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59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的嘛,许多事情没有经验,一边摸索一边过了。

  沈卓洗好了菜,做晚饭还早,就擦干了手,拿着自己画的设计图凑到叶欣身边,“你看,这样行不行?”

  起先他画的是书上看到的八角亭,觉得很古典,很精美,而且之前在省城公园看到差不多是那样的。他画得很好,叶欣也觉得很好看,就是太复杂了,觉得没必要。六角亭、五角亭也给否定了,说只要简单的四角亭就好。

  沈卓之后重新画了个四角亭,方方正正的,四角飞檐,也挺好看。叶欣又觉得四方的不够遮阳,还是弄圆形的吧?

  沈卓现在就又画了个四柱圆顶的,拿出来跟她重新讨论。

  他画得还是非常工整,明明只要个草稿就行了,他却似乎拿尺子和圆规画的,很标准,侧面、圆顶都有,还给了数值。做事一惯的认真,算是正儿八经的设计图了。

  叶欣拿过一看,觉得没什么不行的,就点头:“很好,就这个样式、这个尺寸。”

  沈卓却问:“这样会不会太简陋了?”

  叶欣白他一眼,“简单一点就好。咱们农家小院,讲究实用,不用搞得跟景点里一样精美。”

  沈卓只好作罢,确定了样式尺寸,下一步可以讨论材料了:“四根柱子用木头,去年冬天砍的有些,已经晾干了,还没劈,挑出四根匀称的就行。顶上用瓦片吧?我算一算,还让黄志豪通知他们村的砖瓦厂送来。”

  叶欣却是摇摇头:“单是这一点瓦片,恐怕人家不愿意送。我看也没必要用瓦的,用稻草不是可以吗?不够的话,弄些树枝树叶怎么样?反正只是晴天坐坐,一下雨风吹进去,也不好待的。”

  而且,瓦片要钱的啊,别看每片三分二分的,算起来也是一笔钱。

  目前他们真的钱不多。

  沈卓听了却是微微皱眉,觉得用稻草的话,有点像大队里的牛棚——那真是太过简陋了。

  叶欣看到挂在堂屋里的蓑衣,又突然想起来,“或者用棕叶?蓑衣不是防水挺好的。就是不知道附近山上的棕榈树多不多,有没有那么多叶子可以剥。”

  想到蓑衣是从荣大爷那买来的,她又说道:“有没有可能,你带点礼物去跟荣大爷讨教一下?学学手艺?”

  沈卓听了,想到李光荣,心里就不大高兴,说:“人家吃饭的手艺,非亲非故的,不好去。我自己研究一下就是了,编蓑衣也不是多复杂的手艺。”

  叶欣就说:“行吧,那你去研究吧。”

  她把图纸还给他,站起来,“不过已经傍晚了,改天再研究,先做饭吧。我下去转转。已经好几天没有下去了,都跟别人脱节了似的,这样不行。”

  沈卓刚拿菜回去的时候,看见筐里鸡蛋又不少了,问一句:“又带些鸡蛋下去卖?”

  叶欣却说:“先不卖了。小薇姐要结婚了,我攒着给她办酒用,说好送她的。现在也是下去问问时间定了没有。也该定了的。”

  沈卓就明白了,让她路上慢点,当心路滑。

  叶欣点点头,重新又穿了水鞋,戴上了草帽,就下去了。

  下去的时候,远远地竟看到李英丽戴着帽子在自留地里,就是之前王有为的那块。叶欣一时不禁感到惊奇,看来李英丽真是要好好生活了呀,都开始种菜了。

  另外也看到刘红霞那矮壮的身影在另一块地里忙活。

  叶欣觉得正好,这两个有些讨厌的都不在,赶紧就去女知青屋子了。果然剩下三个都在这。

  她们见到她来了也很高兴,拉着她坐下说话。

  叶欣首先听到了一个消息,新知青。

  郑文文告诉她:“之前大队长来通知了,说今年来一个,是男知青。大约是这两天就来的。”

  叶欣还愣了一下,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又一年过去了,咱们都是老知青了。”

  王小薇听着觉得好笑,“我们叫老知青也就罢了。你才刚刚十八,水灵得跟什么似的,怎么就老了?”

  叶欣一笑,“我是说资历呀,我来的第三个年头了,怎么不算老知青呢?”

  江静雨道:“还好今年只来一个,还是男的。女知青屋子不用再挤了。”

  几人都点点头,深有同感。

  说了这个,叶欣也好奇地问了问下放的两个老人情况。

  心情不太舒畅加上下雨的,她好几天不上工了,不了解。而且牛棚在另一个方向,平时不管是上工还是去医疗站的,都不会路过。

  其他两人也没去过,只有郑文文去远远看过,也打听了:“现在挺好的。他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饿了很久,又生了病,听说还是大队长让人送了些旧衣服,给他们换洗干净了,还让李光耀开了些治感冒风寒的药给吃。现在已经慢慢缓过来了,按之前说的,住牛棚,铲牛粪、喂牛,口粮都是一些粗粮,给口锅,让他们自己捡柴火、到溪里打水,就那么凑活着过。”

  江静雨又叹了口气,“好在是开春之后来的,不然怕是闹出人命了。”

  王小薇道:“反正咱们都别靠近。大队长也叮嘱我们了,让学生不要去围观,就当他们不存在。不过我听说,有些调皮捣蛋的还是会去那边,偷看也就罢了,还有骂的,捡石头砸的,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叶欣道:“小孩子不懂事,难免胡来。那些敏感人物,咱们敬而远之,不惹麻烦。”

  大家纷纷点头,都不是笨的,知道什么该什么不该。

  叶欣又问起王小薇的亲事来:“现在也三月了,日子定了吗?”

  王小薇点头,“正要通知你们呢。已经商量了,这个周末我跟他去赶集买些东西。本来是打算去县城的,但上月底的事情闹得,觉得还是暂时不去了,镇上将就着买一些就好。”

  郑文文觉得王小薇这样委屈了,忍不住说:“结婚都不去县城买两身新衣裳,不像样。之前王有为结婚都去了的,你也该去。孟家那边本来就是高攀你,这时候就该让他们出出血,不然觉得你好娶似的,以后不珍惜。”

  王小薇却是叹了口气,摇摇头:“不用这样。我对那些不讲究,倒觉得他不如把钱交给我,以后过日子用。我个子高,在这边买衣裳还难买到合适的呢,我自己做也行的,反正我都习惯自己做衣裳穿的。”

  郑文文就不多说什么了,“你觉着好就行。”

  叶欣道:“其实也不急着这时候去,等以后平稳了,再安安心心去买。”

  王小薇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去县城毕竟比较麻烦,我现在要上课,不如在寒暑假的时候,找一个好日子去。”

  叶欣接着说鸡蛋已经给她攒了六七十了,还有腌好的咸鸭蛋,还有好几斤瓜子,问什么时候给她。王小薇感激她心好,也有些哭笑不得:“哪用那么多。”商量一阵之后,让她也到时候也喊沈卓来一起吃喜酒。

  叶欣想起沈卓上次就是吃酒席闹得乱七八糟的,不愿让他去了:“之前秋兰嫂子的堂弟跟他有同窗情谊,才叫他去的。现在不用叫他。”

  王小薇笑道:“王有为结婚的时候你们就一起去了,到我了,你们也要一起来。你俩那么好,来了也是给我沾沾好运,以后我日子跟你们一样顺心就好了。”她说起这个倒是大大方方的,不会跟其他小姑娘一样害羞不好意思。

  叶欣见她盛情邀请,只好答应了:“好,到时候我们一定去。”

  王小薇最后又强调了一遍日期,下个周六,三月十一,让她们都去。她也会邀请所有知青,算是她这边的亲友了,知青都这样。

  大家都纷纷恭喜,表示一定会到,又有了几分喜庆热闹。

  叶欣回到家,就跟沈卓说了这事。

  沈卓心中算了算日子,点头:“那天正好没轮值。”

  叶欣嗯了声,瞥他一眼,叮嘱:“这次不许喝酒啊。”

  沈卓立刻表示:“绝对不喝。”

  不过这都第二次喝人家喜酒了,心里不免有些痒痒的,拉她过来,试探着说:“咱们明年也结婚。”

  叶欣哼了声,“你这破烂屋子还没弄好呢,有钱办酒吗?想太早了你。”

  沈卓略略皱眉,却也知道不能心急,不能委屈她了,只好叹口气,“那咱们把屋子弄好了再说。”

  见她要推开他了,他不愿松开,反而把她搂进怀里,哄道:“那先亲一下。”

  王小薇结婚之前,新知青先到了。

  这次叶欣就没有去迎接了,其他人也没有这个好奇心,是大队长独自去接回来的。

  大家见到今年的新知青,都有些惊讶。这位新知青叫崔时宇,今年十八岁,来自北方,长得有一米八个子,身材匀称,五官挺俊,可以说剑眉星目。衣服也穿得挺新潮,跟其他人很不一样。

  他说起话来很利落开朗的模样,嘴边总是带着笑,却不是那么温和友善,有几分桀骜不驯的意味。

  如果他长得不好穿得不好,这样的神态,就是小混混了,但他这样的,就有些书上说的风流人物模样。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说话好听,很是招小姑娘喜欢。

  郑文文乍一看,都有些看愣。刘红霞更是红了脸。

  不过崔时宇对她们俩这样普通的都没兴趣,倒是觉得秀美文静的江静雨很不错似的,多看了几眼。

  看得江静雨很不舒服。张康明放学回来,发现了这个,眉头一皱,很快说明了自己和江静雨的关系。

  崔时宇见江静雨已经谈对象了,就有些惋惜似的,不再关注她了。

  李英丽也被崔时宇吸引了,觉得他不论身材、样貌还是衣着打扮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都很不错。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脸上也有血色了,加上一阵子没有上工,皮肤又白了回来。对自己的身材和容貌很自信,她主动搭讪了。

  崔时宇一开始觉得李英丽长得美、身材好,还对自己主动,有点兴趣,但是聊了一阵,好像就失去兴趣了。

  他刚来,这几天正好下雨,也不用上工。

  他也不急着上工似的,在凉水塘周围转转,认认环境,一副松散悠闲的模样。

  叶欣是过了两天才下去看新知青的,顺便把要给王小薇的东西带下去。

  在快要到知青宿舍的时候,就迎面碰上崔时宇了。

  新面孔,不用说,她就猜到是了。

  只是她没猜到这位新知青是这样的。

  崔时宇正在闲逛呢,突然看见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走过来,顿时眼睛就是一亮。

  这姑娘水灵灵、俏生生,娇小玲珑,雪白干净。不仅是长得好看,她的衣物穿着,甚至是拎着的小竹篮,都透着一股子可爱,真招人喜欢!

  他就上前挡住了她的路,笑着问:“你是这个村里的姑娘?”

  叶欣点点头,好奇地打量他。

  这位新知青的外形,放在这个年代真是少见的帅气,可见出身不错,起码物质和精神条件都不错,才能喂养出这样昂扬自信的模样来。

  他一双剑眉稍显锋锐凌厉,让人觉得不好惹,一双桃花眼却又缓和了这种锋利感,很容易被他吸引。在人群中绝对是注目中心,若是他生在对的时代,轻而易举成为明星。

  崔时宇见她大眼睛明亮清澈,特别灵动,心里更喜欢了,笑得一双桃花眼更加潋滟:“我是新来的知青,叫崔时宇。初来乍到,还以为这里穷山恶水,没想到地杰人灵,有你这么好看的姑娘。”

  叶欣听到这里,不禁低头笑了下。

  这低头一笑,崔时宇觉得她更美了,一向不爱念酸诗的他,都不禁想到了那句“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叶欣歪头瞧着他,脸上似笑非笑,“叶欣。”

  崔时宇觉得她这样歪着头的模样,更加可爱了,“叶欣?真好听的名字,一听就跟你特别符合。对了,你拎着鸡蛋要去哪里?”

  叶欣:“知青宿舍。”

  崔时宇:“你拿去知青宿舍卖吗?正好我初来乍到的,需要买些吃的,你都卖给我吧,就不用这么辛苦了。怎么卖的?”

  叶欣闻言,心中一动,听起来也是个不缺钱的主儿呢,真好。不过可惜了,今天这筐不能卖。她笑着摇摇头:“你要买,改天我卖给你。今天这已经有人要了。”

  崔时宇就道:“看来你的鸡蛋很受欢迎,都有人跟你预定了。你真是心灵手巧。”

  叶欣又是一笑,“你能不要拦着我了吗?再耽搁,我来不及回家吃饭了。”

  崔时宇就让开了,笑着说:“我带你进去,正好我也住里面。他们我都认识了。你是要给谁的?”

  叶欣道:“小薇姐。”

  她觉得这位新知青,嗯,挺有趣。

  就是有点担心他这样的,会不会在这里闹出大事情来,看起来比李英丽会惹麻烦啊。

  啧,怎么感觉丰水大队领到的知青,一年比一年不安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