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49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她们要在这里停留两天,开启卫国公主的坟墓,将她和两个孩子的灵柩一起带回长安。

  因为这里距离拔野古部不远,所以拔野古部的首领阿珠叶护殷切地护送了一路,甚至将牙帐那边的事情全都暂时抛开了。

  要知道,这可是几位大相争权的关键时期。

  不过在玩家看来,这才是拎得清的。

  草原上的部落制,本来就是很粗疏的管理制度,这些回鹘贵族其实比较像是大唐的地主,只不过他们对待牧民和奴隶更残忍、更粗暴。

  要说政治才能和手段,连粟特商人都能在回鹘王宫里占据一席之地,就知道他们有多拉垮了。

  现在过去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与其在王宫那边争权夺利,不如尽快将手中的人口、土地、牛羊等资源全都转化成合法的财富,继续当他的地主。

  就说之前玩家拿出来的那些商品,但凡是能够谈下其中一样的分销权,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阿珠叶护的目标也是这个。

  所以雁来还没到,他就提前让人送来了许多物资。不过玩家没收,能从大唐运来的东西,不值得欠这种人情,直接按照市场价付了钱。

  越是如此,阿珠叶护就越是殷勤。

  所以一到这边,他就力邀雁来去拔野古部做客,说是可以在部落里也开一个复活点,方便天兵来往。

  这还真是雁来穿越之后,第一个主动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开复活点的势力。

  就连当初的郗士美,也只是形势所迫。

  “从这里到拔野古部要走几天?”雁来想了想,问道。

  阿珠叶护立刻道,“快马两三日就能到。”

  雁来抬了抬眉毛。

  当初安允合到处派人求援,肯定不会漏下拔野古部,他们离得这么近,居然半点反应都没有,甚至连过来查看的斥候都没派一个。

  是胆小不敢轻举妄动,还是早就得到了消息?

  “对了,”雁来忽然想起来,“当初跟中受降城的镇守使李进贤交易的,也是你们吧?”

  “这……确实是有些贸易往来。”阿珠叶护笑得十分尴尬,搓着手解释道,“不过我们做的都是正经买卖,给的是实诚价钱,也不曾掠卖人口、买卖铁器等物。”

  朝廷有很多物资都是禁止对回鹘出售的,不过大部分是因为要收税,所以不许私卖,只有人口和铁器是红线。

  雁来想了想,觉得复活点早晚都要开的,但跟自己主动上门送温暖相比,当然是让这些部落首领求着她去开更好。就连大唐境内,之前是为了整体的战略部署,但以后或许也可以引入这种竞争机制,免得那些人真以为复活点不值钱。

  好歹也是几十万气运值,招商引资还能拿到优惠政策呢。

  不过燕昭王一国之君,尚且还要用“千金市马骨”的方式来打出招牌,雁来当然也不能例外。

  拔野古部是继那特勤之后第二个站出来支持她的,虽然他们有自己的考虑,但雁来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那特勤已经拿到了茶叶的代理权,拔野古这边既然想要一个复活点,那就来当她的马骨吧。

  到了拔野古部,雁来才发现他们的生意做得很大。借着地利之便,除了大唐、回鹘之外,东北边的大小部落,他们基本都已经打通了商路。

  也正因此,拔野古部比雁来预想的更早就知道了玩家的厉害。

  毕竟东北那边已经快被打穿了。

  也所以拔野古部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急于跟雁来这边搭上线的原因之一。

  随行而来的玩家:咳!

  阿珠叶护还给雁来准备了一份大礼——他将拔野古部原本的汉人奴隶都交给了雁来。

  雁来也只能感慨,同样是刷好感度,有些人会让你觉得他很危险,必须要尽快除去,比如瓦莫斯,但有些人却只会让你觉得他考虑周全,比如阿珠叶护。

  不过对着阿珠叶护,她却是问道,“我要是不来,这些人口就不给了?”

  “自然不会。”阿珠叶护还是一副老实人的样子,“小臣本意是等他们休养一阵,就把人送去可敦城。如今可汗既然来了,就不好再多留了。”

  这确实是一块合格的马骨。

  雁来也很干脆地在阿珠叶护圈出来的地方开启了复活点——据他说,已经派人去秦州考察,回头就在这里修建市场。

  亲眼目睹了复活点开启,一些好奇心强的玩家第一时间传送过来看热闹之后,阿珠叶护看雁来的眼神比之前更加热切了。

  草原人是很信奉神明的,但其中必然也有很多功利的部分。

  回鹘的祆教、摩尼教之争,本质上也跟大唐的佛道之争,吐蕃的苯教佛教之争、佛教内部的顿悟渐悟之争一样,都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虔诚信仰。

  现在,他眼前就站着一位在人间行走的真神,阿珠叶护没道理不去信奉她。

  但他的真神能做的,也就是开个复活点。至于要如何吸引玩家过来,又要如何与他们交流和贸易,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

  办完这件小事,雁来就又回到可敦城,带上两位公主的灵柩,继续启程。

  旅途无聊,唯一的调剂就是长安城中的立储风波了。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缺少投机分子。即便是南宋的小朝廷、南明的小朝廷,面对内忧外患之争时,也不会忘了争权夺利,又何况是尚且处在和平稳定之中的大唐?

  所以哪怕是在局势已经如此鲜明的情况下,也还是有不少人响应了李纯的立储提议,纷纷支持起自己看中的人选。

  有人支持李宁,因为他是皇长子,更因为皇帝一看就不喜欢郭贵妃。

  也有人支持李宥,嫡子就是嫡子,难道皇帝不册封皇后,大家就能闭着眼睛假装郭贵妃不是正室嫡妻吗?这可是德宗皇帝指的婚!

  自然也有人想博一把大的,支持那个不太有存在感的二皇子李宽。

  当年肃宗宠爱张皇后,甚至因为她的谗言赐死了儿子建宁王李倓,后来又在储位上有所犹豫,肃宗病重,张皇后发动宫变,欲改立越王李系,正是宦官李辅国力挽狂澜,杀死了张皇后和越王、兖王。

  当晚肃宗就病逝了,很难说是不是被气死的。

  但总之,代宗登基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份拥立之功,李辅国才敢对皇帝说那句名言,“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如此功劳与权柄,自然有人眼馋。

  总之,下雨的那几天里,大臣们虽然没有上朝,但私底下也没闲着。于是等雨一停,朝堂上立刻就热闹了起来,三拨人吵成了一锅粥。

  当然没有人提名雁来。

  能想到她的人不会提,会提的人也想不到她。

  但李纯就不太满意了。

  关键人物都没有入局,算什么搅浑水?

  不过这也不是难事。尽管这一两年来,朝堂上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归还是宦官和朝臣互相对抗的局面,给宦官送礼走门路的事也并未断绝,李纯吩咐一声,就能找到开口的人。

  然而,他这边还没安排下去,那边邓王李宁就先在端午节的宫宴上,一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222章 他以为他是谁?!

  李纯平时其实不太能想起自己的孩子们。

  宫里的规矩,孩子出生之后,就会直接抱走,交给乳母养育。就连生母也难得一见,更不用说李纯这个生父了。

  反正等孩子年纪到了,该出阁读书、该谈婚论嫁的时候,自然会有臣子上书的。

  相较而言,反倒是已经出嫁的长女更自由一些,可以入宫请安。

  但王太后如今住在兴庆宫,郭贵妃这个原本的嫡母又不是中宫皇后,彼此关系颇为尴尬,因此能不见就不见。

  至于儿子们,都按照旧例住在宫外的十六王宅,无诏不得随意走动,除非有什么异动,比如之前遂王李宥去西市看天兵表演,才会有人报上来。

  所以天家父子、父女,也多是宫宴的时候才能见到。

  既然难得见一次,见到了自然要有所恩赏。

  其实李纯这两年已经不怎么喜欢大肆操办节庆宴席了,一是天兵扫兴,二是花钱多。不过今年磕了药之后,他觉得自己又行了,生出逆反心,偏要大肆庆祝。

  天兵他自觉已经不怕了,至于钱……

  还得谢谢天兵,去年漕运查出来的官员,李纯都让他们罚了款,尽数充入内库,如今已不缺钱了。

  这回的端午宫宴是李纯想开之后的第一场大宴,自然加倍铺张。

  何况李纯最近正想用立储之事来搅浑水,他也想趁此机会,将几位年长的皇子拎出去展示一番。

  展示自家孩子的方式,古今中外,大抵都是差不多的流程,先让孩子展示一番才艺,而后周围的捧哏们极力称赞,家长则板着脸历数错误,要孩子不许懈怠,日后更加努力。

  今日也是如此。

  于是等到酒过三巡,群臣献完了贺词和才艺,皇帝便命人端上用金盘盛着的角黍。

  射角黍也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因角黍滑腻,不易射中,所以中者方能得食。虽是游戏,但也带有比试的性质,又不会显得太过正式,正适合李纯用来展示。

  皇帝要展示儿子,群臣自然都很捧场,很快就让出了地方。

  结果第一个被点名的皇长子李宁,站起身后却是对着李纯一拱手,惭愧道,“儿臣适有幽忧之病,恐无力引弓。”

  一句话引得满堂哄然。

  李纯更是大怒,既然是宫中游戏,用的弓自然都是特制的,连力气最小的宫人都能拉开,李宁一个十八岁的少年郎君,怎么可能开不了?

  他正要开口呵斥,就见周围的臣子脸上表情古怪,不由一顿。

  李纯虽然跟他的祖父德宗一样重视文教,也愿意优待文学之士,但本人的文学修养只能说是一般,对这种典故自然不如大臣们熟悉。

  又将李宁那句话琢磨了一遍,他才琢磨出来,重点不在后半句,而在前半句。

  幽忧之病,听起来像是一个托辞,事实上也是。传说当年尧舜皆曾经打算以天下让与子州支父,他的回答就是:“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所以李宁说的根本不是开弓,他是在辞让储君之位。

  如果说李纯之前只是因为孩子顶撞自己,在这么多臣子面前不给面子而生气,那现在就是气得几乎要发抖了。

  不、不是几乎……他的身体是真的在发抖,眼前也一阵阵晕眩。

  察觉到这一点,李纯心头一慌,下意识地伸出手,本是想找一个能扶着的地方,结果却是拽到了桌布,直接将几案上的碗碟一起扯落了。

  这时俱文珍和仇士良也都赶过来,一左一右地扶住了他。

  旁边有人扶持,李纯不用勉强保持站立,终于稍稍缓过来了一些。

  他第一时间抬眼去看周围的人,好在这些都是他的嫔妃、臣子和儿女,以为他是盛怒之中掀了桌子,因此都不敢抬头看,一个个低眉敛目,应该没察觉异常。

  至于罪魁祸首李宁,早就在摔东西的声音发出时跪下了。

  李纯松了一口气,索性接着表演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