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29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阮柔没有相送,人走后动作十分利索地锁了门,对阮燕宁说,“今日大喜,放一天假不去铺子,你有什么想吃的,我去买。”

  “耶!”阮燕宁发出一声欢呼,或许是太过高兴,声音大到传至离开还未走远的阮家人耳中,那本刻意放得缓慢的脚步忽地加快,愈走愈远。

  阮柔倒不是故意气他们,而是真心觉得今天应该大餐一顿,当即拿了钱上街,买了一堆自己和阮燕宁喜欢吃的菜和糕点,姐妹俩欢欢喜喜庆祝了一顿。

  而另一厢,阮家人饿着肚子,走在回村的路上,阮李氏看着身上的新衣,不免有些高兴,“起码捞了身新衣服呢。”

  阮苏氏暗骂了句眼皮子浅的,继续闷头赶路,等到家,早已饥肠辘辘,家里没留饭,还得重新开火,火气愈发旺盛。

  ————-

  提亲这一遭后,或许是阮家看清了现实,也或许是想以弱示好,总之接下来的一切还算顺利。

  给阮柔置办的嫁妆不算丰厚,可一双木柜、两床薄被、一架梳妆台以及一身新衣,再加上十两的压箱底银子,面上也就过得去了。

  春暖花开之际,空气中都带着野花的芬芳,阮柔回到周水村出嫁。

  卞家人口不多,卞柯林领着几个族中兄弟前来迎亲,热热闹闹一场,迎了花轿回城。

  婚后两人情意相投、心意相通,谢氏只盼着儿子顺遂安康,待儿子儿媳极好,一家三口,再没有不顺心的了。

  有了亲戚关系,阮燕宁学起手艺来更加用心,没过几年,便学了一门顶好的手工活,靠着手艺攒了不少银钱。

  而阮家,后知后觉意识到,原来成衣铺早在当年就属于女儿,更是悔不当初,可惜,当年提出的婚事惹恼了女儿,以至于对方除了亲妹外,再不愿提携阮家任何人,他们更是只能看着女儿一家愈发富贵,占不到丁点便宜。

  至于阮柔,婚后依旧经营着成衣铺子,因着铺子时常出些新式样,便在周围几个省城出了名,引领着其中几乎八成人的穿衣风格,不用更多扩大规模,只靠着售卖衣裳花样,就足以吃喝不愁。

  卞柯林果真如他当初所言,考中举人后,就再也不曾去参加科举,不过,在偌大的省城,一个举人功名足够,他便自己办了一家小书院,收了几十个孩童,当个小小的教书先生。

  再后来,阮柔铺子里渐渐富裕,人也得空,在书院隔壁开了间女子书院,教导女子读书识字、算学绘画,因着束脩不贵,只要城里稍微条件好些的都愿意送女儿来读上一两年,渐渐的也开始在周围扬名。

  可惜的是,阮家大房心心念念的送长孙到城里读书事宜,到底胎死腹中,其进了村中私塾没半个月,就因日日课上睡大觉,被夫子强制退学,连学费都全部退还,可见决心,之后便丝毫闹着不肯再读书,更别说去遥远的城里远离爹娘的照顾,阮柔也由此少了一桩麻烦事。

  有时,她也想,原主上辈子,一心拉拔下面几个弟弟妹妹,辛苦将他们养大成人,丝毫没顾得上自己,却只养出了几个白眼狼。再之后,年纪渐大的原主久久未曾出嫁,却被弟妹嫌弃阻碍了他们的婚嫁,尤其嫡亲的小弟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更是伙同情。人将她这个长姐卖出门去,期间,也唯有阮二妹悄悄提醒了几句。

  可惜原主彼时全心全意相信自己养大的弟弟妹妹,没信阮二妹给的提醒,最终结局悲惨。

  这也是阮柔来之后,不搭理阮家其他人,唯独愿意拉拔阮二妹的愿意,有良心的人值得被善待,而非阮李氏所猜测的那般。

  等阮二妹年岁渐大,自己相中了一个年轻男子,她倒没有当初长姐所做那般决绝,依旧是如同正常的男婚女嫁,婚后也与娘家正常往来,只唯独一点,轻易不给银子,便是孝顺,也只肯学着长姐,送些容易被人看在眼里的吃喝用之物。

  直至后来,阮家长辈对这两个嫁到城里的女儿始终没个好脸色,周水村人不解,开始还以为是姐妹俩不孝顺,后来见其节礼样样不缺,渐渐回过味来,原是嫌弃女儿孝敬不够,遂多有人背后议论,话传至阮家耳中,却压根无从辩解。

  至于阮家下面的其他小辈,依旧如前世般,更甚至有了亲生的爹娘长辈在,从小就不用吃苦干活,好好的农家小子姑娘,养的比城里还金贵,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农活干得稀稀疏疏,地里收成愈发差劲,周边的村人看在眼里,愣是没一个好人家愿意与之结亲。

  好不容易小辈各自婚嫁,阮老黑夫妻尚好,劳累过度早早去了,而阮老大一辈的,硬生生熬到年岁大、干不了农活,被往日疼爱的儿子儿媳赶出家门,自生自灭,偏就这样还容不得旁人说儿子一句不好,若有周水村的人看不惯指责几句,反倒被骂得唾沫星子横飞。

  久而久之,知道这家人的德性,再无人愿意多管闲事,只逼着阮家小辈分出粮食来,让阮老大等人不至于饿死。

  还是城里两个女儿知道此时,花钱在村中租了老房子,又请人帮忙照看,愣是让阮老大等人活到了孙子成婚。

  及至弥留之际,看着破旧屋舍前,依旧不见身影的儿孙,不知心中可有几分后悔。

  阮柔与阮燕宁得知消息的时候,阮老大等人早已合眼,一句遗言都没能留下,自然不知,不过阮柔心想,求仁得仁,应当是无悔的吧。

  幸好,她没有再深陷其中。

  很多很多年后,同辉城依旧穿戴着当年成衣铺新颖的衣裳式样,流传着举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美好故事,而阮柔,早已踏上了新的旅途。

  

第327章 “阮氏,赖三他们几个来了,好酒好菜赶紧端上来。”一道粗……

  “阮氏,赖三他们几个来了,好酒好菜赶紧端上来。”一道粗犷的嗓音在门外想起,阮柔没有应答,闭上眼睛接受记忆。

  原主阮杏花,丰镇人,年方十八,年初嫁给小镇上的田永,夫妻二人相处还算和谐,但唯一的问题是,田永其人,太过大方,

  说大方都算夸奖人,其实就是一个老好人,平时请客吃饭不在少数,遇上谁家需要帮忙,更是不吝伸手,是镇上人人皆夸的老好人,谁说起来都得竖个大拇指。

  然而,这样的老好人,对于外人来说是好人,对于自家人,却是最恶心不过的吸血虫。

  原主娘家阮家为原主相看时,只看田永在镇上的大酒楼当活计,每个月赚的钱不少,故而,嫁女儿时很是顺心,连聘礼都没要多少,嫁妆更是陪了不少。

  结果呢,只嫁进来不过半年,那些嫁妆都被田永挥霍得差不多了。

  原主爹娘精心准备的两床新被子,一床被送给了隔壁据说日子贫苦的李寡妇家,还有一床送给隔壁即将新婚没钱娶新媳妇的章家老二,由此,田永得了两家一箩筐的好话。

  一双床头柜,被送给田永好兄弟尚明家受宠的小闺女,只因那柜子花样秀美,小姑娘来看了一次就心心念念朝着要,被田永充大方送出去,乃至衣柜、新嫁衣、发簪等等,都被各种理由,或人家变相索要、或田永善心大发做好人,总之,一件都没能留下。

  原主哭过、闹过,可惜都没能拗得过男人田永,憋屈得够呛。

  再后来,田永的又一好兄弟吴强因好赌欠下赌债,田永兄弟义气跑去赌坊答应为人还债,结果,在赌坊要债的壮汉上门前,提前得知消息溜了,唯有留在家中的原主毫不知情,慌乱中被要债的乱棍打死,就此魂归地府。

  接收完记忆,感受着胸腔那股难以散发的郁气,阮柔低低呢喃,“放心吧,我会让他当一个彻彻底底的好人,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牵连。”

  于是,那股憋闷暂时压下,她睁眼,外面的催促声愈发急切。

  “阮氏,人呢,兄弟们都等着呢。”

  一股发自内心的嫌恶油然而生,阮柔深呼吸,望着空荡荡分的灶房,暴躁想,还想吃,吃屁去吧。

  其实原主还有一些压箱底银子,那是原主爹娘疼爱女儿,特意藏着给她作私房钱的,连田永都不知道,上辈子,田永催促逼迫之下,原主不想在外人面前丢脸,忍痛拿出了这点私房钱买酒买菜,供一群闲汉吃喝,而今,阮柔可不会这么做。

  她走出灶房,来到院子里已经摆好的小桌上,几人已经开始了耍牌,就差上酒菜了。

  “菜呢,怎么还没好?”开口就是责怪。

  阮柔挤出一个渗人的笑,“田永,家里没菜,也没钱买菜,你那还有钱吗,我去买点。”

  “没钱了?”田永纳闷,“不是才交的家用,怎么就没了?”

  此言一出,引来另外几个好兄弟怀疑的眼神,明晃晃质疑她私藏银钱。

  这可真是冤枉原主了,就算有那么心,也没那么能力啊。

  要说田永这人,也是神奇,听说是年幼时双亲去世,再无其余亲戚,一个人在镇上磕磕绊绊长大,受了镇上不少人家的恩情,故而,长大有了能力,张口闭口就是要帮助他人,面对镇上居民的要求,几乎就没有拒绝的。

  在外人看来,这等好性子,算是挑女婿的好人选,故而,媒人来提亲时,阮家应得十分痛快,对外人好,对自家人那不是应该更好嘛。

  结果,原主婚后的日子一言难尽。

  田永在镇上酒楼做工,手脚勤快,也会说好话,除去工钱外,每个月还能拿到不少赏钱。时下流行家中女人管钱,田永又是个粗糙的性子,不拘月前次多少,都会交给妻子、也就是原主保管。

  可惜,也就只能保管一下,往往钱还没捂热,就被田永以各种理由要去,东家难、西家贫的,每每弄得自家生活艰辛,田永在外面不知又多少好兄弟,吃饭喝酒常常在外面,也就原主还得自己想法子糊弄一口吃食。

  此时,见人怀疑,阮柔可不惯着,将这个月的工钱用在哪,一笔一笔的数出来,“......,对了,还有赖三家,你婆娘说家中没钱开火,还借了一百个铜板去。”

  当面戳破自家借钱,赖三顿时羞得慌,“那臭婆娘,家里哪就缺钱到那个地步了,改明儿回去我就让她还来。”

  阮柔心知对方就是扯鬼话,光是这半年,赖三家的就不知来借了多少,对方怎么可能不知道,说还,也就是面子上好看罢了。

  “不用,都是亲兄弟,借点钱,哪就用还了。”当事人还没说什么,田永就跳出来维护。

  阮柔便也不说什么了。

  于是,场面还是没酒没菜,反正阮柔身上没钱,至于田永,兜里更是比脸上都感觉,一枚铜板在他身上,只要出门就过不了夜。

  还是桌上的另一人,田明,从兜里掏了十几个铜板,“嫂子,身上钱不多,先去买点菜来吧。”

  田明,与田永同姓,其实并非有什么亲戚关系,不过凑巧一个姓,两人关系更是比旁人要亲厚几分,还拜了把子,田永更是把田明的爹娘当做亲生父母孝敬,都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田明家这是天上掉个便宜儿子。

  总之,除去原主这个真正的家人外,但凡外人,与田永关系越亲近的,占的便宜就更多,田明家堪称占便宜榜首。

  不过对方面子做的好,拿了田永的东西不少,偶尔也会挤点出来,做做好人。

  阮柔可不管那么多,见了钱,面上笑真诚三分,也不推拒,拿了钱,直接出门去买菜。

  十几个铜板,当然买不到什么好菜,阮柔走过两条巷子,才在一处菜市场割了半只烧鸡、一盘花生米、一盘拌凉菜,至于烧酒,那是没有的。

  回到家,阮柔没把菜直接给人,而是回灶房,切开装盘。

  本就是饭点的年纪,原主已经做好了饭菜,不过两道炒素菜、一锅白米饭,半点油腥不沾。

  想了想,她把半只烧鸡扣留了三分之一,花生米和凉拌菜留足自己的份,好在装了盘,不怎么看得出来少了,再加上两个素菜,配上家中的糙米酒,一股脑端出去给外面的田永等人,至于她自己,则留在灶房,吃起香喷喷的烧鸡来。

  她可不似原主,被田永牵着鼻子走,自家吃苦、给外人吃好的,结果呢,田永在外当个散财童子,好东西没少吃,苦的也就是原主罢了。

  吃饱喝足,外面的男人还在侃大山,阮柔懒得收拾,洗漱过后直接回房睡了,半夜,一道醉醺醺的气息扑过来时,阮柔迷糊间就是一脚,彻底安静了。

  第二天,阮柔起得早,就见田永睡在地上,脸上红通通的,估摸是发热了。

  今儿是酒楼给的休息日,不然田永也不敢这么喝,阮柔遂没管,自己出去收拾好,就出了门。

  她预备先回一趟原主娘家,原主这个傻孩子,嫁给田永后,回娘家只报喜不报忧,阮家还以为原主过得很好呢,对田永这个女婿更是赞不绝口、也大方得很,她回去就是为了跟阮家爹娘说清楚,以后别再送东西,给田永占了便宜。

  镇上范围不大,故而两家相隔不远,阮柔很快到了地方,敲门前,她顿了顿,使劲揉了揉双眼,那通红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受了大委屈。

  等阮家大嫂前来开门,很快,如她所料,引来阮家全部人的注意。

  大清早的,女儿/妹妹就这么哭着上门,铁定是在田家受了委屈啊,暴脾气的阮家大哥当即就要出门找妹夫算账,被阮家大嫂拦下,“先听听妹妹怎么说。”

  于是,阮柔哭哭啼啼将自己嫁到田家这半年来的遭遇说了个清楚明白,听得阮家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阮父眉头高高拢起,似一座小山峰,“杏花,你真没说谎,田永竟是这样的人?”

  “没有,不信的话,你们去那几家瞧瞧,我的嫁妆都摆在那呢,”

  阮母心疼女儿,捶了下阮父,随即安慰女儿,“杏花,没事的,嫁妆没就没了,你人没事就行。”

  不相信的何止阮父,就连阮大哥阮大嫂都不敢相信,阮大嫂也是镇上的姑娘,丰镇是个小地方,镇上的人,家家户户彼此熟识,谁家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个心里门清。

  故而,阮大嫂喃喃,“李寡妇、尚明家、章家老二,看着都不是这样的人啊。”

  别说是妹妹送的,女儿家的嫁妆,别说外人,就连夫家都不能占为己有,谁家正常人敢要人家的嫁妆,那是连脸都不要了啊。

  “不信的话,娘你和大嫂去看看吧。”阮柔同样憋闷不已,每一次新世界都会给她新的惊喜,让她对人的脸皮之厚有新的认知。

  还是阮父有决断,在外人和自家女儿之间,他当然更信任后者,故而,对着媳妇和儿媳道,“你和儿媳去悄悄看一眼,是不是当初咱们家准备的东西,要是的话,肯定要给杏花讨个公道。”

  阮母当即应下,一点不耽搁,当即借着找人唠嗑的名义,把周边几乎人家转悠了个遍才,出来的时候那脸都是黑的。

  而阮家这边,阮父其实已经信了八成,他向来是个老实人,遇上这样的人家,后悔自己当初识人不清的同时,也为女儿担忧不已。

  

第328章 约莫中午时分,阮母带着阮大嫂回来,脸色黑沉如水。……

  约莫中午时分,阮母带着阮大嫂回来,脸色黑沉如水。

  阮父一看,就知道女儿所说不假,一口怒气上来下不去,哽得要死。

  这样穷大方的女婿,尤其还拿着自家女儿的嫁妆充大方,若在婚前,阮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家女儿嫁过去,可如今,两人早已成婚半年,事情就难办了。

  随着阮柔的到来,一家人都陷入了愁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