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但更过分的是,明明不管从宗族礼法、还是朝廷律例来说,过继都代表着这个人跟原先的家人父母断了关系,只是过继这家的子孙后代。
偏阮承宗不是,一来,对方当时已经有十来岁,记得家里的各种事情,跟家里人的情感割舍不断,二来嘛,自然是因着利益,那户人家好不容易把儿子使劲过继出去,可不得想捞点好处。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阮承宗荒谬地选择了兼祧两房,两边各娶了一个妻子,一个普通的乡下农户,能弄成这样也是稀奇。
如果仅是这样,也就是阮家人憋屈一点,日子还能过的去。
可人心到底是偏的,身在原主家的阮承宗,思考没有考虑,是原主家让他有了这一切,也忘记了曾经在自家时身为家中老二,被父母不待见,被兄弟戏耍捉弄的日子,依旧把亲生父母看得最重,一点点逐渐把原主家的财产挪回去
最开始,是一些家里能看得见的银钱、家具、好物件等,再到后来便是家里的田地,俱都被他挪到了亲生父母家那边,留给阮母和原主的,只有的一所不便转移的空房子。
当年阮父阮母辛苦给女儿攒的嫁妆一点没能保住,最后原主十六岁出嫁时,整副嫁妆加起来还不到十两银子,对于普通的人家来说可能已经不少,但作为阮木匠家的女儿来说,比起阮家的全副身家,可谓憋屈至极点,至于阮母,更是晚年凄凉,不仅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要自己下地喂鸡喂猪,挣自己一年的口粮。
原主婚后的日子不算太复杂,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普通到,原主恍然觉得曾经享受过的种种好日子都是一场梦,自己从不曾拥有过一般。
经历了前后如此强烈的对比,原主才会滋生足以召唤她前来的怨气。
阮惠娘的心愿是什么呢,她临终的那一刻只想着,自己再也不要选择让别人过继到自家,当自己和娘亲的主,她不仅要立女户当家做主,还要活得很好很好,让娘亲能安享晚年,不必再吃苦,让阮氏族里的人,尤其阮承宗一家,继续过他们本就该平凡到没有出头之日的日子。
前者,她正在努力,后者,就以她这段时间的了解来看,甚至她什么都不用工作,以阮承宗家如今八口人四亩地、几个兄弟俱是偷奸耍滑的性子,阮柔就敢断言,除非天上掉馅饼,否则,一辈子种田的命。
“我会完成你的心愿的。”随着她低喃出声,那股子因回忆而涌上来的强烈不甘与愤懑终于沉寂下去。
阮柔心想,她最好趁早找到要找的人,那样,才好继续接下来的计划,当然,是以入赘的形式,毕竟她是女户。
要找人,就得出门,于是,安生没几日的阮家,阮柔再次折腾起出门,去的也不远,就是镇上,以过往的经验来看,如果能到同一个世界,基本距离不会太远。
第511章 依旧是熟悉的牛车,只是这一回前面赶车的人换成了金小妹,她动作还……
依旧是熟悉的牛车,只是这一回前面赶车的人换成了金小妹,她动作还有些生疏,抚摸牛的动作却很温柔,“惠娘,我家以后可以来借你家的牛车吗?”
牛在乡下是金贵的物件儿,大部分没有牛的人家耕种收获全靠人力,牺牲的不仅时间,还有劳动人的体力与健康。
阮柔想了想,道,“可以,不过,要在我家的佃户们用完之后,而且,你家要是借了牛,也得分担放牛吃草、还有牛棚的打扫。”
“这没问题。”金小妹欣喜道,对比耕牛能提供的帮助,这些小活不值一提,她七岁的小侄子都能做,她真诚地感谢,“惠娘,你可真好。”
自从来到阮家做帮工后,虽然还没领到工钱,但是她在家里的地位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兄嫂们再也不会动不动就阴阳怪气,爹娘也不至于长吁短叹地替自己忧愁未来,从前所发愁的那些事,如今浑然不用担心,她只觉得未来满是希望。
“不用谢。”阮柔回。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她接纳村里非阮氏宗族的人,等于变相用人跟宗族抗衡,若长久只有一个选择,指不定那些族人就敢打蛇随棍上,以为她非他们不可呢,只是这些就不用跟对方解释了。
铜湖村距离镇上不远,约莫两刻钟,两人就到达镇上。
没有想象中的所谓城墙和守卫,只是从两边荒草遍地的野外,来到了一片明显被夯实过的平整土地,道路两边的房子也基本是用石头筑造的,比乡下的泥土房要好多了。
阮柔这回来镇上,一是为了了解镇上的环境,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生意,二来,她想看看自家在镇上的铺面,按阮母所说,之前这家铺面多是出租出去,也不求租金多少,偶尔租不出去也不着急,全当随缘,但阮柔总觉得东西放在那总是可惜了,若能自己开间铺子,总比租出去强。
出乎意料的是,铺面的位置居然还不错,在镇中心街道的拐角处,令人诧异的是,明明阮母说上一位租户半年前租约到期就没租了,但此刻店铺分明还开着。
微微蹙眉,阮柔心知有不对劲,特意让金小妹把牛车停在百米开外,栓好牛车,两人步行过来,抬头,一张“刘氏布庄”的牌匾引入眼帘。
阮母没跟她说先前的租户叫什么,故而此刻阮柔也不知道,但她直觉是上一家租户作怪,便想着先进去看看,若有问题,下次带房契来解决。
她以前从没来过这间铺面,此刻和金小妹装作客人般若无其走进去,也不用担心被人认出来。
作为布庄,印入眼帘的首先是两边成匹垂下来的各色布匹,也挂有几件成衣,架子上摆有各色小物件儿,手帕、荷包、碎步头、抹额等等,种类齐全,店内生意很是不错。
阮家条件不错,也没亏待唯一的女儿,阮柔身上穿的是细布衣裳,料子柔顺细滑,不是穷人家穿得起的,招待客人的小二练就一双好眼力劲儿,当下凑上前来,保持一段距离,客气问道,“小姐可是要买什么?”
阮柔瞅了瞅,总不能真买一匹布料回去,担心挨阮母骂,于是只得掏出身上的荷包,试探问,“你们这儿收荷包吗,你看一下,这个手艺的值多少文钱?”
小二见惯了来问同个问题的,女子赚钱不易,有点手艺都想着能换成钱,但他们布庄也不是做慈善的,但凡收点什么都是挑着手艺最好的收,眼下这个荷包,手艺只能说一般,小二作出为难状,“小姐,这样的,我们布庄是不收的,起码也得这个水平。”
他边说,便从一边的箩筐里随手挑一个出来。
阮柔瞄了一眼,确实比自己那个手艺好,没闹腾,只是继续问,“那我把手艺练到这个水平,你们还收吗?”
“那当然。”小二笃定答,跟着补充,“不过也得看布庄缺不缺货。”
阮柔理解点头,随后又闲聊般的问起几个问题,“小二,你们这布庄开了多久,我许久没来镇上,似乎上次还不是布庄呢。”
谈到自家布庄,小二十分自豪,“那得有好一阵了,我们东家是从省城回来的,在镇上一眼瞧中这家铺面,特意租了下来,整整租了三年呢,你下次来,布庄肯定还在。”
省城来开店的总不至于撬了空置铺面的锁开店,忒没派头,阮柔心里顿时有了判断,有铺面钥匙的只有上家租户,且对方了解阮家的情况,知晓他们在乡下,不会经常来镇上,才会一瞒就瞒了这么久,还不知怎么骗过对方口中的东家。
确定自己的猜测有八分真,阮柔便想着跟布庄老板好好谈一谈,要说起来,两家都是受害者,该去找那从中作手脚牟利的人算账才对。
这么想,她便这么问了,“小二的,不知你家东家可在?”
小二闻言,面色一变,作为知晓东家背影的伙计,他可是没少应付镇上特意来偶遇乃至明目张胆凑上前的姑娘家,原以为这姑娘就是想来卖荷包补贴家用的,没想到竟也是看上了东家。
也是,东家如此年轻、还有钱,待他们这些伙计都十分温和有礼,受姑娘家的青睐也是应当,不过嘛,作为合格的手下,他可得尽职尽责把这些姑娘拦在东家三米开外,东家可是说了,他有自己心仪的姑娘,不想让人误会了去。
只见他肃了一张脸,“小姐,我们东家不在店里,你可是有什么正事?”
阮柔煞有介事点点头,“是有正事,这间铺子是我家的,但我们明明自上家租户搬离就从未再对外出租过,请问你们东家从何处租来的铺,莫不是被谁骗了去。”
“啊?”小二霎时成了木头人,好久没能反应过来,半晌,方讷讷问,“你说的,是真的吗,别是哄我吧。”
阮柔十分真诚点头,“这种事我骗你做什么,实不相瞒,我今日本来是想收拾下店铺,看能不能自己开铺子卖点什么的。”
见对面不似说谎,小二这才慌了,他心里腹诽,眼下情况还不如十个姑娘一起上门想见东家呢,这都什么事儿啊。
也是小二机灵,虽则内心抱怨,动作却丝毫不慢,将阮柔两人请到了里间,“您二位等会二,我去请东家过来。”说着脚下一溜烟儿往后院去。
典型的前铺后院格局,也不知为什么东家没另置处院子,偏住在这吵嚷的后院,不过倒便宜了他此刻找人。
第512章 小阮柔和金小妹不过略等一会儿,就被其再次请进去。 “……
小阮柔和金小妹不过略等一会儿,就被其再次请进去。
“小姐,还请您跟我进来,我们东家有些事想跟您当面确认一番。”小二的态度十分恭敬有礼。
阮柔跟着来到后院,整座后院的面积并不大,露天的约莫也就三十平,中间一口小井,再往后几间小屋,看着小,实则五脏俱全。
东北角的石桌旁,正有两人,一坐一站,阮柔一眼就瞧见对方,面上便不由得露出几分笑意。
“这位小姐,你好,我是如今刘氏布庄的东家,刘一帆,听小二说,这铺面是你家的,但我们却是从其他人手上租来的,还去衙门办了手续,也不知其中哪里出了问题。”
阮柔隔着一段距离道,“我姓阮,这铺面的房契还在我家中,你若是相信,可以先去衙门问问。”
按理,从衙门备案的契书必须得双方确认,如今却瞒过了阮家这边,显见衙门那边有人动了手脚。
刘一帆闻言点头,表示赞同,“这件事我让身边的小厮去查,阮小姐,真是对不住,之前的租子我已经给了那人,等要回来了,再转给你。”
“没事,不着急,事情弄明白了就行。”阮柔没放在心上。
两人说话间,对方身后的小厮回屋拿了什么,匆匆而去,想来是去衙门办事了,小二也回到前铺招待生意。
没了外人,阮柔顺势坐在石凳的另一边,还拽着金小妹一起坐下,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些什么。
“阮小姐,方才听小二说,你原本预备把铺面收回去自己做生意?”
“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如今出了这事,我再想想。”
“真是对不住了。”刘一帆态度温和,“我家这布庄开了有段时间,不太好直接挪位置,等事情弄清楚,若是铺面你要收回,还请给些时间。”
“那是自然。”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看着客气有礼,但金小妹却瞧出些不对劲来,怎么两人的反应那么熟稔呢。
说着,阮柔不仅好奇起对方这一世的身份来,试探问了一句,“刘公子看着不像本地人,怎么从省城来这等小地方。”
刘一帆其实也憋屈着呢,这具身体的原身本来是省城富户刘家的嫡长子,等到他来的时候正是半年前,已经被亲爹驱逐出省城,发配到这么个小镇来,也不知有没有回去的那一天。
阮柔早有心理准备,闻言没表现出太大惊诧,继续闲聊其他话题。
又等了好半晌,也不见那小厮回来,刘一帆的眉头渐渐皱起,“顾华这小子还没回来,莫不是遇到了刁难。”随即冲阮柔道,“我预备去衙门看看,阮小姐,要不今儿你先回,等事情办妥了我再去寻你。”
阮柔没拒绝,反正她不打算直接掺和到衙门这摊子事里去,当然,自家的铺面还是要拿回来的,她对对方有信心。
离开布庄,沉默许久的金小妹才敢吭声,“惠娘,咱们这就回去吗?”
说来镇上闲逛,但一来就进了布庄,阮柔对小镇便没了兴趣,直接道,“回去吧,我还得跟娘说一声。”
两人牵了牛,阮柔继续坐到牛车上,金小妹一边赶牛一边问,“惠娘,你胆子可真大,怎么就敢直接找上门去的。”
实不相瞒,她一开始还以为布庄是黑心商家呢,没想到东家人还怪好的。
“不然呢,任由自家的铺子被别人用来牟利吗?”阮柔有些无语地回答。
金小妹讪讪笑了笑,略过这个话题,转而问,“惠娘,你跟那布庄东家聊得不错,也不知这么年轻的东家有没有成婚。”
“没有。”阮柔很肯定,回答完,方才上下打量了眼金小妹,“你今天话很多啊?”
到底是自己的雇主,金小妹顿时不敢再多说了,只心里还是思量,她就是觉得惠娘今儿不大对劲。
回到家,前后拢共也就不到一个半时辰,屋内,阮母和宋氏都忍不住出来问问情况。
鉴于阮母先前一直铺面的事要保密,阮柔就没当面说,路上也提前叮嘱过金小妹,此时,跟宋姨打过招呼,就跟着阮母回屋。
等门关上,阮柔才严肃了神色,认真道,“娘,我今天去镇上,瞧见咱家那间铺面新开了一家布庄。”
“啊?”阮母愣了会儿,没反应过来,“可咱家铺面后来没再租出去了啊。”
“问题就在这,我已经跟布庄的东家说好了,他们先去衙门查探下情况,过几天,咱们估计还得去镇上一趟,把事儿处理了。”
阮母此刻已经急得在原地团团转,“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不会惹上什么麻烦吧,早知道,当初就劝你爹多买几亩天,省得操心。”
“娘,没事儿,”阮柔安抚,“布庄东家看着大头来头,肯定能把事情调查清楚,还我们一个公道的,你之前不是还说镇上的铺面好嘛,你这么想,等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多收一笔租金了。”
“那倒也是。”阮母自己也慢慢想通了,但她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的铺子会被其他人租出去。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她坐在床边,问女儿,“惠娘,你跟我说好,那布庄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可好,不会欺压小百姓吧。”
“不会,人家可是省城来的,能缺这点钱,而且,我跟人聊了几句,是个性子好的,不是那些纨绔子弟。”
一通安慰,阮母最后安下八成的心,还有两成估计要等事情彻底解决才能放下。
阮柔本以为还得等几天,却不料,前后不过一天功夫,第二天下午,就有一辆驴车停在阮家大门前。
驴车上并不见刘一帆的身影,倒是有一位上次见过的小厮,名唤顾华的,还有一个三十来许的妇人,笑意盈盈下了牛车,没理会村里其他人的视线,在阮柔的邀请下,进了阮家院子。
双方彼此介绍过一番,阮柔才知对面妇人顾氏,其实就是顾华的娘,是当初刘一帆母亲从娘家带来的家生子,如今一家都在为刘一帆忙活。
第513章 “阮夫人,阮小姐。”自称顾氏的妇人,吩咐下人们拎上几个包裹,跟……
“阮夫人,阮小姐。”自称顾氏的妇人,吩咐下人们拎上几个包裹,跟着进入阮家大门,门扉关闭,将一众围观看热闹的村人拦在门外。
上一篇:社牛小男配的植物人亲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