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24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他叹了口气,缓和语气:“我应该听你的,这段时间不要那么张扬。”

  霍世鸣这样的性情,在低谷时还能蛰伏,事事顺遂时反倒容易志

  得意满。

  在他第一次举办宴会邀请朝臣时,孔易没有劝阻。

  在他第二次举办宴会邀请朝臣时,孔易也没有劝阻。

  到第三次时,孔易方才开口,霍世鸣却被同僚的拥护与吹捧蒙住心智,听不进去孔易的劝阻。

  如今狠狠栽了一个大跟头,才知道孔易说的都是至理名言。

  还是得多听听聪明人的建议啊。

  孔易没有抓着这一点斤斤计较,反而温声劝慰起霍世鸣:“文盛安有多难缠,我清楚,将军更清楚。事成之后庆祝一二,也是人之常情,将军无需因此烦忧。”

  霍世鸣心里舒服了一些。

  孔易道:“我看,太后娘娘突然决定调将军回京,症结还是出在行唐关。”

  霍世鸣被孔易这番分析转移了注意:“无锋前两日回京了。你说,他是不是查到了什么。”

  孔易道:“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

  霍世鸣身体向后一倒,背脊紧贴在椅背上:“他在行唐关一待就是半年,能查出来一些事情也不奇怪。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查出了些什么。”

  孔易垂眸思量片刻,突然开口:“行唐关副将刘集,现在还被关押在京兆府牢房里面吗?”

  霍世鸣一愣,不怪他一时间忘了刘集这个人,实在是刘集被关在牢房里太久了。

  太后扣下刘集,却迟迟没有发落于他。

  霍泽适时开口,将事情揽下来:“我这就去查。”

  孔易道:“如果刘集被提审了,就说明无锋查到的东西,和刘集有关。如果刘集没有被提审,我也猜不到了。”

  霍泽家世显赫,出手大方,喜欢结交朋友。

  他在许多衙门都有认识的人。

  想要打听到一些机密不容易,但想要打听一个犯人是否被提审过,还是不难的。

  不多时,霍泽就带着消息回来了:“两日前,丁景焕去京兆府提审过刘集。”

  “孔军师当真是神机妙算。”

  霍世鸣原本低落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至少他弄清楚了太后对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再像先前一样一头雾水。

  “之前我还为自己联合百官驱逐文盛安一事沾沾自喜,现在才知道,留着文盛安,比驱逐文盛安要好。”

  霍世鸣要说一点儿都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文盛安还在朝中,还能威胁到太后,太后绝不会轻易动他的兵权。

  他以为文盛安倒下以后,父女两以前因为文盛安闹出来的矛盾都可以解决掉,现在看来,还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没有文盛安从中作梗,只是撕开了父女关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让父女间的矛盾真正暴露出来。

  孔易却反问:“成为兵部尚书,不算是娘娘对将军的嘉奖吗?”

  霍世鸣郁闷道:“八年前,文盛安就曾举荐我为兵部尚书。那个时候我没有对兵部尚书之位动过心,现在就更不可能动心。”

  这对他来说,怎么能算嘉奖呢。

  比起调回京师当什么兵部尚书,他更乐意当行唐关主将。

  要知道,在燕西可是他一人独大。

  回到京师以后,上头压着太后和陛下,还有一些个不好得罪、不能得罪的宗室朝臣,稍微做得出格一些就会被御史追着弹劾,哪里有在燕西快活自在。

  孔易道:“将军这话,私底下与我们说说就算了。我们都知道将军征战沙场、杀敌报国的心。

  “但这话放到外面,只会让人觉得将军不知足。”

  这就是太后娘娘的高明之处。

  分明是在敲打将军,却让人挑不出任何理。

  霍世鸣唇角紧抿,即使再不甘心,也不得不认命。

  太后心意已决,他又能如何?

  霍世鸣只能安慰自己,兵部尚书之位也不差……

  留在京师享福,儿孙承欢膝下,其实也挺好的……

  就在霍世鸣不断说服自己,试图让自己接受现实时,孔易突然开口:“将军想要重新回到行唐关执掌兵权吗?”

  霍世鸣猛地抬头:“你有办法让太后改变心意?”

  “有。”

  霍世鸣急声追问:“什么办法?”

  孔易声音低沉,宛若惊雷,骤然炸响。

  “大战一起,临阵换将,实乃大忌。”

  霍世鸣眉心一跳:“大战?”

  他下意识开始思索,羌戎近期是否有异动,北边的大穆近期是否有异动。

  没听说大燕要和周边开战啊。

  孔易伸手,按住霍世鸣的肩膀,打断霍世鸣的思索。

  “我听将军说过很多回,收复燕云十六州,是霍家祖训,也是将军毕生志向。

  “大穆永庆帝日渐年迈,身体大不如前,底下几位成年皇子为储君之位争得头破血流,永庆帝却更属意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永庆帝如此偏心,这让几位成年皇子以及他们手底下的人如何能心服?

  “大穆乱象已现,我朝却休养生息多年,足有一战之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近在眼前,将军何不进言献策,鼓动群臣,主动对大穆发兵!?”

  霍泽满脸震惊。

  虽然他爹经常将“收复燕云十六州”挂在嘴边,他听得耳朵都要出茧了,但这是不是太突然了。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聊到挥师北上了!?

  霍世鸣亦觉突然,一颗心却在疯狂躁动。

  霍家与燕云十六州的纠葛,实在是太深了。

  前朝末年,末帝昏聩无能,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其中也包括霍家先祖驻守的城池。

  自那以后,“收复燕云十六州”就被写进霍家祖训里,成为每个霍家人都时常挂在嘴边的志向。

  本朝高宗皇帝执政时,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曾经挥师三十万北上,由霍世鸣的亲生父亲霍英绍领兵,却接连遭逢大败。

  大燕精心培养出来的骑兵,在大战中尽数折损。

  霍家被削去侯爵之位,贬到永安县驻守,从此败落。

  霍世鸣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想要谋夺这份无上的军功,但父辈的惨痛,从高处跌入谷底的落寞,又让他生出无穷的恐惧。

  两种情绪不断拉扯着他,最终,还是野心战胜了恐惧。

  如果能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他不仅能重新执掌兵权,还能立下旷世伟业。

  就算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只要大战一起……

  只要大战一起,他成为兵部尚书一事,就会不了了之。

  大燕休养生息多年,再怎么样,都不可能输给大穆吧。

  他完全可以抓住机会,多打几场胜仗,多立一些战功。

  孔易短短几句话,成功将霍世鸣鼓动起来,却又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

  “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举国大事,想要说服太后、陛下和朝臣同意发动战争,并非易事。

  “只有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发动战争是有利于大燕的,此战有机会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他们才会成为主战派,支持将军对大穆动兵。”

  听到太后二字,霍世鸣发热的脑子清醒了些:“太后会同意吗?”

  孔易道:“将军莫忘了,太后也是霍家人。”

  霍世鸣长舒一口气:“你说得对,不管怎么样,她都是霍家人,她只会比我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霍泽完全跟不上霍世鸣和孔易的思路。

  但他能从中听出来,他爹对这个提议动心了。

  霍泽抿了抿干涩的唇角,开口插话:“爹,我们要不要事先知会娘娘一声,争取娘娘的同意后,再去说服陛下和朝臣?”

  霍世鸣有些犹豫。

  孔易道:“将军比我更了解太后。以太后的性情,决定好的事情,不会轻易反悔。

  “她已经下令任命将军为兵部尚书,如果将军先去征询娘娘的意见,难道娘娘就会改变主意,将出兵大穆一事全权交给将军吗?”

  要是在几天之前,霍世鸣还能肯定地说:太后会将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全权交给他。

  但现在,霍世鸣已经不敢肯定了。

  霍世鸣觉得,太后顶多会让他留在京师,负责后勤粮草调度,根本不可能让他重新回到边境执掌

  兵权。

  “周嘉慕在燕北待了很多年,与大穆军队时常有接触。如果娘娘同意发兵攻打大穆,应该更属意让周嘉慕统领全局。”

  孔易道:“那就是了。将军才在文盛安的事情上栽了一个大跟头,甘心再一次为他人做嫁衣吗?我记得将军与周将军的关系很是一般,您愿意让他再次压您一头吗?”

  “你让我想想……”

  霍世鸣深吸一口气,垂在身侧的手紧握成拳:“你让我好好想想。”

第136章 “我就没见过几个比太……

  孔易的计策说复杂也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