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60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大队长应该很头疼吧……

  一边走着,崔时雨还在说着:“你的名字,我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哪里听到过似的。”

  叶欣好整以暇地说:“你确实可能听过。”

  崔时宇眉毛一挑,笑着问:“是么,咱们这么有缘分?你提醒提醒我,我哪里听到的?”

  叶欣就提醒他:“可能大队长跟你提过,或者其他知青。”毕竟是新知青,认识介绍的时候,一般会提到不在的两个。

  崔时宇终于察觉了,“嗯?你是?”

  叶欣笑:“我也是知青。”

  崔时宇想起来了,惊讶地打量她:“你就是没住在知青宿舍的那名女知青?可是你看起来,年纪好小啊。”

  叶欣笑着点头:“是啊。”

  崔时宇突然觉得更好了,又愉快自信地笑起来,“原来如此。正说没认识你呢,现在就巧合遇上了,真是缘分!不过你怎么搬出去了?”

  叶欣继续笑:“因为,我定亲了。”

  崔时宇笑容凝固:“……”

第136章 比你俊

  不会呆在原地的崔时宇, 叶欣拎着篮子继续往知青宿舍走。

  王小薇早已看到了她,在灶房门口朝她招手:“快过来,我正做饭呢。”

  叶欣就加快脚步朝她走过去。

  王小薇拉着她的手, 又朝那边站住的崔时宇看了眼, 小声问:“他没冒犯你吧?”

  叶欣摇头笑道:“倒不算冒犯。怎么,听这话他是冒犯谁了?”

  王小薇先拉着她进了灶房。这儿就她一个, 张康明和江静雨都在自留地里忙活。王小薇跟他们一起搭伙吃饭也是轮流做饭的, 其实也没有几天了。

  叶欣进了灶房就把篮子放下来, 给她把鸡蛋腾过去。

  王小薇就一边腾,一边跟她说了崔时宇来这两天对女知青们的影响,说完之后, 感叹:“也是难得有这模样的人下乡,跟个有钱人家的少爷似的,怪不得她们心思浮动。不过他好像眼高于顶, 谁也看不上。”

  叶欣好奇地问:“李英丽他也看不上吗?”

  王小薇摇头:“李英丽倒是看上他了。但他不大爱搭似的。”

  叶欣就道:“看来他比李英丽高傲多了呀。”本来还想看他俩魔法对轰, 谁比谁高傲的。

  王小薇道:“可不是?他那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傲气, 乍一看面带笑容的不显,其实他一打眼就把你判断完了,比李英丽那完全摆在台面的更难对付。而且他的做派, 跟浪荡子似的,你往后可要小心些, 离他远一点。”

  叶欣笑道:“难道我见了他还要绕着走?”

  王小薇腾完了鸡蛋,转头看看她这雪白干净的小脸,别说男人了, 自己看着都喜欢, 一时都不禁为她担忧起来,“最好是不跟他碰上了。刚才我看他拦着你, 还捏了把汗,他是不是纠缠你了?我看他穿着气质都不一般,不知深浅,保不准是个胆大包天的。”

  叶欣好笑地说:“也不算纠缠。他以为我是本地卖鸡蛋的小姑娘呢,要跟我买鸡蛋。不过他言语之间确实有点轻浮,我直说我已经定亲,他就呆住了。”

  王小薇也笑了下,“好,就该这么干脆!大队长领他来的时候,简单跟他说了我们有几个知青,也只说你以及王有为两个搬出去了,并没有多说。现在他就该明白,你不是该招惹的。”

  叶欣点点头,又觉得有些奇怪:“他瞧着出身不错,怎么也下乡了?”

  王小薇摇摇头:“哪知道呢?反正目前看着不太着调的。他初来乍到,跟郑文文、刘红霞、赵中华、邱志云四个一起吃,是最大的一组人了,听说他还挺会说场面话的,表面上也算相处和谐。”

  叶欣心中不禁猜测起来,难道,也是城里犯了什么错,被送下乡避风头的?

  为什么说“也”呢,因为李英丽就是……

  这两人看着都是有钱人家出身,不至于城里无法立足,很难不让人多想啊。

  崔时宇那个随便撩的浪荡子做派,会不会也是城里惹了风流债,下乡躲避呢?毕竟现在斗争形势严峻,没错的都容易被抓,真犯过错的不得胆战心惊。

  叶欣想了一圈,又问:“那小薇姐办酒,请不请他去?”

  王小薇道:“我让郑文文转告了。都是知青,自然要叫一声的。”

  叶欣觉得也是,表面上还是一个团体的。

  说到王小薇结婚,她还有点不舍。两人相处挺好,一起说八卦聊天,已经结下了深厚情谊。王小薇当老师之后就没有一起上工说话的机会了,等她嫁到孟庄更是面都难见了。

  她拉着王小薇略显粗糙的手,叹气:“小薇姐要是能继续住在这里就好了,离你到学校上课也近,方便,不必每天奔波。”

  王小薇也有些不舍,“在这里上课,确实住宿舍省好多时间。但是转念一想,当初不就是觉得人太多了、太挤、容易闹矛盾,才想搬出去的吗?这事难有两全的。”

  叶欣不禁说道:“来这里起屋子多好!就跟王有为那样,你们小两口住。方便你上岗,咱们也亲近。”

  王小薇哭笑不得,“快别说了。王有为那只是个例,怎么好拿来比的?再说咱们这凉水塘屋子还不够挤吗?根本住不下的。除非像你们那样,住山坡上了。”

  叶欣也就只能叹口气。

  又聊了几句其他的,问她在小学上课怎么样,适应不适应,辛苦不辛苦。

  王小薇道还好,二月刚开学那会儿,两个人带一百多个学生不免手忙脚乱,现在就好多了,每天只要按时上课,批改作业。孩子们大多数都是乖巧听话的,非常尊重老师,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只是个别,总体来说还是挺顺利的。

  聊了会儿,张康明和江静雨拿着一把青菜从地里回来了。

  叶欣打了招呼,也不多打扰了,告辞离开。

  往外一看,没看到崔时宇,本来以为他已经回屋子或者走开了,没想到再走出去一段的时候,又遇到了他。

  崔时宇手里拿着一把娇艳欲滴的野花,又拦在她面前,笑着说:“这花送给你。乡下简陋也没有供销社,想送你点什么,见漫山遍野百花齐放,只好摘一把野花了。别看是野花,开得正艳,送你正好。衬你。”

  叶欣:“……”她尬住了。

  虽然你挺帅的,但我已经有对象,你再强撩就不礼貌了啊!

  她皱起了眉头:“送给我不合适吧?”

  崔时宇仍然笑得自信肆意:“很合适,鲜花配美人。衬得你人比花娇!”

  叶欣:“……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已经定亲。”

  崔时宇毫不在意道:“定亲又怎样?又不是已经结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再说我也不差吧?又是知青,咱们条件很相配——呃,你该不是和另一个搬出去的知青定亲吧?”

  叶欣:“……不是,有为大哥已经结婚了的。”

  崔时宇就更自信了,“那你就是跟本地人定亲了?唉,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呢?这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好对象。你这么漂亮,还是知青,年纪又小,不会是被本地人哄骗了吧?”

  叶欣摇摇头,懒得跟他说了,要绕过他离开。

  结果他又拦住,还笑嘻嘻地:“你收下这束花。我特意给你摘的,手都被扎了一下。”

  叶欣有些不高兴了,看着他慢慢地说:“我劝你让开,不然动起手来不好看。”

  崔时宇虽然不觉得她这样娇小纤细的,能有多大力量,也不觉得她敢动手打人,不过他的目的是讨好不是讨恶,见她明显不高兴了,便笑着让开了,“好,那不耽误你回家吃饭了。改天见。”

  叶欣冷哼一声,走过去了,心道算他识相。

  也亏得是知青宿舍离得远一点,没什么人,不然被看见的话,就要被说闲话了。不过就算是被说闲话了,叶欣也会第一时间把自己撇清,让大家骂该骂的人。

  回到家,诱人的炒肉香味已经弥漫小院。

  叶欣心情立刻好起来了,摘帽换鞋洗手,进去吃饭。

  沈卓问她:“怎么样,见到新知青了吗?”

  叶欣点点头,说了句:“新知青有点大病!”

  沈卓:“?”

  隔天是沈卓走诊,之后两天就会闲下来。正好也是周末了,王小薇办酒的日子了。

  这天天晴,生产队队员们又纷纷上工了。

  新来的知青崔时宇还不急着上工,但也没有在屋子里宅着,而是跟前几天一样,到处转转。甚至他还到田间地头看了看,好像对队员们干活的场景感到好奇似的,看一看,笑一笑,又走开了。

  他看就算了,不参加就算了,还笑。笑得有些人就看不惯,议论起来:

  “这就是今年新来的知青?他在这晃荡什么意思?”

  “看那游手好闲的模样,像是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样子吗?”

  “长这么高个子,也不知道在城里白吃了多少粮食,咱们交的公粮就是给这种人吃的?!”

  “他这做派,比下放的两个资本主义更该批评!”

  “啧,老子看见这些知青就烦!”

  就连知青们也觉得崔时宇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邱志云道:“他是来春游踏青的吗?”

  叶欣摇摇头,心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崔时宇比李英丽还会惹麻烦!

  起码李英丽刚来的时候,还是跟着大家上工拔草的,后面农活繁重撑不住了才摆烂。而这个崔时宇,一点不干,直接引起众怒。

  崔时宇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怎么说他,真就跟踏青似的,继续在田地间溜达。

  看了一圈这些高低错落分布的地,他又转到那边山坡看了看,医疗站、小学这些地方都去了,悠闲得不行。转了一天,傍晚的时候,还沿着出村的小路往外走,继续探索村外的环境。

  走着看着,崔时宇突然看到山路前方一个年轻人走来,长得高高个子,面容竟十分清俊。

  他很惊讶,以为看错了,一时不禁站定了仔细打量。

  只见对方身穿一件挺括的藏青色外套,下面是黑色的长裤,脚上一双十分利落的军靴,衬得腿特别长。肩膀上还背着一个木箱子,从那绳带的压痕看,箱子应该挺重的,但他背着似乎毫不吃力,只是一手随意搭在箱子外侧。

  崔时宇越打量越觉得惊奇,那人也越走越近了,真是高高俊俊,气质不凡。

  对方似乎也在奇怪他似的,看过来一眼。

  那眼睛乌黑平静,显得内敛,加上他没什么情绪的白净面庞,整个人有一股清清冷冷的意味。

  见他快要走过去了,崔时宇笑着开口问:“你是医生?你背着的看着像药箱。”

  沈卓淡淡地嗯了声。

  崔时宇心道这人真是如表面一样冷淡啊,而且到近处也发现了,对方真的很高。崔时宇自己一米八个子,已经很高了,在这里更是鹤立鸡群,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还比自己高两公分的样子。

  见他脚步不停,崔时宇连忙又搭了几句话:“你这么年轻的医生?真是少见!你是来给人看病的吗?怎么这么晚来,不久就天黑了的。”

  沈卓说一句:“我住这里。”

  说着,他径直走过去了。

  小山村很偏僻,往来都是熟悉的,突然出现一个生面孔,沈卓也是一猜就猜到了,这大约就是今年来的新知青了。看着人挺结实的,怎么在这里晃荡?

  想起叶欣说的那句“新知青有点大病”,沈卓不再会他,目不斜视地继续往回走,该回家和叶欣一起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