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第359章

作者:桉柏 标签: 灵异神怪 东方玄幻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敌人想要士兵的命,想要梁国的土地,想要梁国的人口……施咏曾经觉得他们什么都想要,可是现在再想,他们似乎只想要一样东西——民心。

  天下万民之心。

  “明日便出城投降吧。”施咏喃喃。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这几日她已经命令自己的旧部发动了一场小范围兵变,张纨死掉之后,曾经聚集在他身边的那群将士也没了主心骨,被施咏轻易地制住,看押了起来。

  她尽量收拢全部的军队,现在她已经差不多变成了这支军队真正的掌控者,另一个领头的人没了,剩下的士兵只能听她的话。

  但是即便已经收拢了军队,施咏也没有了奋力一搏的打算。

  她信奉爱民之道,从小的经历让她对这些食不果腹的人有更多的同情之心。

  可是梁王并不体恤自己的民众,反倒是武国人愿意施舍粮食。她是投降了,也是选择了自己所信奉的道。

  之前她的处理太过粗糙,以至于留下了祸患,导致流民冲击粮仓的事情发生。

  ……然,仔细想想,那件事情其实另有蹊跷。

  那些流民目的明确,若是无人领导,无人煽动,恐怕不至于闹到那种地步。

  施咏阖上眼帘,已无力再去追究。

  武国人愿意贡献粮食,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最完美的事实。

  ……

  前方战报传回商悯手中,商悯瞥了眼战报,面上显露出一点惊讶。

  一旁苏归问:“发生了何事?”

  “樊筠说,一个叫施咏的将军对武国投降了。施咏,就是守桦城那个。”商悯眼中笑意加深,“没想到还会有意外之喜,不错,施咏也可为我武国伐梁添一份力了。”

  商悯已经离开了朝鹿,来到了被武国占据的梁国疆土上。

  既是为了压阵后方,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梁国民众。

  她在和梁国进行一场拔河,每多一个梁国民众臣服,武国的胜率就会增加一人,每多一个梁国将士投降,便是为武国的征讨扫平了一方道路。

  其实这场大战的胜负早已注定,所有人都看得明白,只是梁国不想认命,还没有从六强国的旧梦中走出来。

  苏归这些日子也随商悯压阵后方。

  但是他镇守后方并不是不打仗了,而是统领后方军队随时驰援各路兵马。

  再加上他实在太不放心商悯安危,哪怕白皎已然退走,他还是觉得对方随时会来,恨不能时刻注意着商悯,不想离开她身边哪怕一点时间。

  其实这种苗头前世就有。

  那时候苏归刚从白皎的控制中逃离,相当于假死,根本不敢暴露自身身份,怕迎来白皎将他和商悯灭杀。而且商悯年幼时与他没有接触,再加上对父亲的死有些心结,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得到她的亲近,直到后面经过反复的试探,商悯才慢慢对他放下了戒备。

  后来苏归也没有亲自带兵,而是一直以军师的身份化名出现在人前,出谋划策。

  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有离开过商悯身边,就算上了战场,也基本上是出了他自己的军帐,走两步就能到达商悯的军帐。

  有一段时间苏归曾经忧心,觉得自己离开商悯身边会不会比较好,如果一直留在她身侧,万一身份暴露,说不定会引来白皎。

  白皎杀他一个就够了,不要再把杀意倾泻到商悯身上……

  前世商悯和白皎没有直接性冤仇,今世不一样了,商悯和白皎之间的深仇大恨,已经远远超过了苏归和白皎。

  但是商悯像是看穿了苏归的苗头,在某天议事结束时突然道:“你最近不对劲,老说些莫名其妙的话,难道是要走吗?”

  苏归一愣,茫然回身,隔了很久才轻声说道:“我……不走。”

  “那就好。”商悯微微颔首,“我已经习惯有大将军在身边了。”

  可今时今日好像情况颠倒了……

  比前世年少一点的商悯板着脸道:“大将军没有别的事要忙吗?本王又不是玻璃人,白皎也不会突然冒出来把吃人,你没必要时时刻刻围在本王身边。”

  苏归愣了愣,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确实有些过于追得紧了。

  “是我有点紧张了,以后不会了,王上。”苏归垂下眼眸。

  但是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后,却听到耳边传来了商悯的叹息。

  “不是对你不满,而是……”她说到这儿一停,眼神略微纠结道,“算了……”

  苏归有点迷茫地走出了军帐。

  然后就遇见了前来与商悯议事的赵素尘。

  他对她颔首,“王上正有空闲。”

  “……”赵素尘用有点复杂又有点古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还夹杂着一点警惕……但最后她也没说什么,苏归看着她莫名其妙的长叹了一声,走进了军帐。

第376章

  不过短短数日,桦城的梁国军队便瓦解了。

  士兵们排成数列鱼贯而出,在武国军队虎视眈眈的注视下解下身上的甲胄,放下了手中的长枪,聚集在城外。

  武国军被请入城中的时候,施咏亲自相迎。

  她同样也已经结下了甲胄,手无寸铁,看到樊筠之后深深地拜倒:“施咏,自愿降于武国,此后不生怨怼,不起反心。施咏乃戴罪之身,无才无德,不祈求武王宽恕,唯愿武王善待百姓。”

  “施将军请起。”樊筠亲切地弯下腰,将对方亲手扶起,“今日我收到王上回信。王上听闻施将军爱民之心甚为感动,对您大为嘉奖……施将军,可愿为武王所用?”

  施咏愣住。

  她料到对方可能会对她心存拉拢之意,但是没想到这个时间来得这么快,难道不需要再观察敲打她一阵吗?但即便如此,施咏其实也已经做好了决定。

  哪怕武王招揽,哪怕她开出再优厚的价码,她也绝不会为武王效力。向武国投降已经磨碎了她的骄傲,投降之后又投效别国君主,她实在是没法过自己心里那一关。

  更何况武王能信她用她吗?她身上可是有着敌军将领的烙印……杀过武国人,打过武国军,她这样的人武王要是能用,那她得是多大的胸襟?

  施咏定了定神,料想对方应该是不会把军权交给自己。

  就算要用她,应当也是用在别的方向。

  施咏很快见识到了武王到底是要在什么地方用她。

  那位她早闻姓名的高澹高将军已经前来桦城,与樊筠汇合了,二人似乎在部署接下来的进攻安排。

  接着樊筠暂时留守桦城,高澹动兵继续攻城略地,与苏归所带领的那支主力部队互相配合。

  高澹带兵与樊将军分别时,特意带走了施咏。

  他非常客气,言辞也很礼貌:“施将军,不知你是否记得我?大约是在八年前了,你在我姥爷身边做过亲卫,那时候我曾经见过你一面。”

  “我记得。”施咏眼神复杂。

  就是因为记得,所以她才会比较关注高澹的事情,当这个武国将领名字突然出现的时候,施咏就觉得熟悉,但只以为是重名。

  后来她细细调查了一番,睢丘那边也发来了一些武国将领的密报,她才知道原来这个高澹就是她认识的那个高澹。

  一下子过去八年,实在是让人不敢去认了。

  “将军可知,高澹为何要投效武国?”高澹轻飘飘地发问。

  施咏眼神一颤,“高家被抄家,高将军心生怨恨,实为人之常情。”

  “我心中生怨,是因为高家被抄,更是因为梁王昏庸,却无人能制。施将军,高澹为灭梁而来,为杀梁王而来。”高澹静静道,“将军不敢说的话,我高澹敢说。请将军需助我一臂之力。”

  这已经不是请求,而是要求了。

  施咏道:“你要我如何帮你?”

  “看到那座城了吗?”高澹的手指向远方。

  到了这里,已经是梁国的腹地了。

  飞掠这里就是宁泰和睢丘,再往前,就是大燕。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城,这座城的四周本应该有良田,可是因为蝗灾频发,又生战乱,粮食被蝗虫啃食,黄黄绿绿的粮食就这么歪倒在地里。

  天上地下,一片昏黄。

  高澹道:“施将军,我要你骑马站在阵前对那座城的所有人说,武王仁慈,武国军不杀降,你投靠了武国,于是军中战士和城中百姓都有了活路……施将军只需说出自己经历的事情,便足够了。”

  果然如她所料。

  存活下来的她,不需要去骑马打仗也变成了武国军的武器。只要投降就能活命,便没有人会去打仗。

  武国的军队又一次逼近了梁国的城池。

  施咏骑马立在阵前,提气对着城门大吼:“我乃桦城主将施咏!现已入武王麾下!望尔等将士大开城门速速来投,武王仁慈,必不会让你们丢掉性命……”

  对着城墙喊了一阵,施咏觉得不够,于是她一顿,深吸一口气,终于喊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梁国必亡,亡梁者必武!”

  这不仅是真心话,也是她所预见的事实。

  尽管心有纠结,也并未完全产生驯服之心,但这并不妨碍施咏把自己心中想的东西喊出来。

  只是话一出口,她就明白了梁国真正的窘境是什么,也明白自己陷入了什么样的境地。

  ——这个国家的人,从上至下,都被抽掉了脊梁骨。

  人们被困苦的生活折磨着,只能看见眼前的温饱,而没有精力去追求家国、忠义,甚至个人尊严。

  而富有的地位高的人,则完全被钱财和权力包裹,他们脑海中当然也没有忠义,所拥有的只是利益。

  这样的国家,绝无可能赢过武国。

  ……

  高家高澹投武,此事在梁国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最开始,商悯并没有打算把这个消息传扬开来。

  高澹投效武国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可能导致亲人被梁王杀了,当初在流民之中排除异己的时候,他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

  然而即便高澹有心理准备,商悯作为一个体恤下属的君主,却不能将他的牺牲视为理所应当。

  所以即便高澹投武消息可能已经走漏,商悯依然没有将此事大肆宣扬,也没有为了打击梁国士气刻意宣扬高澹的名号。

  武王仁慈,高澹却不能不进行取舍。

  因为他是臣子,武王没有考虑的事情,他要替对方考虑,武王不方便下令取舍的事情,他要替她取舍。

  历史上为何有如此多的奸臣大权在握,皇帝难道不知道他们是奸臣吗?奸臣当道,自有皇帝纵容,奸臣干的事,许多也是皇帝授意。他们替皇帝干不方便干的事情,帮助皇帝排除异己。

  就好比那位曾经的宿阳权臣柳怀信。朝堂上的官儿人人唾骂柳怀信,说他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可是对方照样蹦跶得好好的,只因他讨好了真正该讨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