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78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卢苏村的位置,因着出发时间早,没遇上太大波折,所有人都还在,只是看着城墙的方向愁眉苦脸。

  

第303章 气氛有些胶着,四面八方都能听到人群焦躁的咒骂声。 村……

  气氛有些胶着,四面八方都能听到人群焦躁的咒骂声。

  村长苏德清同样满面愁容,面对村人的殷切眼神,为难不已,只能道,“等卢泰打听回来早说。”

  卢泰行商多年,最擅与人打交道,故而在前路受阻时主动请缨打探消息,至今尚回。

  阮家,众人围成一圈,将阮老黑以及阮苏氏拱卫在中间。

  阮老黑扫视一圈,浓粗的眉毛扭曲成一圈,显示主人的纠结,“本以为出来的早不会被阻拦,没想到逃荒的人这么多,直接逼关了城墙。”他早些年逃过荒,自然知道官方人对他们的防范与警惕,只没想到形势如此严重。

  人群的末尾,阮柔同样皱眉,倒不是别的,而是前世逃荒队伍足足在城墙前苦等一月有余,最后生生将所有人的干粮净水耗干,才不得不放弃进城继续南逃的打算,转移了方向。

  也就是在这座城墙前,原主被委以重任,带着阮家下面的几个孩子,趁着逃荒人群与守城将士发生冲突之际,被阮老黑推搡着进入城中,自此与阮家大人们分离,更是在之后,为了负担下面弟妹的生计,艰难求生。

  面对一切灾难的起始,阮柔不得不多做考量。

  不等她以及阮家人想出个一二三,就见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卢泰回来了。

  村长苏德清将其卢泰请到跟前,急忙问,“如何?”

  卢泰神色颇为难看,对着村长轻轻摇头,“恐怕进不去,逃荒的人太多,城墙七天前就关闭,不接受任何灾民。”

  “可我们只是从城中过,不会停留的。”

  “那也不行,一来城中粮食有限,灾民太多,总会消耗城中粮食,二来,前面多次有灾民在城中闹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卢泰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以及猜测说出来后,所有村人都倒吸一口气,七嘴八舌问着。

  “那可怎么办,不去同辉城,我们还能去哪?”这是对未来迷茫的。

  “要不往回走,我看去哪都不安全。”这是有了退缩之意,起了回头心思的。

  很快有人驳斥,“这一路走来还没清醒,没粮没水的,回去等死吗?”

  “就是,要是早点出发就好了,只差七天啊。”也有人懊悔。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早前阮老黑提出逃荒的想法,可是被不少村人喷了个狗血淋头,直骂他不怀好意,奈何形势比人强。

  阮柔瞧见阮老黑嘴角勾起的讥嘲,暗暗想到,可若不是实在没有活路,一群农人怎么舍得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呢。

  争吵依旧在继续,却始终吵不出个结果,听着听着,人们愈发烦躁。

  很少有人注意,原本位于人群中心的卢泰和村长,早已不见了身影。

  只有少数几个注意到,村长被卢泰引至偏僻角落,只见其压低声音,不知在说些什么,从其沉重的面色,可见话题并不轻松。

  阮柔仗着身形小,七拐八拐绕到附近,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方才她就察觉卢泰神色隐晦,想必根本没将打探到的消息全说出来。

  “卢泰,究竟有什么话要说。”村长苏德清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焦躁,作为一村之长,领着这么多的村人出来,他的压力绝对是最大的。

  卢泰自然懂的,当下不耽搁,将隐瞒的那部分道来,“村长,城墙不让进人不假,可有守城的官差悄悄透露,只要能交银钱,就可以进去。”

  村长一惊,第一时间看向四周,生怕被人偷听了去。

  “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只是要的银钱可不少。”卢泰苦笑。

  “多少?”

  “五两银一个人。”

  “嚯!”苏德清震惊,这价钱可不便宜,五两银确实不多,村里只要不是最穷的那几家,基本都能凑出来,可难题在于,五两只够一个人进城。

  他再次焦躁地在原地转圈,一个人五两,他家一共八口人,也就是四十两,那可是四十两啊,他计划中到了目的地后用以安家扎根的本钱,若都给出去,就算能走到同辉城,一大家子吃什么喝什么。

  嘴中嘀咕半晌,没听见身边人的声音,苏德清似乎察觉到什么,猛的抬起头来,“卢泰,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准备进城?”

  卢泰敢说出来,就不怕村长猜到,此时只微微点头,“我家只有五口人,二十五两,只能舍出去了。”

  二十五两,苏德清算着账,比四十两少一小半,对他依旧是一笔不小的银钱,但卢泰做了多年行脚商人,肯定不吝惜这点银子,可若人走了,逃荒队伍怎么办。

  理智上知道卢泰的决定很正常,人总得先为自家人着想,可情感上,对前路的未知以及恐惧甚至让他生出了几分怨恨,怨既然同路为何不能一直走到底。

  理智与情感发生激烈的冲突,半晌,苏德清露出一个苦笑,问,“准备什么时候走?”

  “三天后,城墙内一旬只接收一批入城者,名额有限,再耽搁下去,若是什么时候取消,我怕是哭都来不及。”卢泰轻吐出自己深思熟虑的后决定。

  苏德清喃喃,“只有三天了,那我们?”他想问,那他们怎么办可到底没问出口,他是村长所以要为村人负责,可是卢泰没有这份责任,能将打探来的消息告知,没有偷偷跑路,就已经是人厚道了。

  “村长,我还是建议,有银钱的先进城再说。”卢泰的商人本性告诉他,既然城墙内敢收那么多银子还限量,说明肯定值得,况且,还不知进城之后前路如何,着实不能耽搁。

  “就算我能走,可队伍怎么办?”苏德清再次苦笑,他将人带出来,就算不能将人全部待到目的地,更不能在半路将将人抛下。

  卢泰便不好再劝,想了想,又问,“要不要送两个人跟我走。”

  苏德清一震,看向他的眼神满是震惊,他自然信得过对方,可换言之,对方提出这样的意见,定然是觉得他们的活路不大,所以才要他保存自家血脉。

  “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么?”苏德清喃喃,情感上不可置信,脑海却已经飞快思考,到底要送谁跟着一起走,又要分出多少物资。

  他自己和老伴无所谓,但两个儿子拢共生了三个孙子,送谁走,留下谁,无疑是个十分困难的决定,因为很可能决定着他们的生死。

  “还有三天,你让我再想想。”

  “好,离开前随时告诉我都行,只是最好送年纪大一点的。”卢泰提醒,年纪太小的不一定活得下去,到时白浪费五两银子。

  苏德清身形微晃,心中苦涩蔓延,原来压根由不得他决定。

  两人说话间,藏在一处角落的阮柔将一切全部听在耳中,思绪飞转。

  五两银子,阮家十四口人,就是七十两,别说阮家没有,就是有也不舍得花在进城上,否则后面的路一家子擎等着饿死吧。

  不说阮家,她自己只有一角碎银子,压根不够,眼下形势很显然,要么凑够五两银子进城,要么继续跟着大队伍等,一时间,她陷入深深的沉思。

  很快,人散了,阮柔又等了会儿,方才回到阮家所在的位置。

  一旁,阮李氏焦急张望,已经有些不耐烦,见到大女儿,狠狠拍了下肩膀,“怎么去了那么久?”

  “到处都是人,我就去了远一点的地方。”阮柔解释。

  闻言,阮李氏歇了责怪的心思,人太多,别说一口水,就是一把野菜都找不到,好在家中还有存粮,不至于轮到啃树皮草根的地步,但能撑到什么时候还不知道,不由发愁起来。

  阮柔想了想,小身问道,“娘,家里还有多少银子,你知道吗?”

  “孩子家家的,问这做什么?”阮李氏狐疑,眼珠子转了转,怀疑再次浮上心头,“给老娘老实点,说,刚才做什么去了。”

  阮柔不自在摸摸鼻子,偷听毕竟不大光彩,但还是说了实话,她凑到阮李氏耳边,将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

  阮李氏听得诧异又惊慌,论人口,大房五口是最多的,其实就是二房,三房最少,只有三个人,若是凑一凑,十五两未必凑不出来。

  “这个消息谁都不许说,知道吗?”阮李氏做了个封口的手势,眼神中却带着难以掩饰的心虚。

  “知道,娘,要不是你问,我谁都不想说的。”阮柔嘀咕,不满道,“娘,你还没说,家里到底有多少银子呢。”

  “反正不够进城费的,你问那么多作甚。”阮李氏显然不准备说实话,反而倒打一耙,听得阮柔险些郁闷,早知道就不说了。

  阮李氏心慌得不行,直觉要找当家的好好商量,至于告不告诉当家的公婆,她还得想想。

  无奈,阮柔只得回到休息的地方,她的位置恰跟阮二妹相邻。

  阮二妹正在照顾精神不济的小弟,也不是病了,就是连日来奔波累的,显得整个人很是虚弱,总要人分神照顾。

  “大姐,你回来了,小弟不舒服,你......”阮二妹欣喜,就要将麻烦扔出去,却见对方忽然被爹娘喊走。

  “月娘,过来下。”不远处,阮李氏与阮父站在一起,看向她的方向。

  阮柔似笑非笑瞥了眼阮二妹,“爹娘找我又是,小弟不舒服你就好好照顾着,小心些。”

  说着,飘然离去,气得阮二妹伸手狠狠拍了下小弟,“大家都在逃荒,就你金贵。”

  阮小弟缩了缩脖子,对这个总爱挑事的二姐有些顾忌,忍不住想到,谁稀罕你照顾,还是大姐好。

  

第304章 “月娘,你跟我再说说,村长他们究竟是怎么说的。”阮父神情严肃,……

  “月娘,你跟我再说说,村长他们究竟是怎么说的。”阮父神情严肃,这使得他本来憨厚的面容有了几分威严。

  阮柔遂将偷听来的再次说了一遍,阮父听完却是沉默,最后,依旧叮嘱一句,“不要再跟外人说。”就将人打发了。

  阮柔嘀咕着人小好打发,讪讪回到原位置,闭眼假寐,实则开始给自己想出路。

  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是在如今的灾荒年间,可没有上一个世界那么轻松,无他,人饿极了的时候,屠刀总会挥向同类,武力值是唯一的保障。

  所以,说是出路,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跟着阮家大部队一起,除非能另外找到靠谱的队伍,而后者希望渺茫,说来,原主上辈子带着弟妹能活下来,本就是一个奇迹。

  三天时间一眨眼过去,夜晚,闹哄哄的灾民群众,卢苏村位置,有人望着身边的空缺,奇怪问道,“卢泰家的人呢?”

  听到的人四周转了一圈,随即很快确认,卢泰一家不见了,与之一起的,还有村长苏德清家的两个孙子。

  村人们想不清其中关键,担心地围到村长身边,告知这个“噩耗”。

  苏德清也不知自己此刻的心情该是庆幸还是愧疚,总之复杂得很,他挤出一个苦笑,装作慌张的模样,但那演技实在不够,阮柔敢笃定,不少人瞧出了其中端倪,只是没有戳破。

  让这个谎言更显拙劣的是,又有几家人被发现消失,熟识的彼此对视交换一个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无亲无故的,不好凭空指责旁人先行离开,只能更紧紧拽住村长。

  而阮家这边,纠结三天,终究无一人离开,无他,银钱不凑手,让谁都不好。

  阮老黑本就黑沉的面色更显黑漆漆,浓郁得几乎要滴墨,饶是如此,面对一家子的失落眼神,仍然强挤出一丝笑,安慰,“一家子在一起也挺好的,这年头,我当年跟家人失散后,就再也没见过。”

  此言倒是当真,原主当年带着弟妹与家人失散后,伺候也未曾相遇过,不过这次,阮柔打定主意与阮家大队伍一起,决计不再分开,此时倒不用操心太多。

  阮大伯等人一想,便也觉得有道理,想他们活了几十年,还没从自己当家做主过,不说旁的,就说今年灾荒,若不是爹娘早下决定,说不定他们还在家中枯等呢。

  再者说了,真要出钱进城,给谁出、不给谁出,同样是个大问题,危难关头,不求多么团结,但起码力得朝一块使。

  或许其他人家也都这么想,没钱没粮的,瞎折腾个什么劲儿。

  不过吵闹了半个时辰,人群再次安静下来,躺着的继续躺下,坐着的继续坐下,全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

  等待总是熬人的,继卢泰离开后,又过去七天,再次消失了一波人,太过光明正大,以至于连隐瞒都没有,如今花钱可以买进城名额的事绝对人尽皆知,但知道也没用了。

  因为守城墙的人亲口说了,进城人数太多,城内人口未离开前,知府下令不可再放进一个灾民。

  此话一出,原本没打算花钱进城的人再也按捺不住着急。

  原先苦等,是想着时候城内能放开让人进,结果现在,给钱都进去不了,那只能说明情况愈发严重。

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