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夫郎揣崽跑路后 第7章

作者:谢归舟 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破镜重圆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他想,陛下杀的,都是合该千刀万剐的人,即使手法凶残了些,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陛下是在为他,为千千万万个他报仇呢。

  上午的人已经杀完了,围观的人三三两两的散去了,谢瑶卿便吩咐道:“去蓄芳阁。”

  向晚洗净双手,擦上香膏,为谢瑶卿点上檀香,袅袅檀香缭绕着升腾而起,向晚也在这沉静温暖的气息中,渐渐安定了下来,他坐在宋寒衣为他搬来的小凳上,等待着谢瑶卿的安排。

  谢瑶卿擦净了手,默不作声的低头看了一眼杯中清澈的茶水,而后放慢了语速,缓缓的对向晚道:“朕有些事想问问你。”

  向晚急忙道:“陛下问便是了。”

  谢瑶卿沉吟片刻,吩咐宋寒衣递给向晚一叠白纸与一杆毛笔,示意他将回答写在纸上:“你既在蓄芳阁中生活多年,可知道蓄芳阁中有哪些可用之人?”

  向晚一怔,可用之人?自然有很多,那些手段粗暴残忍不择手段的管事们,他们自然是可用之人,无论鸨公下了什么命令他们也能安排得妥妥贴贴的。

  谢瑶卿思索片刻,补充道:“朕是说,有没有未曾害过人,尚存一分仁心的可用之人?”

  向晚这才点点头,写下寥寥几个人名,谢瑶卿接过匆匆一瞥,一把很清秀的小楷,不输富贵人家娇养的少爷,她将名单交给宋寒衣,吩咐道:“将这几个人找来好生看照,待日后仪鸾司接管了蓄芳阁,便让他们管理日常事务。”

  经奉国公一事,谢瑶卿发觉单靠仪鸾司潜伏在元京中打探消息又费时又费力,反倒是蓄芳阁这种烟花之地,人多口杂,来往官员为了招徕郎倌青睐又各个口无遮拦,谢瑶卿在心中便隐隐有了个计划,想将充入宫中私产的蓄芳阁当作是情报集散之地。

  谢瑶卿沉吟片刻,令人取来笔墨,为新建的蓄芳阁指定规章制度,向晚便在她歇息思考的间隙里,悄悄走到宋寒衣的身边。

  向晚垂首向宋寒衣行礼,感激道:“进宫多日,还未曾亲自谢过宋大人当日出手相救的恩情。”

  宋寒衣打量他几眼,直截了当的问:“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向公子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了。”

  向晚被她噎了一下,思索片刻后方才小心翼翼的问出了那个在自己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宋大人,有一件事奴心里一直疑惑,陛下究竟看中了奴哪点,要选奴进宫呢?”

  从他这些日子的见闻来看,谢瑶卿并不是贪花好色之徒,能够不顾天下众口咻咻将自己纳入后宫,也并非是心地良善之辈,看见自己受苦便侠肝义胆仗义出手,给自己一个归宿。

  谢瑶卿似乎是无情的,千百年世家在她手中不过是蝼蚁齑粉;可她似乎又是多情的,寻常百姓的性命在她眼里,似有千钧重。

  而且...

  向晚有些难堪的想,进宫这么多日子,谢瑶卿就寝时却从未让自己服侍过,他在心中有些落寞的想,她不让自己服侍,是不是厌弃自己的出身,抑或是...看不上自己蒲柳一样的身姿?

  宋寒衣皱着眉沉默,似乎是在纠结如何解释,但她从来也不是一个擅长说谎的人,片刻后她叹了一口气,直率道:“罢了罢了,索性直说了罢,我与陛下想让你进宫,只是因为你很像一个人。”

第8章

  向晚一怔。

  因为自己很像一个人?

  他想起谢瑶卿窝在自己肩窝上时发出的那声喟叹,他明知道这已经涉及帝王逆鳞,可他还是忍不住执拗的追问:“像...谁呢?”

  宋寒衣摩挲着脸上的伤疤,陷入了沉思,谢瑶卿淡漠的声音却不合时宜的在他头顶响起:“像朕唯一的恋人。”

  向晚惶恐的回身,抬头却对上一双琥珀色的眼睛。

  谢瑶卿正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漂亮的眼睛像是一潭幽深的泉水,平静的水面下却正在孕育着汹涌的漩涡。

  向晚支吾的道歉:“陛下,奴不是故意打听...奴只是好奇...”

  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她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谢瑶卿倚着软枕,摩挲着腰侧一块古旧的玉佩,她轻声开口:“朕早就知道,朕是一个疯子,可只要他在朕的身边,朕就能获得难得的安宁与平静,若非是他的陪伴,朕绝计是等不到登基那一天的。”

  向晚渐渐的明白了,因为自己与他十分相似,所以谢瑶卿在自己身边时也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那...那天她趴在自己怀中,看向自己的眼睛时,究竟是在看自己,还是在透过自己,看她那个“恋人”?

  谢瑶卿的声音里渐渐沾上一抹沉痛:“可是他不见了,他亲族被灭时朕曾经向他许诺过,这一辈子再也不会让他受任何委屈。”她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可是朕食言了,那天朕从校场回来,寒衣便跟我说,府中发现了三皇女的死士,而他也不见了...”

  谢瑶卿陷入了自责的漩涡中无法脱身,宋寒衣叹了一口气,正打算如法炮制的再泼她一脸水时,向晚却忽然缓缓伸出手,小心翼翼的碰触着谢瑶卿的脸颊,他将脸凑近了,眨了眨眼睛,将潮湿温热的呼吸泼洒在她的面颊上,向晚一边缓缓呼出幽兰一样的气息一边轻轻直视着谢瑶卿痛苦的双眸。

  向晚用似水的声音温柔的唤着她:“陛下,陛下...”

  宋寒衣惊诧的看着他,似是不相信他能仅凭几句话便控制住谢瑶卿发作的心病。

  谢瑶卿眼中缓缓浮上一层恍惚,片刻后她的眼神恢复了清明,她疲倦的揉着眉心,默不作声的躲开向晚沁人心脾的吐息,她叹息道:“你也看到了,真有时候,便是这么不受控制。”

  向晚缩回指尖,低垂眉眼,乖顺的跪坐在谢瑶卿的身前,谢瑶卿垂眸时,只能看到他露在乌黑长发之外的藕粉耳尖与消瘦骨感的双肩,她听见向晚柔声道:“往后...陛下尽管吩咐奴便是了。”

  谢瑶卿默然片刻,蹙眉问道:“你...愿意?”

  向晚扬起小巧的脸,对她笑道:“陛下救了奴两次,奴总要报答陛下的救命之恩。”

  如果她不愿意与自己有肌肤之亲,那...能这样陪在她的身边,也算无憾。

  谢瑶卿见他如此便不再多言,复而问他:“这蓄芳阁中还有什么是你想带走的吗?”

  谢瑶卿以为向晚会带回些名贵珠宝与华美衣衫,可向晚却只带回了一把琴,一把上了年头的素琴,谢瑶卿皱着眉拨弄了几下琴弦,它便发出几声□□一般哀怨的曲调,谢瑶卿看向向晚:“它似乎已经不能弹了。”

  向晚垂眼,小声解释道:“这是我娘为我打的,这是我唯一的东西了。”

  那些珠宝钗环,衣衫布匹,不过是有钱人一时兴起洒下的恩赏,只有这把琴,从自己被迫离家时便属于自己。

  谢瑶卿闻言又仔细观察那副琴几眼,斟酌道:“宫里的老师傅兴许能修,朕叫人给你看看罢。”

  向晚欢喜的眯起眼,情真意切的笑了起来:“多谢陛下。”

  蓄芳阁改组并不急于一时,谢瑶卿只写了大体的章程便要摆驾回宫,临行前她叫来主理此事的仪鸾司官员,仔细叮嘱:“这些天先盯紧了京兆府衙门的人,事无论大小,都要上报。”

  向晚跟在她身后,眨了眨眼,京兆府衙门?陛下又要对谁下手了呢?

  ......

  谢瑶卿不是对谁下手,是对“宰白鸭”这个恶习痛下了杀手。

  向晚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朗气清的早晨,他坐在偏殿的窗棂前,想借着大好的天光为谢瑶卿绣一只香囊,哪怕比不得宫中绣郎绣的精致,但总归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向晚对着排开在窗台上的几簇丝线挑挑拣拣,犹豫着用哪种颜色来绣那朵并蒂莲,宋寒衣忽然匆忙闯进殿来,吓的他打翻了手里的绣篷。

  宋寒衣深吸了几口气方才稳住呼吸,向晚一边为她捧上温水一边小心的问她:“宋大人何事如此匆忙呢?”

  宋寒衣捋着胸口,心有余悸的催促向晚:“是陛下,陛下又要杀人了...”

  而且这一回,是要在金銮殿上,当着所有朝臣的眼睛,亲手杀人。

  宋寒衣喊了劝了,连水也毫不客气的泼了,可是全然没用,她在情急之下,忽然想到了向晚。

  也许能行呢?

  宋寒衣急忙握住向晚的手腕,拉着他往外跑:“快些走吧,我怕去晚了,陛下已经把那人切成块了。”

  向晚被她拽得踉跄着往前跑,一边跑一边忧心陛下的境况,全然忘了问宋寒衣要带他去哪。

  直到到了金銮殿前,看见了那一道气宇轩昂的牌匾,向晚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眼前的这座宫殿,是大周皇权的化身,是只有三品以上大员才能进入的金銮殿。

  向晚惶恐的看着宋寒衣,急得手足无措,他小声抱怨着:“宋大人,你这是要害死我!”

  古往今来几千年,还没有一个男人活着走上金銮殿!

  宋寒衣不拘小节道:“这有什么,今日你劝住了陛下,功劳便能盖过这里面所有的三品官了。”

  向晚捂着脸颊,耳尖滚烫:“可里面那么多陌生的女子,你要我怎么进去呢?”

  宋寒衣沉吟片刻,飞身跑到阶下,不知从谁家的侍女那里,抢来一顶帷帽,宋寒衣将它盖在向晚头顶,再三恳求他:“向公子,今日之事非同小可,你一定得劝住了陛下。”

  关起门来杀已经定罪的臣子无可厚非,可若在众目睽睽之下,残杀无罪之臣,那便是坐实了“暴君”“昏聩”的名号,便是给了天下不臣之人可乘之机。

  宋寒衣将向晚一把推到殿中,在心里祈祷起来。

  向晚逋一进殿,谢瑶卿愤怒的声音便像一道惊雷一样在他耳边炸响。

  “张良嗣,你敢不敢将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被喊到的人一身紫袍,腰佩鱼袋,面对盛怒且手中握着一把长刀的谢瑶卿,她虽然碍于礼法跪伏在地上,可脸上却并不惶恐,甚至面色如常的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容臣禀报,此事本就寻常,富贵人家花钱保下德才兼备之人,穷苦人家得了这笔银子,也能免受冻饿之苦,臣何乐而不为呢?”

  她的有恃无恐并非无凭无据,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州府,哪一家没有买过替死鬼呢?难道写邀请还能全都揪出来砍了不成?

  她说的如此理直气壮,以至于向晚呆在原地,将这句话在心里捋了两三遍方才敢继续听下去。

  谢瑶卿被气得愣了一愣,从龙椅上跨下,将刀柄横亘在张良嗣的胸前,咬着牙一字一句的问:“所以,那些无可饶恕的罪孽,三五两银子就能洗清了是吗?那些清白无辜的性命,三五两银子就能买走了是吗?!”

  张良嗣冥顽不灵道:“她们怎么会无辜呢?她们分明已经认罪了呀!”

  谢瑶卿忍无可忍,将一捧口供摔在她的脸上,怒道:“她们是怎么认罪的,恐怕没有人比你张大人更清楚!”

  张良嗣并没有将口供放在心上,她见谢瑶卿实在恼怒,终于不急不徐的俯下身去,伏在地上请罪道:“微臣知罪,微臣愿拿出一年的俸禄补偿那些平民。”

  谢瑶卿听出她的画外之意——不过是些贱民,几百两银子难道还解决不了吗?

  谢瑶卿出离愤怒起来,她心中的怒火烧到了顶端,汹涌的冲破了理智的钳制,像一条巨龙,在她体内肆无忌惮的咆哮起来。

  她一忍再忍,终于还是忍不住,她紧紧握着刀柄,用颤抖的手举起了长刀,张良嗣无所畏惧,露出一副慨然就义的样子。

  向晚看着谢瑶卿血红的双眸,一时间惶急得忘了呼吸,直到窒息将他从恍惚中拉回,他才发掘谢瑶卿的刀刃已经碰上了张良嗣的脖颈。

  向晚情急之下,咬牙向前扑去,他扑在谢瑶卿的胸膛上,抱住她的脊背,纠缠着她在地上滚了几圈。

  帷帽素白的布帷垂落,挡住她们二人不断凑近的呼吸。

  向晚用颤抖的手指捏住谢瑶卿的脸颊,迫使盛怒的她扭过脸来看向自己,二人呼吸急促,气息交叠。

  “陛下,请您看着我。”

  “看着我的眼睛。”

  “就一会,好吗?”

第9章

  有一双手温柔的覆上了她的双眼,谢瑶卿甚至能感觉到微凉掌心上细腻的纹路,向晚的声音就在耳侧。

  “陛下,请您看着我,就一会,好吗?”

  她有满腔的怒火即将喷泄而出,可听着这轻柔的声音,谢瑶卿却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于是向晚很小心的将手轻轻移开,明亮的天光漏进她的眼眸中,谢瑶卿隔着一道素白帷幔,影影绰绰看到一双秋水一样的眼睛,眼尾似一笔氤氲的水墨,眼下一颗恰到好处的泪痣。

  这双有安静分明与向曦不同,可谢瑶卿却觉得,在那个大雪纷飞的雪夜里,那双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眼睛,依稀就是如此。

  谢瑶卿的呼吸渐渐安静了下来,她冷静的想,宰白鸭这样的陋习恐怕牵扯甚多,她们须得徐徐图之。

  她冷眼看向金銮殿上摆出慷慨赴死之状的张良嗣,在心中冷笑起来,她恐怕巴不得自己动手杀了她,好成全她一个直忠敢谏,不畏君威的好名声。

上一篇:锦帐春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