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 第367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等一条条说完,外面“叮铃铃”的声音响起,考试正式开始。

  考试开始前,阮柔其实有些紧张,手中不停拨弄着笔和橡皮,结果,等到卷子真发了下来,反而彻底安定,整个人都扑在卷子上,做完考卷,按照习惯检查了两遍,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等考试结束,阮柔提着袋子出来,外面已经有很多彼此互相对答案的了,有的估摸考得不错,满面笑容,也有对出错答案来的,哭丧着脸,心不在焉。

  阮柔脚步匆匆略过,并不参与其中。

  出了考场,正对上人群中阮大哥关切搜寻的眼神,她招手,“大哥,我在这。”

  阮大哥没有多问,接过阮柔手中的袋子,道,“路太远,中午咱们就在附近吃,正好你还能休息会儿。”

  两人动作快,赶在大部分考生出来前,挤进了国营饭店,好不容易吃了饭,至于阮大哥说的休息,两人窝在考场对面的马路边排排蹲,阮柔还不忘拿出课本,临时抱佛脚,图个安心。

  两天半的考试很快过去,等几门全部考完,阮柔只觉松口气,也是这时,阮家人才敢问她考得怎么样。

  “应该还不错。”阮柔回忆了下自己的答卷,有七八分信心,至于剩下两分,则是不清楚其他考生的情况,“顺利的话,复大不是问题,差点的沪大也差不多。”

  阮父一听,先是一喜,随后肃了神色,看向一大家子,警告道,“现在也就你们小妹自己的估分,做不得准,不准出去乱说,知道没。”

  “爸妈,我们知道的。”阮大哥阮大嫂连连应着,面上依旧布满喜色,想也知道如今大学生的价值,包分配不说,还都是好工作好岗位,说不得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也算是阮家的喜事,阮母见大家都高兴,颇为不舍地割下一块腊肉,又拿了三个鸡蛋,炒了一桌子菜,煮了锅珍贵的白米饭,一家八口人欢欢喜喜吃了晚饭,喜得三个孩子都说跟过年一样。

  高考过后就是等成绩,左右无事可做,阮母让她出去跟朋友耍耍,阮柔愣了会儿才恍然,对哦,原主在沪市是有朋友和同学的,结果她回城后,除了高考补习班,愣是哪都没去过,难怪阮母都要催。

  但一时半会儿的,她也无处可去,便讪讪笑笑,“都好多年没见,不知道她们现在情况怎么样,等以后有机会碰到再说吧。”

  阮母叹息一声,心道下乡七年到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好勉强,她便只装作没事般掏出几张布票,“行,那你去国营商店看看吧,也买身新衣服,说不得两个月后就要上大学了呢。”

  如今依旧是票证限量供应,这点子布票还是阮母七省八省抠出来的,阮柔看看自己身上,不知穿了多少年的旧衣裳,小补丁摞着大补丁,在乡下不显眼,处于沪市的阮家,着实有些磕碜。

  遂她没拒绝,接了布票,但阮母再给钱就没要了,本就在家吃喝,阮家的经济压力不小,她身上还有钱,也没其他需求。

  阮母没坚持,将人推出门,还不住叮嘱,“人不能总窝在家里,出去走走,买件衣服,不行就去书店逛逛。”

  被“赶出家门”的阮柔哭笑不得,却也顺从地走出弄堂,第一次认真去看这个时代的沪市。

  怎么形容呢,沪市当然走在时代前沿的繁华,但落在阮柔眼中,却依旧带着属于历史的灰暗,破旧的街道巷弄,街上灰扑扑的人群,唯一鲜活的,就是人们面上的表情,那是看见希望后的欣欣向荣的,犹如春日经历了春雨的禾苗,奋发向上。

  看着看着,阮柔的心情忽然好了起来,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正巧,她可以换身新衣裳。

  国营商店一如既往的热闹,售货员一如既往的高傲,衣服款式有限,没有太多挑选空间,阮柔挑了一件浅蓝色连衣裙,交了钱和布票,提着袋子离开。

  时间尚早,如果现在回去肯定又要被阮母嘀咕,阮柔只能继续在街道上漫步,然后就走到了之前的书店。

  高考刚过,书店略显萧条,阮柔打算挑两本书消磨时间,书架穿梭间,拐角处,她迎面撞上一面高大的身影。

  来人身材颀长,足足比阮柔高了一个头,被阴影覆盖时,阮柔下意识抬头,只见其面上含笑,眼中闪烁着星光。

  几乎是立刻,阮柔就认出了来人,“你是?”

  “我姓周,周启深,沪市本地人,如今在复大,大一刚毕业,马上大二,家在......”

  犹如报户口般,周启深将自己的信息一股脑全说了出来,听得阮柔略怔愣,半晌,等对方说完,她才自我介绍,“阮茵,沪市人,当了七年知青,三个月前刚回城,刚参加完高考,还在等录取通知书,家中父母健在,上有兄嫂,下有三个侄子侄女。”

  说完,两人忍不住一起笑了出来。

  到底是书店,不宜喧哗,阮柔付过钱,一齐走出书店,周启深在前,将人带到了国营饭店,也是周围实在没有可以坐下来说说话的地方。

  好在不是饭点,国营饭店除了两位工作人员,并没有其他人,阮柔和周启深面对面而坐,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交流彼此在这个世界的际遇。

  相比较原主在回城前夕遭人算计不同,周启深这具身体的原主是遭受了家人的背弃。

  周家如今是重组家庭,当年周父周母和周启深原本生活幸福,结果,却遭遇了那十年的变故,周母在大学做教授,被人抓住一些言论,很轻易就被打为了臭老九,惨遭下放,周父无奈,只得带着儿子跟人登报离婚,但夫妻俩当时说好,只是假离婚,家中财产全部留给了周父和周启深,周母什么都没要。

  结果,周母前头刚下放,没满一年,周父就另娶,等周父跟新婚妻子有了个小儿子,自此,原本颇为受宠的周启深就成了后娘手下的小可怜,前几年赶上知青下乡,顺理成章被打包送去了乡下,还是周启深过来后,去年靠着高考回的城。

  “那伯母怎么样了?”

  周启深皱眉,“还在下放的地方,我正在找关系,看有没有办法把人弄回来。”

  等阮柔说过原身的遭遇,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说不清谁更可怜。

  “好了,过去的都过去了,你想办法给伯母寄些东西过去,撑过这一年,要不了多久,转机就会来了。”阮柔宽慰。

  周启深颔首,未来的趋势他自然清楚,但原主心中的担忧到底放不下。

  两人又说了些话,阮柔方才似想起什么,“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在书店?”

  周启深笑,“那日你高考,我正好被安排了监考。”

  阮柔恍然,接着问,“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好好上大学,等政策放开,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到时候把母亲接回来,拿回属于她的财产,再给周家一点小教训。”周启深说得风轻云淡,实则暗藏机锋。

  阮柔丝毫没觉得不对,也说了自己对大岭村的报复,她还记得原主上一世,大岭村那些人的包庇对原主造成的伤害,这一世,她靠着自己躲过了灾祸,却不会因此忘记大岭村人的恶劣行径。

  当然,她没打算真对人做些什么,触犯法律的行为她不会做,却会用另外的办法,让大岭村人,尤其是孙家人后悔。

  愉快的时间总是格外短暂,等到国营饭店内有客人进入,阮柔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经渐渐黑了。

  “时间不早,我该回去了,对了,我如今住在城西的弄堂里,你有事可以去找我,对了,你如今住在哪,身上还有钱吗?”

  “我现在住校,原本母亲的几套房子被收走了,周家那边没有我的位置,钱你不用担心,我前阵子开了个补习班,还找打印社卖了些高考复习资料和试卷,如今,还算小有余财。”

  阮柔略吃惊地瞪大眼,“你这么早就开始做生意了?”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做生意呢?”周启深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

  好吧,阮柔安慰自己,这次对方走在了前面,不过嘛,她可没打算做生意,而是打算进官方部门,也不要多大的权利和地位,而是想要轻松摸鱼一世,至于为什么不进厂,当然是因为要不了几年,就会有下岗潮。

  告别周启深,阮柔抱着书,往阮家走,心情前所未有地好。

  回到家,阮家几人几乎一眼就看出来,阮母有些奇怪,“小茵,今天出门遇见什么好事了吗?”

  “嗯,”阮柔直接承认,“妈,我在书店认识了位复大的学长,我俩互相有好感,准备进行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说得很冠冕堂皇,但谁叫这年代谈恋爱就是这风格呢,阮母吃惊,“是你先前就认识的,怎么从没听你说过?”

  “算是吧,以前他母亲被下放了,父母离婚,他也被家里安排下乡,今儿刚碰上,他是去年第一批高考回城的。”担心阮家人顾忌对方的成分,阮柔解释,“他母亲的事已经有眉目,大概很快就能平反回来了。”

  阮父阮母恍惚着点点头,倒是阮大哥阮大嫂欣喜不已,不管考没考上大学,找上门好婆家总是一门好事,说不得他们还能跟着沾光呢。

  

第445章 遇见周启深后,焦躁的夏日仿佛加了速,阮柔日常在家帮衬着……

  遇见周启深后,焦躁的夏日仿佛加了速,阮柔日常在家帮衬着阮母做家务、看看书,与周启深出去压马路,日子十分休闲自在。

  约莫一个月后,陆续听说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阮柔这边却仍旧没动静,原先因为她的保证而放心的阮家人,忍不住再次提起了心,每日都要问个两三遍,尤其整日在家中的阮母,见着一次便要问一次,再后来,阮柔听见录取通知书五个大字就有些头大。

  就连周启深都忍不住有些疑惑,“我听说复大的通知书已经陆续全部寄出去了,咱们就在本地,应当第一批收到才对啊。”

  阮柔这才察觉有些奇怪,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曾经听说过的顶替上大学,“我是沪市人,不会也撞上这种麻烦了吧,原主记忆里可没有这件事?”

  等等,是真的没有吗,阮柔有些不确定起来,仔细回忆一番,终于从原主繁杂的回忆中拎出一段好似不那么重要的——好像原主回城后也参加了高考,还一考就是两年,只是那时候的原主家中乱糟糟一片,孙二流子一家就跟不小心沾染上的刺球一般,甩都甩不掉,还会扎人。

  那时候参加高考对原主而言,与其说是想要上大学,不如说是想摆脱当时噩梦般的现实,然而实际上,原主的复习也就是糊弄而过,故而,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没觉得奇怪,只当自己没考上。

  如今换了阮柔,认真复习且对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就算今年高考人才济济,她也不至于连个大学都考不上吧,随着疑惑,阮柔心中逐渐升起不好的预感,她的成绩可能被人顶替了。

  “还是去查查吧。”她与周启深几乎是同时开口。

  只是,阮柔迟疑,“现在的成绩应该是保密的吧,要是不给查怎么办?”

  “先去问问,要是不行就闹大,若真有冒名顶替的事,绝对不止你这一例。”周启深安慰。

  此番高考恢复,整个花国从上到下都万分重视,然而,等阮柔真的去教育局想要查阅卷子时,依旧被严词拒绝,也有人被她说动的,奈何规矩面前,没有人敢越雷池一步,别说试卷,阮柔连自己的分数都没问出来。

  一连跑了三趟,次次都空手而归,若是一般人,或许就放弃了,阮柔却没有,周启深皱眉,心道没有足够的关系果然难办事,好在他用钱开道,总算砸开一个办事人员的口。

  那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周启深打听到对方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儿子长期需要营养品,想办法买了好几桶奶粉,这才说动对方。

  “你们现在说什么都是空口无凭,就算我愿意帮你,也打不开档案室,不如想想有什么证据,那时候我们科长才会松口。”

  有了这句准话,阮柔终于转移了思路,除去教育局外,知道她真实成绩的其实应当还有一位,那就是复大的招生办,前提是她的分数足够的话,但不管怎么样,都得试一试。

  如今大学对外开放,只要有熟人带领、带着身份证明在门口保卫处登记,就可以进入学校,有周启深在,两人顺利进入学校,来到大学招生办。

  复大招生办的人整整忙活了一个月,终于将录取通知书全部发出去,上至招生办主任、下至几位办事员,全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办公室内难得的清闲,喝茶看报的、织毛衣的,甚至还有择菜剥毛豆的。

  当听见门口敲门声,几位掩饰性地将手中活计往办公桌下一藏,俱都做出一副认真工作的样子。

  见众人都收拾好,距离门口较近稍年轻些的办事员过来开门,原以为是学校领导或者其他部门的同事,结果却是两位陌生的年轻人,她奇怪问,“你好,你们找谁?”

  “我来找复大招生办,”站在前面的阮柔出声,“老师,您好,我是阮柔。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年高考报考了复大,对自己的成绩也有几分把握,但现在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所以来学校问一下。”

  “啊。”办事员顿时愣住,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好半晌,她没好气道,“你对自己有信心就来学校招生办问,要是全天下考生都跟你一样,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天天给你们查通知书算了,去去去,没事拿我们消遣呢。”

  眼见对面人的脸色越来越臭,说明来意的阮柔手疾眼快,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票,那是周启深好不容易淘换来的自行车票,在这年头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哪怕自己用不上,亲戚朋友间也是硬通货。

  那办事员低头瞄了一眼,迅速将票收了起来,面色也跟着缓和几分。

  见状,后面的周启深补了一句,“老师,我是去年入校的大一新生,周启深,我对这位朋友的成绩有信心,可以为她作保,劳烦您帮忙查一查,只要帮忙看下,今年录取的新生里有没有一位叫阮柔的就行。”

  事情其实是一件好事,但发生在办公室门口,办事员也不好自己做主,思考了会,让外面的人等一会,关上门口,悄悄凑到主任面前嘀咕了几句,她跟主任是拐了几道弯的亲戚关系,她一说,主任不好拂了她的面子,便悠悠然道,“行,那你帮忙看一下,就破例一次,以后可不许再有了。”

  办事员点头,找出今年录取的名单,足足大几百人的名单,她眼神飞快略过,最后停留在其中一个人名上。

  “有了,阮柔!”她惊呼,随即忍不住惊慌。

  真说起来,她宁愿找不到,那样就说明是外面的人没考上,而不是他们录取的环节出现了任何问题,但现在,名字在录取名单上,而通知书早已全部发出去,上海的早一个星期前就该收到通知书了。

  心头浮现无数猜测,办事员直觉惹了大祸,自己兜不住,连忙喊远方表姑的主任,“姑,真的有叫阮柔的通知书,怎么办,她说没收到通知书?”

  主任也是一惊,还以为是一个自大的小姑娘不死心呢,她一把扯过录取名册,盯着那个“阮柔”的名字,险些要将两个字盯出火花来,半晌,她喃喃,“仟仟啊,保不齐真出事了。”

  说着,原本轻缓柔和的语气陡然严厉,“小周,仟仟,你俩跟我来。”被喊到的两人急忙起身跟上。

  等关闭许久的门再次打开,阮柔第一时间上前问道,“怎么样,我在录取名单上面吗?”

  这位招生办主任的神情十分肃穆,语气却十分柔和,“这位同志,你好,我是复大的招生办主任,负责本届学校招生工作,还请你跟我进来,出示下自己的身份证明。”

  连跑了几日教育局,阮柔的全套证件都是带在身上的,不仅有身份证明,户口分、准考证,一应相关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件都有,闻言跟着进去后,将全部证件掏出来,摆在桌面上。

  每看一份,肉眼可见招生班主任的面色就黑沉上一分,到了最后,就跟那暴风雨前乌云密布的天空般,几乎快要滴下雨来。

  “阮柔同志,你的身份没有问题了,我们这边大概的情况也跟你通报一下,我们录取名单上确实有一位叫做阮柔的学生被录取,家庭住址、户口位置、过往学校信息都对得上,录取通知书也早已经按照消息寄出,你这边没有收到,可能是中途邮寄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立马来排查,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复。”

  招生办主任端正的态度,让阮柔十分满意,但有些话还得说在前面,她试探问道,“我之前听说有人在买卖录取通知书,当然,我肯定是没卖的,但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关联,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可以仔细查查。”

  主任郑重点头,“我们会的,也谢谢你的坚持,避免了我们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阮柔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最后证明录取通知书确实没给到我本人,但又追踪不到其去向,那我到开学的时候还可以来报名吗?”

  “这个我们得商量一下,你留一个地址,我们这边确认过后,会上门给你一个答复的,最迟三天内。”主任不敢直接应承,此外,这件事也得跟校长通个气,保不齐其中就有多大的案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