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许时渡道:“原本应该早些进宫谢恩的,但这几天都在忙着侍疾,就耽搁了下来。”
霍翎道:“你我之间,不必讲究这些虚礼。宁信身体可大安了?”
许时渡眼眶微红:“这回是熬过来了,不过还得好好调养一段时间才能下地。”
“那我就放心了。”霍翎道,“怎么不带阿琢进宫,我都好些天没见她了。”
提到自己的女儿,许时渡转忧为喜:“她啊,这些天都住在大长公主府里,侍起疾来比我们这几个做儿女的都用心。
“我娘今儿说躺在床上闷得慌,她就寻摸来了新上市的话本,非要亲自念给我娘听,把我娘哄得眉开眼笑,舍不得放她离开。”
霍翎夸道:“阿琢被你养得可真好。”
“我家阿琢就是寻常资质,你才是真的会养孩子。现在谁见了陛下,不得夸上一声风姿端雅。”
“儿子哪里能有闺女贴心,我就没有你那么好的福气,能有一个阿琢这样的乖女儿。”
许时渡心中微微一动,顺着霍翎的话试探道:“陛下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没有乖女儿,讨个好儿媳,也是一样的。”
霍翎笑道:“你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前几日为了方便侍疾,许时渡都是住在大长公主府,但今天她从皇宫出来后,直接命车夫送她回陆府。
陆淮下衙看到她还有些诧异:“岳母身体好转了?我原本还说过几日再去接你和阿琢。”
许时渡拉着丈夫坐下:“我今儿进了趟宫,娘娘与我说起了阿琢。”
许时渡将霍翎提到陆琢时说的那几句话都复述了一遍。
陆淮问:“娘娘真这么说?”
许时渡颔首:“我听娘娘的话音,似乎是有立阿琢为皇后的打算。”
陆淮心中五味杂陈,既有高兴,也有忧虑。
陛下是太后娘娘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才貌品性那都是有目共睹的好。
而且就算是以陆家的地位,也不能清高地说自己看不上皇后之位。
自己的女儿能被太后看中,也是对陆家教养的认可。
只是,陆家在朝堂上一向喜欢明哲保身。
从太后娘娘这几年来的种种动向政策,不难看出,太后娘娘没有主动归还朝政的打算。
想要让太后还政,陛下亲政,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
陆家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中,要是女儿再成为皇后,牵扯就更深了。
与陆淮相比,许时渡的想法则更简单些:“阿琢眼光高,平日里结交朋友,不看重家世,更看重相貌。
“陛下是一众同龄人里生得最好的,她从小就喜欢跟在陛下身后跑,每次我进宫,她也吵着要一起进宫找陛下玩,也就是这
几年大了才收敛些。
“两个孩子是自小处出来的情分。我原也没想过觊觎皇后之位,但娘娘要是有意的话,我也乐得见到两个孩子凑成一对。”
陆淮哭笑不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就是担心阿琢夹在陛下和娘娘之间,以后会难做。”
皇家的情况可比一般人家要复杂多了。
阿琢与陛下一起长大,有青梅竹马之谊。她又是太后看着长大的,自小就喜欢黏着太后,把太后当做自己的亲近长辈对待。
要是将来太后和陛下起了什么冲突,阿琢夹在中间,难免要左右为难。
“算了。”陆淮拍了拍许时渡的手背,“我去见见祖父,跟他讨个主意。你不必等我一起用饭。”
陆淮是长房长孙,他成亲后依旧住在陆府里,想过去找陆杭也很容易。
他到陆杭院中时,陆杭和妻子正准备用膳。
陆杭一看就知道他是有正事:“吃过了吗?”
“还没。”
“行,那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
用过晚膳,陆杭让陆淮陪他去院中散步消食:“说吧。”
陆淮一五一十说完:“祖父,你了解娘娘,你说,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陆杭叹息:“娘娘的心思,即使是我,也不能完全猜透。”
陆淮道:“我以为娘娘会更青睐从亲近她的家族里,挑选一个合适的皇后人选。”
比如桑家三房、靖国公府,都有年纪适合、才貌出众的姑娘。
当然,陆杭能当上吏部尚书,成为政坛有名的常青树,他与太后之间的关系肯定是处得不错的。
但陆家根基深厚,无需依附太后,自然不能算是纯粹的太后党。
陆杭想了想,道:“这事儿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陆淮露出洗耳恭听之色。
陆杭双手负在身后,在前头慢慢踱步:“真要从那些个依附太后的家族里,给陛下挑一个他不喜欢的,陛下未必乐意,最后只会撮合出一对怨偶。
“阿琢这个皇后人选,是太后和陛下都可以接受的。要是阿琢进宫了,在太后和陛下起冲突时,也可以调和母子关系。”
陆杭对太后心理的把控,无疑比长孙陆淮要精准许多。
他看陆淮面上犹有迟疑,劝慰道:“太后心意已决,你也无需多想。你媳妇与太后是二十多年的交情,阿琢也是太后看着长大的孩子,阿琢在皇宫里的日子必不差的。”
***
自从太后在大朝会上撤去垂帘后,这两年,季衔山颇有些寄情于书画之中。
他坐在窗边,刚临摹完一副字帖,余光扫见小福子轻手轻脚走了进来:“怎么了?”
“娘娘请陛下过去。”
季衔山放下毛笔,用一旁的温水净了净手:“我们走。”
季衔山到寿宁宫的时候,霍翎正在用莲子羹。
“母后。”季衔山给霍翎请安。
霍翎指了指一旁的莲子羹:“知道你要过来,提前给你盛好了。现在应该刚好能入口,你试试。”
季衔山坐到霍翎左手边,吃了一口,笑道:“这定是无墨姑姑的手艺。”
用过东西,霍翎才开口道:“这回寻你过来,是想与你聊聊你的婚事。你的婚事定下后,礼部和内务府那边也能先有一个章程。”
季衔山怔了怔,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婚事,自然是听凭母后做主。”
霍翎一笑:“你的婚事,总要与你知会一声。我挑中的皇后人选,你也熟悉,不妨来猜一猜。”
季衔山心中一动,已经有了答案:“是阿琢吧?”
他所熟悉的年纪相仿的姑娘并不多,除了陆琢外,就是出身宗室的几人。而且许时渡不久前刚进过宫。
霍翎颔首:“是阿琢。”
季衔山道:“阿琢是极好的,不过辈分有些对不上吧。”
陆琢比季衔山小了两岁,季衔山对陆琢自然还谈不上什么男女之情。
但两人从小一块儿长大,这份知根知底,比让季衔山迎娶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姑娘家,更能让他接受。
霍翎道:“辈分这个倒是无妨,皇家一向不看重这些。就是有一点,阿琢年纪比你小,你们的婚期得定在她及笄礼后。”
季衔山自是没有异议。
他本来也没有想过自己一大婚,就能立刻亲政。
帝后大婚要提前筹备不少东西,凤仪宫十几年没人住过,也需要重新修一番。
就算再怎么赶,婚期也得拖到明年年初。
陆琢的及笄礼也是在明年,不过是在明年年底。
早上几个月和晚上几个月,其实差别也不大,还不如晚上几个月,挑选一个合自己心意的皇后。
季衔山又陪着霍翎说了一会儿话,才开口道:“母后,听说姑姑病好了,我带些礼物去大长公主府探望她。你有什么东西要我一起带过去吗?”
霍翎是过来人,瞧一眼季衔山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眼眸微弯:“你自去忙吧。”
等季衔山走出几步远,霍翎才慢悠悠打趣道:“对了,内务府近儿新打了几款簪子,样式颇别致,适合小姑娘戴。”
季衔山脚下险一踉跄,但出了寿宁宫,还是脚步一拐,先去了趟内务府。
因为两家人都没有异议,立后圣旨很快就送到了陆家,送到了陆琢手里。
圣旨下达后,礼部开始筹备大婚,内务府也开始修凤仪宫。
而钦天监那边,也算出了三个吉日,任凭太后和陛下挑选。因为要等陆琢及笄礼后再举办大婚,婚期也没什么好选的,直接定在了年底。
朝臣对这桩婚事要说有什么异议,那就是婚期定得略晚了些,但除了这一点,就再没有什么能挑出毛病的地方。
而这点异议也很快烟消云散。
因为太后当着朝臣的面亲口说,皇帝还没有大婚,但定下亲事后,也已经算是大人了,可以独当一面,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每天上午跟在她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季衔山连忙起身推辞:“儿臣惶恐。儿臣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跟在母后身边好好学习。”
霍翎握着季衔山的手掌,温声道:“皇帝长大了,可以试着自己担起事了。从明日起,哀家会将一部分奏折交给皇帝,由你自行去批阅处理。次日朝会后,再带着奏折来寿宁宫,由哀家为你查漏补缺。”
第163章 大婚。
朝臣为何会希望陛下早日大婚?
因为大婚以后,陛下才能名正言顺开始处理政事。
如今太后主动提出让陛下参与朝政,这在许多朝臣看来是一个好的迹象。
太后临朝听政多年,一手抚养陛下长大,平定大燕内忧外患,于国于家,太后的威望都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母子之间能够平稳过渡权力,那自然是朝臣最希望看到的场面。
不然,一旦母子相争,那些支持陛下亲政的朝臣想到自己要站在太后的对立面,与太后为敌,腿肚子都忍不住有些发颤。
季衔山一边兴致勃勃参与到朝政里,一边开始筹备自己的大婚。
霍翎这个做母亲的,也从自己的私库里取出一笔银子,交给礼部和内务府,命他们将帝后大婚的场面办得更盛大隆重。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