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42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阮小弟愈发欢喜,又朝阮柔说了一遍,而后是两遍、三遍,说到阮父眉头青筋直冒,再也忍不住,“最后一名说明你学问还不大扎实,明日就回书院继续跟着夫子读书去。”

  一句话,阮小弟耷拉了眉眼,如被主人嫌弃的狗狗般,垂头耷脑应了句,“是。”

  这会子功夫,楼下的人群已经散开,阮父本想着该回去了,就听唐明德道,“先生,今日喜事成双,不如由我来请夫子一家,感谢这几日的悉心教导。”

  阮父犹豫了会,到底同意,“好,只是家中。”

  “阮姑娘,可否劳烦将家母与令堂一起接来。”唐明德见阮父同意,当即打蛇随棍上。

  阮柔起身欲走,随即想起什么,看向阮父,征询他的意见。

  阮父嘴角抽抽,最后没奈何挥手,“行了,你跟小弟一起去吧。”

  阮小弟正是恨不得将自己考中秀才公的好消息昭告天下的亢奋时候,跟着阮柔欢天喜地地走了,正畅想着回家后,该如何面对娘亲和街坊们的赞扬,就听亲姐的声音传来,“戒骄戒躁,你考中是件好事,自己人面前你可以高兴嘚瑟,到了外人面前可得端重着些,好歹是个秀才公了。”

  阮小弟一想也是,收敛了雀跃,作出一副沉稳小大人的模样来。

  回到家时,阮母和唐母也受到了喜讯,此时正给左邻右舍发喜糖,见两人归来,忙将手中的喜糖一把塞给面前的一位邻里,而后扯了儿女到跟前,掩上门,一副喜庆模样,问,“你爹和明德呢?”

  阮柔遂将人想要请客的事说了,阮母微蹙眉,没说什么,那样的人品家世,实在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行了,走吧。”家中也无甚好收拾的,阮母洗了遍手,整了整衣襟,胜在今日为了招待客人,特意穿的体面衣裳,也不用再换。

  正当四人往客栈方向走的同时,客栈包间内,阮父和唐明德之间也正进行着一场较量。

  ————-

  没了女儿在跟前,阮父说话随意了许多,问唐明德,“今日结果出来,明日你也该回去了吧?”

  “是,只弟子有一件心事未了,恐得完成后才能安心离去。”

  “哦,所为何事?”唐明德这话几乎是在明摆着说自家闺女,阮父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与阮母不同,他自始至终都很看好对方。

  眼下也没了遮掩的必要,虽则家中经济一时难以改善,但秀才的功名好歹能撑一撑场子,唐明德这才敢在此时提出,而不惧阮家的拒绝。

  “回先生,我心悦阮姑娘,还请先生成全。”

  “你可知,她曾和离。”

  “自然知晓。”

  “你也知她的性子,容不得人欺骗作弄,将来成婚后,若有不如何,你可愿放她和离?”

  “弟子不会让阮姑娘有丁点不如意的。”唐明德没有掉入阮父的陷阱。

  “若将来你母亲嫌弃儿媳不够孝顺恭敬,你该当如何?”

  “我身为儿子,自当孝顺恭敬,奉养百年,但婆媳间实乃以心换心,若我娘真心疼爱儿媳,就不会有这份责怪,若非真心相待,又何必强求儿媳孝顺,不失礼即可。”

  阮父心中赞赏,继续问道,“你将来做官,四处奔波,可会将妻子留在家中侍奉婆母,操持家事?”

  “不会,夫妻一体,我为官无法自主,若妻子愿意,自是我在哪,妻子在哪。”

  “两地相隔甚远,若她思念家中,抑或我和她娘思念女儿,又当如何。”

  “若我可随意走动,自当带阮姑娘回家探亲,若不可,则当派人护送阮姑娘,抑或先生愿意奔波,吾亦愿意派人接送周全。”

  “哦,你有那份银钱和实力?”

  “眼下没有,但未来必定会有。”唐明德说得斩钉截铁,他对自己有信心。

  一问一答间,阮父也知晓面前青年的心意,不得不说,他愈发满意,私信里,他是极愿意这门婚事的,但女儿的婚事可不由他做主,早前阮母就三令五申,让他不许轻易许诺,故而,眼前青年还需征得阮母的同意。

  不知出于何种心思,阮父生出一种看好戏的心理,也不做提醒,端起茶杯,且看其如何度过未来丈母娘这一关。

  唐明德可不知阮父的小心思,但显然他也明白其中关窍,心里早已打好腹稿,比之应付阮父的还要复杂上许多。

  紧张中,阮母一行到来,小二见客人到齐,连忙一盘盘菜往桌上端,很快摆满了整整一桌。

  阮母看着桌上的十几道菜,先给人扣了一分,心想,大手大脚真不会过日子。

  点都点了,吃自然也要吃尽兴,等美味的饭菜入口,阮母可顾不得许多,阮家家境不错,可真正下馆子的日子还是少之又少,好在眼下儿子考中秀才,以后总归会越来越好。

  饭毕,一桌人皆心满意足,阮母再没了开始的不高兴。

  唐明德视线扫过桌上众人,最后对上阮柔含笑的双眸,心知她在看自己热闹,颇觉无奈。

  回到阮家门前,本来唐明德是该去隔壁阿庆嫂家的,可他脚下愣是没拐弯,跟着进了阮家,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阮母挑眉,看向青年。

  唐明德露出一个讨好的笑,若他自己能看见,便能知晓那份谄媚与他清俊的面容有多不搭。

  “伯母,我有话想要说。”

  阮母心道一声果然,将儿子和女儿赶走,继而听他道,“我心悦阮姑娘,还请伯父伯母成全。”

  唐母此时也同样在场,早前儿子就跟她表述过自己的心意,她其实有些微不赞同,到底拗不过自小有主见的儿子,只得同意,心头却期盼着阮家不要答应才好,可转念一想,自家儿子这么优秀,阮家若不答应,那她就得替儿子叫屈了,真是越想越矛盾。

  忐忑的气氛中,就听阮母开口。

  

第402章 “心悦?你们才认识多久。”阮母对此不置可否。 ……

  “心悦?你们才认识多久。”阮母对此不置可否。

  唐明德认真回,“虽则时间不长,但我对阮姑娘一见倾心,相处的几日,更是情根深种,若此生无法与阮姑娘携手,我大概只得孑然一身了,还请伯母成全,我定然不会让阮姑娘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阮母嘴角抽了抽,偷瞄一眼身边还在场的唐氏,深觉人脑子多少带点问题。

  如阮母所想般,唐氏初听到确实有些不是滋味,辛苦养大的儿子,长大娶媳妇本事应当,可儿子一副非卿不可的姿态,让她这个当娘的心头泛酸。

  但复杂的思绪也只是一瞬,因为她清楚了解儿子的性格,自然也相信此时说的是真的,若娶不到阮家姑娘,儿子真的会孤苦伶仃一辈子。

  想到此,什么犹豫纠结顿时没了影,反而依着儿子所说去看,越看阮家姑娘越欢喜,再一思量,阮家姑娘的亲爹和弟弟都是秀才公,阮家夫人也是个知礼良善的,再说阮家姑娘,人长得好看又有本事,将来生个小乖孙也定然玉雪可爱,怎么看,都是自家高攀了。

  如此一番,还没等唐明德做思想工作,就先把自己说服了。

  而阮母,瞧着青年认真的模样、眼中的含情脉脉,再瞥见门外露出女儿的小脑袋,反对的心顿时全消,只想拿起鸡毛掸子将人狠狠抽一顿。

  “进来吧。”她没好气朝外面道。

  立即,一大一小两道身影齐齐从门后挪出来。

  “浅浅,你自己说,是个什么想法。”

  “女儿亦是愿意。”阮柔低头作羞怯状。

  丝毫不出乎意料,阮母眼皮子都没动,全当给自己一个台阶,“既然你们都愿意,那就请媒人来吧。”

  唐明德顿时大喜,期待看向一旁唐母,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那边还是得唐母出面,才算名正言顺。

  阮母自然清楚这点,故而才出此言。

  唐氏深感儿大不中留的同时,面上带笑,“阮姑娘如此优秀,是我家明德有福了,提亲我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愿意,只是唐家根底不在次数,手头银钱有限,恐须得准备一阵子。”

  其实两家相距不远,快马加鞭不过一日路程,一般车队得走上两日功夫,一来一回,加上聘礼的准备,最快也得三五日。

  阮母点头,“婚姻大事急不得。”

  唐氏犹觉不安心,想了想,抬起手腕,露出腕上一节碧绿的玉镯,她缓缓褪下,朝一边阮柔的方向去,“这是当年明德他爹的聘礼,算不得什么珍贵物件儿,全贵在一个心意,浅浅,你可愿戴上。”这便是事先定下的意思。

  阮柔没第一时间接,而是看向阮母,见她点头,这才伸出左手。

  唐氏小心将玉镯给未来准儿媳戴上,赞了一句,“浅浅肤色白,配玉镯正好。”

  阮柔道谢,“多谢唐伯母。”

  “好,好姑娘。”一声伯母,叫唐氏有些恍惚,好似回到很多年前,那时唐家上门提亲,她也是这般称呼未来婆母,只是后来发生的一切太多太复杂,原来回首,已是那么多年。

  阮柔没察觉唐氏的晃神,只听她继续道,“明德是个苦命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爹,我是个没用的,家里家外全靠他撑着,将来你嫁过来,他定然疼你惜你,你也待他好些罢。”

  到底是当娘的心疼儿子,唐氏还记得,男人刚去的那一年,她还沉浸在伤心中,唐家其他人就如豺狼般扑上来撕咬啃噬。

  娘家见她年轻,一味劝她改嫁,反倒是年纪小小的儿子挺身而出,找到唐氏族中,方才保住了他们这个小家,之后,儿子读书出息,她渐渐再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以后,能看见儿子娶妻生子,将来小家和乐,或许才是最好的。

  阮柔看向唐明德,眼中含笑,微微点头,“伯母,我会的。”

  三言两语间,两人的亲事就这么简单定下。

  彼此又说了几句话,唐氏细细问了阮家这边对于聘礼等的要求,有无特殊习俗,待问清楚,见时辰不早,这才告辞。

  出了门,来到小院中,唐母就拉着儿子商量开了,家里有什么现成能用的,有哪些要采买的,还有哪些需要来省城才能添置的,一一盘算妥当,这才安心。

  临走之际,唐明德认真看向唐氏,“娘,以后我会和浅浅一起孝顺你的。”

  唐氏心头积攒的什么东西,一瞬间消散了个干净,露出一个浅笑,“明德,娘只希望你过得好。”

  “嗯。”唐明德沉默点头,接了一句,“娘,我中了秀才,等回去,爷奶大伯他们都得称你一句秀才他娘了。”

  唐母彻底释怀,拍拍儿子的肩膀,“回去吧,收拾收拾,明日咱们就回去。”

  这一番回去,估摸得不少时日,首先得准备唐明德的谢师宴,其实也就是变相的秀才宴,只免得人说得志猖狂,便改作谢师宴,但相熟的师长亲朋、同窗学子都得请来,起码得几日功夫,抽空还得准备聘礼,请红娘,合八字,且有的忙呢,还是早回去早准备。

  唐明德点头,转身离开。

  翌日,唐氏果真收拾好了行李,与阮家人告别后,跟唐明德一起离去。

  阮家门前,一家四口目送人远去。

  别看阮母先前风轻云淡,一副没什么的架势,结果等唐家人走后,就开始忙得团团转。

  按理阮柔是二婚,依习俗不需要大办,但阮母显然有自己的想法,她振振有词,“头遭那婚事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完全可以当作没有嘛,再者说了,若办得低调,人家还以为咱们胡乱将女儿嫁了呢。”

  对此,阮父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朝着女儿,阮母也一腔大道理,“阵势就得办得大些,才能叫人看重。如今你弟弟也是秀才,完全不输那唐家,你未来婆婆许是个好性格,但听她说,其他唐家人可不是好相处的,你过去了,得强势着些,可不能被人欺负。”

  阮柔依偎进她怀里,颇为依恋地道,“娘,你真好,我不想离开你。”

  “早做什么去了,如今都要定下了,来说这话。”阮母敲敲她的脑袋,见女儿一副贴心小棉袄的样,又满腔怜爱,“我想过了,你弟肯定要继续往上考,那明德也是个出息的,只要继续往上考,咱们以后总有再见的时候。”

  阮母想得明白,若真是穷乡僻壤的什么人家,再好的家世、再好的人品,她也是不考虑的。

  阮柔这时才完全明白阮母的苦心,只觉感动至极,扑进阮母怀中撒娇了不停。

  阮母嫌弃将人推开,“好了,多大的人了,还这般。等过阵子唐家人过来,婚事估摸也不远了,你嫁衣得绣起来了,我还得给你准备嫁妆,你有什么缺的、想要的,也尽可跟我说。”

  阮柔暂时想不到什么,摇摇头,随即想起什么,匆匆起身跑回房,不一会又蹭蹭跑回来,“娘,我的嫁妆你用这些银子来置办吧。”

  二嫁还是有些麻烦的,譬如前面搬回来的那些嫁妆,一般人家不讲究的会继续用,但阮母不想女儿带着旧物件儿过日子,便想着重新置办一番,银钱上就得多费上不少,阮母正为此发愁呢。

  阮柔强硬将银子塞过去,“娘,我那里还有呢,你先用这些,还有小弟的谢师宴,可不能糊弄了去。”

  阮母看着手中的银子,足足五十两,准备嫁妆和谢师宴绰绰有余,有心想要拒绝,手头又着实拮据,只得接下,“这算娘借你的,以后手头有钱了再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