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 第26章

作者:蒹葭是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可真是瞎了眼了!

  又看坐在下首二儿子,想让儿子教训他媳妇,结果儿子也沉着一张脸,好像谁欠了他银子似的。

  要是老大在就好了,老大最孝顺,绝不敢当众忤逆他。

  “祖父,刚刚太子对我说,皇上体恤,调了我阿玛回京任镶白旗汉军都统。”石静怕老爷子被气出个好歹来,阿玛回来还得分心侍疾,忙通报了这一喜讯。

  调令是跟着继任者一起去的福建,阿玛忙起来顾不上写信,或者因病延迟回家怕祖父惦记,便没将这事告知家里。

  也不知家里人是否听说了。

  老太爷正在气头上,骤然听闻这样的喜讯,惊得捂住了心口:“当真?”

  石静点头:“太子是这样说的。”

  不能出卖阿玛,就卖一卖胤礽吧。

  此时捂心口可不止老太爷,还有二夫人。

  这是什么晴天霹雳!

  不过很快她就放下了手。

  大老爷办差不顾家,又是男子,手再长还能管到后院来不成。

  中馈一天在她手上,谁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然后又听石静上嘴唇碰下嘴唇,爆出一个更大的晴天霹雳:“祖父,我阿玛来信说,他在福建那边抬了一房姨娘。如今我额娘孝期已过,还请祖父张罗给我阿玛续弦,也好撑起长房这边,免得让二婶一心挂两头。”

  二夫人闻言,才放下去手又捂上心口,感觉有些喘不上气。

  大夫人病逝一周年的时候,大老爷从福建回来,老太爷就提过给大老爷续弦事。

  大老爷还没说什么,大姑娘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把老太爷气够呛。大老爷宠着大姑娘,也说这辈子只有大夫人一个妻子,不会再娶。

  当时全家都在,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她这才放心处置府里中馈。

  如今什么都理顺了,每年进项不少,贴补二房家用的同时,还能补贴一下她娘家。这时大姑娘却松口,反过来催着大老爷续弦,是几个意思?

  合着种树的时候无人问津,全都等着摘果子呢!

  大老爷能干,官位也高,镶白旗汉军都统是正一品,哪怕在京城都数得上号。

  品阶高,还有实权。

  若大老爷只抬姨娘,抬了也就抬了,不过是家里多一副碗筷,多几两例银事。若是续弦,就变了味道。

  一品大员福晋,又是嫡长媳,哪怕是续弦,也比她这个出身平常的二房原配高贵些。

  人一进门,中馈就得交出去。

  老太爷还活着,分家是不可能。到时候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摘走她亲手种下的果实,缩回二房,过从前仰人鼻息日子。

  想想都要窒息了。

  大夫人孝期已过,大老爷续弦也正常,并不是她这个弟媳能置喙。

  更何况大老爷调回京城,虽然是平调,可从来京官大一级,明年大姑娘又要嫁进宫成为太子妃,只要续弦消息一放出去,石家的门槛都能被踩平。

  到底是谁劝大姑娘改了主意,这样挖坑埋她!

  二夫人自己不好出面,就拿眼瞪二老爷。二老爷也没办法,摊手坐着,一言不发。

  听石静这样说,老太爷倒是很高兴:“掌珠啊,你长大了,知道心疼人。这事急不来,等你阿玛回来,我再问问他意思。”

  当初给老大娶觉罗氏姑娘,纯粹为了巩固家族势力,老大并不愿意。

  成亲之后,觉罗氏对上孝敬公婆,对下。体恤弟妹,对老大更是温柔小意,两人这才琴瑟和鸣。

  这都续弦,自然要选个老大喜欢的。

  领着两个妹妹回到长房,石青拉着石静袖子问:“长姐,你跟太子爷闹别扭?”

  石静心中苦涩,面上仍是笑着:“没有,太子有事先走了。”

  石青素来相信石静,闻言放下心来。

  石争看了石青一眼,石青抿了嘴,河蚌似的。石争叹口气,只能自己问了:“长姐,你当真愿意阿玛续弦吗?”

  石静很是无奈:“我自然不愿意,不然之前也不会反对了。可你们都看到了,二叔利欲熏心,二婶面甜心苦,祖父摇摆不定,便是阿玛回来,也顾不上你们。明年我就要出嫁,嫁还是太子,想回家看看都难,到时候谁来照顾你们。”

  她捏了捏手里的帕子,眼神坚定地看着两个妹妹:“你们放心,在我出嫁之前,一定给阿玛挑个心慈继室,把你们都安顿好。”

  当晚石静写了一封信,转过天派人送去福建。

  从前她给阿玛写信,通常要等上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回信,这回不一样。从北京到福建,送信人骑马一个月能把信件送到,可在九月下旬,送信人还没返回的时候,她已然收到了阿玛送来的回信。

  对方显然动用了平时压根儿不会用八百里加急。

  事出反常必有妖。石静拿到回信,心脏砰砰直跳,很怕会收到不好的消息。

  比如阿玛病重。

  她是穿越者,曾经帮助很多人逆天改命,可那些改命,改的都是命运,而非性命。

  历史上,太子妃阿玛死于今年十一月返京途中,染病暴毙。

  她是人,不是神,能想到的办法只是拖延阿玛回京时间,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太皇太后老病而死,她就束手无策。

  她的祖母和额娘,全都死于病痛,她试了很多方法,最后也没能把人救活。

  “长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脸色为何这样难看?”石青小心翼翼地问。

  石青年纪稍大,见过阿玛几面,脑中有个模糊的影儿。石争脑中却连个影儿都没有,她对阿玛的解,全在那少得可怜的家书中了。

  每回收到家书,她们不管在做什么,都会跑来让长姐念给她们听。

  听完一遍还想听第二遍,总也听不够似的。

  石争担忧地看向长姐,拉了她的手,轻轻摇晃。

  “没事儿,是我刚才走神了。”石静飞快取出信笺,展开念给两个妹妹听。

  信比平时长很多。

  阿玛详细讲述了自己去年遇险为人所救,碍于男女大防将救命恩人留在身边,并且有夫妻之实,却没给对方名分。

  一边是救命恩人,一边是宝贝女儿,他十分为难,便没把这件事告诉石静。

  收到石静来信,知道她转变了态度,正好解他心上的难题。

  如今他的病已然痊愈,福建这边的交接也差不多完成了,他将于十月初启程,争取回家过年。

  在信的末尾,他向石静再三保证,即将带回家这位姨娘心地纯善,安分守己,是个好人。

  家书读完,屋子里没有往日的欢声笑语,石青紧绷着一张小脸,石争爬上石静膝头,弱弱地说一声:“姐姐,我怕。”

  怕阿玛不喜欢她,怕阿玛带回来的姨娘不喜欢她,更怕姐姐出嫁,再也没人真心疼爱她们。

  石静把年幼石争抱在怀中,心里也不好受。

  阿玛从前可不是这个风格。他回信通常很晚,信也不长,不过是询问祖父情况,家里的情况和她们姐妹三人情况,然后再说说自己近况就结束了。

  这次不但回信快,篇幅长,还在书信末尾盛赞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让人分不清是感激,还是钟情。

  不过阿玛病痊愈了,总归是好事,至于那个女人……等见到人再说吧。

  石静有片刻恍惚,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别怕,万事有姐姐在呢。”石静抱紧石争,同时拉住石青手,“她若是个好的,再好不过,若不是,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尽管阿玛信中没提续弦事,石静还是放在了心上,一反常态频繁现身各种聚会。

  只想在阿玛回京之前,给幼妹找到一个心地善良后妈。

  女儿给自己找后妈,太过惊世骇俗,石静并未向任何人提起,也就没人知道她频繁参加聚会的原因。

  按理说,快要出嫁的姑娘应该害羞地躲在家里绣嫁妆,不能到处乱跑。

  石静别具一格,给了很多人联想空间,说什么的都有。

  最主流猜测是,她与太子婚事可能有变,因祖母和额娘早亡,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下家。

  谣言止于智者,而当事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胤礽听说的时候,已经十二月。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掌珠到底想干什么?

  荣宪公主:想知道自己问去。

  那个作者:红包雨不会停,宝子们不说停,就不会停,明天继续

第31章 求和好

  “三姐,你知不知道掌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听说了石静最近的动向,胤礽哪里还坐得住,想都没想就跑到公主府去问荣宪公主。

  草原接生条件有限,淑慧大长公主便求了皇上,允许荣宪公主在京城生产。

  皇上心疼女儿,便准了淑慧大长公主所请,只让乌尔衮回去,将荣宪公主留了下来。

  进入十二月,天寒地冻,荣宪公主就要生,很少出去走动,哪里知道石静在做什么。

  “你想知道掌珠事,直接去问她好了,何苦跑到我这里来?”若说婚前不能见面,太子和掌珠这半年来见的还少吗,荣宪公主就快生,实在没精力两边传话。

  “我……我……”胤礽我半天,也没说出一句整齐话。

  荣宪公主多精明的一个人,立刻猜出两人多半又吵架了,而且责任在太子。

  现在太子想明白了,急于求和,却又拉不下脸来,这才想起她。

  可真是她的好弟弟,真会给她找事儿。

  “行了,别我我我的了,我这就让人给掌珠下帖子,请她明天过来玩。”

  荣宪公主无语地看向胤礽:“到时候你装作来看我,无意间撞上,有什么话,你自己问。”

  不放心,又叮嘱:“掌珠是个心软,对你多好啊,你还有什么不足。知道错了,就给人家赔礼道歉。”

  胤礽盯着荣宪看了一会儿:“你怎么就知道是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