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叶欣一愣,感受到了大队长的关心,很乖觉地点头:“我们明白的,暂时不出远门了。”
李兴国见她明白,就摆摆手,“去吧,我跟小队长们说说,也叮嘱叮嘱其他人。”
两人这才走开了。
几个知青也不再逗留,跟着走开。
离开晒谷场,没多远就是医疗站。沈卓刚才出来得匆忙,虽然锁门了,但还是要回去一下。他想让叶欣跟他一起去的,不过叶欣看边上几个知青都在,索性说说话,让他自己去。
沈卓只好皱着眉头自己往医疗站去了。
其实就是几个女知青,郑文文、江静雨、刘红霞,还有李英丽。其他人要么走了,要么没在。见沈卓走开了,几人就聊起来。
郑文文问:“我一直觉得我们这儿十分平静,堪称封闭,跟古代的村落似的,虽落后却也安全。现在外面的斗争波及这里了,是不是说明形势很严峻了?”
叶欣点点头,“我觉得是的,影响这么广。”
刘红霞不解地问:“为什么首都的人要下放到这里?千里迢迢的,也太折腾了。”
叶欣猜测道:“可能因为我们这里够偏远、够穷吧,那些人也说了,要用最艰苦的条件彻底改造他们。古代不是经常把罪犯流放三千里吗,就是要让他们饱受流离之苦,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郑文文算了算,咋舌:“何止三千里啊!首都到这里已经四千多里了,怪不得那两人衣衫褴褛的,能熬过来真不容易了。”
江静雨轻轻叹了口气,“他们看着年纪大了,以后住在牛棚,生活条件那么恶劣,不知道能不能熬下去。”不管是不是“资本主义”吧,总觉得这样太遭罪。
叶欣知道她情感细腻,安慰道:“放心吧。咱们大队长还是仁慈的,把自己的被子分出去。”
大队长说是年前淘汰的旧被子,要扔了的,不过是借口罢了,不然怎么没扔?现在大家生活都不容易的,旧被子也舍不得扔。
叶欣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往坡上看了看,“对了,小学那里好像没有动静?小薇姐和康明哥也没有下来。”
江静雨倒是知道这个:“都还在上面上课呢。之前也有队员上去通知了,不过不是通知他们下来,而是让他们约束好学生,甚至等通知才放学的,就是担心小孩子们一下来,太闹腾了,怕不好。也怕人太多,危险,小孩子最容易被踩着的。”
叶欣点点头,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方式。
这些乱七八糟的场面,还是不要让小孩子围观的好,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说了几句,三个女知青就告辞离开了。
李英丽站在一边,一时没走,她之前也没说话。
叶欣觉得她应该有话要跟自己说,而且看着脸色不太好,就主动开口:“你最近看着气色好了很多,看来确实有在好好吃饭养身体了。”
李英丽点点头,见其他人走远了,沈卓又没过来,就突然抓住她的手,有些紧张兮兮地说:“叶欣,实不相瞒,刚才我站在边上看着,有点胆战心惊!”
叶欣道:“你怕什么?又不关你的事。”
李英丽脸色有点白,小声快速地说:“你也知道我的。之前批评那两个人的时候,就提到他们私德有亏,他们那个样子,好惨!你说,当时我家人要不是把我匆匆打发来乡下,是不是我也会落得这个下场?毕竟那个人,他有权有势……”
叶欣见她这副做贼心虚的紧张样,也是无语,所以当初是不是被全然骗心骗身,只有你自己知道啊。不过还是要安慰两句的:“你别多想。你都已经下乡了,事情在当地已经算过去了,不会再来找你的。刚才你也听到大队长的话了,公社还是稳得住的,咱们日常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别自己吓自己。”
经过她一番安慰,李英丽放松了许多,才放开她的手回去。
沈卓已经在边上站一会儿了,这时候才走过来。
握起她的手看看,她皮肤白,被抓得泛红了,还有几个指甲印,他皱着眉头,轻轻给她揉了揉,说:“她怎么一点分寸都没有?以后你别她。”
叶欣叹了口气,“没什么的。走吧,回家了。”
他们就沿着小路穿过水塘,往村子那边走去。
正好到了小学放学的时间,一阵铃声,随后吵吵闹闹的声音从坡上涌下来,给此时过于安静的凉水塘带来几分活力。
接下去几天,叶欣心情不太好,不想上工。
沈卓就让她多休息休息,在家里看书。
不下雨了,他把竹椅给她搬到院子里,放在石桌旁边,吃的喝的更好放。二月赶集已经买了毯子,叮嘱她记得盖上,不要着凉了。
叶欣道:“还着凉呢,晒着太阳都会热出汗。”
沈卓抬头看了看院子,说:“午后太阳很快西斜了,晒不太久,会凉的。”
叶欣嗯了声,忍不住扯扯这印着花开富贵图案的毯子,皱着眉头,“真讨厌,镇上毯子就没一个素色的,花得我都没法专心看书。”
沈卓也觉得这大红花的太花哨了点,“下次进城咱们在买更好的。”
叶欣哼了声:“没听见大队长说吗?最近不能去,不给开介绍信!”
沈卓就说:“那以后吧。大队长也是为了咱们好。”
叶欣说:“我知道,我又没误解大队长,是说咱们起码半年以内不要进城了。”又摸摸毯子,叹气:“算了,虽然太花了,但毛绒绒的,触感还不错,将就着用吧。”
看了会儿书,还是觉得不舒服,一手抓毯子一手拿书起身道:“你还是给我搬回屋檐下吧!这种光线下伤眼睛。”
沈卓就又给她搬回去,这边是挤一点,不过光线确实更合适。
等她重新舒舒服服窝进躺椅里了,他倾身亲亲她的脸,说:“要不我在桌子那里盖个凉棚?遮住太阳,以后就舒服了。”
叶欣眼睛一亮:“好啊,你现在就给我盖!”
沈卓见她情绪起来了,点点头:“我先研究一下,准备材料,尽快给你盖起来。”
叶欣仰起头亲亲他,鼓励:“好哦,你先设计,拿纸画一画图,争取盖得又漂亮又结实!”
沈卓顿时充满了干劲,转头就研究去了。
叶欣则继续悠悠哉哉地躺着看书,现在她在看高中历史了。
二月底就这么过去了。
第135章 帅知青
三月初又下了几天小雨, 到处潮湿泥泞。
潮得坐不住,叶欣索性换了水鞋,上山看竹子。
沈卓跟她一起上去。原本还说要背她的, 但叶欣最近心情不好, 加上天气不好,不想跟他玩这个了。何况那么潮湿, 山上都是湿滑的, 万一摔倒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还是自己走路稳当。
还没走近,就看到一丛竹子生机勃勃的,新绿色的竹叶以及冒出的竹笋, 让人看着心喜。
叶欣走过去,绕一圈仔细观察,发现这丛最终就是有一个死掉了。不过活过来的三个也够了, 不仅长出了竹枝和竹叶, 还发了三四棵笋, 一棵已经快比她高了,呈现一种向上生长的勃勃姿态。
她还是有些惊讶:“长这么快啊!”
沈卓道:“雨后春笋,就是这样的。”
说着牵着她往第二个竹坑去看。第二丛四根竹种都活了, 发了五六棵笋,也是生机旺盛的模样。
叶欣有些低落的心情就好起来了, “长得真好!等这些竹笋长起来,很快就成才了。”
看完了这两处先种的用作材料的,继续往上走一点儿, 看看最近种的吃竹笋的。
也活过来了, 根部能看到新鲜的根须往下扎,竹节上都冒出了新芽, 长出嫩绿的枝叶来,看着叶子大很多似的。
沈卓解释道:“这是麻竹,叶子大,端午可以摘来包粽子的。”
叶欣很新奇:“真的?那这种竹子真好,用处大。”
看完,他们就下去了。
雨后,不仅是春笋直冒,山上的草木新枝也已经长出来了,叶片沾着水珠,粉红的、嫩绿的新叶子柔软清新,只是碰到了就会沾湿衣服,有些讨厌。
沈卓还是小心牵着她,下山可是比上山要更小心的。
下到菜地,也已经是翠绿的一片了。
辣椒、黄瓜、苦瓜、西红柿之类的苗都长势很好,不过还远未到收获的时候,倒是那些绿叶菜长得茂盛,已经可以拔些来吃了。
一片翠绿色中,有一树粉色,娇嫩鲜妍,柔软芬芳——那就是桃花了。
叶欣让沈卓去摘菜,自己去看美丽的桃花。
当初买的时候,就是为了看花的。买时只有她腰高的小苗,现在已经长得比她高了,花也比去年开得更多、更好看。
仔细地欣赏了好一会儿,她转头问沈卓:“你说它今年能不能结桃子?”
沈卓闻声回头,只见她站在花树下,粉色的花瓣映着她娇美的容颜,他脑海里不禁浮现了一句古诗“人面桃花相映红”,一时看呆了。
见他这样,她忍不住笑了,笑起来更是动人。
她脆生生地提高了声音:“发什么呆,我问你话呢!”
沈卓这才回神,隐约想起她问了什么,回答道:“可能吧。”
叶欣走到他身边,伸手戳了戳他已经越长越宽的肩膀,说:“今年多照看照看,我想吃桃子!”
沈卓自然答应下来:“好。”
叶欣就满意地转开了,去看看鸡鸭,见又有蛋了,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小心地用两个手指头捡脏兮兮的蛋,一共捡了三四个,装在边上一个破碗里。
沈卓一边摘菜,一边拔掉杂草,春天杂草比菜苗还容易长,几天不拔就很多了。
摘好了一把脆嫩水灵的小菜苗,站起身来,喊叶欣一声,叶欣就端着碗跟他一起回去了。
院子里都是湿漉漉的,好在已经硬化过了,只是湿,没有泥泞。
先到井边洗鞋子沾上的泥巴。沈卓把菜苗搁洗菜台上,打水上来,给她的橡胶水鞋洗得干干净净,能映出人脸了,道:“好了,你先回去吧,我洗菜。”
叶欣就端着碗回灶房,把几个蛋腾到筐里。
然后探头出来看看,沈卓正认真地洗着青菜,她就端着破碗闪身进空间,极快地在鸡舍里捡了一碗蛋出来,不过几秒钟的时间。
接着继续慢悠悠地往筐里腾。
没错,她日常就是那么暗度陈仓的。
反正沈卓也不知道她到底什么时候下知青宿舍兜售,每次又兜售多少。按四只鸡每天四只蛋来算——毕竟她喂得好么,母鸡产蛋很积极!——十天就是四十,一个月就是一百二,除去自己吃的和卖的,灶房这破筐里总是有四五十个的。
自己吃很够吃,每月赶集把吃不完的带去卖,空间出产的鸡蛋就不会积压。
鸭蛋么,现在不好拿出来,得等新的几只长大了。
其实直接卖肉鸡肉鸭比较值钱,比如卖去陈家院子。叶欣本来都打算今年卖一些的,毕竟春天来了又可以孵下一批,只是外面形势不安稳,不好进城,赚了钱也没处花。再者,以陈家几兄弟那么谨慎的性格,听到外面风声紧,或许已经暂时关门了。所以她也只能先按捺住。
放好了蛋,她又出来洗洗手,沈卓还在洗菜呢。
洗完手回去换下水鞋,摘了草帽,她又窝进了宽大的竹椅中。
前几天说搭凉棚说得简单,但没有经验,操作起来其实挺难的,现在当然还没有搭起来。
院子都铺上水泥了,要是搭棚子,又要砸开起码四个洞,深挖放木桩。一不小心,还容易砸坏了,要是蜘蛛网那样裂开,或者坑坑洼洼的,就很难看。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之后再铺一遍……
唉,当初铺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后面再想到,就很麻烦。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