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49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卉卉啊,家里一共就二十块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即便在贫穷的清河村,阮家也算是穷得格外突出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阮家只有两个女儿,还都供着上到了高中,阮父阮母两人辛苦供着两姐妹,压根存不下来钱。

  “没事,我这还有五百呢。”阮柔拍拍自己鼓囊囊的腰间,这里可揣着五百的巨款。

  一句话,田秀芳险些给吓得从嗓子眼蹦出来,她结巴着问,“可这是孟家给的聘礼啊,你不是说要退亲吗?”

  “是啊,退亲,可这不是还没退呢嘛,等我挣到钱了,就还回去。”

  阮柔说得如此理所应当,一时竟让田秀芳都找不出毛病来,但她就是知道这样做不对,她结巴道,“卉卉,这样不好。”

  阮柔心内暗叹,还真是个老实人,她当然明白这样做的问题在哪,不是自己的钱,本就不该用,但这不是情况特殊嘛,一来,孟伟不是个好东西,借用一下对方的钱,她可丝毫不心虚,二来,这不是实在缺钱嘛,若不是这年头银行不会借钱给个人,她都敢上银行贷款去。

  这话当然不能直接跟阮母说,她狡辩着,“妈,你就说这钱我一个月后还给孟家,有没有问题,总不还要收我利息吧?”

  “那当然不行。”听说过退聘礼嫁妆还得还利息的,至少田秀芳没听说过,再者说了,一个月,能有多少利息,她担心的倒不是钱,若是担心若亏了钱,女儿没钱退不了亲,挣钱是小事,女儿的婚事才是大事。

  “你看,这不就是了,不过借用一下,等我赚到钱了,多还点都不是问题。”

  阮柔说得洒脱,可田秀芳依旧不放心,“现在用了,要是之后还不上呢。”

  “不会的,大不了去借,这门婚事,我不想它成,它就成不了。”阮柔笃定道。

  坚定的语气和神态,让阮母微微动摇,她不由得有些诧异,在此之前,女儿一直坚定这门婚事,甚至于认为是对全家都有好事的大喜事,缘何突然改了主意。

  她问,“卉卉,是不是那孟家有什么不妥当?”

  阮柔心知阮母的性子,不透露点消息,怕是晚上睡觉都不安心,想了想,她问阮母,“媒人说过孟伟前头那任妻子吗?”

  “说过啊,不是说成分不好下放了,为了不连累孩子,两人才离婚,也是可惜了。”阮母是个心软的性子,饶是对方是自己女儿订婚对方的前妻,依旧说不出对方一句不好,反而为她可惜。

  “所以,孟伟和他前妻子,实际还是有感情的。”阮柔说。

  阮母没吭声,她只认离没离婚,至于感情什么的,日后再培养也不是不可以,她反对这门婚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方有两个孩子,女儿一嫁过去就要做人后妈,实在辛苦艰难,若孟伟没有孩子,她或许会同意这门婚事。

  “我说这个不是为旁的,而是我听说,孟伟当年跟妻子感情深厚,在其妻子诞育第二个孩子时难产大出血,孟伟伤心之下,直接去做了结扎。”

  “结扎?”田秀芳瞪大了眼睛,丝毫没有反应过来,跟未婚的女儿谈论这个话题是否合适,而是被女儿扔出的重磅消息砸晕了脑袋,气得脸色涨红,想要怒骂,可一向老实的性子压根说不出多少骂人的话,只不断重复着,“怎么能这样做?”“孟家也太过分了!”“这是骗婚!”之类的话。

  阮柔深知,时下人们对男子结扎的接受度很低,即便在几十年后的现代社会,依旧是以女子避孕为主,哪怕男子结扎其实很轻易就可以去医院取消,也依旧少有男人愿意去做的,好似结扎是多丢脸、伤男子尊严的事,更别提现在了。

  当然,孟伟去结扎的消息并没广泛流传,只有极亲近的人才知晓一二,这也是原主为何会被蒙骗那么多年的原因。

  不过现在也正因着这份错误的认知,阮母坚定认为孟伟结扎就是不行了,只听她恶狠狠咬着牙,用难得凶恶的语气道,“这门婚事必须要退!”

  阮柔忍笑,问她,“妈,那你现在还觉得我暂时借用孟伟的钱过分吗?”

  田秀芳纠结,没赞同也没否定,而是道,“你想做就去做吧,要是明天卖不出去,咱们就别**了。”

  或许是长久困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太久了,阮柔发现,阮母想事情总是往悲观的角度去想,不过没关系,等她一点点成功,摆在跟前,阮母自然会慢慢改变。

  母女俩说着话,刚收拾完灶房,门外,就想起了木门的嘎吱声,不出意外,应当是阮父回来了,毕竟阮家也没什么交好的人家,至于阮小妹,还要更晚些,才能从镇上的学校走回来。

  

第413章 果不其然,正是阮父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 阮……

  果不其然,正是阮父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

  阮父有着这年代最普通的农家汉子形象,个字高高瘦瘦,仿佛一跟瘦竹竿,皮肤黝黑,面上不带表情时看着有些凶,可等阮柔出来迎她,对上妻女,那面向瞧着就有些憨厚。

  “卉卉。”

  “爸,你回来了,累了吧,来尝尝我刚做的鸡蛋糕。”

  阮父性子老实巴交,吃惯了苦,却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闻言,看向女儿手中端着的东西,没敢伸手,好奇问,“这是什么?”

  “鸡蛋糕,是用鸡蛋和面粉做的。”

  “我不吃了,你自己吃吧。”一听是鸡蛋做的,阮父心疼东西,顿时失了兴趣。

  “别啊,爸,这是我准备做了去摆摊卖的,妈刚才说味道不错,你也帮我尝尝,看好不好吃。”阮柔算是看出来这夫妻俩的性子了,简直一脉相承的老实。

  阮父一听,这才伸手,他的手并不脏,回来路上去池塘边洗了手,此时伸手捏住一个小蛋糕,只觉蓬松柔软,他都害怕不小心捏碎了。

  小心翼翼放入口中,不舍得一口吃掉,而是一点点抿着,品尝其中的甜腻与蛋香,明明不到巴掌大小的小蛋糕,阮父愣是吃了许久。

  “爸,味道怎么样,你说我去摆摊能挣钱不?”阮柔眼巴巴问。

  阮父免不了回味一番刚才的味道,笃定道,“好吃,一定可以挣钱的。”

  听见回答,阮柔心想,阮父倒是比阮母稍好一点,没那么多顾虑,不过,也可能纯粹为了安慰女儿。

  不过阮柔暂时没管那么多,对着自家人她也不客气,直接问阮父,“爸,明天去摆摊还缺一个炉子和一辆板车,你看有没有地方能借用或者买到的。”

  一听买,阮父就犯了愁,家里可没钱,他瞅瞅一旁的妻子,试图问下她的意见。

  田秀芳刚被刺激了一番,此时也没畏缩的情绪,反而抱着股一定要好好干的心气儿,回屋掏出家中全部的存款,一共二十三块五,没有大团结,都是一块、一毛的毛票子,被平平整整地铺在一块。

  “卉卉,这钱,你拿着去买一个炉子吧,板车让你爸先借一辆来。”这点钱,买板车肯定是不够的,不过买一个炉子并配套的炭倒是足够了。

  “也行,妈,你知道哪里能买炉子吗?”

  “这东西村里可没有,得去镇上了。”田秀芳道,村里的人烧的都是土灶,去山上、地里捡木柴就能烧,可不用费钱的煤炉子。

  “今儿太晚了,炉子可以明天再去买,不过板车今天就得借过来。”说着,阮柔看向阮父,眼神间的催促之意明显。

  阮父愣了会,回神,很快道,“行,田三家就有一架板车,我去问问。”说话间,人已经往外去了。

  田秀芳见状,人都给气笑了,哪有上门借东西,一点礼都不带的,不过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想了想,从灶房拿了两个鸡蛋,连忙跟了上去。

  身后,阮柔眨巴了下眼睛,虽然穷了点、苦了点、老实巴交了点,可原主父母的性子,还蛮好的嘛,还没见着钱呢,她空口这么一说,就愿意跟着忙上忙下的。

  等待的功夫她也没闲着,径直去了灶房,将阮父从自留地里带回来的菜洗净切菜,趁着灶膛里的火还没熄灭,直接油锅下去,一顿利索的翻炒,出锅,没一会,两个菜就好了。

  阮家常吃的都是地里的时节蔬菜,至于一斤只要七毛钱的肉,在阮柔看来很便宜,可于除种田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阮家来说,无疑是奢侈品,而鸡蛋,阮家人也是舍不得吃的,基本都留着去供销社换盐巴等生活物品了。

  菜蔬出过,阮柔抓了两把糙米,淘洗一番,扔进刚才做菜的锅里,没办法,阮家就这么一口铁锅,其实早些年还是有两口的,一口大锅煮饭,小锅做菜,可惜后来吃大锅饭,两口锅都被收走搞生产建设了,后来大食堂散了,村里想办法才一家还了一口小锅,这事儿,都没处说理去。

  放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确认灶膛里的火足够煮熟饭,阮柔也没闲着,继续揉面打鸡蛋。

  不过,很快她就停了手,不是别的,而是手臂没劲了,搅鸡蛋看着是个轻省活,其实极费尽力,想将鸡蛋打成混合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不断搅拌,对臂力、腕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显然,原主一个小姑娘显然气力不够。

  好在家中还有阮父,她索性先停了手,将两盘菜端到客厅的小桌上,等人归来。

  阮父阮母还没回来,倒是先迎回了阮小妹。

  阮家一共就俩姐妹,原主去年高中毕业,没考大学,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只能跟着下地干活,而阮小妹,比原主小了两岁,今年才刚上高一,每天都要往返镇上和清河村,很是辛苦,就连村里很多男娃都做不到。

  “姐。”看着在门口坐在小板凳上的阮柔,背着小书包的阮小妹明显愣了一下。

  “嗯,回来了,饭菜已经好了,马上就可以吃了。”说着,阮柔也没从小板凳上起身,继续向外张望。

  阮小妹好奇,“姐,你不是在等我吗。”

  “不是,我等爸妈呢。”阮柔回。

  “爸妈做什么去了。”阮小妹也不急着进屋了,而是坐到另一个小板凳上,与阮柔同款表情。

  又等了一会儿,才见阮父阮母拖着板车回来,两人没说话,只是沉默地走着。

  家里没点灯,待一路来到家门口,对上姐妹俩,田秀芳惊了一跳,捂着胸口,不住呢喃,“哎呦,吓死了,怎么在门口等着,快回去。”

  阮柔起身,帮着把板车推进来,关上嘎吱响的大门。

  阮小妹更疑惑了,“借板车干嘛?”一般阮家用到板车的也就是收粮的那会子,其他时候,都靠阮父挑着簸箕,鲜少麻烦别人。

  板车可不是白借的,田秀芳一想就有些心疼送出去的两个鸡蛋,一时没吭声。

  阮父倒是老实答了,“借来给你姐去摆摊。”

  “摆摊?”阮小妹疑惑,“姐不是都定亲了嘛,怎么还要去摆摊。”

  田秀芳急忙否认,“这门婚事不做数,你姐说了,要去退婚的。”

  阮小妹更奇怪了,前几天还一门心思要嫁孟家,甚至跟爸妈顶撞的大姐,怎么就突然要退婚了。

  阮柔没有给她详细解释,阮小妹在她眼中还是个孩子呢,她只是点点头,承认了摆摊的说法,“正好,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去镇上摆摊,正好跟你一道。”

  阮小妹依旧满心疑惑,可听见会解除婚事,顿时满心的高兴,“太好了,姐,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她没告诉家人,其实她偷偷看过孟伟以及那两个孩子,却一点都不喜欢,她那么好的姐姐,值得更好的。

  “嗯。”阮柔煞有介事点头表示赞同,孟伟肯定配不上原主的。

  “那姐,你准备摆摊卖什么啊?”阮小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阮柔回她,“你等着。”人已经蹬蹬跑回灶房取小蛋糕了。

  另一边,阮父阮母将板车安置在院子里,阮母转头来灶房盛饭。

  说是米饭,其实不过是糙米,吃起来还有点喇嗓子,不过此时,阮小妹尝着小蛋糕,颇有些享受。

  “姐,这是怎么做的啊,真好吃。”

  “最多吃两个,其他要离留着明天摆摊卖的。”田秀芳心疼地看着摆在桌上的鸡蛋糕,她刚才看了一眼,原来灶房一共攒了三十七个鸡蛋,过几天凑足五十个就能去卖了,可刚才倒好,一共少了二十个,给她心疼的,这可都是真材实料做出来的,金贵着呢,可触及小女儿那瘦巴巴的模样,她又觉后悔。

  “没事,吃吧,等赚了钱,姐买肉给你吃。”阮柔语气格外豪气,听得阮小妹两眼放光,肉家里可是好久没吃了。

  阮父没吭声,田秀芳却是摇头,这钱还没开始挣呢,就想着怎么花了,这可不行,有心教育两句,又担心打击到女儿,她还是希望女儿挣钱的,不提改善家里条件,就说去退孟家的亲事,有钱总比没钱有底气。

  “对了,爸妈,明天你们有空吗?”阮柔想着那板车,她自己一个人估计折腾不过来,只能求外援,阮母身体又不好,只能靠阮父了。

  阮母自打上次进卫生院被叮嘱不能劳累,就一直在家休息,就连家里的活计,基本都叫原主包办了,有的人,恨不得什么都不做,清清闲闲,也有人,休息一天就坐立不安,阮母就是后者。

  一听有事叫自己帮忙,田秀芳欣喜,“有空的,我就说我身体没问题,是医生危言耸听,你们偏不信,明天你一个人去镇上可不行,我跟你一起去。”

  阮柔懒得搭理她,反正病人就得听医生的,她再瞅向阮父,果见人纠结着开口,“地里的事不着急,我明天先跟你去镇上。”

  阮柔便笑了,“那可好,咱们一家一起去,等挣了钱,就买吃肉。”

  阮小妹笑得开心,阮父和阮母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晚饭后,阮柔又使唤阮父打鸡蛋,阮父也没叫她失望,一双手将筷子舞得虎虎生风,她索性将家里的几十个鸡蛋全用了,浑然不理会一旁阮母的欲言又止。

  鸡蛋打好,面粉和好,蒸笼备好,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明天买了煤炉,就可以正式做生意,阮柔很是满意,将阮父阮母以及看热闹的阮小妹全赶回去。

  一夜好眠,翌日,公鸡刚打鸣,一家四口几乎同时睁开眼睛。

  

第414章 挣扎了片刻,阮柔艰难起身穿衣,尽量不闹出动静,但显然,……

  挣扎了片刻,阮柔艰难起身穿衣,尽量不闹出动静,但显然,阮小妹也睡得不大安稳,她刚下床,就对上阮小妹清凌凌的视线。

  “姐。”她含糊着喊了一声,随后跟着起来。

  “你再睡会儿吧,”阮柔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