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枝问雁
过了大概半个月,杨云清也差不多把这边的情况摸清了,沔阳此地要是想治理好,让它焕发新样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之前收过来的银子,杨云清让人都抬到了库房封着了,不过现在他已经有了打算,这第一笔银子,他打算拿出去修建育婴堂了。
这边各处的育婴堂,和危房差不多,比起漏风的州署,那边的情况更是不如。里面的孩子,一个个皆是瘦得皮包骨,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因为育婴堂本就不大,所以里面可以收养的孩子也不多,大多数的孩子,大一点就成了流浪儿。
这沔阳此地因为多次遭过洪灾,受难的人家更不是一个小数目,许多人连自己都要养不起,赋税也是无力上交。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便被丢弃的孩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所以修建育婴堂这件事情,他是早做早安心。
至于常同知那些,他们的职务虽然被其他人暂时代替了,但是杨云清也不可能让他们闲着,毕竟他们都是贪污过银子的,也是造成如今这个局面推手,他们理当去赎罪。
杨云清直接就把他们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每人负责一处育婴堂,银子他拨下去都是够数的,但是绝不宽泛,育婴堂的规制他也已经规定好了,绝不准偷工减料。所以这就需要他们自己精打细算着来,而且这其他辅助的人手,例如管事的,他也都不派,全由他们自己找人。
在育婴堂建的时候,他会不定时派人去监督,等育婴堂建好了,他还要将各处的育婴堂放在一起比较,这最后建的最差的,莫说官复原职的机会没有了,他还要治罪。
杨云清估计,等着育婴堂建好后,这些人也得累个够呛。
而听完杨云清的安排后,这些人只得咬牙接下这差事。他们心里也知道,按照这安排,在建的时候,少不得要自己掏些腰包了。
第107章 伸冤 杨云清要的就是他们到时候自……
杨云清要的就是他们到时候自己掏腰包, 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是。
沔阳的百姓看着州署那边贴出了告示,几个认字的人过去念了念,这旁边围观的百姓都震惊得不敢相信。
州署要拨银子建育婴堂了, 这怎么可能呢?这真的不用他们交银子?百姓们纷纷私语道。
不过这也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没几天这育婴堂就已经开始动工建了,而且招工的时候说了, 一天一结工钱,当然这是杨云清他给强制规定的, 只有这样, 百姓才会安心来干活, 不然心里会疑心, 认为这是强制的徭役。
冲着这一天一结的工钱,有不少人都去了, 日子艰难,能多赚一点就是一点。而且知州大人还说了,若是哪里有不结工钱或者是少结工钱的, 都可以去检举。虽然他们这些老百姓怕报复,心里也不太敢去, 但是有了大人这道命令, 那边负责的人肯定也不敢克扣他们工钱。
除去这兴建育婴堂, 杨云清在这沔阳做的第二件事便是为百姓伸冤。据他派出去私下调查的人打听到的消息, 在往年的时候, 沔阳这边出现的冤情还真不少, 不过因为之前的知州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只要那些有钱有势的往州署这边送点礼,打点一二,这事情很快就能被压下去。
百姓无处伸冤的事情屡见不鲜, 那州署门外的鸣冤鼓积了灰也就不奇怪了。
这第二道命令一下达,这百姓都沸腾了。这是真的吗?大人真的要为他们做主了?
州署里的官吏知道后,也都震惊了,大人难道是要拿那些当地富户望族开刀吗?这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以往那一任知州不是和这些人家打好交情的?这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仰仗他们呢。再者,这些人家可是缴纳赋税的大户啊,若是没了他们,这赋税能收上来的就更少了。
虽然州署里有不少人来劝他,但是他一概不理,他有自己的打算。
这为百姓伸冤,不仅可以增添他自己的声望,还能让百姓信任他,这样一来,他以后在这边改革的时候,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反抗,百姓也能相信他的话,跟着他的安排走。
而且等随着他在这边时间久了,动作大了,早晚都会得罪这当地的富户还有望族,既然如此,还不如就趁着现在赶紧快刀斩乱麻,一气解决了。这边有些富户,从百姓身上贪的说不定比这州署的官吏贪的还多。
而那些做过亏心事的富户,知道这事后也都纷纷坐不住了,杨云清这边没几天就收到了他们送来的贿赂,从他们抬的箱子大小来看,数量还不小,看来是下了不少本了。
只是杨云清他本就不缺银子,这些他自然不会看在眼里。而且他是下定决心要先肃清沔阳这边的风气的,所以无论是送来的礼还是上门拜访的人,他全都拒之门外,一概不理。
因为这百姓中认字的没几个,而且他们也请不起师爷写状纸,所以杨云清就派人到州署门外,免费给百姓写状纸。
看着这番操作,那些富户也急了,本来还想着暗地里派人去州署那里阻拦那些想告状的百姓,只是没想到这知州大人早早地派了衙役到州署附近巡逻,只要看到可疑的人,一概都抓走。因此他们派去的人也不敢接近那些百姓。
虽然他们私下里给了些银钱,堵住了一些想去伸冤的百姓的嘴,但是还有一些顽固的,宁愿不要他们私底下给的补偿,也要去州署那边告他们。而现在又正是敏感时期,他们就算想对这些人做些什么都不敢,这要是做了,那边州署就立马能派人找到他们。
百姓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将信将疑,但是看着有人去了,这知州大人还接见了,这剩下的人也就蠢蠢欲动了起来,没过两天,州署的门前就排满了长队。
“大人,草民要告城东的李老爷他强抢民女,草民的妹妹三年前被抢了去做小妾,而草民因为阻拦,也被他们派来的人打伤了,到现在腿还是瘸的。”
“大人,草民要告张家霸占我家二十亩良田,逼死了草民的父母。”
……
杨云清对这些百姓状告的案件一一受理,每一件都派衙役出去详查,核对情况。
这几天这些衙役也是忙坏了,不过还好大人承诺到时候会给他们每人多发二两银子的俸禄,所以他们一点都不觉得累,干的时候动力十足。
杨云清总结了一下这些日子受理的案件,除去一些比较普通的属于百姓之间矛盾的案件,大多数的案件都是与那些富户有关。
这次被状告的富户主要有五家,分别是张家、李家、陈、阮家、齐家,这五家在沔阳这个地方也说得上是名门望族了,而且大都已经在这盘踞百年之久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势力越盘越大,还真的把自己当做了官府都不敢惹的地头蛇了,那欺压百姓的事情,一件都没少干。
杨云清算了算,这几户人家这些年从百姓那里贪的银子,至少也有个一二十万两了,等这些银子吐出来,除去那些有明确苦主的银子,剩下的银子当作经费,也能在这沔阳做不少事情了。
而那几家富户,他们在杨云清这边走关系行不通,自然就另寻门路了。
以往不是没有新上任的知州大人也想要清算他们,但是最后哪一个成功了?最后还不是乖乖的收下了他们送的礼,对他们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他们既然敢做这么多的事情,这上面自然是有人的,他们就不信一个被派到沔阳这的官员,背景能有多硬。
只是这事情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以往那些帮着他们对知州施压的大人这次全都表示让他们自己小心点,这事情他们插不上手。
在他们又送去了不少银子后,才有大人提醒他们,这新任知州的背景有多硬。只是这时候已经晚了,杨云清这边证据都查的差不多了,保证让他们一点翻身的余地都没有。
这几家原本还想着既然躲不过,就先把银子都先转移出去,这以后还能继续过他们的奢靡生活。但杨云清他早就料到了他们的想法,自从开始查证据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守住了城门那边,对出去的人检查十分严格。这让那些富户的想法胎死腹中。
杨云清派人上门捉拿的时候,他们还想着负隅顽抗,只是杨云清这段时间的部署不是白费的,这些富户的家中,早就有了想要反抗心思的下人,趁着混乱从里面把门打开了。
一个月过去了,那些从富户那里抄出来的银子还有各种财物,该物归原主的杨云清都让人还回去了,但还是剩下了不少。这些剩下的银子,杨云清也都给它们规划好了自己的去处了,需要银子去干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这个时候,百姓对这新任知州的感激之情也达到了顶端,百姓纷纷道:“看来咱们这地方终于来了一个为咱们做主的青天老爷了”,“咱们这日子可算是有了盼头了”,“要是大人能一直留在咱们这就好了。”
杨云清坐在州署里想着各步计划,那些写着计划的纸张,已经堆了满满一摞了。这下一步他已经确定了,现在也到了该土地清丈的时候了。
土地清丈的过程中,涉及的事情十分繁多,因此杨云清他对土地清丈时候的各步安排,十分上心,每一步都写了不少计划。
他一边写着一边想着:“按照日程,他们应该再过几日也该到了吧。”
第108章 土地清丈 杨云清作为知州,是可以拥有……
杨云清作为知州, 是可以拥有自己的班底的,只要走他的私账就行,这个是官场是默认的规矩。
有的官员到哪上任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班底, 到了任上之后, 就能把州署衙门大部分的事情接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将大部分权力全部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杨云清现在是第一次出来做官, 自然没有什么班底一说的。
虽然没有班底,但是他可以从祁县那边调些人过来呀。沔阳这个地方, 他肯定是要先在这边建厂的, 让百姓先有个营生, 接着教育也得搞起来。
这样一来, 要是全部从头开始,由他一人指挥, 这得费不少功夫。所以还不如直接从祁县那边调些有经验的过来,让他们来帮着做这些事情,他也能省下些精力做别的事情。
果然和杨云清估计的时间差不多, 两天后,从祁县那边调的人来了。
这次来的除了有一直在工厂那边做事有了许多经验的管事, 还有不少已经从学院毕业, 能力足以当老师的学生, 男学生和女学生都有。
他们当时一听是杨少爷在别的地方做官, 需要他们过去帮忙, 瞬间就激动了起来, 纷纷嚷着要报名去那里, 毕竟这可是能跟在少爷身边做事的。他们可没忘记自己能有现在都是因为谁,现在有了一个能报答一二的机会,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更别说就算到了那里,少爷也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最后因为报名的人太多,筛选了好几遍才确定下了最后的名单。这些人一个个都充满了斗志,纷纷想着要大干一场,少爷也说了,到时候他们去了干的好了,这以后那当地兴盛起来了也有他们的功劳呢。至于路途太远,需要离家几年,他们既然已经报名要去了,自然就不会在意这个问题。
在上次要调人去其他地方做管事掌柜的时候,有的人就因为需要背井离乡几年而退缩了,后来看着原本的同伴,去了远地过的风生水起,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羡慕了。现在祁县这边每年都有学生从学院里出来,但是管事掌柜的名额越来越少了,能竞争上去都是极其优秀的。
这个时候,去了别的地方相反还能混的好一点,别的地方竞争到底是不如祁县这边激烈。而离祁县比较近的几个县城现在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再过不久,相信那里估计竞争激烈程度就会赶上祁县了,他们势必要去离祁县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管事掌柜或者账房的活计干干。
因为对这件事十分积极,所以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报名筛选等一系列的流程,然后很快就启程来到了这里。
杨云清看着来的这批人,数了数,发现人数远远超出自己预估的,他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愿意来。不过人多一点才好,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可是有不少呢。
这次来了将近有六十人左右,杨云清就让人在这边买下了几处大宅,暂时当作他们的“宿舍”。他原本也是想在当地买处宅子留作平日里居住的,因为州署这边太简陋了。
只是因为现在每日都有人过来给他汇报各种事务,平日里他还得给州署这边的官吏“开个会”,一起商量各种安排,有时候还要给百姓断案,这大多数的时间可谓是都待在了州署里,就算是买了宅子也不过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所以最后杨云清就只让人先把州署简单修缮了一下,并没有大规模翻建。州署要是想翻建,这也得等着百姓的生活好起来、富起来了才能翻建,不然这沔阳其他地方破破烂烂的,就这个州署修建的阔气,这让百姓怎么看?
接下来杨云清他打算在沔阳这个地方来一次大规模的土地清丈,他从这来的六十人里面挑了二十人,到时候土地清丈的时候跟着他帮忙画图计算。
杨云清让付通判帮着先出告示,提醒百姓即将到来的土地清丈这一事,又让典吏将土地清丈时所涉及的各项花销列了出来,丈量册、归户册、鱼鳞册这些到时候要用的文册他也通通都让人整理了出来。
在进行土地清丈之前,杨云清他还约见了沔阳这边的几家富商大族。之前那五家已经被杨云清收拾下去了,现在也算是伤筋动骨,估计十几年都不敢作妖了。
这剩下的未被清算的富商大族,本身也就没有太大问题,杨云清找他们合作也是信得过他们的。现在约见这些富商大族,便是和他们合作,在沔阳这边建厂。
沔阳这边比起其他的地方的确是穷了一点,除去之前被杨云清清算了的五家大族,剩下富商的比起其他地方的这财力也的确是弱了一点。因此杨云清与他们商量的是,几家共同出资,一起建厂,到时候的每年赚来的银钱,也就按照他们的出资比例分配。
为了让他们更加信服,杨云清给他们看了一张其他建了工厂的地方每年大概的纯利润的简单表格,这真真切切赚得到的银子的数字,可比他说的话诱惑力高多了。
在座的富商的确是心动了,那肥皂镜子他们现在也是在用的,自然是知道这个的好处来。那工厂他们以前也是听说过的,只是财力有限,一直没能参与进这事里。
不过现在若是几家合作就好办了 ,这初期建厂的投入分一分也还能承受。而且现在知州大人亲自坐镇,也能少不少风险,这事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了。
杨云清他和这几个人商量的是,这方子的钱他就免了他们出了,只是最后每年的纯利需要有两成归州署,这方子就算是州署出的资了。
那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也同意了,若是他们愿意出那买方子的十万两,这自然就不必分去这一成半的利,但是关键是他们的家底不够,这次的前期建厂投入对他们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再来一笔,他们也实在是负担不起。
在沔阳这个地方他们虽然称得上是富户,但是家底真的不多。沔阳最近这些年,这水灾发生了好几次,他们每年的佃租都有不少收不上来,再加上这越来越多的人往外地跑,这沔阳的生意也不好做了。他们这些年都是在吃老本了,哪还有太多的家底可以往里投。
最终与这些人商定好了,杨云清把祁县来人又拨了二十人过去,这些人在祁县那边也都是有经验了,现在在这边帮着建厂很快就上手了。
这工厂一建,就招了不少人去干活,这时候的沔阳比起往日也终于变得热闹了不少。
沔阳这边等工厂建完了之后,这里面生产出来的东西,这本地的百姓肯定是消化不掉的。
这边百姓的兜里现在都没有什么钱,这购买的能力当然就弱了。所以这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自然得销往别处去。
杨云清他之前就看了地图,沔阳这地方虽然多水灾,但是这也多水路码头。这样一来,运输就比其它的地方方便不少 ,在他的记忆里,后世的沔阳的确是靠着漕运发展起来的。
现在这虽然不是同一个时空,但杨云清估计大体情况也该差不多,虽说现在的沔阳十分贫瘠,但是按照历史发展进程,估计再过个几十年,它也能变水害为水利 ,凭借着地利发展起来。他现在此举,不过是把这个进程提早了。
只是到时候还是需要先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大堤御洪,疏河道减少淤积方便运输行船。不过这些都是不小的工程,暂时还得放一放。
接下来那边开始轰轰烈烈的建厂了,杨云清这边的土地清丈也要开始了。
这土地清丈主要是为了解决“经界不清”、“地粮分离”、“赋役不均”的几个问题。
因为沔阳此地受水灾影响,地形地貌变迁地十分频繁,原本的耕地很可能被淹没,又或是原本的岸滩、芦地会随着河沙淤积而慢慢成为膏腴之地,然后被开垦成良田。
这种情况下,原本的鱼麟册上记载的信息早就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经界不清变得越来越频繁 ,因而这就势必需要再次丈量一番。
这荒田与良田需要缴纳的赋税自然不同,根据不同的田地类型,征税标准也都不一样。荒田变成了良田自然就需要升科征税,而那些良田因为水灾洪灾而受损,成为了荒田,这个自是也要重新清丈,降低赋税的。
杨云清他看了看州署里往年的公文 ,发现这仅十年来,沔阳各县因为堤岸崩溃而造成的田地废除足有三千多顷,这还只是粗略统计的。又因为这个,大概造成了近万石米麦税粮无着的情况,这也怪不得每年的赋税都收不上来。
现在沔阳这边百姓赋役分配不均的情况十分严重,苦乐不均,怨言也生了不少。现在只有尽早进行土地清丈,为百姓清田均粮,才能均其赋税。
而且这些年来 ,沔阳新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但是因为没有进行土地清丈,这些田地无论是是否已经经过开垦变成了良田,基本都没有登记在鱼麟册上,有不少都没有按照本应该交取的税额上交钱粮,这些也是造成每年赋税都收不齐的一个很大原因。
再者在这么些年里,沔阳这边的百姓因为水灾逃亡到其它地方的也有不少,这后来原主返乡与土地的新主人发生土地纠纷的情况也发生过不少,现在进行土地清丈,也能早一点明确土地所有权,让无主之地确定主人。
总而言之,土地清丈 ,势在必行。
第109章 土地清丈进行中 土地清丈的时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