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季二夫人道:“还是娘娘豁达。”
季二夫人这回进宫,其实是代表宗室来向霍翎打探消息的。
官员家眷能够进宫当女官,那宗室女眷能不能行呢。
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霍翎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才识不达标,她不会因为那是自家孩子就放松要求。
季二夫人喜得连连应好,又问霍翎打算什么时候开始选拔,大家都迫不及待了。
霍翎莞尔:“既然大家的学习热情都这么高,那就等到上元节后再开始选拔吧。多给她们一些准备时间。”
季二夫人心道:得,看来今年京中适龄女眷都得在学习中过年了。
第137章 选拔女官。
季二夫人来找霍翎打听消息,霍翎也有意借季二夫人之口,将选拔要求宣扬出去。
不求选拔出来的人个个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至少要识文断墨,通读典籍,还要写得一手好书法。
要是连书都没读通,字都没写好的,也不必带到她面前。先留在家里好好学两年吧。
“那是自然。”季二夫人连声保证,“大家都盼着自家孩子能在娘娘面前出彩,可没人想在娘娘跟前丢脸。”
趁着霍翎心情不错,季二夫人还顺便打听了下选拔女官的形式。
霍翎道:“光凭看的,也看不出来谁学识好,谁学识差。不如这样,找一天时间,哀家亲自出几道题目考考她们,按照她们的答题成绩择优征召。答得越好,品阶相较其余人也就越高。”
季二夫人赞道:“这种方式可真是新颖。”
心下打定主意,未来一个月一定要压着女儿多读些书,这样考试的名次也能更好看些。
季二夫人是个明白人,太后娘娘日理万机,还能抽出时间和她介绍选拔形式,自然不是只为告诉她一个人的。
所以季二夫人没有藏着掖着,谁过来找她打听,她都会一五一十告知对方。
一时间,洛城教书先生家的门槛,都快被来来往往的人踏破了。
就连那些对自身才学有把握的人,也为争一个更好的名次努力起来。
霍翎对此乐见其成。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她一再表现出对有才华的女子的看重,甚至愿意许出女官之位,底下人意识到家中女子成才的好处,自然就乐意看到家中女子读书进学了。
除了通过考试的方式征召女官外,霍翎还让暗卫多留意各地有才名的女子。
事情一一安排下去,眨眼的功夫,年关将近。
霍翎带着季衔山祭祀完天地宗庙,就一起摆驾去了西郊别院。
别院有好几处温泉池子,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霍翎都喜欢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今年也不例外。
别院坐落在京师郊外的西山上,距离皇城有段距离,但住在这里除了能泡温泉解乏外,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微服私访。
季衔山在别院里住了几天,有些闲不住了,过来给霍翎请安时,说自己这几日想到处走走看看。
霍翎平时管季衔山管得严,很少允许他出宫闲逛。如今季衔山渐渐长大,又正值春节,霍翎也不愿太拘着他。
霍翎道:“过年期间,街道上人来人往。你出门的时候带齐禁卫 ,也尽量别去人多的地方。”
季衔山拍着胸口保证:“母后放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道理我都懂的。”
为了让霍翎放心,季衔山还将自己的行程一一细数。
他不打算去樊楼、大相国寺这些地方。想也知道,这些地方平日里就人气旺,过年的时候只会更热闹。
“我明日打算去宁信姑姑府上看戏,后日去外祖父府上吃酒席,大后日再去宋老师和丁老师家看一看。还有大姐姐和二姐姐府上,也不能漏了,不然二姐姐肯定说我偏心。”
霍翎忍不住笑了:“你这行程,排得比我还满当。”
季衔山跟着一笑,小小少年已经显露出几分日后的风姿:“他们都住在内城,那里防守森严,我去他们府上做客,母后也不必一直挂心我的安危。”
季衔山还保证道:“我一定早去早回,母后别忘了让宫人准备我爱吃的菜肴。我还要陪母后一起用晚膳。”
霍翎看他考虑得如此周全,自然是没什么不放心的。
***
霍翎一直住到上元节,才从西郊别院返回皇宫。
上元节后,宫中传出消息,让有意报名参加女官选拔考试的人,前往京师慈幼局报名。
负责报名登记的人是祝青云。
一大早上,祝青云就抵达了京师慈幼局。
没过多久,阳安长公主也骑马来了。京师慈幼局是她的地盘,她是过来帮忙维持秩序的。有她在这里帮忙镇场子,祝青云也能少些麻烦。
“给长公主添麻烦了。”
这会儿还没到开始报名的时间,祝青云主动上前,与阳安长公主攀谈起来。
阳安长公主道:“算不上添麻烦,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有段时间没来慈幼局看过了,就顺道过来瞧瞧。”
两人虽是第一次见面,但都负责过慈幼局的建立,不需要刻意寻找什么话题,光是聊一聊建立慈幼局时遇到的麻烦,就能聊许久。
不多时,巷子尽头渐渐出现了马车。
阳安长公主主动道:“你先去忙吧。等过段时间你空闲了,我再去找你取取经,看看能不能让京师慈幼局办得更好。”
祝青云向阳安长公主行了一礼,坐回桌案之后,开始进行报名登记。
报名时间只有一日,过时不候,祝青云从早忙到晚上,带着名单回宫,翌日一早才去寿宁宫向霍翎复命。
名单上除了登记有报名者的名字外,还登记有她们的家世出身。
霍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名单,将报名者的家世出身和朝廷官员一一对应上。
对选拔女官一事感兴趣的,大都是中下层官员的家眷,还有一些中等出家出身的女子。
比起高门大户自矜身份,不愿让家中女儿抛头露面,这些不上不下的人家恨不得抓住每一个能往上爬的契机。
霍翎就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她很清楚这些人的心态。
这些人用得好了,也不失为一份助力。
在霍翎思索之时,无墨开口向祝青云打听起来:“报名现场热闹吗?”
祝青云道:“无墨姐姐是没看到,报名现场人头攒动,大家都很兴奋,一个劲向我打听情况。”
霍翎合上名单,不动声色:“她们都和你打听了什么?”
祝青云道:“有的人问我什么时候考试,有的人问我在哪里考试,还有的人向我打听这一回娘娘会选拔多少名女官。”
霍翎笑了一下,吩咐侍立在一旁的崔弘益:“让李寒松来见我。”
李寒松是前任兵部尚书,现任礼部尚书,几日前刚去礼部报道,这会儿还处于熟悉礼部人事的阶段。
霍翎召见李寒松,是有意将选拔女官的考试交给礼部负责。
李寒松冷汗都快下来了:“这……娘娘,这是不是不太合规矩。”
“哪里不合规矩。”
李寒松老老实实道:“宫中选拔女官,从来都是经由内务府。礼部无权插手。”
霍翎淡淡瞥了李寒松一眼。
如果站在她面前的人是陆杭,陆杭绝对不会说出“于礼不合”这样的话。
太后的权力来自于皇权的延伸,但太后掌权,与天子掌权有极大不同。
她花了那么大力气去征召女官,难道她不知道这件事情“于礼不合”吗。
她找来李寒松,为的就是让这件事情从“于礼不合”变成“礼法如此”。
不过李寒松是自己人,虽不如陆杭那般圆滑,懂得主动迎合上意,但也还算得用,霍翎难免要多和他沟通两句,把他脑子里那根筋扳过来。
“如果是寻常女官选拔,自然是要交由内务府。但这一回,哀家不是要选一批伺候自己的宫人,而是要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一批能协助哀家处理外朝奏事的宫人。”
内务府只负责皇家事务,由内务府来负责考试选拔,难免名不正言不顺。
霍翎希望这种选拔女官的方式能够获得朝堂认可,所以才会将这件事情交给礼部。
李寒松不是笨人,霍翎稍一点拨,他就猜到了霍翎的打算。
在文盛安致仕以后,太后娘娘在朝中没有了掣肘,真正算得上大权在握,威仪愈发深重。
太后娘娘已经决定好的事情,他又何必优柔寡断,给娘娘添堵呢。
他在百官间可没有文盛安那样的威望,太后娘娘想要收拾他,不过是废一番口舌罢了。
念头一旦通达,李寒松果断改口应下。
为了挽回方才的糟糕表现,李寒松还积极地表了忠心。
“娘娘将此事交给礼部,是对礼部的信任。娘娘放心,礼部一定会尽心尽力,务必不使考试出现任何纰漏。”
“这件事情交给李卿来办,哀家自是再放心不过的。”
李寒松确实足够尽心,不过五六日功夫,就将考试章程安排妥当。
霍翎大致看了一遍,让李寒松只管放开手去做。
要换做文盛安和陈浩言还在朝堂的时候,她想要大张旗鼓征召一批女官,肯定会有人接二连三跳出来阻拦。
但如今,文武百官对此一声不吭。
即使有人有意见,那意见也多半不是冲着霍翎去的,而是冲着礼部尚书李寒松去的。
独掌朝政的威仪,让霍翎的意志畅通无阻。
第138章 平静下的激流。……
平静的海面下方,始终蕴藏着激流。
朝堂之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声音。
权力也永远不会独属于任何人。
霍翎的意志能够畅通无阻,不是因为她将朝堂上的人都变成了自己的党羽,而是因为那些反对的声音,在她的威势下,不得不暂时曲从。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