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林海送过母亲,让林家的马车从专门的车马路线出去,他与小厮从另一头离开。
徐慧上了雅间,内里已是花团锦簇,好些家夫人都到了。
徐慧欠身:“路上人多,我来迟了。”
众人忙笑道不迟。
甄家大夫人笑道:“方才我们在上面看,尤其您家公子,好俊俏的模样。”
第74章
一时又来了杨家侍郎家的太太,夫人们都围在窗边往下看。
八卦乃人类本质,江南风气开放,就连夫人们也比京城松弛得多。
毕竟挑女婿的机会难得,见一面瞧个模样都不容易,没人装腔作势。
史苗觉得她们别有一番可爱,笑道:
“夫人们若想择婿,不若哪日我也像在京中一样办个文会,夫人们且坐在楼上,仔仔细细挑一挑?”
众人都知荣国府早就在京中定下亲事,封君这么做,完全就是在帮她们的忙。
都齐声说好。
杨家太太又拉着徐慧的手笑:“你要晚回金陵去,您家公子可不能少。”
是人都爱俏。
史苗也不得不承认,林如海长得真不错。
今儿见到的各家公子里,就林如海最出挑。
偏生徐慧又会打扮人,什么叫淡极始知花更艳,清清淡淡的装束,在闹哄哄人群中,像是带了屏障,不染纤尘。
什么杨家孙子、王家公子、罗家少爷,都被比了下去。
这些个太太、夫人、奶奶看戏,戏里的小生也是这个模样,如何能不喜?
最要紧的,林如海十几岁就中秀才,名次还挺高,家资丰厚,又是独苗。
谁不打心思?
甭管谁有心思,当下林如海可没心思。
人潮比他预想得来的还要早。
刚刚看好的路线已经拥满了人,林海和小厮寻到一个角落,堪堪得个空档。
再望街口密密麻麻、乌压压都是人头,半点不想挪过去。
旁边杨侍郎家的孙子也挤在那边,一脸怒容的咒骂小厮。
还有好几个林海眼熟的公子,此刻都被困在原地。
“让!让!”
打西边来了一群官差模样的人。
人群开出一条道。
林海垫着脚,看见贾赦和贾政两个人影匆匆过去。
瞧瞧这拥挤的,就连他们也不得不下马步行。
忽然又有两个衣帽周全的小厮过来,冲林海他们一群公子道:
“我们大人说,那边挤得很,还请莫要过去了,大人已遣人去寻衙门疏散。”
说罢那小厮一头又扎进人群中。
众人正不知往何处去,只能在原地观望。
又见那两个小厮又折返回来,对林海道:
“林家大爷,大人请您同去望仙楼,寻个落脚去处。”
只有林家大爷。
其他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林海被荣国府的人带走,他们仍旧缩着脚,挨着墙边,踩着石头,等候人群散去。
林海随着人,走到望仙楼下,此处设了路障,有家丁把守,人群涌不进来,顿时霍然开朗。
小厮引着他往角门进去,入了一楼后院隔间。
方一进去,贾赦和贾政已经坐在桌边喝茶。
看见林海,贾赦笑道:“我见你被挤着难受,且往这边避一避,一会儿人散了再走。”
看看这小身板,没带几个小厮,仔细被人挤扁踩扁。
林海作揖道谢,贾赦招呼他过去喝茶。
林海尚未落座,外面有丫鬟声音传来。
“大爷、二爷、我们姑娘过来了。”
林海连忙顿住脚,门边的婆子开了门,示意林海暂避。
林海识相的屏息敛神,垂着头匆匆出门,避到与此处相隔一间的地方。
才一进去,婆子就将门关上。
一个仍是不够,两个婆子严严实实守住门,像是怕林海跑出来。
林海才舒了一口气。
闻得阴影环佩之声。
门外有人影浮动。
瞧这影子,那人就是下楼,也还带着幕篱。
好在太太和姑娘们都在楼上,此处安静,纵使隔着一间雅间,仍是能听清说话声。
贾赦的笑声先传来:“四妹妹,你这是什么做派,今日成了老虎。”
林海还在猜来的是哪个姑娘,那边就给了提示。
倒是多谢将军大人了。
林海竖起耳朵,屏住呼吸,做贼一般。
那姑娘,带着几分炫耀的娇气:“母亲用雄黄酒给我画的,姐姐们和嫂嫂都有,大哥哥你没有哦?”
那边贾赦又道:“一会儿我去找母亲,让母亲给我画。”
林海尚且不能辨别,只觉得这兄妹二人好生幼稚,竟然争这种东西。
那姑娘似是有些生气:“哼!就是因为你们来,我们好端端的,还要给你们腾地方!”
这语气,调子,林海宛若头上遭了一击。
万万不会认错,就是她。
林海腿上发软,脑中轰鸣,扶住窗框,慢慢就着圈椅坐下,额上冒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那边贾赦好似十分得意:“和那群老头子有什么趣儿,好妹妹绕我这一遭,哥哥先去换身衣裳,再去给母亲请罪。”
有开门的声音。
林海侧身又听。
贾家大人走了,似乎是二公子在说话,语气也有几分愤恨,像是在告状。
“大哥刚刚险些诓得我留在那边,自己开溜……”
这一家子……
林如海的紧张忽然消减了些许。
“二哥哥也快去梳洗一番,一会儿母亲会让人来传话,我先走了……”
又有人走过,林如海后背绷得挺直,气儿也不敢喘,生怕那位四姑娘发现有人藏在此处。
过得一会儿,有婆子捧着盆和铜镜进来。
这是要林海也收拾一下,上去见客的意思。
林海擦了把脸,就着铜镜整理一回衣衫,贾赦见他发髻被人群挤得略有散乱,让婆子给他重新梳了一回。
两兄弟瞧着满意,点点头,领着林海一起上去见客。
贾敏是不高兴来着。
原本众人玩得好好的,请来的琴师芸娘和蕊娘一曲平湖秋月刚起了调,下面人说哥哥过来。
累的她们一群小姑娘和年轻的媳妇们要暂且避到三楼去。
桌椅腾挪,好一番折腾。
若是哥哥们一直在这儿,她们岂不是都不能下来?
史苗是没料到贾赦和贾政会溜过来。
按理说他们现在应该在西面那头的观风楼和各位大人一起与民同乐才对。
当然,贾赦是个孝子,过来给母亲请个安也不算错事。
只是听丫鬟说外面太挤,贾赦和贾政半道把林如海也拐回来了?
这也不算错。
可为什么偏生是林如海,史苗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难道是角色光环?
反正林如海今天打扮的好看,那些有意的太太交谈中都问过他年岁。
贾赦已经成婚,贾政定下人家,太太夫人们也不会再打什么主意。
但史苗还是让年轻媳妇和姑娘们都上去回避。
挺矛盾的。
不是史苗这个做母亲的自夸,贾赦和贾政两个孩子,生得齐整,荣国府在江南有点地位,年轻气盛,需要避嫌。