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70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太后好了,他这位铁杆太后党才能好。

  所以该如何选择,根本不用考虑和犹豫。

  邱鸿振下定决心:“丁大人所言甚是。”

  丁景焕挑开帘子,扫一眼窗外:“这里拐个弯,再走一刻钟就能到工部。邱大人是要随我一道回府做客,还是要在这里下车?”

  邱鸿振就是来向丁景焕打听消息顺便讨主意的,如今主意已经讨到,确实没有必要再跟着丁景焕一起走了。

  他谢过丁景焕,就在巷口拐角处下了马车。

  丁景焕一直忙到天色渐暗,才算是稍微有了空闲。

  月华如流水,丁景焕坐在庭院里,取出一坛酿好的无名酒,倒进碗里,刚喝了两口,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独自一人对月酌酒,岂不无趣?正巧,我来陪你喝吧。”

  宋叙提着灯笼,从长廊尽头缓缓走下台阶,语调悠闲。

  丁景焕险没给呛住,他心下腹诽:一个个的,怎么开场白都是“正巧”,这才是真正的正巧吧。

  “停停停。”

  丁景焕抬手阻止宋叙的靠近。

  两人太熟了就是这点不好。他去宋叙家串门跟回自己家一样,宋叙来他家也都无需经过下人通报,抬脚就进来了。

  “先说好,你要是来找我喝酒,我发自内心地欢迎。不仅欢迎,我还让厨房去准备几道下酒菜。但你要是来找我聊别的,那就免了。我和那些老狐狸打了一天的机锋,现在只想松快松快,不想跟你玩什么心眼。”

  宋叙凝望着丁景焕,心下叹气。

  他很清楚,丁景焕嬉皮笑脸时说出的话,也许是玩笑话,但当丁景焕摆出一副认真商量的模样,反倒说明事情没

  什么可商量的余地。

  宋叙揉了揉眉心:“来都来了,总要喝几杯再走的。”

  丁景焕这才露出高兴的笑容:“来来来,我和你说,这酒你以前绝对没有喝过。”

  桌子上还有其它空碗,宋叙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先是闻了闻酒香,有些像是果酒,却比果酒后劲绵长,隐约间还有一丝……

  宋叙眉梢微挑:“这是谁送你的酒?”

  怎么还带着一股药香?

  丁景焕就等宋叙开口问呢:“是圣人送我的。”

  宋叙听到“圣人”这个称呼,下意识看了眼丁景焕。

  但想到两人方才的约定,宋叙终究没说什么,只是一口气喝完了碗里的酒:“确实是好酒。”

  丁景焕炫耀道:“可不是嘛。

  “圣人说这是良酿署新研制出来的酒方,她将酒方赠予我,又让我给这款酒取名,还说以后每个月良酿署都会酿一批这款酒水,专供我一人饮用。

  “哎,要我说,那什么梨花白、千日醉、英雄泪……我统统喝腻了,倒是这无名酒,越喝越有滋味,越喝越有精神,你若是喜欢,以后我每个月可以从我那批份额里,匀出三……两……一坛,一坛给你。”

  丁景焕竖起的手指,从三变成二,最后只剩下一根。

  宋叙失笑:“你这么小气,可见是舍不得。别匀给我了,你自己全喝了吧。”

  能将一款药酒,酿造得跟寻常酒水的味道相差无几,这不是容易办到的。

  丁景焕喜欢喝酒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戒不掉,也没打算要戒,但喝酒伤身。也许年轻时不会有什么问题,等时间长了,身体肯定受不了。

  这种药酒只要控制好药材的用量,不仅不会伤身,还能有益身体。

  太后娘娘一番好意,她既没有主动告知丁景焕的打算,他也就不去多事提醒了。

  宋叙和丁景焕分饮了一坛酒,眼看着天色不早,他起身离开。

  但在走上台阶时,宋叙终究没有忍住回头:“景焕,娘娘与陛下是血脉至亲,今日之事,只怕会伤及母子之情。”

  丁景焕道:“阿叙,你想多了。只要陛下愿意孝顺娘娘,就不会伤及母子之情,朝廷也能长治久安。你若是有心,当去劝一劝陛下。”

  ……

  庭院重新安静下来,丁景焕举起最后半碗酒,仰头凝望天上那轮皎皎明月。

  宋叙来找他的目的,其实和邱鸿振差不多,都是想来跟他打听一下圣人有什么打算。

  他们都下意识地认为,他是圣人最得用的朝臣,上尊号一事又是由他最先提出来的,他应该很清楚圣人如此行事的目的。

  但说实话,丁景焕和其他人一样,也都在揣测圣人的心思。

  摄政太后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先帝遗诏。

  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陛下渐渐长大,尤其是在陛下大婚以后,有人开始按捺不住跳出来试探太后的原因。

  在皇帝大婚以后,太后执政的合法性其实就弱于皇帝了。

  所以太后必须要通过种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威信,让朝臣看清楚权力到底属于谁,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没有什么比制同天子,甚至隐隐凌驾于天子之上,更能彰显摄政太后的威仪。

  所以太后要被尊称为圣人,天子也要被尊称为圣人。

  甚至是太后的自称……

  既然是代行皇权,那在听政宣旨时,太后为何不能自称为“朕”?

  思绪在丁景焕的脑海里不停流转,他猛地睁开眼睛。

  他知道了。

  他知道太后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了。

  丁景焕一口气喝完了碗里的酒,依旧觉得心潮澎湃。他站起身来,也不传唤下人,自己走去酒窖重新取了一坛酒,拎着酒坛就喝了起来。

  朝堂上的形势其实还是比较明朗的,除了少数不满太后、希望陛下早日亲政的朝臣外,绝大多数朝臣都是安于现状、支持太后继续掌权的。

  太后已经大权在握,在太后露出颓势之前,这些中立派都会选择明哲保身。

  可是,如果有朝一日,这些中立派发现太后想要的不只是摄政太后的位置,他们未必还会像现在一样乖顺安分。

  不踏出那一步与踏出那一步的意义完全不同。

  不踏出那一步,国事也是家事,皇位始终都是季家的,太后也只有陛下一个孩子,等到太后百年之后,权力始终会重新回到陛下这一脉手里。

  踏出那一步,家事也是国事,即使太后只有陛下一个孩子,但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就从季姓,变成了霍姓。

  不说其他人,宗室宗亲就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太后早有天子之实,所差的,无非就是一个天子之名。

  可就是这个天子之名,也许比得到天子之实还要困难。

  但也正因如此,仅仅只是动了踏出这一步的念头,就已经足够令人亢奋。

  丁景焕默默喝完了大半坛酒,才算是重新冷静下来。

  他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既然中立派要明哲保身、装聋作哑,那就暂且不必去动他们。短时间内,中立派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这次,他要借着上尊号、改称谓的契机,一点点替圣人放饵,先将那些急不可耐的反对派钓出来,然后一一清扫出朝堂!

第167章 觉悟。

  长夜漫漫,丁景焕毫无困意,他在书房里熬了大半宿,终于制定出了后续的计划。

  由他和礼部尚书李寒松上书,为太后加尊号“承天”,改称谓“圣人”,只是他计划里的第一步。

  等到第一步结束,就该由邱鸿振那里进行第二步:令朝臣改口,将陛下和太后都尊称为圣人。

  如果第二步进展顺利,就该开始第三步,也就是计划的最后一步:以摄政太后的身份听政宣旨时,太后可自称为“朕”,日常起居则以“寡人”自居。

  当然,计划是计划,在计划开展之前,丁景焕得先进宫一趟请示圣人。

  外头已是拂晓时分,丁景焕草草眯了一小会儿,就起身梳洗,重新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匆匆进宫去见霍翎。

  霍翎才刚用完早膳,这会儿正在庭院里散步,瞧见丁景焕眼底青黛却又神采奕奕的模样,不由笑

  道:“怎么这个时辰就过来了,是有什么好事吗?”

  丁景焕道:“熬了大半宿,做了份计划,想早些请娘娘过目。”

  霍翎颔首,对身边人道:“去给丁大人沏一壶浓茶。”

  霍翎转身走去书房,丁景焕恭敬地跟在她身后。

  霍翎关心道:“无名酒喝得可还习惯?”

  丁景焕道:“习惯。喝多了无名酒以后,再喝别的酒,都觉得不够滋味了。”

  霍翎拊掌:“看来良酿署这酒确实酿得不错,当重赏。”

  这几年里,霍翎一直在暗中收拢财、军、政大权,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种关键的职位上。

  她的权力触须如蛛网般不断蔓延朝野,但她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她的想法。

  哪怕是她最信任的无墨和最得用的丁景焕。

  在时机尚不成熟之时,就将野心挂在嘴边,于大计毫无益处,反倒是一个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还会打草惊蛇,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而现在,看着丁景焕新鲜出炉的计划,霍翎知道,丁景焕已经猜出来了。

  霍翎道:“这份计划做得很好。不过,想要彻底落实这份计划,怕是不容易。”

  丁景焕给自己灌了一杯浓茶,这会儿是愈发精神了:“圣人放心,臣心中有数。”

  “你做事,我再放心不过的。”

  霍翎没有将密折还给丁景焕,而是直接投进火盆里,看着火舌一点点吞没折子。

  一阵穿堂风吹过,纸张灰烬随风而起,擦过霍翎掌心指尖。

  “景焕比我以为的还要豁达果决。”

  她相信,在上一次君臣相谈时,丁景焕还没有猜到她想要做什么。

  但是,才过去了短短数日,丁景焕不仅猜到了她想要做的事情,还拟定出了一份详尽可行的方案。

  丁景焕摇头:“这句话,应该由我对圣人说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