝, 天生都是腐朽的。你们继续跟随他们,既不能实现救世安民的远大抱负, 也不能达到家族安享富贵的自私目的。别顽抗了。”

  刘盈送走袁绍和曹操的使臣, 眼含讽刺。

  只剩下邺城和许县两座孤城,他们能守多久?

  顶多再过一个月, 他们就必定投降。

  史书中有许多守孤城守许多年的记载。但这些“孤城”, 背后都有强大的意志支撑。

  或是对旧朝的忠诚,或是对民族的忠诚, 或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袁绍和曹操以及他们麾下的士大夫们能占得哪种?

  他们也不过是旧王朝的“士大夫”而已。

  没有支援,没有民心, 没有大义, 他们什么都没有,拿什么顽抗?

  赌一口气吗?

  即使袁绍和曹操愿意赌,他们麾下的士大夫愿意跟着赌吗?

  曹操最先投降。

  颍川士族跟随曹操, 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在这个乱世,只有曹操算得上明主。

  原本历史中,即使曹操在与袁绍的决战中短暂落后,一度想要退守许县,颍川郡也坚定不移地继续支持曹操,劝说曹操再坚持一会儿,一定能看到转机。

  他们分析袁绍和袁绍麾下主要谋士、将领的性格弱点,只要与袁绍继续僵持下去,袁绍必定出错。

  争夺天下,就拼的是谁失误少。

  他们能在绝境中有这样的眼光,便不可能看不出,“张盈”比曹操更像明主。

  只是“张盈”这样的明主,不符合他们家族的利益,他们才顽抗至今。

  但再不投降,整个颍川士族就会像当初后汉建立时支持王莽的关中士族一样,在整个新王朝持续期间,都被排斥在顶尖阶层之外。

  之后许县的顽抗,不过是曹操和颍川士族用兵卒和百姓的命,来向“张盈”展示他们的才华,是他们向新王朝的君王投递的求职信。

  当刘盈给曹操写信,告知曹操已经够了,再顽抗他就要生气时,曹操便从容投降。

  他还来到刘盈身边,愿意为刘盈劝降袁绍。

  “不用了,我打算把他气死,邺城不攻自破。”刘盈对曹操坦白了自己的目的。

  从他跑快了就会跌地上打滚的幼童时期起,长辈总点着他的鼻子说他很气人,气死人。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